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香蕉生产与贸易分析
1 生产情况及分析
中国有3000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香蕉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南方的大宗水果,也是华南四大名果之一。

主要种植区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四川、贵州也有少量栽培。

2004年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约为28.5万公顷,产量达629万吨,产值为94亿元,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人,在我国热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香蕉产区,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2004年广东省香蕉种植面积为12.6万公顷,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4.2%,产量为32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产值达37.5亿元,占全国的39.9%。

香蕉是广东的五大名果之一,全省共有21个市(县)种植香(大)蕉,主要分布在粤西地区(包括茂名和湛江),占全省香蕉种植面积的55%,产量的57%,周年有蕉果供应;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中山、广州、东莞、佛山、江门、珠海),占全省香蕉面积的29%,产量的32%,生产的蕉果以秋冬上市为主;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汕尾、梅州、潮州、揭阳)也有少量种植,种植面积约占全省植蕉面积的13%,产量的5%。

目前,广东香蕉的主栽品种为巴西蕉、威廉斯等,茂名高州也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如矮脚顿地雷和高脚顿地雷等,由于广东植蕉区香蕉枯萎病较为严重,科研人员正加强抗病新品种的选育。

广西是中国第二大香蕉主产区,2004年广西植蕉面积为7.3万公顷,产量为127万吨、产值近19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5.7%、20%和19%。

目前广西香蕉种植区分布在南宁、百色、钦州等47个县市,其中主要分布在北海市和南宁市,以合浦、灵山、浦北和玉林4个县市的产量最高。

香蕉种植由过去的农户零星种植逐渐向规模化和基地化方向发展。

主栽品种从原来的那龙矮蕉和广西浦北矮把香蕉逐渐被威廉斯8818、B6、巴西蕉、台农8号等优良品种取代。

在多个植蕉区大力推广与应用节水灌溉、配方施肥、无公害生产、套袋护果、采后处理等新技术,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香蕉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

海南种植香蕉具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上世纪90年代末海南加大了香蕉业的发展,面积与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4年,海南香焦种植面积为3.5万公顷,产量达7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2.2%和11.6%,产值达18亿元,占全国香蕉总产值的19.5%。

主要种植区分布在乐东、陵水、三亚、文昌、琼海、临高、儋州、定安、屯昌等市县,三亚和陵水采用庄园式种蕉模式,栽培技术水平较高。

目前海南推广的优良品种有巴西、威廉斯、8818等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为巴西品种。

2004年福建省香蕉种植面积2.9万公顷,产量82万吨,产值15.6亿元,在福建果树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其中地处闽南的漳州市是香蕉的主栽区,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80%和90%以上。

漳州市九龙江中下游西、北两溪沿岸的冲积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植蕉区水源充足,排灌条件优越。

挂果期长(最长可达1 50天以上),营养积累丰富,香蕉优质丰产。

2004年福建省香蕉单产达到31吨/公顷,比全国平均单产高26.7%。

福建省香蕉种植地相对集中,有利于新品种推广。

目前福建省香蕉主栽品种主要有天宝高蕉、天宝矮蕉、红皮香蕉、粉蕉等,并逐步推广优良品种如威廉斯B6、台湾8号和巴西蕉等,此外还种植一些地方特色的大蕉、粉蕉和米蕉等品种。

近年由于加强与台湾技术交流与合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了适时清园、合理留萌、单杆护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科学配方施肥、改进采运方法等相关技术,果实品质和产量均有所提高,果实优质率和出口果品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营销方面,福建省蕉农自发组成了100多家产销组织,在全国30多个省、市设立销售点,并组织向国外出口。

云南省种植香蕉优势不如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但优于贵州、四川。

云南规模化香蕉商业种植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快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香蕉持续稳定发展。

目前香蕉已成为云南省最主要的果种,在全省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4年全省蕉园面积达1.9万公顷、总产量达22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7%和3.5%,产值达3.8亿元。

云南省有14个地州(市)的67个县均有香蕉种植,但蕉园主要集中在南部及东南部的红河、元江、南盘江、澜沧江两岸,其中以红河、元江栽培面积最大。

经过30年的发展,云南香蕉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部分产区初步呈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特点。

四川和贵州也有少量的香蕉种植,2004年四川和贵州的香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
1 000多公顷,产量分别为1.7万吨。

由于云南、四川、贵州植蕉环境不理想,单产较低,一般单产仅达1 5吨/公顷。

中国台湾省由于近年受香蕉巴拿马枯萎病影响,香蕉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较大,2002年推广抗病品种宝岛蕉后才有所好转,目前植蕉面积约为1万公顷左右。

2 贸易情况及分析
中国既是香蕉的主要生产国也是主要进口国,由于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产香蕉只能满足国内消费量的90%,10%的需求量需要通过进口。

香蕉一直是中国进口的第一大水果,但近年来,香蕉进口量呈下降趋势,1998年我国香蕉进口量为54万吨,2001年进口41万吨,2004年我国进口香蕉达38万吨,进口比重也逐年下降。

进入中国市场的香蕉多来自菲律宾、越南、厄瓜多尔等国,其中中国香蕉进口量有75%来自菲律宾,17%来自越南,6%来自厄瓜多尔,见表1。

中国虽然是香蕉生产大国,但香蕉出口量却很少,多年来仅有5~7万吨的出口量,2004年中国香蕉出口量甚至降为2.34万吨,主要出口市场为香港、俄罗斯、日本、澳门等,其中出口量的53%销至香港,26%出口
至俄罗斯,15%出口至日本,5%出口至澳门,少量出口至蒙古、美国、朝鲜和土耳其等。

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香蕉对进口蕉的抵抗能力还较差,但进口蕉对国内市场起着调节和补充作用,没有必要完全排挤。

此外,由于国内香蕉生产成本低,一般为600~
1 000元/吨,产地出园价一般为1 000~
2 400元/吨,而进口蕉的价格接近4 000元/吨,国内香蕉与进口香蕉相比,具备价格优势。

有些专家还认为我国香蕉还具有运输与产品品质上的潜在优势。

此外,为减少东盟进口关税下降带来的损失和冲击,保障热带水果产业安全,国家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提出在热带水果的重要生产省区广西、海南、广东、云南及福建建立热带水果进出口预警机制,预计在2006年上半年建成,该进出口预警机制对我国香蕉进出口贸易非常有益。

自2003年中国开始实施香蕉产业升级计划以来,中国香蕉业发展很快。

目前中国香蕉良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推广了一批如威廉斯、B6、泰国蕉、台蕉和巴西蕉等优良品种,各地也种植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香蕉品种。

在香蕉种植区广泛应用良种组培配套栽培技术、营养诊断指导施肥、香蕉专用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相关技术,这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明显地提高了我国香蕉产量与品质,当前我国香蕉平均单产可达25吨/公顷,有些示范区单产可高达45吨/公顷,香蕉产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供销体系逐渐形成与完善。

国内香蕉产业发展关键是要增强国产香蕉的市场竞争力,降低香蕉进口量,减少进口额,扩大出口量,提高出口额。

2004年我国香蕉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8%,进口量减少了10%,我国香蕉将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