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梳理一、知识体系二、知识解析(一)胰岛素的结构: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氨基酸的连接方式是脱水缩合,这其间要失去49分子的水,形成49个肽键;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COOH和2个-NH2;若一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那么胰岛素的分子量大约是5646。

(二)胰岛素的合成及分泌:1.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其合成是在胰岛B细胞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的,与其合成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注意掌握各细胞器所起的作用);其合成及分泌的途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外排作用。

2.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是真核细胞基因,其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对编码区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

3.基因控制胰岛素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306个脱氧核苷酸;该过程中约需要51个tRNA,mRNA中大约有153个核糖核苷酸、51个密码子。

4.人体内合成胰岛素所需要的原料-氨基酸的来源途径有:肠道吸收、自身蛋白质的分解、氨基转换作用(其它物质的转变)等。

(三)胰岛素的作用及异常:1.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的分泌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两种激素间的关系表现为拮抗作用;当人饥饿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2.如果一个人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可能的原因是肾功能发生障碍或患糖尿病。

如果是前者,原因是由于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他的尿中就会出现葡萄糖,该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如果是后者,其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量过少,从而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高中生物胰高血糖素知识点

高中生物胰高血糖素知识点

高中生物胰高血糖素知识点胰高血糖素是一种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也被称为胰岛素。

它在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结构、合成、分泌和作用等方面介绍胰高血糖素的知识点。

一、胰高血糖素的结构胰高血糖素是一种多肽激素,由两个多肽链组成,分别称为A链和B链。

A链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而B链则由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这两个链通过两个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成熟的胰高血糖素分子。

二、胰高血糖素的合成与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发生在胰腺的胰岛细胞内。

胰岛细胞含有特殊的细胞器,称为胰岛体。

在胰岛体内,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分泌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胰岛细胞合成出一种前体蛋白质,称为胰高血糖素原。

这个前体蛋白质含有两个互相连接的多肽链,分别是胰高血糖素的A链和B链。

随后,胰岛细胞将胰高血糖素原储存在胰岛体内的颗粒中。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这个刺激因素可以是食物的摄入、神经调节或其他激素的作用。

在刺激下,胰岛细胞颗粒膜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出储存在颗粒中的胰高血糖素原。

接着,胰高血糖素原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发生裂解,最终形成成熟的胰高血糖素分子。

三、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在机体内起着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作用。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入血液中,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具体来说,胰高血糖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细胞内的葡萄糖水平升高。

2.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胰高血糖素还能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减少葡萄糖的释放进入血液,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促进脂肪的合成:胰高血糖素还能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4.抑制蛋白质的分解:胰高血糖素能够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减少氨基酸的释放,保护蛋白质不被分解。

胰高血糖素通过调节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生成,以及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胰岛素作用机理高中生物

胰岛素作用机理高中生物

胰岛素作用机理高中生物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知识,其中包括了胰岛素的作用机理。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在我们身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下将介绍胰岛素的作用机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生物学概念。

胰岛素主要作用于血糖调节。

当我们摄入食物后,特别是碳水化合物,血糖水平会升高。

胰腺感知到血糖升高后,就会释放胰岛素到血液中。

胰岛素通过作用于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调节血糖的水平。

1.调节肝脏: 胰岛素能够促使肝脏中的葡萄糖转变为糖
原,而不是释放到血液中。

这有助于防止血糖过高。

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胰岛素的作用就减弱,肝脏开始释放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2.肌肉细胞: 胰岛素还能促进肌肉细胞中葡萄糖的摄取
和利用。

通过胰岛素的作用,肌肉细胞能够快速吸收并利用血糖来提供能量。

3.脂肪细胞: 胰岛素还能促进脂肪细胞中葡萄糖的摄取
和储存为脂肪。

这有助于维持身体对能量的供应。

总的来说,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调节血糖的水平。

当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发生问题时,就会导致血糖的异常升高,进而引发糖尿病等疾病。

了解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对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从而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保持健康。

希望这篇介绍胰岛素作用机理的文档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含精选50题有解析】哈尔滨市名校胰岛素相关知识归纳总结

【含精选50题有解析】哈尔滨市名校胰岛素相关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一、血糖的来源去路二、血糖平衡的调节三、与胰岛素有关的其他激素胰岛素是唯一能够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

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使肝糖元分解。

四、糖尿病五、血糖平衡的意义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惊厥和昏迷等。

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症状就会缓解。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叫高血糖症,血糖浓度在130—160mg/dL时不会出现糖尿。

4、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会引发糖尿病,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含糖现象。

六、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七、常问问题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mg/dL),才会出现糖尿。

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3、糖尿病形成原因一是胰岛β细胞受损体内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数量不足二是相应的受体出现问题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肥胖者血浆中过多的脂肪酸会使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进而增加了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负荷,并最终患病。

下图1是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的示意图,图2是研究肥胖与Ⅱ型糖尿病关系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体内,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 和_______ 。

(2)图1可知,进食后胰岛B细胞葡萄糖供应增加,细胞内_______过程加强,导致ATP/ADP比值上升。

胰岛B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引起Ca2+以_______ 的方式进入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的作用机理生物必修三

胰岛素的作用机理生物必修三

胰岛素的作用机理——生物必修三胰岛素简介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主要由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并参与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本文将重点探讨胰岛素的作用机理。

胰岛素的分泌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的β细胞受到刺激,释放胰岛素进入血液中。

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脏的葡萄糖生成,进一步稳定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在人体内发挥了多种重要的作用: 1. 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运作,使葡萄糖能够迅速进入细胞内,提供能量。

2. 促进葡萄糖的储存:胰岛素能够促进肌肉和肝脏中糖原的合成和储存,当血糖过高时,这些储备的糖原能够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3. 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可以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脂肪酸在血液中的浓度,从而促进脂肪的合成。

4. 促进蛋白质合成: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蛋白质的分解,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蛋白质代谢。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导致胰岛素的作用减弱,血糖无法有效降低。

胰岛素抵抗可以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细胞对胰岛素信号传导异常引起的。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通过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等手段来控制血糖水平。

结语胰岛素作为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促进葡萄糖利用和储存,抑制脂肪分解以及促进蛋白质合成,胰岛素维持了人体内能量代谢的平衡。

理解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身体的健康。

【含精选50题有解析】北京市重点高中胰岛素知识点总结

【含精选50题有解析】北京市重点高中胰岛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一、血糖的来源去路二、血糖平衡的调节三、与胰岛素有关的其他激素胰岛素是唯一能够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

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使肝糖元分解。

四、糖尿病五、血糖平衡的意义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惊厥和昏迷等。

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症状就会缓解。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叫高血糖症,血糖浓度在130—160mg/dL时不会出现糖尿。

4、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会引发糖尿病,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含糖现象。

六、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七、常问问题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mg/dL),才会出现糖尿。

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3、糖尿病形成原因一是胰岛β细胞受损体内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数量不足二是相应的受体出现问题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

请回答:(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还可受________的刺激,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

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I/G变______(大或小),维持血糖水平。

(3)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高一生物胰岛素的知识点

高一生物胰岛素的知识点

高一生物胰岛素的知识点胰岛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激素,在人体内起着关键的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

在人体的胰腺中产生和释放的胰岛素可以帮助调节血糖的平衡,同时也涉及到其他多种生理过程。

下面将深入探讨高一生物中与胰岛素相关的知识点。

一、胰岛素的功能和合成胰岛素主要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当人体摄入食物,特别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胰岛素会被胰腺的β细胞释放出来。

它通过促进肝脏、脂肪组织和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来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它还可以促进葡萄糖在细胞内的利用,并帮助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和糖原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胰岛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胰岛的β细胞中。

胰岛素的前体分子是胰岛素原,它由两条多肽链组成。

在内质网中,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割并剥离,在高尔基体和囊泡体内进一步剪切成两条多肽链,形成成熟的胰岛素。

最后,胰岛素通过囊泡体融合到细胞膜上,并在需要时被释放出来。

二、胰岛素的调节机制胰岛素的释放主要受到血糖水平的调节。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增加,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反之,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减少。

除了血糖水平外,其他多种因素也可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例如,胰岛素分泌受到肠道激素的调节,如胃肠多肽和胰高血糖素。

这些激素在食物消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可以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胰岛素的受体也是胰岛素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胰岛素受体位于细胞膜表面,它与胰岛素结合后激活特定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调节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

当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量降低或受体结构发生变化时,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影响胰岛素的作用。

三、胰岛素与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有关的代谢紊乱疾病。

根据胰岛素的功能和调节机制,我们可以将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的β细胞被破坏或失去功能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这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或特定的病毒感染导致的。

治疗第一型糖尿病的常用方法是胰岛素注射,以弥补胰岛素的缺乏。

胰岛素高考知识点

胰岛素高考知识点

胰岛素高考知识点胰岛素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在维持血糖平衡和调节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高考中,胰岛素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就胰岛素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胰岛素的基本功能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水平,确保体内细胞可以正常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β细胞就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摄取和储存葡萄糖,同时促进脂肪细胞合成脂肪,以降低血糖浓度。

二、胰岛素的分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水平。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β细胞受到刺激,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此外,胰岛素的分泌还受到神经系统和其他激素的调节,如交感神经和胃肠激素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三、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发挥其作用。

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并在细胞内促进葡萄糖的代谢。

此外,胰岛素还能促进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酸的分解和脂肪的合成,调节体内的能量平衡。

四、胰岛素分泌失调的相关疾病胰岛素分泌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持续升高,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如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等。

了解胰岛素的分泌调节和作用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五、胰岛素的药物应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餐前注射,帮助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长效胰岛素则用于控制空腹和夜间血糖。

此外,近年来,胰岛素类似物的研发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比如胰岛素注射剂和胰岛素泵等,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更加便捷和舒适。

六、胰岛素的发展和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胰岛素的研究也日益发展。

【含精选50题有解析】黑龙江省六校同备课胰岛素相关知识归纳总结

【含精选50题有解析】黑龙江省六校同备课胰岛素相关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一、血糖的来源去路二、血糖平衡的调节三、与胰岛素有关的其他激素胰岛素是唯一能够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

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使肝糖元分解。

四、糖尿病五、血糖平衡的意义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惊厥和昏迷等。

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症状就会缓解。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叫高血糖症,血糖浓度在130—160mg/dL时不会出现糖尿。

4、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会引发糖尿病,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含糖现象。

六、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七、常问问题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mg/dL),才会出现糖尿。

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3、糖尿病形成原因一是胰岛β细胞受损体内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数量不足二是相应的受体出现问题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如图为血糖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受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发挥作用外,还可受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由题图可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细胞的种类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 。

(3)饥饿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值将会________________。

胰岛的高三知识点

胰岛的高三知识点

胰岛的高三知识点胰岛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主要负责调节血糖水平和胰岛素的分泌。

在高三生物课程中,胰岛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其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

以下是对胰岛高三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1. 胰岛的结构胰岛由主要由两种细胞组成:A细胞和B细胞。

A细胞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而B细胞则主要分泌胰岛素(insulin)。

胰岛中还包含着其他辅助细胞和血管,以保证胰岛正常的功能运作。

2. 胰岛素的分泌与功能胰岛素是一个重要的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的分泌受到血糖水平的调控,当血糖升高时,B 细胞会释放胰岛素来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胰岛素还可以抑制肝脏中糖原的分解,减少新生葡萄糖的合成,从而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3.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功能胰高血糖素是胰岛中A细胞分泌的一个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升高血糖水平。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A细胞会释放胰高血糖素,刺激肝脏中糖原的分解,并促进新生葡萄糖的合成,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4. 胰岛功能异常与疾病胰岛功能的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异常而导致的高血糖症。

糖尿病分为类型1和类型2两种,类型1糖尿病多因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而类型2糖尿病则与胰岛素的作用不足相关。

此外,在胰岛功能异常时,还可能出现低血糖和胰岛素瘤等疾病。

5. 高三生物考点在高三生物考试中,胰岛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胰岛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解释胰岛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影响。

在解题时,可以结合图表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加深对胰岛知识点的理解。

总结:胰岛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调节血糖水平的平衡,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了解胰岛的结构、功能以及与之相关的疾病对高三生物学习和考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准确解释和应用,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胰岛素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通过胰岛素可将高中生物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很多考点串联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1、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__。

答:蛋白质2、结晶牛胰岛素是由两条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

从理论上讲,结晶牛胰岛素最多是由——种氨基酸组成,至少含有__个游离的氨基和__游离的羧基。

答;20种(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共就20种);2;2.3、这51个氨基酸彼此之间是通过——过程结合成胰岛素的。

这些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共形成了____个肽键,失去了__分子水,分子量比原来减少了__。

答:脱水缩合;49;49;888.提示:-SH+-SH→-S-S-过程中脱去2个氢原子,即形成1个二硫键分子量减少2,胰岛素分子共3个二硫键,所以分子量减少为:(51-2)×18+6=8884、合成胰岛素的信使RNA至少含有__个碱基;胰岛素的基因中至少含有__个脱氧核苷酸。

答:153;3065、胰岛素和血红蛋白都是蛋白质,但功能却不相同,原因是__。

答: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一样,所以功能就不一样。

6、胰腺是__分泌腺,分泌各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而胰岛是__分泌腺,胰岛素是由胰__细胞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__细胞分泌的,它们是直接释放到——内,二者在调节血糖上的关系是__作用。

具体说,胰岛素分泌能__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能__胰岛素的分泌。

答:外;内;B;A;血液;拮抗;抑止;促进7、和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四种细胞器是__、__、__、__;胰岛素是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

答: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外排作用。

8、正常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也可通过刺激__的某些部位,而间接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作用是__,主要是通过促进__、__、__,抑制其他非糖物质转变成血糖-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