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针灸处方配穴原则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针灸处方配穴原则探析

标签:古代针灸处方;穴位;配伍

针灸处方是医者在分析疾病病因病机、明确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针刺方法组合而成的,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关键步骤。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针灸配穴原则亦得到相应的发展。为更好地将古代针灸配穴原则运用于当代,笔者就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针灸著作及歌赋作一分析,以求归纳出古代针灸处方的配穴原则和规律。

1 针灸处方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一些典籍中就出现了腧穴的配伍方法,并尤其重视特定穴的应用。现存最早记载针灸腧穴配伍的古籍是《黄帝内经》,其中记载的针灸处方多达400余个,并设有专篇介绍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如《素问》中“刺热篇”、“刺疟篇”等。此外,《难经》、《伤寒论》等著作亦记载了与针灸处方有关的内容,为针灸处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晋至隋唐时期,针灸处方理论不断充实和积累,处方虽仍以单穴为主,但多穴处方已大量出现。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取两穴或两穴以上的条文共152条,占治疗内容总条文(1045条)的14.5%[1-2];书中配穴条文虽少,但也可看出所蕴含的配穴思路和方法,如其中所载治疗小儿脱肛取百会及尾翠骨(即长强)两穴便是采用上下配穴法,现今仍为临床所用。而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则从经络脏腑角度阐发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且其中许多病候已形成了固定的针灸处方。

如果说晋隋唐时期是针灸处方及其理论的积累时期,那么,宋金元便是针灸处方理论不断发展的时期。此时医家注重针刺补泻,出现了针灸的专病专书,同时还出现了针灸歌赋,这些歌赋中蕴藏了大量的配穴方法。如窦汉卿所著《标幽赋》就体现了其擅长运用特定穴并且注重按时取穴的配穴特点。

明清时期,针灸专著和一些综合性医书中含有大量的针灸处方。如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记有150余种病证的针灸处方,且认为针灸治疗时应先分析病变所在经络,再在此基础上选择穴位。对此,杨氏注解《标幽赋》时作了精辟总结:“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如今仍为临床所用。此外,明·何柏斋还仿照方剂配伍制定了针灸处方中的君臣佐使原则[3]。总之,针灸处方及其理论在明清时期已经成熟。

2 针灸处方配穴原则

2.1 邻近配穴

2.1.1 局部配穴法即在病变部位或附近选取腧穴的方法。东晋·陈延之《小

品方》已明确提出局部配穴的针灸配穴原则,将其称为“近道法”,即“头病即灸头穴,四肢病即灸四肢穴。心腹背胁亦然,是以病其处即灸其穴”。该法是对《灵枢·经筋》中“以痛为输”原则的综合应用。至明清时期也大量记载了许多局部配穴的经验,如《百症赋》中“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等。

2.1.2 前后配穴法前,是指头面、胸腹;后,是指枕项、腰背。该法是将头面、胸腹腧穴与颈枕、腰背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与《灵枢·官针》偶刺法“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见,前后配穴法便是由偶刺法发展而来的。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到背部的穴位,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部的穴位。由此可见,俞募配穴法亦属于前后配穴法的范畴,如唐·孙思邈《千金方》中“虚劳、尿血、白浊,灸脾俞百壮,又灸……章门百壮”、“胆俞、章门主胁痛不得卧,胸满呕无所出”等。

2.2 远隔取穴

2.2.1 本经配穴法该法是指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其他脏腑时,选取该病变经脉上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的方法,如《灵枢·厥病》“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素问·刺疟篇》“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等。另外,《灵枢·经脉》在论述十二经脉“是动则病”时,强调“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进一步论证了可用本经配穴法治疗五脏六腑的病证。

2.2.2 表里配穴法本法是指根据十二经表里配合关系进行选穴的方法。如《素问·刺疟篇》云:“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至明清时期,针灸歌赋中亦常见本法,如《杂病穴法歌》云:“腰连脚痛怎生医,环跳、行间与风市。”此外,由于原穴是脏腑之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别出部位的腧穴,且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的作用,因此,原络配穴法亦属于表里配穴法。

2.2.3 上下配穴法即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本法是根据《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原则确立的。在针灸歌赋中较为常见,如《百症赋》云:“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等。

2.2.4 左右配穴法即将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左为阴,右为阳,医者通过针刺平衡阴阳气血,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法是根据经络循行交叉的特点确立的,尤善于治疗头面疾患,如左侧面瘫取右侧合谷,右侧面瘫取左侧合谷。此外,《素问·缪刺论篇》还将本法分为“巨刺”和“缪刺”,《针灸大成·巨刺论》论其分别云:“巨刺刺经脉,缪刺刺络脉,所以别也。”

2.3 特殊取穴

2.3.1 补母泻子配穴法该法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治疗原则确立的。《难经·六十九难》又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泻大法,即“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而《难经·六十四难》提出的“阴井木,阳井金”理论使十二经脉五输穴具有了完备的五行属性,于是各经五输穴之间有了母子相生关系,即形成了“补母泻子”配穴法。此外,《难经·七十五难》又提出了“泻南补北法”,提示“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亦是指导临床之大法。2.3.2 交经八会配穴法八脉交会穴首见于《针经指南》,是指四肢上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8个穴位。由于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经气由此相通,故此八穴既能治奇经八脉的病证,也能治疗十二正经的病证。在《针经指南》中,窦汉卿将此八穴分成四对,突出了配穴的主次先后关系,即“先刺主证之穴,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并认为“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4]。

2.3.3 担截配穴法本法见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根据《针灸问对》所载:“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两穴……”,可见本法是指运用四肢腧穴进行配穴的方法。根据疾病部位的不同,本法还可分为上担下截法、下担上截法等。一般病在脐上者,用上担下截法,如心、胸、胃病取上肢双侧内关,配以下肢一侧公孙;而病在脐下者,用下担上截法,如痛经取上肢一侧合谷,配以下肢双侧三阴交。

2.3.4 刚柔配穴法亦称“夫妻配穴法”,刚柔相济,即相克而能相合,如金虽然能克木,但庚为阳刚之金,乙为阴柔之木,故二者不仅不至于相克,且刚柔相济而相合。所以,《难经》所提出的“阴井木,阳井金”原则就是阴阳相配、刚柔相济的结果。《百症赋》对此法也有相关记载,如“梦魇不宁,厉兑相偕于隐白”就是庚金与乙木的配合,而“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则属于壬水与丁火相配。

2.3.5 按时取穴法按时取穴法是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人体整体观、气血恒动和生命节律性所创立的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国瑞创立的奇经纳卦配穴法及十二经原穴夫妇相合法[5]。由于现代医院诊疗的局限性,本法已很少运用于临床。

3 结语

上述各种配穴方法均是古代医家根据针灸基本理论结合临床所创立的,在现今针灸治疗中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临证须以切合病情、部位与经络相结合、取穴少而精为原则,根据病情正确选用,切忌杂乱选穴,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 张胜春,赵京生.《针灸甲乙经》配穴特点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3):5-7.

[2] 纪军,王正明.《针灸甲乙经》处方配穴特点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7):37-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