丝网印刷油墨的成分与性质

丝网印刷油墨的成分与性质
丝网印刷油墨的成分与性质

丝网印刷油墨的成分与性质

典型的网印油墨是一种稀松的浆状物并有良好的触变性(当油墨处于静止时,其流动性差,一旦受外力作用,该墨流动性陡增)。这一特性,使油墨在刮印时,能顺利通过印版网孔,并在承印物上迅速流平,形成需要的图像。这样,墨膜既不会在干燥后残留丝网的痕迹,又不至于使印出的图像外溢而扩大。

网印UV油墨要满足上述要求,活性单体的黏度要小,撤黏能力要强,而且它在油墨中的用量尽可能大些。因网印墨膜厚度大,着色剂的用量可以减至最低限度。即使其用量降至5%左右,油墨仍然可获得相对不透明的色调。其典型配方如下。

网印UV油墨

反应性齐聚物35~60(wt%)

活性单体15~50

光引发剂3~7

着色剂10~30

添加剂1~5

合计100

上述配方中的反应性齐聚物,通常以环氧双丙烯酸酯为主,如附着力欠佳时,可与聚酯双丙烯酸酯或聚氨酯双丙烯酸酯混用。应用中,常常选用的活性单体有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等。网印UV油墨的光引发剂,往往选用二种以上的混合体,如二苯甲酮、硫杂蒽酮和安息香醚类等。为增进光引发效果,还常配以有机胺作活化剂。

网印油墨的性质

1.粘度。

粘度,又称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它是流体内部阻碍其流动的一种特性。油墨粘度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丝印油墨粘度约在4000至12000厘泊之间。

粘度过大油墨对承印物润湿性差,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造成印刷困难,印迹缺墨。

粘度过小,会造成印迹扩大,致使印刷品线条合并,成为废品。

粘度指标可以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

粘度变化与印刷造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粘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粘度变大愈快愈好。触变性则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因此适当地触变性是可取的,而剪切变调对印刷有害无益。

加溶剂、稀释刑或增塑剂,可降低粘度;加填料、颜料、硅化物,能提高粘度。

2、触变性。

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应力粘度降低而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在丝印过程中,表现为油墨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粘度变大,搅动后又变稀,粘度也变小的一种可逆现象。因为,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尽管吸附了一层连结料,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圆球。所以,在静止一定时间后,颜料颗粒就会接触或相距很近,造成相互吸引,阻碍颗粒的自由活动,油墨就变稠、变粘。然而,这种暂时稳定的结构,被外力搅动后,很快被破坏,解除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的自由运动又得到恢复,流动性提高了,油墨变稀,粘度下降。

丝网印刷油墨的触变性越小越好。为消除这种不利因素,在印刷之前,要充分搅拌油墨,使之恢复常态,然后进行印刷。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越木规则,多角多孔,如黑墨,其触变性就大。反之,如黄墨,其触变性就小。油墨中连结料多,颜料少,触变性也小,反之则触变性大。另外连结料的不同对触变性影响也很大,如聚合植物油所制作的油墨,其触变性小,如高分子树脂作连结料,其触变性大。

3.屈服值。

屈服值是指对流体加一定外力,从弹性变形到流动变形的界限应力,也是油墨开始层流时必须施加的最低应力。屈服值太大,油墨发硬,不易打开,输墨不便,流平性差;屈服值太小,印刷细线和网点再现性差。丝印墨层较厚,故屈服值不能太小。丝印油墨根据不同要求,屈服值可由1000dyn/c㎡到3000dyn/c㎡,印刷精细线画时,屈服值宜取高值。

4.流动度。

流动度是粘度的倒数。即:粘度大,流动度小;粘度小,流动度就大。

油墨的流动度可以看作是在无外力作用下,一定量的油墨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平整面上自然流动的程度。油墨的流动度可以衡量油墨的稀稠。在丝印油墨中其流动度一般控制在30~50mm。测量方法是取一毫升油墨,在250克的压力经15分钟后,测量其直径即可。

油墨的流动度大,印迹易扩大,使间隙小的细线条分辩不清以至合并;流动度小,印迹

中线条易断线缺墨,印刷也困难。

5.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变形后,能完全或部分保持其变形的性质。

丝印油墨是介于流体和半固体之间的浓调悬浮胶体,所以它既有流动性,也有可塑性。颜料和其它固体含量高,油墨就显得稠,可塑性就大;颜料和其它固体含量低,油墨就稀薄,可塑性就小。丝印油墨要求有一定的可塑性,以保持印刷的精度,否则印刷的线条极易扩大。

6.表面张力。

油墨的表面张力关系到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印迹在承印面上的稳定性。这种关系,在光面材料,特别是塑料表面上印刷时,显得更为突出。例如,当油墨的表面张力大于承印面的表面张力较多时,印迹会收缩,甚至出现鱼眼状的小孔;若承印面与油墨的表面张力相近,而网版的表面张力又大于承印面的表面张力时,印刷会出现堵网现象。这些情况,可借添加表面活性剂、微晶石蜡、硅化物等加以调整,使油墨的表面张力等于或小于承印面的表两张力,以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7.细度。

细度是表示油墨中颜料及其它固体原料颗粒的大小,及其这些颗粒在连接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的指标。可用细度计把适当调稀后的油墨从细度计凹槽的最深处刮到平处,立即对光倾斜15现察。看油墨中颗粒至少15个在某一刻度范围内,其值即为该油墨的细度。

丝印油墨的细度一般在15~45微米之间。细度太粗,在印刷中会产生糊版,印不出图案。如丝网较粗,细度也可相应加粗。一般最粗的颗粒应低于网孔面积的四分之一。

油墨的细度与固体粉末的细度是不一样的,后者指粉末的基本颗粒尺寸,它是很小的,见表3-12。其中一般颜料的基本颗粒尺寸小于lμm,实际上颜料是以若干基本颗粒粘连在一起的聚集状态(尺寸可达50μm)加入到油墨连结料中的,经研磨,聚集体分散开,分散得愈好,油墨颗粒(细度)愈小。一般油墨的细度为5μm左右,特细的可达1~2μm。细度会影响到墨膜的光泽及油墨的流变性。

几类颜料的颗粒尺寸

颜料名称颗粒尺寸(μm)

一般颜料<0.1

二氧化钛0.25

炭黑0.01~0.1

荧光颜料 1.2~50.0

金、银粉厚:0.1~2.0

直径:1~200

彩箔颜料>200

8.粘弹性。

粘弹性是指油墨受利板压力后被剪切断裂,丝网版弹起,油墨迅速回弹的性能。油墨和承印物粘接,和丝网脱离,出现迅速缩回的现象,是典型的油墨粘弹性现象。

油墨的粘弹性,对丝印影响较大的是出现拉丝现象。拉丝现象就是当刮墨板刮过,网版弹起瞬间,在网版与承印物之间出现很多油墨细丝。这是丝印中最忌的现象,不仅易使印刷品和网版粘脏,甚至会使印刷无法进行。

拉丝长短与油墨的粘度有关。粘度大,墨丝长;反之则短。为此常加减粘剂或降低树脂的分子量等来降低油墨粘度,改善油墨粘弹性,减少拉丝现象。

拉丝现象还与作用力的时间有关。同一油墨,若分离速度很快呈弹性分裂,则墨丝短;分离速度很慢,则油墨像纯液体一样完全流下,不成丝。

9.干燥性。

丝网印刷既要求油墨在网版上能够较长时间不干燥结膜,又要求在印刷后,在承印物上干燥越快越好。这样可以保持印迹的清洁,节省场地,加快印刷速度,提高质量。

丝印对油墨的干燥性要求,在多色连续套印时尤为突出。一般采用的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紫外线干燥、电子束照射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等多种形式。

测定油墨的干燥程度,可采用简易方法。即制作一块宽1.5cm、长4cm。晒好图像的丝网印版,将油墨印在承印物上。观察油墨,以不粘纸为标准,计算自印刷后多长时间不粘纸,便可测定出这种油墨在此种承印物上的干燥时间。

对于丝网印刷来说,网上慢于及印迹快干的油墨,才是理想的丝网印刷油墨,光固、热固及热印冷固等油墨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10.硬度。

指墨膜受压变形的程度,可用油漆及涂料工业用的硬度计测量。从印品应用出发,硬度也可用耐划破性度量,如用相同的力,以不同硬度(H)的铅笔刻划充分干燥(印后48小时)的墨膜,以能刻破墨膜的铅笔的H值为所测油墨的硬度。硬度对金属、硬塑及玻璃等刚体的装演印刷甚为重要。

11.耐光性。

是指油墨印迹在目光照射下色泽稳定程度的一种性能。它取决于颜料的耐光性、墨层厚度、连结料及填充剂等的性能。包装印刷和室外广告对油墨耐光性的要求甚高,室外广告常要求历时3~5年,印品色彩无明显变化。光的照射会使颜料发生化学(如氧化或还原)反应和物理(晶体)变化,导致颜料变暗、变淡以至完全退掉。

耐光性的测定常用“8级日晒牢度蓝色标准”与印样一起放于退色仅中曝光若干小时(20或40),然后取出比照,找出试样与哪级标准接近,该级号即为试样的耐光水平。“8级日晒牢度蓝色标准”是在羊毛织物上,染以8种不同牢度、相同浓度的蓝色染料,它们在等量光照下,会出现8种不同的退色情况,H经退色最严重,8级最不易退色。

12.耐效性。

视热加工要求而异,印品的油墨应在热压中不被拉脱。检测方法是将一片印刷品与一张洁净铝箔叠合在一起,用实际生产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处理之,冷却后分开印品与铝箔,观察油墨转移到铝箔上的情况。

13.耐化学力。

油墨的耐水、酸、碱及溶剂的能力,统称为耐化学力,其测定标准与方法要从应用目标出发,目前常用的有浸泡法和湿擦法。

浸泡法是将干燥后的印品,浸泡在选定的水、酸、碱及溶剂中,经一定时间后取出,比较印品浸泡前后的变化程度。

湿擦法是将布用选定的溶液浸湿后,在干燥后的印品上往返湿擦若干次(50~100),再比较印品湿擦前后的差异。

其它如油墨的颜色、光泽度及透明度(或遮盖力),分别用色度仪、反射光泽度计及密度计(或遮盖力仪)予以测定,读者可参考有关印刷油墨的标准,这里不再赘述。

14.丝印油墨的固着牢度。

油墨是丝网印刷中最重要的材料,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丝网印刷的对象相当广泛,如纸张、金属、塑料、玻璃、木材、陶瓷和各种纺织品等等。所以正确掌握油墨的性能,是顺利进行丝网印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丝印油墨最突出的~个问题是印刷后油墨在承印物上的团着牢度。没有固着牢度,就等于没有印刷,还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固着牢度问题涉及到油墨和承印物的粘结机理。目前一般认为影响油墨固着牢度的原因有以下清点。

①树脂的影响。树脂是构成油墨连结料的主要成分,油墨的固着效果与树脂性能有密切关系。

a.分子量。若树脂的分子量与承印物的分子量太接近,油墨溶剂不易选择。若树脂的分子量太大,为使油墨达到丝印要求的粘度,则油墨中固体(树脂)含量就太少,造成溶剂浪费。分子量高,溶点亦高,在溶剂中难溶解,对附着效果不利。若树脂分子量太小,则内聚力与相容性太差,附着效果就差。配墨树脂的分子星选择是重要的,必须适宜。

b.玻璃化温度。高分子链段运动只有在玻璃化温度以上,才具有显著的扩散速度。整链运动只有在更高温度下才能进行。对室温固化油墨其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应很低,这显然对附着效果有利。对于热固化油墨,加热温度应高于玻璃化温度,低于承印物的热形变温度。附着效果与操作(干燥)温度有关。

c.树脂的组分。树脂分子中的官能团、支链结构等直接影响油墨在承印物上的固着效果,因此丝印专用油墨对不同承印物越来越专一。单一树脂往往满足不了专用丝印油墨的需要,事实上,采用两元或三元共聚树脂、混合树脂,对树脂改性等方法能配制出质地优良的油墨。选择合适的树脂组分对固着效果有利。

d.树脂单体的元素含量。合成树脂单体某元素含量的改变,使树脂的性能也随着变化。设计油墨配方时,合成一些特殊的树脂,将大大改进油墨性能。树脂单体某一元素含量的改变,将导致树脂某一特性的突出变化。

e.树脂的极性与结晶性。极性的存在利于固着效果,但高极性的线型聚合物,结晶性也高,可采用共聚和接技对树脂改性来破坏结晶性,保持极性。

实践表明,环氧树脂对木材、金属、某些塑料等许多物质能产生化学键,故许多专用丝印油墨常采用环氧树脂来配制,以期达到理想的固着效果。

②溶剂的影响。配制油墨的溶剂也影响固着效果。我们知道,采用的树脂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是合适的,对于承印物溶解度参数也要同时考虑相近。但是对于塑料丝印油墨还要从其它丝印效果来通盘考虑(其它专用油墨也应这样)。

a.树脂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近,利于溶解。

b.塑料和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相近利于增塑。

c.油墨的溶剂与塑料的溶解度参数相近对固着效果有利,但要防止塑料表面过于受油墨溶剂的侵蚀(甚至引起塑料产生形变)。

d.油墨溶剂、塑料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易造成增塑剂被萃取或抽出。

e.高沸点溶剂使用过多固着效果下降。

f.溶剂选用不当固着效果差。溶剂的使用要从多方因素来考虑,所以油墨溶剂常使用三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g.油墨中的溶剂和连结料(高分子聚合物)和承印物接触,对承印物表面进行溶胀和溶解,使承印物和油墨中的连结料相互扩散,形成一层混合后无界线的中间层,导致了界面的消失,形成油墨和承印物的牢固结合。

扩散过程是油墨溶剂对承印物表面溶解的过程,而承印物的溶解与否,则决定于油墨中的连结料和溶剂的极性。只有油墨和承印物的极性相似时才能溶解,才具有粘合牢度。

油墨中的连结料一般是线型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其分子两端很容易向承印物内扩散,短侧链不利于扩散,大支链有利于扩散。

连结料的分子量大、链长,其渗透慢,扩散也慢。分子量小,则渗透快,粘结力大,但本身内聚强度小。因此作为连结料的高分子聚合物需要有一最佳分子量,既利于扩散,又有一定内聚强度。

连结料在向承印物扩散过程中对温度较敏感,提高温度能促进大分子的布朗运动,有利于扩散的速度和能力,也有利于油墨的粘结牢度。

③添加剂的影响。种类繁多的添加剂,将大大改善油墨的性能。对固着效果有作用的添加剂有:

a.交联剂。交联剂不但可提高油墨的固着效果而且能大大提高油墨的硬度、耐溶剂性能、耐水性能及干燥速度等。

b.偶联剂。偶联剂促使油墨中树脂及高分子承印材料产生偶联作用,可提高油墨的固着效果。

c.增塑剂。增塑剂可使墨膜的柔软性得到改善,同时对固着效果也有利。

④油墨性能的影响。油墨的润湿性好,对固着效果有利,若承印物还没浸润,油墨已经干燥或固化,则固着效果差,这涉及油墨的流动性能问题。流动性能还和丝印的其它因素有密切关系,这里仅着重讨论固着效果。

a.配制油墨,必须控制溶剂的挥发速度,高沸点溶剂的存在利于流平。

b.采用适当分子量的树脂来配制油墨,树脂的粘度越高越不利于油墨流平。

c.油墨中添加适当的流平剂。

⑤承印物的影响。承印物材质直接影响着丝印油墨的固着效果。针对木同承印物配制专

用油墨,是克服这一影响的一个办法。通过对承印物的改性、表面处理等办法,也可改进油墨在承印物上的固着牢度。

a.通过对承印物的改性能提高油墨的固着效果。如果对难于丝印的烯烃类加入某些填料,如在聚丙烯树脂中加入些BaSO4,同时再混入些无规聚丙烯,其制品对油墨的固着效果将会有较大提高。

b.对承印物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也能提高油墨在其上的固着牢度。承印物表面的灰尘、油脂、污物的存在使油墨难以固着,必须清除。

c.对承印物表面进行氧化、改变承印物的表面状态等,将极大地提高油墨的固看效果。通常难于丝印的烯烃类,经化学处理、火焰处理、电子冲击等处理就能较顺利地进行丝印。

d.用偶联剂对承印物进行预处理,促使表面基团的活化,也能改善油墨在承印物上的固着效果。

移印,丝印油墨知识

丝网印刷与胶印 1丝网印刷是属于孔版印刷,与平印,凹印,凸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原理是印版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象和文字。特点:a适应性强:可在平面,曲面,球面,凹凸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B墨层厚度:立体感强,质感丰富,墨层厚度一般可达到30μm左右,而胶印在5-10μm。C:耐光性强,色泽鲜艳 2.干式胶印属于凸版印刷:先将印版图文上的油墨转移到橡胶布辊筒上,然后通过橡胶布辊筒再将油墨转移到印刷品上。特点:适用于圆柱形,圆锥形和长方形等形状的容器,但非圆柱形容器的印刷比较困难。采用胶印在容器上多色印刷比丝网印刷经济,故广泛应用。缺点:印刷光泽度差,图文边缘不清晰,印版网点过小时,网点会渗入橡胶内而使印刷品网点扩大,印刷效果差。 丝印油墨 丝印油墨指采用丝网印刷方式时所有的油墨称为丝印油墨。 编辑本段丝印油墨种类 虽然丝印油墨属于印刷油墨的一种,但区分丝印油墨的种类方法非常的多。主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1] 根据油墨所呈状态区分种类;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根据承印材料区分种类: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塑料合成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品、陶瓷器皿用油墨。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丙烯用油墨等。印刷线路板用油墨:电导性油墨、耐腐蚀性油墨、耐电镀及耐氟和耐碱性油墨。 编辑本段塑料丝印油墨分类与应用 (1)按承印物分类按承印物化学名称可分为:聚乙烯、聚丙烯(非极性)油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聚碳酸酯(极性)油墨。按承印物的形态可分为软质塑料油墨和硬质塑料油墨。(2)按干燥方式分类有挥发干燥型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氧化干燥型油墨。①挥发性干燥油墨:是丝网印刷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油墨。墨膜的成分主要是高分子物质,印刷后溶剂挥发,其高分子物质就形成墨膜。这种挥发干燥的过程是可逆的,即干燥墨膜可使用溶剂再溶解。油墨转移到承印物后,会有溶剂的油墨墨膜,首先发生溶剂的挥发。油墨中的溶剂因蒸汽压的作用扩散在大气中,在墨膜表面形成液膜,然后通过液膜挥发。在这种干燥过程中,一般内部干燥较慢,有时需吹风加速干燥的进行。挥发型油墨,易使用,干燥一般较快,因此被广泛应用。②紫外光固化型油墨(UV油墨):紫外线油墨能产生光化学反应,在很短的几秒钟之内,即可完全固化,在塑料印刷中用的越来越多。油墨的主要成分是光聚合树脂、引发剂、色料及助剂,原则上不会用有机溶剂。③氧化干燥型油墨:油墨中含有分子量较小的聚合物,在空气中氧化,通过热、光或反应性物质的化学反应而形成高分子膜。这种油墨在印刷到承印物表面后,一般需要加热促进硬化。2.塑料丝网印刷油墨必须具备的条件①油墨在印版上不应干燥结膜,而当印刷到承印物表面的要求能迅速固着干燥,并且有很好的附着牢度。②油墨应具有松、短、薄、滑的特性,以保证油墨在印版上容易涂布均匀。在受力小的条件下易于过网。要求印品图文清晰,没有粘脏现象。 ③油墨在印版上涂布时,油墨的粘度、粘性、稠度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印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印刷的顺利进行。④印刷结束后,印版上的油墨要便于清洗干净,以保证印版能重复使用。⑤要保证印品有一定的色浓度。对于彩色图案,要保证其有正常的色调。3.塑料丝网印刷油墨的主要成分(1)色料包括颜料和染料。颜料在油墨中除了显色作用外,还使油墨具有遮盖力。另外对于油墨的耐

丝印油墨介绍(上)

丝印油墨的分类介绍(上) 目前国内使用的印刷油墨,主要是按使用油墨的印版结构进行分类,主要有凸版印刷油墨、胶印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特种印刷油墨等。 丝网印刷油墨是印刷油墨的一种,其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根据油墨的特性分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根据油墨所呈状态分类;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 根据承印材料分类: 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塑料合成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 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 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 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 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品、陶瓷器皿用油墨。 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丙烯用油墨等。 印刷线路板用油墨:电导性油墨、耐腐蚀性油墨、耐电镀及耐氟和耐碱性油墨。 本书依丝印油墨的干燥类型为主,分类介绍丝印油墨如下。 1.依于操形式分类的丝印油墨介绍。 ①挥发干燥型油墨。墨膜的成分主要是高分子物质,印刷后溶剂挥发,其高分子物质就形成墨膜。墨膜形成的过程是:从溶剂分离的分子有数个聚集,形成核;其核集结成分子(成长);继续成长,形成干燥小粒;干燥小粒凝集形成膜。 这种挥发干燥的变化是可逆的,即干燥墨膜可使用溶剂再溶解,如图3-37所示。 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后,含溶剂的油墨墨膜首先发生溶剂的挥发,其挥发过程如3-38所示。油墨中的溶剂因蒸气压的作用扩散在大气中,在墨膜表面形成液膜,然后通过液膜挥发。 在这一过程中,油墨表面因溶剂的挥发其粘度必然上升,同时因溶剂挥发,热量扩散,温度

玻璃丝印工艺容易出现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玻璃丝印工艺容易出现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6-23 一、糊版 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至承印物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糊版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①玻璃的原因:玻璃表面没有处理干净,还存在水印、纸印、油印、手印、灰尘颗粒等污物。因而造成糊版;②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的原因。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20℃左右和相对湿度50%左右,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地挥发掉,丝网上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另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其次,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③丝网印版的原因。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上灰尘,印刷时如果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④印刷压力的原因。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玻璃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⑤丝网印版与玻璃间隙不当的原因。丝网印版与玻璃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版不能及时脱离玻璃,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上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板。 ⑥油墨的原因,在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的颗粒较大时,就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另外,所选用丝网目数及通孔面积与油墨的颗粒度相比小了些,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原因之一。对因油墨的颗粒较大而引起的糊版,可以从制造油墨时着手解决,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油墨的细度。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黏度增高造成糊版,其主要原因是,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溶剂蒸发,致使油墨黏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如果印刷图文面积比较大,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消耗多,糊版现象就少。如果图文面积小,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消耗少,就容易造成糊版,其对策是采用少量多次的加墨原则。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油墨在没有通过丝网时便产生糊版,这种情况可通过在不影响印刷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发生糊版故障后,可针对版上油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溶剂擦洗。擦洗的要领是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开始印刷。应当注意的是,版膜每擦洗一次,就变薄一些,如擦拭中造成版膜重大缺损,则只好换新版印刷。2。油墨在玻璃上固着不牢①对玻璃进行印刷时,很重要的是在印刷前应对玻璃进行严格的脱脂及前处理的检查。当玻璃表面附着油脂类、粘结剂、尘埃物等物质时,就会造成油墨与玻璃粘结不良。②油墨本身粘结力不够引起墨膜固着不牢,最好更换其他种类油墨进行印刷。稀释溶剂选用不当也会出现墨膜附着不牢的现象,在选用稀释溶剂时要考虑油墨的性质,以避免出现油墨与承印物粘结不牢的现象发生。3。着墨不匀墨膜厚度不匀,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就油墨而言是油墨调配不良,或者正常调配的油墨混入了墨皮,印刷时,由于溶剂的作用发生膨胀、软化,将应该透墨的网孔堵住,起了版膜的作用,使油墨无法通过。为了预防这种故障,调配后的油墨(特别是旧油墨),使用前要用网过滤一次再使用。在重新使用已经用过的印版时,必须完全除去附着在版框上的旧油墨。印刷后保管印版时,要充分的洗涤(也包括刮板)。如果回墨板前端的尖部有伤损的话,会沿刮板的运动方向出现一条条痕迹。在印刷玻璃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着墨不匀。所以,必须很好地保护刮板的前端,使之不发生损伤,如果损伤了,就要用研磨机认真地研磨。再者,印刷台的凹凸也会影响着墨均匀。凸部墨层薄,凹部墨层厚,这种现象也称为着墨不均。另外,承印物的背面或印刷台

油墨丝印网版中的问题

在丝网印刷过程中,丝网印版产生封网故障,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 (1)油墨的色料颗粒较大。 (2)油墨在丝网印版上干燥后而结膜。 (3)油墨的黏度过高影响漏印。 (4)环境温度过低,油墨流动性差。 对因油墨的色料颗粒较大而引起的封网,可以从制造油墨时着手解决。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油墨颗粒度不宜过大。从现代制造油墨技术水平来看,解决油墨颗粒较大的问题不是一件难事。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溶剂挥发而黏度增高,在网孔处形成瞬间干燥,以堵住网孔(干燥后结膜)而造成封网现象。特别是在使用蒸发干燥型油墨时这类现象更为突出。蒸发干燥型油墨是通过使用溶剂进行干燥,所以在印刷时必须选择恰当的溶剂控制干燥速度,另外还要注意生产车间的通风情况及温度、相对湿度等。在选用油墨时要考虑气候的影响,一般在冬季使用速干性油墨,在夏季使用迟干性油墨,在春秋两季使用干燥度在上述两种之间的油墨。另一点在精细线条印刷时可使用迟干剂,如果使用迟干剂还发生封网现象,就必须换用其他类型油墨。 使用氧化干燥型油墨,封网现象出现得不是很多,但在夏季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封网现象,一般夏季要控制使用干燥剂。 使用二液反应型油墨时,由于油墨本身干燥速度慢,所以几乎不发生封网现象,但偶尔也有发生封网现象的,原因是溶剂蒸发后油墨黏度增高,造成封网,这种情况下可在油墨中加入适量迟干剂进行稀释,以防止封网现象发生。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黏度增高,造成封网主要原因是:丝网印版上的油墨由于溶剂蒸发,致

使油墨黏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如果印刷图文面积比较大,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消耗多,封网现象就小。如果图文面积小,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消耗小,油墨在丝网印版上往返时间长。随着油墨多次在丝网印版上的移动,黏度逐渐增高就容易造成封网。这种情况下要经常换用新油墨,可以防止封网现象的发生。 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油墨在没有通过丝网时便产生封网。这种情况可通过降低油墨的黏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 另外,所选用的丝网的目数及开口面积与油墨的颗粒度相比小了些,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原因之一。 深圳市大和油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油墨研发生产服务商,专注于研发、生产各类丝、移印油墨。产品适用于ABS、HIPS、PS、压克力、PP、PET等材料,各种PC、PVC、尼龙、五金、电镀等料;同时开发具有水平的镜面油墨、IMD工艺油墨、UV丝印油墨;太阳能电池板油墨、触摸屏油墨等。 我们始终坚持以精湛的技术力量,精良的生产设备,完善的检测手段,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商家和用户的赞誉和欢迎。如需咨询,请到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d7016484.html,。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

丝印油墨的基本性能 1.粘度 粘度,又称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它是流体内部阻碍其流动的一种特性。油墨粘度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丝印油墨粘度约在4000至12000厘泊之间。 粘度过大油墨对承印物润湿性差,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造成印刷困难,印迹缺墨。粘度过小,会造成印迹扩大,致使印刷品线条合并,成为废品。 粘度指标可以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 粘度变化与印刷适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粘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粘度变大愈快愈好。触变性则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因此适当的触变性是可取的,而剪切变稠对印刷有害无益。 加溶剂、稀释剂或增塑剂,可降低粘度;加填料、颜料、硅化物,能提高粘度。 2. 触变性。 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应力粘度降低而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在丝印过程中,表现为油墨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粘度变大,搅动后又变稀,粘度变小的一种可逆现象。因为,油墨中颜料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尽管吸附了一层连结料,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圆球。所以,在静止一定时间后,颜料颗粒就会接触或相距很近,造成暂时稳定的结构,被外力搅动后,很快被破坏,解除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的自由运动又得到恢复,流动性提高了,油墨变稀,粘度下降。 丝网印刷油墨的触变性越小越好。为消除这种不利因素,在印刷之前,要充分搅拌油墨,使之恢复常态,然后进行印刷。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越不规则,多角多孔,如黑墨,其触变性就大。反之,如黄墨,其触变性就小。油墨中连结料多,颜料少,触变性也小,反之则触变性大。另外连结料的不同对触变性影响也很大,如聚合植物油所制作的油墨,其触变性小,如高分子树脂作连结料,其触变性大。气相二氧化硅是一种很好的触变剂,需要更高的触变性时,则使用比表面积更大的气相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是四氯化硅在氢-----氧焰中水解而成的:SiCl4+2H2+O2 SiO2+HCl 3. 屈服值。

丝印油墨调色基本方法

丝印油墨调色基本方法 所谓配色就是将两种以上的颜色,或是除主调色色彩之外再使用少量的色彩邻接,形成色彩的组合。彩色油墨使用前调配时,首先将色样上需要配制的颜色单独露出,正确的分辨出原稿(或原样)色彩是原色、间色,还是复色。如果是间色、复色,需要分辨出主色与辅色的比例。其次一定要根据原稿指示的色调,小样调试,待与原稿相比,颜色色差较小或相等时,方可大批调配,且时间要短,调量要适当。调的过少,造成停工,油墨色相不一,影响生产正常进行;过多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调墨通常在光线稳定或光线不直接照射的地方进行。 丝印油墨调色时要注意三点:a.配墨时应尽量少加不同色的油墨,色墨种类越少,混合效果越好。b.采用“由浅入深”原则,无论配制浅色或鲜艳的彩色油墨,当色相接近样板时,要小心谨慎。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最好不要混合调用,尽量采用同一厂家不同颜色的油墨进行调色,否则会产生色调不匀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凝聚而使油墨报废。c.有些丝印油墨是通过烘干来干燥的,浅色烘干后比未干燥的更浅,深色烘干后偏深。另外,油墨的色调在印刷时干燥前和干燥后有否差别,是容易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自然干燥的(溶剂挥发型油墨),承印物是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色彩不会发生变化;但若是陶瓷用的色料,由于在灼烧氧化后才显色,只能凭经验来调色。而对于通过热固、光固来干燥的丝印油墨,颜色在深浅上有变化,上面已提到过。调墨量大时,可以使用调墨机,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调色。 原油墨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配出很多颜色的油墨。 浅色油墨的调配一般以白墨为主,调以适当的彩色油墨。如淡蓝色,以白墨为主,略加蓝色(青色);淡红色,以白墨为主,略加大红;灰色,以白墨为主,略加黑色;银灰色,以白墨为主,略加银粉浆,再加微量的黑墨。配制浅色丝印油墨(印料),要尽量少加白墨,因为白墨活性大,易使其它颜色发生变色现象。 丝印工作者要调好墨,必须做到:a.了解油墨的各种规格和性能;使所配的油墨适合生产需要。b.掌握色彩学基本知识,在调墨中运用自如。c.对印刷的色彩及工艺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多套色的色序,以免色序不对,两色混溶,颜色发生变化。d.调墨时还要注意油墨颜色的亮度,要求亮度大的尽量以原色来调配,否则易使调出的墨“发灰”,降低了原有的色亮度。3.油墨印刷适性的调整。通常出厂的丝印油墨,其粘度稍大,使用者应根据印刷图像的特点、丝网目数、印速、车间温度、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及吸墨性能,用适当的溶剂、

油墨丝网印刷的印前准备

(1)承印材料的适性处理。丝网印刷材料种类很多,而且性能千差万别,为了使不同的承印物表面能满足印迹牢固、套印准确的要求,必须对承印材料进行处理,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尺寸稳定处理。对温、湿度敏感的承印物,如纸张应进行晾纸处理,使纸张的湿度与印刷车间的湿度相平衡,并清除灰尘、杂物,防止填网。对于某些柔软、容易变形的材料,如纺织品最好应进行裱贴片基等的加工,以确保定位和套印准确。对有些翘曲不平的硬塑料片材,如有机玻璃等为使其平整,还须做热定型处理。 ②黏附性处理。塑料及其制品属于非极性材料,化学稳定性高,表面光滑,对油墨吸附性差,为了满足其印刷要求,应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其方法包括机械、物理或化学的粗化、氧化和极性化处理等,如塑料的电晕放电处理。 ③去脂、涂装处理。金属、玻璃、陶瓷及其制品表面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印刷油墨的吸附力,应彻底清除表面的油脂或污脏,尤其是金属制品为了适应印后的加工,还应进行涂装处理,如铝板的底面涂层和铁板的刷漆等,以提高印迹的牢固和耐加工性等。 (2)油墨的调配。油墨调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与原稿相一致的色彩,并确保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调配时根据样品或色标,在标准的光源或自然光条件下进行,并正确计算耗墨量,避免浪费。对于某些特殊的油墨,如玻璃、陶瓷油墨,印刷完成后,还应经过烧制,其色相会产生变化,更要掌握其变色的规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调配出正确的色彩。除此之外,调配时还应根据承印材料的性质、丝网的目数和类型、墨层厚度的要求、承印材料、印刷速度和环境的温、湿度等因素,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或溶剂,以调整油墨的黏度、流动度、表面张力和干燥速度等。总之,调配油墨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难度大,既要有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也需要有一定的美学素养,平时应多进行研究。

丝印件检验规范

丝印件检验规范 1.0目的 1.1规范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完全满足相关客户的要求。 1.2规范产品质量缺陷的统一描述,确保内/外部的品质交流和沟通达成共识。 1.3针对相关质量缺陷,分析改进现行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 1.4确保生产和检测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的一致性。 2.0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所有丝印车间所有丝印产品的检测。 2.2适用于外购、外加工或客供丝印产品的检测。 3.0丝印件质量缺陷分类 4.0丝印件质量缺陷判定等级:

5.0丝印件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5.1颜色错误---调制的油墨颜色与工程技术要求的完全不一致;或工程技术要求与客 户要求的完全不一致(颜色偏差特别明显,或者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 油墨颜色)。 5.2颜色偏差---调制的油墨所丝印出来的颜色与工程技术要求或客户要求有一定的 偏差,通过分光测色计读出的Lab△E值与规定和要求的偏差值在客户接收范围内,或超过了客户的允收标准。 5.3油墨脱落---承印物的表面被化学污染,导致丝印油墨附着不牢固;丝印层干燥条件不足,丝印油墨未彻底干透;油墨本身附着力差;原材料本身无图层;油墨与原材料起化学反应。 5.4丝印偏位---网版拉伸尺寸误差过大;作业员操作方法不当,造成丝印定位(套位)不准;丝印的产品来料定位面边缘变形或呈锯齿状;网版变形;承印物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明显,导致丝印第二对位或套位不准;定位片破损,造成丝印套位偏位。 5.5补油不良---丝印漏油点,实施人工补油后的视觉效果差,补油局部形成积油或油墨厚度不均、或光泽度不同的现象。 5.6光泽不均---油墨稀稠度不均匀;承印表面不平整造成着墨不均;胶刮有刮痕造成 印刷油墨不均匀。 5.7字体变形---静电过大,造成承印物粘网;承印物表面起皱不平、网板变形。 5.8墨膜龟裂---承印物表面受到其它化学溶剂的污染;油墨干燥温度过高;油墨配方中的溶剂与某种溶剂发生了化学反应。 5.9表面异物---车间防尘控制不足;承印物静电吸附力过大。5.10飞墨拉丝---油墨研磨不匀,印刷时刮板离版慢,印刷图像周围的余白少,产生静电,导致油墨拉丝;丝印刮板力度过小;油墨浓度高。

丝印油墨

虽然丝印油墨属于印刷油墨的一种,但区分丝印油墨的种类方法非常的多。主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 特性分 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干燥方式区 紫外线干燥油墨(UV油墨)、快固着油墨、自干油墨、低温热固油墨、高温油墨油墨状态分 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 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 承印材料分 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塑料合成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 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 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 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 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品、陶瓷器皿用油墨。 塑料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丙烯用油墨等。 印刷线路板用油墨:电导性油墨、耐腐蚀性油墨、耐电镀及耐氟和耐碱性油墨。 分类应用 丝印油墨 (1)按承印物分类

按承印物化学名称可分为:聚乙烯、聚丙烯(非极性)油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 聚碳酸酯(极性)油墨。按承印物的形态可分为软质塑料油墨和硬质塑料油墨。 (2)按干燥方式分类 有挥发干燥型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氧化干燥型油墨。 ①挥发性干燥油墨:是丝网印刷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油墨。墨膜的成分主要是高分子物质,印刷后溶剂挥发,其高分子物质就形成墨膜。这种挥发干燥的过程是可逆的,即干燥墨膜可使用溶剂再溶解。 油墨转移到承印物后,会有溶剂的油墨墨膜,首先发生溶剂的挥发。油墨中的溶剂因蒸汽压的作用扩散在大气中,在墨膜表面形成液膜,然后通过液膜挥发。在这种干燥过程中,一般内部干燥较慢,有时需吹风加速干燥的进行。 挥发型油墨,易使用,干燥一般较快,因此被广泛应用。 ②紫外光固化型油墨(UV油墨):紫外线油墨能产生光化学反应,在很短的几秒钟之内,即可完全固化,在塑料印刷中用的越来越多。油墨的主要成分是光聚合树脂、引发剂、色料及助剂,原则上不会用有机溶剂。 ③氧化干燥型油墨:油墨中含有分子量较小的聚合物,在空气中氧化,通过热、光或反应性物质的化学反应而形成高分子膜。这种油墨在印刷到承印物表面后,一般需要加热促进硬化。 油墨条件 ①油墨在印版上不应干燥结膜,而当印刷到承印物表面的要求能迅速固着干燥,并且有很好的附着牢度。 ②油墨应具有松、短、薄、滑的特性,以保证油墨在印版上容易涂布均匀。在受力小的条件下易于过网。要求印品图文清晰,没有粘脏现象。 ③油墨在印版上涂布时,油墨的粘度、粘性、稠度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印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印刷的顺利进行。 ④印刷结束后,印版上的油墨要便于清洗干净,以保证印版能重复使用。 ⑤要保证印品有一定的色浓度。对于彩色图案,要保证其有正常的色调。 主要成分 (1)色料 包括颜料和染料。颜料在油墨中除了显色作用外,还使油墨具有遮盖力。另外对于油墨的耐光性、耐热性、耐溶剂性、耐药品性也有影响。

丝印作业指导书58582

1. 目的: 规范本公司丝印作业的作业规范及注意事项,确保丝印质量与效率。 2. 范围: 适用于UPS车间丝印作业。 3. 作业规范: 3.1 操作规范: 3.1.1来料自检:检查产品有否漏工序、喷涂等不良,尤其是在丝印内容20mm范围内不允许有任 何表面缺陷,若有不良,明确标示后放置于不良品区,并通知班组长处理。 3.1.2 选择网版:依图面对照检查网版字体、字号、字距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网版是否有破损。 3.1.3 调配油墨:自干固化油墨与硬化剂10:1混合,再用开油水按5-15%调到合适粘度。使 用调色油墨前需将油墨充分搅拌,对油墨进行确认后方可使用。 3.1.4 将网版定位后,再用卡尺/卷尺检查定位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1.5 定位时保证网版有离工件有一定的间隙(依网版大小、松紧程度,通常约为2-4mm) 3.1.6 印刷手法:托起刮刀,让其与网版成45°-50°角匀速拉起,刮刀在行驶中两端受力均衡。 印刷方向与调整位置时的印刷方向保持一致,防止印刷中走位 3.1.7 丝印首件依图面严格检验丝印位置尺寸,并检查图案有无漏印、错印、干网、多尘、毛边、 缺油断线、漏油及油墨污染其它部位等不良现象。 3.1.8 丝印颜色与标准色卡、客户确认色板比对,目视无明显色差。 3.1.9 烘烤:加热硬化条件下,通常产品烘烤温度控制在115℃~120℃x20分钟,一些产品有特 殊要求的按要求烘烤。 3.1.10 产品在印刷前需试样并经检验确认合格后进行,并预留首件产品在旁边,方便生产时比对 调整位置尺寸,丝印颜色等。 3.2 丝印性能标准检测方法: 3.2.1 附着力试验标准胶带(3M或普通透明胶带)贴于丝印内容上,用布抹平,5分钟后,与丝 印面成45°方向迅速拉起,丝印内容不可有脱落。 3.2.2 耐溶剂性试验: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润湿脱脂棉球或白色棉质软布,然后在软布上加载1KG 的压力和1秒钟往返1次的速度来回擦拭丝印表面同一位置20次后。目测丝印表面应无失 光,明显掉色等会表露出被擦伤的迹象。 3.2.3 以下两种试验,若客户有特别要求时才列入检验项目内。 3.2.3.1 耐磨性试验:ф6.35mm圆行橡皮放置于丝印内容表面并垂直加载约1.6Kg,在25.4mm 的行程内以往返30次/min速度磨擦,丝印表面无变化。 3.2.3.2硬度试验:在硬度不低于HB级,规格为ф3mm的铅笔,在丝印表面以1Kg的力成45° 角向前推动,不可在相同部位测试2次,丝印图案不可有剥落割痕现象。

丝网印刷油墨的选择和调配

丝网印刷油墨的选择和调配 在金属上丝印离不开金属丝印油墨,用于金属丝印的油墨习惯上又称为金属油墨,金属油墨按其用途又可分为普通金属油墨和抗蚀金属油墨。 抗蚀油墨和其他油墨一样都是由连接剂、色料、溶剂及辅助剂组成。 (1)色料:色料的作用使油墨具有色彩便于识别印刷后的图文质量是否合格,这里所用的色料一般都是采用无机颜料而很少会使用到有机染料。 (2)连接剂:连接剂是成膜的主要物质,抗蚀油墨的抗蚀性能及脱膜性能都是由连接剂决定的。所以对抗蚀油墨的连接剂要求具有抗酸、抗碱、抗氧化剂等化学性能,同时也要求这种连接剂干燥后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抗热性能,能承受由蚀刻机喷射蚀刻液的压力及在加热蚀刻条件’下抗蚀剂保证不脱落、不形变。同时还需要这种连接剂易于去除。 (3)溶剂:丝印中常用的溶剂,主要有:脂肪族烃类、酮、酯、醇、二乙醇迷等。溶剂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在配制生产油墨时溶解所需要的聚合物。根据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力的大小可分为三类:①真溶剂,能单独使用且有效地溶解聚合物;②助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力小,与其他溶剂配合使用,町充分发挥其效力;③稀释剂,虽不能溶解聚合物,但可以和真溶剂或助溶剂混合使用。 (4)辅助剂:辅助剂在这里主要用于抗蚀油墨的干燥性及黏度的调节,比如各种稀释剂、慢干剂、催干剂、消泡剂等,或其他旨在改善提高油墨抗蚀性及可印性的辅助成分。 (5)油墨稀释剂:油墨稀释剂也叫标准溶剂,它与油墨内在的溶荆组成基本相同。正规的油墨生产厂家生产的油墨黏度比较大,需要用稀释剂调稀后才能用于丝印,这就必须使用与油墨相对应的稀释剂来调稀油墨。调稀的油墨在丝印过程中,油墨中的稀释剂挥发快,在丝网版油墨面上的油墨,黏度会越来越稠,产生粘网、堵网,造成承印物印刷图文不清晰。这时也要用稀释剂加以调稀。在调节油墨黏度时,不宜调得过稀,过稀的油墨,印刷后的线条变粗,甚至严重扩散。对于非精细的图文印刷,一般用稀释剂调稀油墨,在丝印过程中不会产生什么问题,若线条很细,就需要配合慢干剂来调稀油墨,否则细线条随着印刷的进行而变得越来越细,直至堵网。. (6)油墨慢干剂:慢干剂一方面能起稀释油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调节油墨的干燥速度,防止干燥过快,造成油墨干固堵网。慢干剂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调节油墨表面干燥速度变慢之后,线条边缘锯齿减少,墨层表面流平光滑,能减少表面网纹的出现.实际上起到了促变剂的作用。因此慢干荆和特慢干剂也广泛用于做稀释剂,对于丝印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冬季也要使用慢干剂来调稀油墨。 (7)油墨消泡剂:在一些丝印中,承印物墨层表面出现小气孔,如果油墨干燥速度快,墨层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更严重,造成印刷图文质量下降,如用于抗蚀,经腐蚀后图文表面出现腐蚀砂眼。解决办法:在油墨中加人少量消泡剂,加入量为油墨质量的O,3%~1%即可,加得太多会影响墨层的附着力。常用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正丁醇也有不错的消泡效果。 对于金届抗蚀油墨,根据去除油墨的方式,可分为溶剂型抗蚀油墨和碱溶性抗蚀油墨。溶剂型抗蚀油墨具有较好的抗蚀效果,特剐足能抗碱性腐蚀,最后要使用溶剂去除防蚀油墨层。这种油墨主要用于铝合金的碱性腐蚀及氧化阁文保护使用。这类油墨使用较少,价格较贵,自配的配方不多,其代表配方有以下两种: (1)在过氯乙烯清漆中加入抗蚀沥青,沥青在过氯乙烯清漆中溶解完全后,加入适量幔干剂和消泡剂,可用松节油,松节醇作慢干剂,正丁醇作消泡剂。再用300日的丝网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即町使用,这种油墨抗酸抗碱性能好.对金属的结合力较强。稀释剂用过氯乙烯稀料。

钢化玻璃油墨的配方设计

钢化玻璃油墨的配方设计 玻璃网印油墨的配方设计 玻璃是化学性质稳定的无机材料,表面光滑坚硬,与普通的合成树脂类有机印墨结合力不强,而且多数为透明制品,表面上不能有印墨的斑点。因此,网版的印刷最为适合。能够被网版印刷的硅酸盐玻璃制品表面进行网版印刷的方式主要是图案装饰、刻度文字等,在硅酸盐玻璃制品(一般为板玻璃与瓶玻璃)表面进行网版印刷所使用的油墨称为玻璃油墨。这里着重介给玻璃网印油墨的组成部分与制备及网印使用要注意的事项。首先玻璃网印油墨主要由三种成分组成:调墨油、玻璃基釉和着色剂。 成分之一:调墨油 玻璃网印油墨(玻璃色釉)的调墨油,也叫刮板油(连接料),它的主要成分为各种合成树脂油或天然树脂油及高沸点有机溶剂,在玻璃网版印刷油墨配方中的作用主要是将粉状的玻璃色釉及色粉颜料混合成糊状以便于网版印刷。印花油在玻璃网印油墨配方中用量有一定的控制性考究数据,应根据配方体系的各物料性质适当使用,为使网版印刷易于进行,并且在网版印刷后玻璃表面不出现线条繁乱的现象,必须尽量少地使用调墨油。玻璃网印油墨(玻璃油墨)的连接料油通常选用松节油、松油醇、松香、乳香、乙基纤维素等作配方用料,玻璃网印油墨制备配方中调墨油的作用不仅为在网版印刷过程中能将玻璃色釉粉末调成糊状以便印刷,而且还能借助其黏性将玻璃色釉粉末暂时性的黏附于平滑的玻璃制品表面,而在高温烤花(烧制)过程中它本身又必须全部挥发燃烧掉,从而使油墨配方中的玻璃色釉粉末熔结于玻璃制品的表面,形成色彩斑斓的网印图案与文字。这些具有黏附性的印花油不但要求其与玻璃色釉粉末混合时应有较好的润湿性,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干燥速度及黏度,能够使 印刷形成的墨膜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 成分之二:玻璃基釉 一般的网版印刷使用的玻璃釉料,市场已有供应。特殊性的玻璃釉料,如特殊色调的釉料、特薄玻璃器具的网印釉料,以及防酸、蒙砂(磨砂状装饰)的釉料要根据实践使用效果自行配制。我们制备玻璃网印油墨的基釉一般是用属于硅一铅一硼系统氧化物的低熔点的玻璃粉末,这些玻璃粉末一般为低温下耐水性良好的氧化铅和氧化硼、抗酸性氧化钛、抗碱性氧化锆等;使用它们来制备玻璃基釉的方法:把上述性质的原料放入坩埚中高温熔化,然后使其流入水中,破碎成玻璃碎片即得玻璃基釉。玻璃基釉最重要的性能就是熔于玻璃表面时的温度和热膨胀系数与玻璃要相近或差距不要太大,根据印刷玻璃制品的膨胀系数及软化温度等性质来考虑选用低熔点的玻璃粉末的硅一铅一硼比例组成,一般是通过调节玻璃粉末中的硅一铅一硼比例组成使得其熔化温度接近或低于印刷玻璃制品的软化温度;通过往玻璃网印油墨的基釉中添加硅酸、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锂等物质,以提高玻璃基釉的热膨胀系数;这样就会在对玻璃制品表面网印图案与文字后的烤花过程中,当图案与文字色釉粉末达到熔化状态时,玻璃制品的表面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软化,此时就会有一部分巳熔化的网印后的图案与文字色釉扩散渗透到玻璃制品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中间层,图案与文字色釉便与玻

丝网印刷油墨的成分与性质

丝网印刷油墨的成分与性质 典型的网印油墨是一种稀松的浆状物并有良好的触变性(当油墨处于静止时,其流动性差,一旦受外力作用,该墨流动性陡增)。这一特性,使油墨在刮印时,能顺利通过印版网孔,并在承印物上迅速流平,形成需要的图像。这样,墨膜既不会在干燥后残留丝网的痕迹,又不至于使印出的图像外溢而扩大。 网印UV油墨要满足上述要求,活性单体的黏度要小,撤黏能力要强,而且它在油墨中的用量尽可能大些。因网印墨膜厚度大,着色剂的用量可以减至最低限度。即使其用量降至5%左右,油墨仍然可获得相对不透明的色调。其典型配方如下。 网印UV油墨 反应性齐聚物35~60(wt%) 活性单体15~50 光引发剂3~7 着色剂10~30 添加剂1~5 合计100 上述配方中的反应性齐聚物,通常以环氧双丙烯酸酯为主,如附着力欠佳时,可与聚酯双丙烯酸酯或聚氨酯双丙烯酸酯混用。应用中,常常选用的活性单体有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等。网印UV油墨的光引发剂,往往选用二种以上的混合体,如二苯甲酮、硫杂蒽酮和安息香醚类等。为增进光引发效果,还常配以有机胺作活化剂。 网印油墨的性质 1.粘度。 粘度,又称内摩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它是流体内部阻碍其流动的一种特性。油墨粘度一般用“泊”、“厘泊”来表示。丝印油墨粘度约在4000至12000厘泊之间。 粘度过大油墨对承印物润湿性差,不易通过丝网转移到承印物上。造成印刷困难,印迹缺墨。

粘度过小,会造成印迹扩大,致使印刷品线条合并,成为废品。 粘度指标可以使用粘度计进行测量。 粘度变化与印刷造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粘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粘度变大愈快愈好。触变性则对前者不利,对后者有利,因此适当地触变性是可取的,而剪切变调对印刷有害无益。 加溶剂、稀释刑或增塑剂,可降低粘度;加填料、颜料、硅化物,能提高粘度。 2、触变性。 触变性是指液体由于应力粘度降低而后又恢复其原来粘度的能力。在丝印过程中,表现为油墨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变稠,粘度变大,搅动后又变稀,粘度也变小的一种可逆现象。因为,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外形是不规则的,尽管吸附了一层连结料,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圆球。所以,在静止一定时间后,颜料颗粒就会接触或相距很近,造成相互吸引,阻碍颗粒的自由活动,油墨就变稠、变粘。然而,这种暂时稳定的结构,被外力搅动后,很快被破坏,解除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颗粒的自由运动又得到恢复,流动性提高了,油墨变稀,粘度下降。 丝网印刷油墨的触变性越小越好。为消除这种不利因素,在印刷之前,要充分搅拌油墨,使之恢复常态,然后进行印刷。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越木规则,多角多孔,如黑墨,其触变性就大。反之,如黄墨,其触变性就小。油墨中连结料多,颜料少,触变性也小,反之则触变性大。另外连结料的不同对触变性影响也很大,如聚合植物油所制作的油墨,其触变性小,如高分子树脂作连结料,其触变性大。 3.屈服值。 屈服值是指对流体加一定外力,从弹性变形到流动变形的界限应力,也是油墨开始层流时必须施加的最低应力。屈服值太大,油墨发硬,不易打开,输墨不便,流平性差;屈服值太小,印刷细线和网点再现性差。丝印墨层较厚,故屈服值不能太小。丝印油墨根据不同要求,屈服值可由1000dyn/c㎡到3000dyn/c㎡,印刷精细线画时,屈服值宜取高值。 4.流动度。 流动度是粘度的倒数。即:粘度大,流动度小;粘度小,流动度就大。 油墨的流动度可以看作是在无外力作用下,一定量的油墨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平整面上自然流动的程度。油墨的流动度可以衡量油墨的稀稠。在丝印油墨中其流动度一般控制在30~50mm。测量方法是取一毫升油墨,在250克的压力经15分钟后,测量其直径即可。 油墨的流动度大,印迹易扩大,使间隙小的细线条分辩不清以至合并;流动度小,印迹

丝印作业指导书

丝印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作业程序,使丝网印刷符合品质要求,避免因不规范操作造成不良品;确保高效率、高品质生产。 2.适用范围 手动丝网印刷 3.工作环境 室温,清洁,通风。 4 .职责 4.1车间主管:按产品工艺要求及技术规范要求准备好工装夹具,确认丝印具体要求,检验网版,助剂、油墨的调配,首件品的试制,根据产品种类监督、指导和管控丝印及丝印的检验相关过程等,还包括异常的处理。 4.2操作员:按产品工艺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及在车间主管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5.作业准备 5.1准备好生产材料(所印物)、网版、刮板、油墨和其它工具等。 5.2 将丝印工具及作业场所清理干净。 5.3检查丝印网版各部件是否正常。

5.4将所印物表面清理,有膜的用塑料片在定位板撕膜孔画好后将膜撕掉. 6.作业程序 6.1封版定位 6.1.1按照生产指令单和产品样品、核对网版内容,检查网版,依图面对照网版字体、字号、字距或图案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网版是否有破损。 6.1.2选好用那个图案,把网版其他图文四周用单面胶正反面封好,以免印刷时漏墨。 6.1.3在承印物上定好位置把网框放在承印物已画好的位置上对好,用木块与网版对接对好位先用胶水固定好木块后用螺丝固定(定位时应靠边准确)。 6.2调版定位 6.2.1抬起网版,将承印物置于台面中央位置,约略对准印刷图案。用木块进行定位,定位高度应与承印物同高。 6.2.2用适当尺寸的刮板、刮板的中点要与印版对准。 6.2.3将油墨和783稀释剂按1比3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以手动方式试印,视其印刷情形再予以调整,确认符合印刷条件后,开始作业。 6.2.4印刷手法:托起刮板,让其与网版成45°-50°角匀速拉起,刮板在行驶中两端受力均衡。印刷方向与调整位置时的印刷方向保持一致,防止印刷中走位。

丝印油墨标准

丝印油墨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丝印油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丝印油墨的进货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69.1工业产品说明书总则 GB/T 15962油墨术语 GB/T 13217.3 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GB/T 13217.4 油墨粘度检验方法 GB/T 14624.2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 14624.1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 GB/T 22771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 GB/T 18724 印刷技术_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GB-T6753.3 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解释 通过引用,对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解释: 3.1 油墨 由颜料、填充料、连结料和辅助剂所组成的胶态分散体系,用于印刷的着色材料。 3.2 颜色 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察特性。 a. 观测者可用以区分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的两个视场间的差异的视觉现象或可见辐射的特性。 b. 产生以上感觉的光刺激的特性。例如:红光、白光等。 c. 能引起光刺激的物体的特性。例如:红纸的红、黑布的黑等。 3.3 细度 指油墨中的颜料、填料等粉状物质被研细分散在连结料中的程度,以微米表示之。 3.4 粘度 是指流体在流动时抗拒其位置变化的力量,它等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多以“η”为代号。 3.5 着色力 表示油墨样品与标样之间颜色浓度的差别。 3.6 标样 是油墨生产控制及质量监督检测的对照样。

耐高温玻璃丝网印刷油墨发展现状分析

耐高温玻璃丝网印刷油墨发展现状分析 网版印刷的蓬勃发展,使得相应的各种新型网印油墨的发展也很迅速,比如有香味油墨、荧光油墨、发泡油墨、快固油墨等,这些油墨一般都是在常温下干燥,只有玻璃印刷和陶瓷印刷是在高温下干燥。所以耐高温油墨常指玻璃和陶瓷印刷用的油墨。耐高温油墨根据不同的承印材料和不同的印刷工艺,所要求的耐热的温度也是不同的。{TodayHot} 无机玻璃网印用两种油墨,一种是无机色素经过研磨后,达到一定细度,再加入丙烯酸酯,网印在玻璃表面,需经高温(600 ℃以上)焙烧1~2 min,墨层和玻璃表层熔化在一起,牢度极佳。这种油墨的耐热温度就在600 ℃以上。但是因为这种网印工艺耗资大,工艺较复杂,在网印界极少采用。 另一种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黏结剂的无机玻璃油墨,氨基型和环氧型均需要烘烤,国内市场广泛应用的油墨是网印之后在1 300 ~1 400 ℃烘烤30min,这种油墨的耐热温度就相对要低,但是烘烤的时间较长,油墨的牢度和硬度均佳,亮度也非常好,能耐低浓度的电解质及乙醇、丙酮、苯类、环己酮等溶剂的腐蚀。 陶瓷的印刷温度根据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最初在700 ~ 800 ℃的温度下进行素烧,素烧后上釉,然后再{HotTag}在1 100 ~ 1 300 ℃的温度下进行烧制。这种烧制方式下用的油墨耐热温度要求达到1 100 ~ 1 300 ℃;另一种是先在高温1 100 ~1 250 ℃下进行烧制,然后上釉再以900 ~ 1 000 ℃的温度进行烧制。这种油墨要求的耐热温度是比前一种要低,达到900 ~ 1000 ℃。 现有的用在陶瓷和玻璃上的耐高温油墨,耐高温温度都比较高,在600 ℃以上,甚至1 000℃以上。而在一些玻璃容器上印刷,有时油墨的耐热温度较陶瓷上用的低,比如180 ~ 200 ℃,这种油墨也叫低温玻璃油墨,是用有机涂料和有机颜料或仿金色料代替无机颜料和纯金制成的,用来装饰玻璃,在200 ℃下烘烤10 min。 在现有的耐高温油墨中,耐热温度达到1800-2000℃的油墨比较少,如果要求在这个温

丝网印刷(玻璃)工艺过程及要求0

手工丝网印刷(玻璃)操作工艺指导书 一、丝网印刷的原理 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刮印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丝网印刷基本原理是: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刮印刮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之内,印刷过程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由于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印刷时的丝网印版通过自身的张力而产生对刮板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回弹力。由于回弹力的作用,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只呈移动式线接触,而丝网印版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使油墨与丝网发生断裂运动,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当刮板刮过整个版面后抬起,同时丝网印版也抬起,并将油墨轻刮回初始位置。至此为一个印刷行程。 二、玻璃丝网印刷的主要过程是:1、制作阳底片2、制作网框3、绷网4、涂感光胶5、照相制版6、显影、7、烘干8、封板定位9、调墨10、印刷、11油墨干燥 三、我公司丝网印刷加工范围及外购产品的检验方法 结合我公司情况,我公司手工丝网印刷规格范围为,非满板丝网(图案)印刷产品最大幅度可达2.2米×4米,满板丝网印刷产品最大幅度可达1.2米×2米。 我司非专业从事印刷,主要是外购已制作好的网板,网框面积的大小,一般为印刷物面积的二倍,网框过小,印刷物的精度就会降低,为保证印刷质量,不能小于印刷面积的1.8倍。丝网绷得太紧,张力太大,刮油墨时费力,而且容易将丝网撕破。(掌握正确张力),网绷得过松(张力小),张力太小,印刷时回弹力小,达不到应有的回弹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