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7:止停止、远端无血管搏动为度。 要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扎止血带的时间应越短越好。如需延 长,应每隔1〜1.5小时放松1次,待肢体组织有新鲜血液渗出后, 再重新扎上,若出血停止则不必重复使用。缚之前用无菌敷料 压住伤口以免过多渗血,解除止血带之前,要做好清创准备, 以便迅速彻底止血。对失血较多者,应尽早输液、输血,防止 休克和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挤压伤和远端肢体严重缺 血者,忌用或慎用止血带。
第五章 创伤急救
目录
第一节 急救技术
第四节 创伤性休克
第七节 挤压综合征
第二节 周围血管损伤
第五节 脂肪栓塞综合
征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
第六节 筋膜间隔区综
合征
第一节 急救技术
现场急救技术 创口的处理
创伤是一种机械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损伤,亦称外伤。 自然灾害、生产或交通事故,以及战争发生时,都 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伤员,需要及时地进行抢 救。创伤急救的目的是保护伤员的生命,避免继发 性损伤,防止伤口污染。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熟 练掌握创伤急救知识与救护技能,力求做到快抢、 快救、快送,尽快安全地将伤员转送至医院进行妥 善治疗。
4.钳夹止血法
如有可能在伤口内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的大血管断端, 连同止血钳一起包扎在伤口内,迅速转送。切不可盲 目钳夹以免损伤临近神经或组织,影响修复。
5.血管结扎法
无修复条件而需长途运送者,可初步清创后结扎血管 断端,缝合皮肤,不上止血带,迅速转送。可减少感 染机会,防止出血和长时间使用止血带的不良后果。
(2)螺旋形包扎法先环绕肢体3圈,固定始端,再斜 向上环绕,后圈压住前圈的1/2-2/3。用于肢体周径变 化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和足部等(图5-9)。
图5-8:环形包扎法
图5-9:螺旋形包扎法
(3)螺旋反折包扎法先环绕肢体数圈以固定始端。再斜 旋向上环绕,每圈反折1次,压住前圈的1/2〜2/3。此法 用于肢体周径不等的部位,如小腿和前臂等(图5-10)。
2.指压止血法
为止血的短暂应急措施。对判断为肢体主要动脉损伤、 出血迅猛需立即控制者,可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动 脉的近心端,应把血管压向深部骨骼(图5-4〜图56)。此方法仅适用于四肢及头面部的大出血急救,不 宜长时间使用,也不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应及时 更换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或转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1)操作方法上肢缚于上臂上1/3处,下肢缚于大腿 中上1/3处,前臂和小腿禁用止血带。在扎止血带部位 先用1〜2层软敷料垫好,上止血带时先将患肢抬高, 尽量使静脉血回流。若用橡皮管止血,则用手握住橡 皮管一端,拉长另一端缠绕肢体两圈,松紧以不出血 为度,在肢体外侧打结固定(图5-7)。用气压止血带, 缚上后充气直至达到有效止血。
1.加压包扎止血法
躯干、四肢血管伤大多可用此法止血。先用较多无菌 纱布或干净布类覆盖伤口,对较深较大的出血伤口, 宜用敷料充填,再用较多敷料环绕伤段周径,外用绷 带进行加压包扎。加压包扎以能止血为度,松紧要合 适,使肢体远侧仍保持有血循环。包扎后应抬高患肢, 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和肢体远侧循环,并迅速送至有条 件的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近年来急救医学把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 包扎、固定、搬运并称为现场急救的五大 技术。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首先使伤员仰卧,头后仰,解开伤员衣领和腰带,及 时清除口鼻咽喉中的血块、黏痰、呕吐物、假牙和其 他异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道阻塞及有窒息 危险的伤员,可插入口咽通气管(图5-1)或鼻咽通气 管,或急用大针头穿刺环甲膜通气,或行环甲膜切开 (图5-2、图5-3)插管、气管内插管及气管切开插管。
以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包扎。伤口内表浅异物可去除, 但对血凝块和大血管附近的骨折不要轻易移动,以免再 次出血。
在急救现场若遇腹部开放性损伤,腹腔脏器膨出,切忌 将污染的脏器纳入腹腔内,先用无菌纱布覆盖,继之用 纱布、毛巾做成环状保护圈(或用消毒碗)扣在膨出的 脏器之上,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包扎,避免继续脱出、干 燥或受压等,同时避免运送途中因搬运伤员使伤口暴露 增加感染或继发性损伤的机会。
对呼吸骤停者,可行口对口,或经口咽通气管,或鼻 咽通气管行人工呼吸。对下颌骨骨折或昏迷伤员,有 舌后坠阻塞呼吸道者,可将舌牵出,用别针或丝线穿 过舌尖固定于衣服上,同时将伤员置于侧卧位。
图5-1:口咽通气管
图5-2:环甲膜切开器
图5-3:环甲膜切开、穿刺部位
(二)止血
创伤出血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 对创伤出血,首先要进行准确有效地止血, 然后再作其他急救处理。常用的止血方法 有:
图5-4:面动脉指压止血
图5-5:上肢指压止血法
图5-6:下肢指压止血法
3.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用加压包扎止血法无效者。常 用的止血带有橡皮管(条)与气压止血带两种,要严 格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止血带缚上时间太长将 导致肢体疼痛,甚至引起肢体缺血性坏死而致残,严 重者可危及伤员生命。
外露的骨折端等组织亦不应还纳,以免将污染物带入深 部组织,应用消毒敷料或清洁布类进行严密的保护性包 扎。常用的包扎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绷带包扎法
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伤口包扎法,其取材、携带和操 作方便,方法容易掌握。
(1)环形包扎法环绕肢体数圈包扎,每圈需重叠,用 于胸腹和四肢等处小伤口及固定敷料(图5-8)。
(三)包扎
包扎可压迫止血,保护创面,固定创面敷料,减少污染, 减轻疼痛,有利于搬运和转送。包扎时动作要轻巧、迅 速、准确,敷料要严密遮住伤口,松紧适宜。包扎完毕 应检查肢体远端血循环是否正常,若完全阻断,应予放 松,重新包扎。
对开放性气胸应及时进行密封包扎,以改善呼吸。对颅 脑伤口应将周围头发剃除或尽量剪短,并用生理盐水冲 洗局部,
创伤急救原则是先抢后救、检查分类、先急后缓、 先重后轻、先近后远、连续监护、救治同步、整体 治疗。
创伤救护步骤:先止血、包扎、固定,然后正确搬 运和及时转送。同时应保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对 心跳与呼吸骤停复苏,及时救治创伤昏迷等危急重 症患者,积极防治休克与多器官衰竭等各种并发症。
一、现场急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