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9_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pptx
合集下载
考点19西周、变革与争霸、百家争鸣
![考点19西周、变革与争霸、百家争鸣](https://img.taocdn.com/s3/m/fd90f55890c69ec3d5bb758f.png)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 争鸣
武王伐纣
结果:
经过: 周都城:
武王胜利,建立周朝, 史称西周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 商亡周建
镐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老子(春秋)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 化 (一辩证法观点) “无为而治”
庄子(战国) 继承和发扬老子学说
墨子
战国时期人, 主张“兼爱”、 “非攻”,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 一书中。
韩非子
战国末期法家 学派的主要代表, 主张: 1、“法治”; 2、强化中央集权和 君主权力。
阅读考点P43,回答以下相
关分封制的问题
1、什么是分封制?
2、受封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3、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4、分封制是依据什么条件实行的?
什么是宗法制? 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 继承权力的制度
分封制的基础—— 宗法制
具体表现 作用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
周王可以有效统帅 和控制诸侯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东 周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的历史事件 你能把下面图表的空白部分完成吗?
变革
推目 动的
争霸
生产力的发展
百家争鸣
李悝变法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 齐始霸) (秦最强)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越王勾践
直面齐桓公
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 样做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 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
武王伐纣
结果:
经过: 周都城:
武王胜利,建立周朝, 史称西周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 商亡周建
镐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老子(春秋)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 化 (一辩证法观点) “无为而治”
庄子(战国) 继承和发扬老子学说
墨子
战国时期人, 主张“兼爱”、 “非攻”,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 一书中。
韩非子
战国末期法家 学派的主要代表, 主张: 1、“法治”; 2、强化中央集权和 君主权力。
阅读考点P43,回答以下相
关分封制的问题
1、什么是分封制?
2、受封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3、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4、分封制是依据什么条件实行的?
什么是宗法制? 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 继承权力的制度
分封制的基础—— 宗法制
具体表现 作用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
周王可以有效统帅 和控制诸侯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东 周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的历史事件 你能把下面图表的空白部分完成吗?
变革
推目 动的
争霸
生产力的发展
百家争鸣
李悝变法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 齐始霸) (秦最强)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越王勾践
直面齐桓公
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 样做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 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
礼乐文明的确立ppt
![礼乐文明的确立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99a2e8f90f76c661371a62.png)
历史的长河绵绵不休,以前我们学过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哪个?国王 是谁?什么时间建立?亡国之君是谁?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桀 夏朝 夏禹 2、夏朝后来被那个王朝取代?国王是谁?
亡国之君是哪一个? 商朝 商汤 商纣王 3、商朝灭亡之后,下一个朝代是哪一个?谁灭商朝,
建立什么朝代?
西周
周武王(姬发)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礼尚往来、礼贤下士、尊老爱幼、这样一 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不随着朝代的更替 而有所变更,殃殃中华之所以被誉为“礼 义之邦”,就是因为这些良风美俗使炎黄 子孙展现着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风采。 所以当今社会要大力发扬古代的礼乐文明 。 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古 代等级制度,体现社会 的不平等,当今是民主 的社会,所以不能发扬 古代的礼乐文明 。
在礼乐制度下,各项具体的礼制和乐舞的使用都有着 严格的等级规定。所以它能体现社会的等级差异,有 利于本王对国家的统治,维护贵族的特权和地位。
原来,周朝也是等级制国家,那么社 会成员的等级分化是怎样形成的?
是由于我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什么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朋友,本王要去召见诸侯了,你自己去 查历史书吧!
宗法制
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
西周根据什么宗法制进行分封?
想一想: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是怎么决定的?
由血缘关系决定
2.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 代社会有何根本差异?
的现
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公平竞争和 个人的奋斗,当时重视人的出身。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结合起来,密切了周王室 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扩大了周 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周王作 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地位得到加强。比起夏商时期 众邦林立、各地与王都之间关系松散来说,无疑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哪个?国王 是谁?什么时间建立?亡国之君是谁?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桀 夏朝 夏禹 2、夏朝后来被那个王朝取代?国王是谁?
亡国之君是哪一个? 商朝 商汤 商纣王 3、商朝灭亡之后,下一个朝代是哪一个?谁灭商朝,
建立什么朝代?
西周
周武王(姬发)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礼尚往来、礼贤下士、尊老爱幼、这样一 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不随着朝代的更替 而有所变更,殃殃中华之所以被誉为“礼 义之邦”,就是因为这些良风美俗使炎黄 子孙展现着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风采。 所以当今社会要大力发扬古代的礼乐文明 。 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古 代等级制度,体现社会 的不平等,当今是民主 的社会,所以不能发扬 古代的礼乐文明 。
在礼乐制度下,各项具体的礼制和乐舞的使用都有着 严格的等级规定。所以它能体现社会的等级差异,有 利于本王对国家的统治,维护贵族的特权和地位。
原来,周朝也是等级制国家,那么社 会成员的等级分化是怎样形成的?
是由于我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什么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朋友,本王要去召见诸侯了,你自己去 查历史书吧!
宗法制
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
西周根据什么宗法制进行分封?
想一想: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是怎么决定的?
由血缘关系决定
2.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 代社会有何根本差异?
的现
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公平竞争和 个人的奋斗,当时重视人的出身。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结合起来,密切了周王室 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扩大了周 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周王作 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地位得到加强。比起夏商时期 众邦林立、各地与王都之间关系松散来说,无疑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https://img.taocdn.com/s3/m/5132010248d7c1c708a145bf.png)
A. ①② B.
C. ①③ D. ②④
10.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
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 ②秦始皇对儒家思想
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③汉武帝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D. ②③④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5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3)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 经济文化交流。说出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个人物。 海上—郑和;陆上—张骞。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1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新气象。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思想家
主张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时邹国人, 著有《孟子》一 书。其主张:1) 主张实行“仁 政”,“民为 贵”、“君为 轻”;2)宣扬为 统治阶级辩护的 思想。后世把孔 子和孟子合称孔 孟。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老子
老子 ,姓李,名耳, 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变法内容
(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 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 免除劳役 (3)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 等的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原有村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
接派官吏管理
(5)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
礼乐文明的确立1PPT课件
![礼乐文明的确立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a4630427d3240c8547ef36.png)
思考: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 你认为礼乐制度有何利弊?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还能感受到礼乐制度?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词语接龙
穷奢极欲 酒池肉林 营建鹿台 比干剖心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
第 一 框
礼 乐 文 明
的 确 立
记载了周康王二十三年册封 贵族盂的史实。最后记有康王 对盂的大量赏赐,包括1700个 奴隶,还有车、马等物品。
记载了燕侯委派堇向周召公 奉献贡物的史实。
思考: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百姓
去世 百年 薨 驾崩 崩 不禄 卒
大胆猜想:该墓葬的主人是什么身份?
特别点击:
§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公制礼作乐, 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五六百年后,孔子 一提到周公制礼作乐的事,还赞赏不绝。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在院子里奏:“如果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 容忍呢?”原来,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 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大夫只能用四排三十二人。
周天子嫡长子 余子
诸侯嫡长子 余子
卿大夫嫡长子 余子 士嫡长子 余子 平民
------“
溥
天
之
下
,
莫
非
王
土
;
率
土
之
滨
, 莫 非 王 臣
《 诗 经 》
”
1 23 、 、、 你 这你 知 句对 道 话《 这 反诗 句 映经 话 了》 的 西了 含 周解 义 的多 吗 什少 ? 么?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词语接龙
穷奢极欲 酒池肉林 营建鹿台 比干剖心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
第 一 框
礼 乐 文 明
的 确 立
记载了周康王二十三年册封 贵族盂的史实。最后记有康王 对盂的大量赏赐,包括1700个 奴隶,还有车、马等物品。
记载了燕侯委派堇向周召公 奉献贡物的史实。
思考: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百姓
去世 百年 薨 驾崩 崩 不禄 卒
大胆猜想:该墓葬的主人是什么身份?
特别点击:
§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公制礼作乐, 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五六百年后,孔子 一提到周公制礼作乐的事,还赞赏不绝。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在院子里奏:“如果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 容忍呢?”原来,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 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大夫只能用四排三十二人。
周天子嫡长子 余子
诸侯嫡长子 余子
卿大夫嫡长子 余子 士嫡长子 余子 平民
------“
溥
天
之
下
,
莫
非
王
土
;
率
土
之
滨
, 莫 非 王 臣
《 诗 经 》
”
1 23 、 、、 你 这你 知 句对 道 话《 这 反诗 句 映经 话 了》 的 西了 含 周解 义 的多 吗 什少 ? 么?
礼乐文明的确立ppt
![礼乐文明的确立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939d395901020207409c69.png)
武王伐纣:周朝 建立,史称西周
武王伐纣原因: 奢侈残暴 周国强大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
条件: 经过:
商亡周建
都城:
镐京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
那么在农耕文明时期,我们中国的祖 先又是如何来治理国家的呢?我们今 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你 认 识 它 吗 ?
它 是 什 么 ?
2、你认为古代的礼乐制度有什么利弊?
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一方 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还能感受到礼乐制 度? “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的精神传统却在历史长河中
沉淀下来。二十一世纪,礼仪仍然是评价一个人道 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 关系越来越疏远。特别是那些在比较边远的地区的 诸侯国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周王室的关系 更加越来越疏远。长此以往,本来就因为生产力发 展水平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独立性的诸侯国 离心倾向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 诸侯国君。一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更不满足于自己 的现状,互相侵占土地,掠夺财富,甚至是吞并小 国,战乱由此而开始,500多年争霸战争由此而产 生,从此人民将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给人民 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4、分封制在当时的作用?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 朝统治的区域。
5、周王这样大规模地分封土地,时间 一长,会不会有消极影响?他还能安枕 无忧吗?
.
楚子问鼎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 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 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 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这个“楚子 问鼎”的典故,显示了楚庄王觊觎周室之意。 由此,分封制又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
礼乐文明的确立(上课用)PPT课件
![礼乐文明的确立(上课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094285ad51f01dc281f1c9.png)
12
猜猜看
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
宗法制度
什么是宗法制?
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 承权利的制度
13
西周的分封是怎样实行的?
14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
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
15
西周根据什么进行分封?宗法制
16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 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
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 制决定的,由血缘决定。
2.这与现代社会有什 么根本差异?
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 公平竞争和个人的奋斗, 西周强调等级,重视人的 出身。
17
18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结合起来,密切了周王室 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扩大了周 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周王作 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地位得到加强。比起夏商时期 众邦林立、各地与王都之间关系松散来说,无疑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0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形成了西周的 等级制度。等级的差异如何来体现?
礼乐制度
21
天子用鼎
诸侯用鼎 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 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 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
22
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 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 华》。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
材料反映了礼乐制度在什么方面的表现?
结合课本说说,礼乐制度还有哪些方面的 表现?
23
差西 身 别周 着 。时 袍 这臣 服 些子 的 都身 铜 是穿 人 周袍 礼服 西 所, 周 确与 定王 的候 礼所 制穿 。的
猜猜看
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
宗法制度
什么是宗法制?
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 承权利的制度
13
西周的分封是怎样实行的?
14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
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
15
西周根据什么进行分封?宗法制
16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 位和权力是怎么决定的?
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 制决定的,由血缘决定。
2.这与现代社会有什 么根本差异?
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 公平竞争和个人的奋斗, 西周强调等级,重视人的 出身。
17
18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结合起来,密切了周王室 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扩大了周 王朝的统治范围和对周边民族的影响力,周王作 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地位得到加强。比起夏商时期 众邦林立、各地与王都之间关系松散来说,无疑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0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形成了西周的 等级制度。等级的差异如何来体现?
礼乐制度
21
天子用鼎
诸侯用鼎 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 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 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
22
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 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 华》。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
材料反映了礼乐制度在什么方面的表现?
结合课本说说,礼乐制度还有哪些方面的 表现?
23
差西 身 别周 着 。时 袍 这臣 服 些子 的 都身 铜 是穿 人 周袍 礼服 西 所, 周 确与 定王 的候 礼所 制穿 。的
考点19(八上复习)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a)PPT课件
![考点19(八上复习)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a)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ef6d3b680203d8ce2f24be.png)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百家争鸣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文士阶层的出现
社会动荡和变革 (根本原因)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 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 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
(2)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3)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 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 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 处于大变革时期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
2、主要代表学派
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 许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 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 主地位。
战国时期特点:社会变革
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争霸目的有什么不同?
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影响最大)
商鞅变法
时间:前356年 地点:秦国
主要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 3.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赏田,废除贵族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平民
阶 级
西周等级示意图 奴 隶
1.分封制
目的
受封 受封者 受封者 对象 权利 义务
作用
为了有效
服从国王 确立了
分 封 制
地管理广 周王 大被征服 的亲 的地区, 属、 镇抚各地 功臣 原有的邦 等
课件《礼乐文明的确立》
![课件《礼乐文明的确立》](https://img.taocdn.com/s3/m/55d3994bb307e87100f69605.png)
西周五“礼”:“吉礼”(祭礼),凶礼(丧 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 “嘉礼”(婚宴、加冠)。贵贱有差,尊卑有别,
第二组
西周服饰个人身份的标志。西周不同等级的人服饰的 样式、服色、花纹等有较严格的规定。
王 公 贵 族
平 民
周 天 子
帝王的服装花纹共分成12种,只有在天子的服装 上才会全部出现。诸候们只能使用龙以下的纹样,士 用藻纹与火纹。大夫的服装上可加上粉米纹。
请问:该诸侯的爵位和家业应该由 谁来继承?你的依据是什么?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周王朝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是 继承王位或爵位的唯一合法者, 庶子即使比嫡长子年长或更有 才能,也无权继承。
,
“明嫡庶之别,分上下尊卑,维护 有何优点? 社会的统治秩序”
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每一个 儿子都有份。父亲遗留下来 世袭爵位,由其中一个儿子 继承。
第一组
西周时,人们的言行举止必须时时注意“礼” 的细节,处处强调依“礼”行事,否则可能带来杀 身之祸。 一般来说,西周贵族从7 岁开始被灌输礼的知识, 如“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等,10 岁入小学后“朝 夕学幼仪”,20 岁开始系统地、正规地学习礼,直 到30 岁基本学成。
为子之礼:必须孝顺父母,出门必先禀告父母,起居不 得占据室中西南角的位置,坐不得坐席子的正中,行不得 走路中间,站不得站路中央。
周 武 王
周王
异 同 被分封的诸侯王都有哪些 姓 姓 功 王 权利和义务? 臣 室 先 代 帝 王 后 代 等
贵 族
贵 族
假如你是周天子分封的一个诸侯王,周 天子判了你以下罪状。哪些是你罪有应得 的,哪些你是要喊冤的?请说出理由。
1、将王都周围的地区占为己有 2、天子有难,不出兵相助 3、借口财政困难,不向天子贡献财物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共18张PPT+视频).ppt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共18张PPT+视频).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38c2c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f.png)
概念明晰
变 社会 革:是指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等方面
的大规模变革或者根本性的改变。社会变革影响着社会的 方方面面,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 未来发展方向。
壹
贰
叁
经济之变
军事之变
政治之变
壹·经济之变
——经济发展壮诸侯
经济之变—经济发展壮诸侯
战国时期的双镰铁范
农业
青铜冰鉴
彩绘灰陶仓
问题10: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商鞅变法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变法前 战国初期,秦国多次被吴起击败,其西河地区被魏国占据。
十年
“行法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 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百年 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前260年)
百三十年 “六王毕,四海一。”(前221年) ——《阿房宫赋》
调动农民积极性,有利于 封建经济发展
重);
军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 事 赐土地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
政治之变—商鞅变法定于一
【情景再现】根据情境对话,探讨都是哪些商鞅变法的内容?
大秦相亲相爱一家人?
秦孝公死后,我遭受诬陷,最终被车 裂。
农民 老李
祝贺彪兄奖,励同军魏国功这,一对仗有,军立功了大者功授,予县爵令位赏并了你赏二赐级土爵地位和九亩
长平之战后东 方六国再也无 法与秦国抗衡
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
秦国兴修都江堰 奠定物质基础 秦国一统天下
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水利工程 各国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
。
经济之变—经济发展壮诸侯
都江堰
水利工程都江堰
时间 战国后期 公元前256年 地点 成都附近的岷江 人物 蜀郡太守李冰 作用 防洪、灌溉、水运
考点复习:礼乐文明变革与争霸研究培训课件
![考点复习:礼乐文明变革与争霸研究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e244be81c758f5f61f678e.png)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8、 历史上所说的“战国七雄”是指( C )
A.晋 楚 燕 齐 赵 魏 韩 B.秦 楚 燕 宋 赵 魏 韩
C.秦 楚 燕 齐 赵 魏 韩 D 秦 周 燕 齐 赵 魏 韩
9、春秋战国作为历史时期的专用名词,都是缘于( B )
A.时代特征 B.史书名称 C.孔子言论 D.皇帝规定
材料一: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一百多年后, 孔子赞叹齐国的霸业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选自《论语.宪问》
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 义国家的蹂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 盲目自大,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 滞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取得 举世瞩目的成就。
考点复习:礼乐文明变革与争霸 研究
一、借助目标,设问质疑
复习目标:
1、了解周朝礼乐文明的建立,春秋五霸与战 国七雄,秦一统天下,商鞅变法。
2、培养梳理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3、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以历史的、 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
二、梳理知识,理清脉络——制度变更
礼乐文明的确立 封邦建国
到五十金。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木杆搬到了北门,
商鞅如数发赏。从此,人们相信商鞅说话算数。新法颁布后,
大家也相信它必定能实行。
(1)商鞅是在什么时间、在哪国实行变法?
解题指南:
(2)请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仔细审题,明确题意;
(3)你怎样评价商鞅变法?
2、回归教材,落实内容;
3、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文士阶层的出现
8、 历史上所说的“战国七雄”是指( C )
A.晋 楚 燕 齐 赵 魏 韩 B.秦 楚 燕 宋 赵 魏 韩
C.秦 楚 燕 齐 赵 魏 韩 D 秦 周 燕 齐 赵 魏 韩
9、春秋战国作为历史时期的专用名词,都是缘于( B )
A.时代特征 B.史书名称 C.孔子言论 D.皇帝规定
材料一: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一百多年后, 孔子赞叹齐国的霸业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选自《论语.宪问》
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 义国家的蹂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 盲目自大,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 滞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取得 举世瞩目的成就。
考点复习:礼乐文明变革与争霸 研究
一、借助目标,设问质疑
复习目标:
1、了解周朝礼乐文明的建立,春秋五霸与战 国七雄,秦一统天下,商鞅变法。
2、培养梳理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3、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以历史的、 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
二、梳理知识,理清脉络——制度变更
礼乐文明的确立 封邦建国
到五十金。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木杆搬到了北门,
商鞅如数发赏。从此,人们相信商鞅说话算数。新法颁布后,
大家也相信它必定能实行。
(1)商鞅是在什么时间、在哪国实行变法?
解题指南:
(2)请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仔细审题,明确题意;
(3)你怎样评价商鞅变法?
2、回归教材,落实内容;
3、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文士阶层的出现
中国音乐史 第二章 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PPT课件
![中国音乐史 第二章 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a947bcba1aa8114531d928.png)
❖雅
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分为大雅、小雅两种。大雅是大典的乐歌, 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小雅较接近 民歌,有些是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主要用于诸侯大射典礼及士大 夫的乡饮酒礼等仪礼中。
5
❖颂
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重大典礼活动中使用的乐歌,所用的场 合近似大雅,音乐速度缓慢、有的只唱不舞,有的则是纯器乐曲。
渐 渐转化为乐器称为“舂牍”。
❖ “优孟衣冠”
优孟是春秋时楚国的宫廷艺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 人或模仿他人。 当时在宫廷中就流传下来一种调笑表演,借以 讽谏国君,被认为是戏剧表演艺术的胚芽。
11
♪ 乐器和乐器分类法
❖ 八音
周代关于乐器分类的名称。根据乐器制作 材料的不同,将当时的乐器分为金、石、土、革、 丝、木、匏、竹八类。
Chapter Ⅱ
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
概述 礼乐制度与音乐机构及教育 宫廷音乐的发展 民间音乐的发展与《诗经》《楚辞》 曲艺、戏曲艺术发展的萌芽 乐器和乐器分类法 音乐家 乐律学理论和诸家音乐思想
1
♪概 述
•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平王继位,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先后
在我国周代正式确立的古代生律的方法,是我国最早 的生律法。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 (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 国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关 寤寐求之。 风
·
雎 求之不得, 》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周 南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 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
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分为大雅、小雅两种。大雅是大典的乐歌, 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小雅较接近 民歌,有些是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主要用于诸侯大射典礼及士大 夫的乡饮酒礼等仪礼中。
5
❖颂
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重大典礼活动中使用的乐歌,所用的场 合近似大雅,音乐速度缓慢、有的只唱不舞,有的则是纯器乐曲。
渐 渐转化为乐器称为“舂牍”。
❖ “优孟衣冠”
优孟是春秋时楚国的宫廷艺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 人或模仿他人。 当时在宫廷中就流传下来一种调笑表演,借以 讽谏国君,被认为是戏剧表演艺术的胚芽。
11
♪ 乐器和乐器分类法
❖ 八音
周代关于乐器分类的名称。根据乐器制作 材料的不同,将当时的乐器分为金、石、土、革、 丝、木、匏、竹八类。
Chapter Ⅱ
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
概述 礼乐制度与音乐机构及教育 宫廷音乐的发展 民间音乐的发展与《诗经》《楚辞》 曲艺、戏曲艺术发展的萌芽 乐器和乐器分类法 音乐家 乐律学理论和诸家音乐思想
1
♪概 述
•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平王继位,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先后
在我国周代正式确立的古代生律的方法,是我国最早 的生律法。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 (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 国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关 寤寐求之。 风
·
雎 求之不得, 》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周 南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 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
礼乐文明的确立
![礼乐文明的确立](https://img.taocdn.com/s3/m/bad2411a964bcf84b9d57ba7.png)
亲属和功臣
周天子用什么赏赐诸侯?
土地和平民、奴隶
这些诸侯如何报答周天子?
服从命令、交纳贡品, 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 徒烟墩山。高15.7厘米, 口径22.5厘米。内底铸 有铭文12行,126字, 记载周康王改封矢于宜 地为宜侯,同时赏赐土 地和奴隶等事,是西周 实行分封的重要史料.
1、分封制的实行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2、时间长了分封制度会不会有消极作用? 为什么?
你们知道成语典故“黄袍加身”的含义和出处吗?
出处:《宋史· 太祖本纪》:“
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 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 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从西周初年开始.帝王和各级官员的服饰在形制、 色泽、质料及图案上,不同的爵等位之间就有严格 的区别 .这样,在古代中国的大地上,不管行之何 方,是何许人士,“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 其势”。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 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 姬发的同母弟。多才多艺, 文武双全。为周王朝的建 立、巩固、发展做出了不 朽的贡献. 在我国历史上与 孔子并称为圣人,.他创制 的礼乐制度成为中国古代 社会“百代不易”的制度。
在西周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有严格规定, 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成东西南 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 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 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 成八行,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卿大 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士用四人,列成二 行
1、历史背景 2、西周建立
时间:公元前1046年
建国者:周武王
都城:镐京
3、分封制
角色体验
假如你是周王,你 有这么大一片疆土, 一个人管理不过来 怎么办?假如需要 找人帮忙,你会找 谁呢?
周天子用什么赏赐诸侯?
土地和平民、奴隶
这些诸侯如何报答周天子?
服从命令、交纳贡品, 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 徒烟墩山。高15.7厘米, 口径22.5厘米。内底铸 有铭文12行,126字, 记载周康王改封矢于宜 地为宜侯,同时赏赐土 地和奴隶等事,是西周 实行分封的重要史料.
1、分封制的实行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2、时间长了分封制度会不会有消极作用? 为什么?
你们知道成语典故“黄袍加身”的含义和出处吗?
出处:《宋史· 太祖本纪》:“
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 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 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从西周初年开始.帝王和各级官员的服饰在形制、 色泽、质料及图案上,不同的爵等位之间就有严格 的区别 .这样,在古代中国的大地上,不管行之何 方,是何许人士,“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 其势”。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 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 姬发的同母弟。多才多艺, 文武双全。为周王朝的建 立、巩固、发展做出了不 朽的贡献. 在我国历史上与 孔子并称为圣人,.他创制 的礼乐制度成为中国古代 社会“百代不易”的制度。
在西周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有严格规定, 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成东西南 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 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 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 成八行,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卿大 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士用四人,列成二 行
1、历史背景 2、西周建立
时间:公元前1046年
建国者:周武王
都城:镐京
3、分封制
角色体验
假如你是周王,你 有这么大一片疆土, 一个人管理不过来 怎么办?假如需要 找人帮忙,你会找 谁呢?
礼乐文明的确立ppt
![礼乐文明的确立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6d1fa401f69e3142329445.png)
朋友,本王要去召见诸侯了,你自己去 查历史书吧!
阅读课本资料,小组合作学
习--- 分封制
1、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 有的邦国,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物品, 建立诸候国。
2、受封者有哪些权利?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3、受封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服从国王命令,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缴纳贡品, 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你认为古代的礼乐文明对 现代社会发展有什么利弊?
辩一辩:
孔子曾提出“礼乐治国”,联 想到今天的海湾战争、科索沃 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战事,我 们不禁要问:难道今人反而不 如古人文明吗?愿这带给我们 深深的思考与维护和平促进世 界发展的现实行动!
服 饰 有 很 大
些服西 冕 高。周 服 冠周时 玉 竟人高 人 然的级 比冠贵 西 人多族 周 头为穿 高高礼 两冠服 倍,, 。比戴
商上 朝高 的冠 高是 ,为 有冕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礼制 乐制
典章制度 行为方式 伦理道德 风俗习惯 等诸多方面 音乐
舞蹈
西周为什么要制订礼仪制度与乐舞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礼尚往来、礼贤下士、尊老爱幼、这样一 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不随着朝代的更替 而有所变更,殃殃中华之所以被誉为“礼 义之邦”,就是因为这些良风美俗使炎黄 子孙展现着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风采。 所以当今社会要大力发扬古代的礼乐文明 。
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古 代等级制度,体现社会 的不平等,当今是民主 的社会,所以不能发扬 古代的礼乐文明 。
周王您好,周朝为什么要制订礼仪制度 与乐舞制度?
在礼乐制度下,各项具体的礼制和乐舞的使用都有着 严格的等级规定。所以它能体现社会的等级差异,有 利于本王对国家的统治,维护贵族的特权和地位。
阅读课本资料,小组合作学
习--- 分封制
1、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 有的邦国,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物品, 建立诸候国。
2、受封者有哪些权利?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3、受封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服从国王命令,定期到周王室朝觐,缴纳贡品, 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你认为古代的礼乐文明对 现代社会发展有什么利弊?
辩一辩:
孔子曾提出“礼乐治国”,联 想到今天的海湾战争、科索沃 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战事,我 们不禁要问:难道今人反而不 如古人文明吗?愿这带给我们 深深的思考与维护和平促进世 界发展的现实行动!
服 饰 有 很 大
些服西 冕 高。周 服 冠周时 玉 竟人高 人 然的级 比冠贵 西 人多族 周 头为穿 高高礼 两冠服 倍,, 。比戴
商上 朝高 的冠 高是 ,为 有冕
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礼制 乐制
典章制度 行为方式 伦理道德 风俗习惯 等诸多方面 音乐
舞蹈
西周为什么要制订礼仪制度与乐舞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礼尚往来、礼贤下士、尊老爱幼、这样一 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不随着朝代的更替 而有所变更,殃殃中华之所以被誉为“礼 义之邦”,就是因为这些良风美俗使炎黄 子孙展现着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风采。 所以当今社会要大力发扬古代的礼乐文明 。
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古 代等级制度,体现社会 的不平等,当今是民主 的社会,所以不能发扬 古代的礼乐文明 。
周王您好,周朝为什么要制订礼仪制度 与乐舞制度?
在礼乐制度下,各项具体的礼制和乐舞的使用都有着 严格的等级规定。所以它能体现社会的等级差异,有 利于本王对国家的统治,维护贵族的特权和地位。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PPT课件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5c29aa964bcf84b9d57bc1.png)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时邹国人, 著有《孟子》一 书。其主张:1) 主张实行“仁 政”,“民为 贵”、“君为 轻”;2)宣扬为 统治阶级辩护的 思想。后世把孔 子和孟子合称孔 孟。
老子
老子 ,姓李,名耳, 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 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 在《道德经》一书里。
远近来决定继承 自己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 权利的制度。 大夫、士,士以下不在分封。
礼 用来规范贵族身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
乐 份地位的制度 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
制
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就连如
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
也不一样。不同等级的贵族,所
能享受的乐目也不同。
二、变革与争霸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 而不能治天下。
孙子
孙武, 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著 有《孙子兵法》。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 意”
孙膑
著有《孙膑兵法》。 主张“事备而后动”。
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学派 儒家
代表的 思想家
所处时代
1.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 可借鉴的意义吗?
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 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 动性、积极性,等等。 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育都有借鉴意义。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 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 动性、积极性,等等。 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育都有借鉴意义。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时邹国人, 著有《孟子》一 书。其主张:1) 主张实行“仁 政”,“民为 贵”、“君为 轻”;2)宣扬为 统治阶级辩护的 思想。后世把孔 子和孟子合称孔 孟。
韩非
法家学派的 主要代表,著有 《韩非子》一书。
认为历史向 前发展,改革制 度,实行中央集 权,以法治国
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 家,实现统一大业。统 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 法治,结果天下大乱, 15年便灭亡。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 而不能治天下。
孙子
孙武, 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著 有《孙子兵法》。
变法前
变法后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农耕
经济
爵位世袭 分封制 村落散居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军事
建立县制 编制户口
政治
# 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 # 发展了农业,增加了国家收入 #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打 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 加强了国家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 意”
孙膑
著有《孙膑兵法》。 主张“事备而后动”。
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学派 儒家
代表的 思想家
所处时代
远近来决定继承 自己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 权利的制度。 大夫、士,士以下不在分封。
礼 用来规范贵族身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
乐 份地位的制度 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
制
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就连如
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
不一样。不同等级的贵族,所能
享受的乐目也不同。
二、变革与争霸
变法内容
(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 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 免除劳役 (3)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 等的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原有村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 接派官吏管理 (5)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 发,否则予以处罚
变法前后比较
老子
老子 ,姓李,名耳, 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 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 在《道德经》一书里。
庄子—---周庄--------无为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 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 “非攻”
专题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
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
▲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
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 A
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
20.概述秦朝一统、西汉实现新的大一统及 B
唐朝贞观之治等重要史实
21.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 B
概况
22.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A
23.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B
春秋五霸说法一
秦穆D
公
晋文C
周 公 4
齐桓A
公
宋B襄
公
楚庄E
王
春秋五霸说法二
晋文公
齐桓公
周4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直面齐桓公
高明的策略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打出“尊王攘 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 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 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 树立了威信。
1)提出了“仁”的学说。要求 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 2)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 任意刑杀。
影响: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 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 的封建正统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
“苛政猛于虎”
教育: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政治:仁的学说;以德教化, 以礼治国,克己复礼。
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爱人
“仁”的思
想
克己复礼
2.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又有怎样的 教育主张?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教育上: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术态度上: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术成就上: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1.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 可借鉴的意义吗?
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及作用
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 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a
一、西周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
国家,在牧野展开大战,伐纣灭商 。建立周期,定都镐。周朝改革了 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 乐文明。
1.分封制
目的
为了有效 地管理广 分封 大被征服 制 的地区, 镇抚各地 原有的邦 国
直面齐桓公
称霸的实现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许
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
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 主地位。
历史小知识
(公元前390---前338年)
商鞅是卫国公子,姓公孙,名鞅。后因变 法有功,被封在商地,所以又称商鞅。他非常 推崇法家学说,立志革新政治,起初在魏国未 受到重用。公元前361年,他来到秦国,曾三 次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变革政治主 张,得到信任和重用,开始进行变两次进行。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武(子)
孙膑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 鲁国人。孔子是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
受封对 象
周王 的亲 属、 功臣 等
受封者 受封者义务 作用 权利
从周王 服从国王 确立了 手中获 命令,交 周王的 得土地、纳贡品, 权威, 人口等 守卫疆土, 扩大了
管理地方 周朝控 事务,保 制的区 卫周王室。 域。
2.宗法制和礼乐制
概念
内容
宗 是周代分封制的 比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长 法 基础,它是根据 子继承,其他诸子只能被封为诸 制 血缘关系的亲疏 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的原则将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时邹国人, 著有《孟子》一 书。其主张:1) 主张实行“仁 政”,“民为 贵”、“君为 轻”;2)宣扬为 统治阶级辩护的 思想。后世把孔 子和孟子合称孔 孟。
韩非
法家学派的 主要代表,著有 《韩非子》一书。
认为历史向 前发展,改革制 度,实行中央集 权,以法治国
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 家,实现统一大业。统 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 法治,结果天下大乱, 15年便灭亡。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 而不能治天下。
孙子
孙武, 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著 有《孙子兵法》。
变法前
变法后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农耕
经济
爵位世袭 分封制 村落散居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军事
建立县制 编制户口
政治
# 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 # 发展了农业,增加了国家收入 #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打 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 加强了国家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 意”
孙膑
著有《孙膑兵法》。 主张“事备而后动”。
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学派 儒家
代表的 思想家
所处时代
远近来决定继承 自己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 权利的制度。 大夫、士,士以下不在分封。
礼 用来规范贵族身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
乐 份地位的制度 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
制
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就连如
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
不一样。不同等级的贵族,所能
享受的乐目也不同。
二、变革与争霸
变法内容
(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 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 免除劳役 (3)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 等的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原有村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 接派官吏管理 (5)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 发,否则予以处罚
变法前后比较
老子
老子 ,姓李,名耳, 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 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 在《道德经》一书里。
庄子—---周庄--------无为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 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 “非攻”
专题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
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
▲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
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 A
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
20.概述秦朝一统、西汉实现新的大一统及 B
唐朝贞观之治等重要史实
21.比较英国和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 B
概况
22.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A
23.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B
春秋五霸说法一
秦穆D
公
晋文C
周 公 4
齐桓A
公
宋B襄
公
楚庄E
王
春秋五霸说法二
晋文公
齐桓公
周4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直面齐桓公
高明的策略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建议,打出“尊王攘 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 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 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 树立了威信。
1)提出了“仁”的学说。要求 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 2)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 任意刑杀。
影响: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 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 的封建正统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
“苛政猛于虎”
教育: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政治:仁的学说;以德教化, 以礼治国,克己复礼。
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爱人
“仁”的思
想
克己复礼
2.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又有怎样的 教育主张?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教育上: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术态度上: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术成就上: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1.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 可借鉴的意义吗?
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及作用
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 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a
一、西周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
国家,在牧野展开大战,伐纣灭商 。建立周期,定都镐。周朝改革了 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 乐文明。
1.分封制
目的
为了有效 地管理广 分封 大被征服 制 的地区, 镇抚各地 原有的邦 国
直面齐桓公
称霸的实现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许
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
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 主地位。
历史小知识
(公元前390---前338年)
商鞅是卫国公子,姓公孙,名鞅。后因变 法有功,被封在商地,所以又称商鞅。他非常 推崇法家学说,立志革新政治,起初在魏国未 受到重用。公元前361年,他来到秦国,曾三 次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变革政治主 张,得到信任和重用,开始进行变两次进行。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武(子)
孙膑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 鲁国人。孔子是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
受封对 象
周王 的亲 属、 功臣 等
受封者 受封者义务 作用 权利
从周王 服从国王 确立了 手中获 命令,交 周王的 得土地、纳贡品, 权威, 人口等 守卫疆土, 扩大了
管理地方 周朝控 事务,保 制的区 卫周王室。 域。
2.宗法制和礼乐制
概念
内容
宗 是周代分封制的 比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长 法 基础,它是根据 子继承,其他诸子只能被封为诸 制 血缘关系的亲疏 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的原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