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77eb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5.png)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以便获取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信息。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有效的保护和治理措施,并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常用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指标法、水质污染指标法、地统计学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请看下文。
1. 物理化学指标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
优点是测试简单、直观,能够提供较为客观的数据。
缺点是只能对特定物质或指标进行评价,不能全面了解地下水质量状况。
2. 水质污染指标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将地下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
优点是能对多种污染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比较可靠。
缺点是只能对指定的污染物进行评价,无法全面了解地下水质量。
3. 地统计学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地下水采样点的选择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地下水变化的分布特征,以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
优点是能够提供地下水质量的空间分布信息,为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缺点是需要大量的采样和分析工作,成本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地下水
环境质量评价还应考虑到地下水用途、地区经济和工业发展等因素,以制定适合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29170657e21af45b307a8e6.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5・
地下 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王 新 星
( 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勘 察院,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3 0 )
摘 要: 随着人 口的增加 , 我 国地 下水开发 以及利用的规模 日益扩 大, 导致 了地下水位不 断下 降, 水质不断 变差。有些地 区甚至 处于 严重缺水的状 况。要想解决这些 问题 , 就 必须研究地下水环境质量。于是对 于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研 究与评价 的工作就非常重要 。本 文对 我 国地 下水质 量的现状 , 以及 国外的状况进行 了评价和研 究。对 于地下水环境 质量更好 的发展提 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 : 地下水的总体环境 ; 水资源 ; 重要 意义; 方法 1 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温度环境, 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国地下水的保护与监管, 一切都还是在 地下水环境质量是指地下水的水质状况。水资源是 ^ 、 类生存的必要 刚刚起步的阶段,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极强可改变性。 对于整体的地下 资源。随着我国人 口的逐渐增加 , 水资源也皮 于逐渐减少的状态。地下水 水环境保护来说,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基础的—项工作。 更加是人们生产、 生活、 生存不可缺少的。地下水系统在我国水资源系统 地下水与地表水—样也具有侵蚀、 搬运以及堆积作用。 搬运作用, 主要 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地质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为我国人 是以化学搬运为主 , 兼有溶洞和地下河的机械搬运。 沉积作甩包活机械沉 民的农业生产 、 工业生产都有巨大的作用。 秦岭淮河以北的黄土高原地区 积、 化学沉积和洞穴中的堆积。机械沉积是与河流沉积相似, 水动力减弱 植被覆盖面积小, 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资源严重缺乏。随着我国工 、 农业 是机械浙 只 的作用的原因。化学沉积是当地下水中C O : 分压降低,力程 的飞速 发展 , 使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不断提高、 使地下水系统受到破坏。影 1 0 — 1 向左进行, 便发生沉积, 形成石笋、 石幔、 石柱等钟乳 貌。洞穴中 响城乡供水质量, 危及 ^ 、 体健康而目还容易引发地质问题 , 使人们的生命 的堆积分化学沉积 、 重力堆积、 地下河湖沉积与生物和文化堆积。化学沉 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积是各种钟 石形成的。 重力堆积是各种崩塌形成的崩击物, 生物文化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 人们 积是古动物和人类还在洞穴栖身时, 常有古生物、 古人 类及古文化堆积。 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改变。 水作为人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们也认识地下水污 例如周口店猿人、 汤山人等古 ^ 类化石都发现于洞穴中。当然也有不少洞 染的问题 , 现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要想减 地下水的污染 , 主要 穴的生物文化堆积是地下河搬运而来的。 在于防治与监管。要从实际出发 , 客观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 , 具体问题 地下水受污染有几种途径: —个是地表污染后渗 入地下水 , 如很多地 具体分析, 积极的去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预防问题再次发生的可能l 生 。要 方地下水为很低 , 地表是沙土层的活就非常容易渗透下去, 如果地表是固 坚持对地下水的水质边行 认真的分析和评价 ,努力做妇- L切 的基础准备 态的废物, 那渗透的时间会更 久。还有—种是直接污染 : 例如有的企业将 工作。 废水通过打井直排地下。经常见到的污染像垃圾填埋场渗出液体直接接 2地下 水环境质 量地质调查与 国内外现状 触地表 , 这样长期的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地下水环境是地下水及其赋存空间环境在内外运动地质作用和人为 我国现在地下水环境质量检测和质量的保证技术陛都不是很高。需 活动作影响下所形成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要提高监管力度, 提高大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将科学技术应用到保证地 分。 下水环境质量的工作中去。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 , 提高相关方面的科 2 0 世纪 6 0 年代 中期 , 工业发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质量评价在 学研发 。 国外出现。 加拿大 1 9 6 4 年召开国际环境贯星洋价会议, 首次提出了“ 环境 简单、 实用 、 科学、 合理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未来的研究方 质量评价” 说法。美国 1 9 6 9 年制定国 谚 。另外, 其他国家- 世 j 『 挝 向。应加快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更新和修订,提高对水环境质量的要 . 了相关法律, 如加拿大、 瑞典 、 澳大利亚等。 日 本也非常重视环 工作 , 求, 满足 人 类及社会发展需要。污染因子权重的确定 , 是地下水环境质量 1 9 7 4 年提出了《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运用指南》 , 及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 评价中的重要研究 内容。 术 的 方案 , 1 9 7 5 年提出了 境影响评价的力怯》 。 结束语 1 9 6 5 年, R N. Ho r t o n 提出水尉 介 于 黢 D 。1 9 7 0 , t L M _ B r o w n 提出 本文结合了国内外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的问题和发展,对地下水研境 水质珊 - 价 质量指数法( WQ I ) 。1 9 7 4 年, N J A N e me r o w提出尼梅罗综合 质量的发展做出了分析和总结。 我国地下水环境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 污染指数法。 还需要大力加强科 技术的应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让有限的水资 各类指数力栏} 各有所长, 但这些方法皆是事先假定模式或者主观规 源带来更大的可利用空间和价值。同时要加强对地下水质的检测、 控制, 定参数, 因I 平价结果未必客观。 以免带来不 必要的危害。 要提高大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减! 人 类对与水 在2 0 世纪 7 0年代初, 国内开始开展环境保护盼 。1 9 7 9年 的污染。工业、 农业等相关经 业 , 在i 猁 的同时要保i Ⅱ 不污染水质, 破 颁布环境保护法 , 确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此后, 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 坏地下水系统。要提倡节约用水, 减少高危险污染企业的生产项 目。提高 学术研讨活动 , 如“ 区域环境学术讨论会” 、 “ 环境理论研究讨会” 、 “ 中国环 各方面的安全防范措施 , 避免水污染危害 人 体健康诱发灾害给经济带来 境科学学会代表大会” 、 “ 全国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学术讨论会” 、 “ 中国环境 巨大的损失。要学会对项 目 采取降低危险措施 , 从安全、 防火、 防毒等方面 科学学 会学术年 会” 。 进行预防。提前做好各种应急预案 , 一 旦发生问题时, 要严格按照预案处 2 0世纪 8 0 年代初 ,地质矿产部组织开展第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工 理问题 , 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最后希望部能够 0 地下水环境的重要 作。 2 0 0 0 年始 , 历时两年, 国土资源部开展了新—轮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 性, 为了我们共同的发展将水资源的保护做到最好。 两7 欠{ 介 调 查,足可见 . 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时了解的重要陛。2 0 0 9 年9 最后,感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及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月,国土资源部在哈尔滨市举办了地下水监测网优化与地下水污染调查 ( 2 0 1 1 1 5 0 4 1 ) 的支持。 取样培训班,可 见对地下水环境 则网的建设与地下水污染调查取样规 参考文献 范 的重 视。 【 1 塘 永銮环 境质量综 合指数简 介 环境科学 , 1 9 7 9 2 : 7 1 _ 7 4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80018e2998fcc22bcd10d2f.png)
s n ad n ehd, u l e oeg n o scea ao d xso o e )ndti T eea ai dctryt t d rs dm to sb t s t ri addmet vl t ni ee ( m dl i e l h l t ni i o ss m a a a oh f n i ui n r s a. vu o n a e
w sea o ae n e r s ac i c inwa r p s d t r vd a i fr o n wa e u l ya s s me t a lb r td a d an w e r hd r t sp o o e p o i eb ss o u d t r ai s e s n . e e o o g r q t
期。18 年 ,山东省济 宁市进行地下水污染和发展 90 趋势 的预测研 究,采用三种示踪剂——食盐 、萤光
素及 同位 素 ( ),进 行 了较 大规模 的野外 测定 ”I
弥散参数 的试验工作 ,建立 了水平含水层 的二维水 质数学模 型,采用不 同方案预测地下水污染 的发展
趋势 。18 年 ,江苏省常州市开始进行 了对潜水和 91
地 下水环境质 量评 价的标准和方 法,也对 国 内外地 下水质量的现状评价综合指数 ( 或模 式 ) 进行 了详细介绍 ,并对地 下水评价的指标体 系进行 了系统的阐述 ,最后提 出了最新的研 究方向 ,从 而为地 下水评价的研 究提供依 据和 方法。 关键词 : 地下水;环境质量 ;标准 ;方法 ;可持 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X8 1 2 文 献 标识码 :A
h sb e e e ir td T e is eo r u d trh sb c me ap e sn t ra d g o n w trq ai s e s n sa mp ra t a e n d t r a e . h u f o n wae a e o r s i gmat n u d a e u l y a s s me ti n i o t n o s g e r t to . h sp p rs mma ie h o c p sa d p i c p e f r u d trq a i v l a in b n r d cn o n y t e e au t n o 1 T i a e u rz d t ec n e t n rn i l so o n wae u l y e a u t y ito u i g n t l v l a i g t o o h o
地下水质评价方法标准
![地下水质评价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c56de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9.png)
地下水质评价方法标准地下水质评价方法标准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水源,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地下水质量不断受到关注。
地下水质评价方法标准有助于评价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和确定合理的治理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目前,地下水质评价方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水文地质调查法水文地质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采集地下水水质、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及地下水环境等相关数据,并利用水文地质学原理对地下水的质量进行评价。
此方法对地下水水质的评价准确度较高,但需要投入较多,且时间周期较长。
2.水化学分析法水化学分析法通过对地下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及有机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以判断地下水的质量情况。
此方法操作简便,样本容易获取,但有可能在分析中出现误差,并且需要同时考虑多种污染因素,评价结果可能不够全面。
3.水质指数法水质指数法是将地下水水质中的各项污染物浓度与水质标准进行比较,逐一计算并赋予不同的权重,最终得出地下水水质指数值。
此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效率较高,且易于理解,但考虑到污染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等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指数进行评价。
4.GIS技术综合评价法GIS技术综合评价法是将地下水水质、地下水环境、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等因素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此方法运用各项指标进行评价,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地下水的质量情况,但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且需要大量的数据输入和处理。
总的来说,地下水质评价方法标准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素众多,需要综合考虑。
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档案管理、保护隐私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科学准确的地下水质评价方法标准,可以更好地维护地下水的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与研究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20d9afb307e87101f696e9.png)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与研究曹豫毅(珠海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广东 珠海 519100)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用水量在不断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污水的排放量也持续增加,给地下水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生活污水排出之后并不会直接进入到地下水之中,因此当有关技术人员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总体评价时就会遇到较大的难题,影响了最终评价的有效性。
本文从提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效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地下水环境现状,探讨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改善地下水污染情况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所指的是在地表层下方的水资源,属于水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水流量稳定、水质好的优势,可以为农业灌溉活动、城市用水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但是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多,加之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区地形、地貌、岩石地质结构和大气降水等因素,都给地下水的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
地下水环境评价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通过对地下水的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对地下水的利用方式、使用现状、使用规划、污染情况、污染源头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进而提升地下水的利用效率,避免地下水受到污染。
1 地下水面临现状1.1 地下水开采过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生活用水量也在始终持续着上升的状态,因此在开采地下水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过度开采的问题,给地下含水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导致地下水出现了流失的问题。
特别是由于有关部门没有按照实际的条例进行地下水开采,增加了城市内的污水排放量,这也给地下水的利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2 工业污染严重工业是支撑我国快速发展的重要生产活动,化工企业、煤炭企业等各种工业企业的类型和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产品质量也明显提升。
但是由于工厂生产活动的开展,使得很多化学物质都渗入到了地下水中,给地下水的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加上每日所流向地下水的生活污水量不断的增加,加剧了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程度,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
地下水的水质评估与地下水污染治理
![地下水的水质评估与地下水污染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2424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a.png)
地下水的水质评估与地下水污染治理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推进,地下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进行水质评估和污染治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的水质评估方法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策略。
一、水质评估方法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水质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测定其中各种离子、溶解氧、重金属和有机物等物质的浓度,来评估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该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全面了解地下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情况。
2.地下水污染指数法地下水污染指数法是一种通过对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污染物浓度与标准浓度之间的比较,计算出一个综合的污染指数值,从而判断地下水是否受到了污染。
这种方法对于快速评估地下水污染情况非常有效。
3.地下水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地下水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是一种以地下水为基底,综合考虑地下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评估地下水潜在生态风险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各种环境参数与地下水潜在生态风险之间的关系,评估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策略1.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首要策略。
通过加强对工业企业、农田和城市垃圾处理等污染源的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其进入地下水体系,从根本上控制地下水污染的发生。
2.地下水补给管理地下水补给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管理地下水补给系统,保持补给量与需求之间的平衡,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流向逆转等问题。
这样可以减少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保护水源地的可持续利用。
3.修复技术对于已经发生污染的地下水体系,采取修复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方法。
通过改变地下水流动路径、清除或转化污染物、利用生物降解作用等手段,恢复和改善地下水水质。
4.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体系,对地下水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污染的动态变化。
地下水污染控制方法和效果评估技术总结
![地下水污染控制方法和效果评估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ce87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8.png)
地下水污染控制方法和效果评估技术总结地下水污染是当下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着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地下水污染,许多方法和评估技术被开发和应用。
本文将总结地下水污染控制方法和效果评估技术,以期提供对该领域的了解和示范。
一、地下水污染控制方法1.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源头治理、危险废物处理和二次供水等措施。
源头治理是通过改变污染物排放模式、优化工艺和控制规范,减少或隔离污染物的输入。
危险废物处理是对危险废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其渗漏到地下水中。
二次供水则是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水质处理后再供给给人工或自然水源。
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物理修复通过吸附、过滤、气泡法等方法,将污染物从地下水中去除。
化学修复则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变为无害物质,或者利用化学物质与污染物发生反应降解。
生物修复则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对污染物进行降解。
3. 地下水监测和排放规范地下水质监测是为了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监测包括采样和分析等环节,可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
排放规范则是对地下水的合法排放进行规定,如建立合理的排放标准和排放许可制度等,以限制对地下水环境的破坏。
二、地下水污染效果评估技术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旨在评估污染程度及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概率分析法等。
通过对污染源、受体和污染物进行综合评估,可以科学地评估污染的程度和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2. 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评估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评估是对采取的控制方法和修复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包括理化指标监测、生态指标监测等多种方法,如水质分析、生物多样性评估等。
通过对治理前后的地下水质量差异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对比分析,可以评估治理效果的好坏。
3. 地下水污染风险阈值确定地下水污染风险阈值是对地下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等指标的允许范围进行确定。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方案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f3d6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a.png)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方案
1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监测单位及监测时间
监测点位:
监测单位:
监测时间:2017年∏月5日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包括: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高镒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氮、碳酸根、碳酸氢根、六价铭、飘化物、挥发酚、总大肠菌群、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钾、钙、钠、镁、汞、碑、铁、镒、镉、铅共26项。
3分析方法
采样分析方法依照国家环保局《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与《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规定进行。
4评价标准
水质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III类标准。
5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现状进行评价。
公式如下:
S i=C i/Csi i
式中:S,一污染物单因子污染指数;
C 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均值(mg/1);
Csi i一污染物评价标准值(mg/1);
PH值单值质量指数模式为:
pH i—i点实测PH值;
pad—标准中PH的下限值(6.5);
P GM—标准中PH的上限值(8.5);
6评价结果
评价区地下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5.2-1o
表5.2-1 地下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1
从表5.2-1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地下水所监测的各项评价因子溶解性总固体
略有超标,其他评价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ΠI类标准。
溶解性总固体超标由于地质条件造成。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范文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eeca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7.png)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概述1. 单项指标评价法单项指标评价法是最基本的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地下水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指标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仅能反映地下水某一方面的质量状况,不能全面反映整体水质。
2. 综合指数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地下水中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该方法能够全面反映地下水的整体质量状况,但需要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主观性较强。
3.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方法,通过构建模糊评价模型,对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该方法能够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4. 神经网络评价法神经网络评价法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
该方法能够处理非线性、不确定性问题,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
三、各种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1.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单项指标评价法只能反映地下水某一方面的质量状况,而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神经网络评价法能够全面反映地下水的整体质量状况。
2. 数据要求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单项指标评价法数据要求相对较低。
神经网络评价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
3. 主观性与客观性综合指数评价法需要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主观性较强。
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神经网络评价法更加客观,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4. 适用范围单项指标评价法适用于对地下水某一方面的质量进行快速评价。
综合指数评价法适用于对地下水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神经网络评价法适用于处理复杂、不确定性的地下水质量评价问题。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14ff9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0.png)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 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质量评价概述
环境质量评价是衡量周围环境状况,鉴定环境污染的重要方法,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河流是流经我国广大城乡的表河,是一种自然出口,既为结合了水和污染物大小,湖泊也结合了水文和污染物大小,而地下水正因其隐蔽性和不易掌控性,受到各种污染的影响更是比湖泊和水甚至大的。
在此的参照,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质量评价技术主要包括水质分类和污染指数等。
2 水质分类
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质分类,是从水质性质、水质成分、水动力及水质因子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质量,将水质简化为5个类别,比如:I 类清新水,II 类二类水,III 类三类水,IV 类四类水及V类五类水等,这些水质类别可以用来方便而快速的评估河流、湖泊的处理水的质量等级,并且有助于建立河流、湖泊的水质标准体系。
3 污染指数
污染指数是I类水、II类水、III类水、IV类水及V类水各类水质受污染程度的衡量指标,污染指数与实际的物理、生化、放射,化学等指标及建议推断和确定污染水质类级具有紧密关系,它不仅能够表达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而且能够展示危害水质因素,从而有助于评估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环境的质量评价。
4 其他评价方法
此外,还可以从水生态、水污染生态、水资源等方面对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的质量评价。
从水生态的角度,以水的生物多样性为评价标准,以生物种群的多样性为评价依据来分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质量程度、污染源和污染效应。
从水污染生态角度,以水体生态功能恢复为评价依据,分析水环境污染的恢复能力及成效。
从水资源状况出发,分析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的使用量及可使用水量等,从而评价水资源的状况。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5a92e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a.png)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地下水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保障地下水资源安全利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保护地下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综述常见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1.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分类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基本类型。
定性评价主要是根据水样的感官性质、理化性质等进行初步分析;定量评价则是通过实验室分析、数学模型等手段,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具体量化评价。
1.1 定性评价方法1.目视法:主要通过观察水样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进行初步评价。
2.感官法:利用人的感官进行水质评价,如是否有异味、异色等。
3.水质指示器法:根据水样对水质指示器的反应,初步判断水质情况。
1.2 定量评价方法1.化学分析法:通过实验室仪器对水质中各种物质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如pH值、溶解氧、硫酸盐等。
2.环境指标法:根据环境指标对地下水进行评价,如水体的透明度、生物丰度等。
3.数学模型法:借助数学模型,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量预测和评估。
2.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比较2.1 定性评价方法 vs. 定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简单快捷,但主观性强,结果不够准确;定量评价方法可量化水质状况,更具说服力,但需要实验室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2.2 化学分析法 vs. 环境指标法化学分析法能够对水质中各种成分进行具体分析,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水质评价数据;环境指标法则更注重水体生态特征和整体环境质量,对于评价水体生态系统更为有效。
2.3 数学模型法 vs. 实验室分析法数学模型法需要依赖一定的基础数据和背景知识,对模型参数的选择和调整较为敏感;实验室分析法虽然繁琐,但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3.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应用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城市地下水供水系统、农田灌溉用水、生活污水排放对地下水影响评价等。
通过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盐城市地下水水质安全评价研究
![盐城市地下水水质安全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4602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4.png)
盐城市地下水水质安全评价研究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成为了全球诸多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
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在许多城市的供水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水质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如何确保地下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盐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
作为一个典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盐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
本文将对盐城市地下水水质安全进行评价研究,探讨如何在保证供水的前提下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
一、盐城市地下水水质状况盐城市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淤泥质、泥质和沙质地层中,其中最主要的地下水围岩为嫩江口组,淤泥质地层的厚度一般在50-60米左右。
盐城市地下水具有水位高、含氧量低、养分含量丰富的特点,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生产活动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水质日益恶化,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供水、灌溉、河湖生态等方面。
根据盐城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盐城市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质包括硒、氟、铁、锰、氨氮、亚硝酸盐、氮总量和磷等。
其中,氟和硒的含量在市区及周边地区处于高含量范围,饮用这些地区地下水可能引发牙齿和骨骼症、克山病等疾病。
此外,城市化过程中也带来了铜、锌、铝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二、盐城市地下水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地下水水质安全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评价地下水水质现状和评价地下水水质的潜在脆弱性。
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水质状况和污染源分布等因素。
结合盐城市地下水资源的特点,本文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安全评价。
1.水质指标评价法水质指标评价法是一种较为常见和简便的水质评价方法,根据地下水水质状况选择合适的指标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
在盐城市地下水水质安全评价中,常用的水质指标包括总肠杆菌群、总大肠菌群、氨氮、亚硝酸盐、总磷等。
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
![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73a03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3.png)
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程度,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
为了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问题,需要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模型。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
一、地下水污染治理的背景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排水、生活污水等。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是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步骤之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对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利用专家经验判断地下水污染的程度和其对环境的影响。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结果不够准确。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地下水样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检测,确定各项指标的浓度和总体污染情况,从而对地下水污染进行量化评价。
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相对变异系数法、灰色关联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3. 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价。
它将地下水污染的影响范围、污染程度等因素考虑在内,通过风险指数的计算来评估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程度。
这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评价地下水污染的危害程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模型建立地下水污染治理模型是评价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模型:1. 地下水流动模型地下水流动模型基于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分析地下水中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过程,确定污染物的传输速率、扩散范围等参数,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扩散模拟模型扩散模拟模型是基于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过程,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
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0fcba8b84ae45c3b358cda.png)
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摘要:随着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各行各业在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这给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勘测评价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诸多不便,文章分析了前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地下水评价过程中的评价等级划分、项目所在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水文地质试验及参数计算、地下水污染源确定及影响预测、污染防治措施的确定等方面构建出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框架,提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思路,并以完成审批的电力工程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1导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逐渐加大,火力发电厂项目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环保部2011 年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以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电厂项目因为存在潜在污染源的原因而必须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2电力工程地下水评价电力工程地下水评价是地下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水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才是可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
因此必须掌握评价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了地址条件,才能够有效对电力工程项目所在区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只有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预测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防范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这样才能做到严加预防,保证地下水的绿色安全,做好防治对策,达到预防和控制电力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达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目的,才可以为建设电力工程项目选址做出良好决策,保证电力工程地下水的环境安全,因此,必须根据新颁布的《导则》来划分项目的评价等级,做好地下水的评价工作,才能达到有效开展电力工程的评价工作,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要求。
3工程概况秦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厂区位于华阴市敷水镇罗敷工业园区内,南部为秦岭山脉东端少华山,北部为秦岭山前倾斜平原和渭河阶地,厂区与渭河相距约 12km 左右。
如何进行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如何进行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28a09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5.png)
如何进行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对于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利用潜力,还可以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第一部分:地下水资源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性地下水是地球表面之下的水体,主要存在于地下水层中。
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特征,以及地下水的储量和质量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状况,才能科学地指导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
地下水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调查、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地下水动力学调查等内容。
通过这些调查,可以获取地下水的基本信息,了解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储量和开采潜力,以及地下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第二部分:地下水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技术1. 地下水资源分布调查地下水资源分布调查主要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重力法勘探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地下的物理场参数,如地震波速度、电阻率和重力场强等来推断地下水的分布和储量情况。
2. 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主要通过地质钻探、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样品采集等方法获取地下水的相关信息。
地质钻探可以获取地下水层的厚度、产水层的性质和规模等信息;地下水位观测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地下水样品采集可以分析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污染情况。
3. 水文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球化学调查是对地下水中溶解物质的成分和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地下水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溶解氧、矿物质含量等地球化学参数,以及地下水的富集和污染情况。
4. 地下水动力学调查地下水动力学调查是通过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速等参数研究地下水的运移规律和水文特征。
通过现场测量和数学模型分析,可以确定地下水的水力梯度、水文特征和水文统计参数,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污染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地下水污染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0d3c7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9.png)
地下水污染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被广泛用于饮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等方面。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
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地下水污染主要源自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工业废水中的化学物质、重金属等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地下,将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田灌溉用水中的化肥和农药,这些物质经由农田渗透入地,最终可能进入地下水体。
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废物和人体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予以排放,则容易污染地下水资源。
为了确保地下水环境质量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对地下水污染进行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基于水质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地下水中各种物质的浓度与环境标准的对比,来判断地下水是否达到可供人们直接利用的要求。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地下水中重金属、化学物质、有机化合物、微生物等物质的浓度,并与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对比。
通过不同污染指标的综合评价,揭示地下水质量的污染情况。
其次,地下水的取样和监测是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
取样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例如在合适的深度、合适的位置,以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取样方法应当科学可行,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监测则需要周期性地检测地下水样品中污染物的浓度,以评估其变化趋势。
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还需要建立适当的评价模型和方法。
评价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地下水质量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最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需要加以分析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如果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存在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应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例如加强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环保型生活方式等,以减少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98c3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7.png)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程度、调查、评价和监测,通过分析地下水的水质状况、相关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等,全面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通过全面分析和讨论,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传统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水质监测、水质分析法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法。
水质监测主要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对各种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如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
水质分析法则是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情况,来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法是通过分析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补给补偿条件等,综合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质量。
优点: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初步评估和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
缺点: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只能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表面性评价,无法深入分析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源、迁移规律和演变趋势,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2. 非传统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如地球化学评价法、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法和数值模拟评价法等。
地球化学评价法是通过对地下水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来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质量,能够深入了解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源和类型。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法则是通过分析地下水补给和泉流条件、地下水流动状态和迁移规律,来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数值模拟评价法则是通过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模拟地下水流动和污染物迁移的规律,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动态评价。
优点:非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状况和污染情况,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38b06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e.png)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地下水是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用水保障。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威胁。
如何全面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方面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可供借鉴和参考。
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因此,了解现有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将通过案例调查、实地采样和室内分析等方法,探索一种科学、全面、可操作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地下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本区域或项目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进行实地调查和实验验证,最终得出结果。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1.综合研究分析国内外已有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探讨其优缺点,形成对有关方法和标准的评价和选择。
2.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采集实际数据,了解地下水环境物理、化学、生物污染现状。
3.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并优化比较不同的评价方法,构建本研究区域或项目适用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4.制定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包括采样方法、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等。
5.通过实地采样和室内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预期取得下列几点成果:1.探索一种针对本区域或项目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地下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和支持。
2.建立一套适用于本区域或项目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为后续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提供支持。
3.提供可靠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数据,为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对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比较评估
![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比较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18be68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f.png)
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比较评估地表水和地下水是人类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中重要的水资源。
为了保护和维护水环境的良好状态,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比较评估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监测的方法,探讨其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分析法、现场监测法和遥感监测法。
采样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定期在不同水域采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检测,以评估水质状况。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并且能够提供详细的水质信息。
然而,采样分析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只能提供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水质数据。
现场监测法则是指研究人员在水域现场进行实时的水质监测,通过分析传感器实时获得的数据来评估水质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高的优点,但需要高昂的设备和人力成本。
遥感监测法则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获取河流、湖泊等水域的遥感图像,对水质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广泛而连续的水质数据,但精度受到卫星分辨率的限制。
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井筒监测法、地下水位监测法和地下水质量评价法。
井筒监测法是通过安装井筒,在地下水域内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以评估地下水质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并且能够提供具体的地下水质量信息。
然而,井筒监测法的取样点有限,不能全面反映地下水的质量分布情况。
地下水位监测法是指监测井、地下水位标志等设施,记录地下水位变化,通过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情况。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水位信息,对于地下水资源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地下水质量评价法则是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化学分析,评估地下水质量。
这种方法具有针对性,能够提供地下水污染情况的详细数据,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综合对比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可以发现它们各自具有优势和劣势,适用于不同的监测场景。
采样分析法和井筒监测法是最常用和成本最低的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时间段监测。
现场监测法和地下水位监测法则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高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测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