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魅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有魅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14-04-22T13:49:37.7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3期供稿作者:赵祥宽
[导读]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形成乐学的环境。而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赵祥宽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台头小学266700
从教小学语文以来,在传统的课堂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怕上语文课,厌上语文课,上课时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视野相对狭窄,缺乏生活体验,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大,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课?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魅力的课堂呢?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魅力,关键要处理好自主与高效的关系,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高效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要想使课堂活起来,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只有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怎样才能实现两者的巧妙结合,打造有魅力的小学语文课堂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创设情境,灵活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论语》中就曾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形成乐学的环境。而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好的导课,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进行成功的铺垫。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课本的具体内容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导课方式,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或者是采取复习旧知识抛砖引玉的导入,或者是采用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故事、歌曲、小品、视频、诗词、新闻报道等形式导入,以情感人,创设情境。
比如我在教学《好学的爸爸》一课时,我结合现实生活,利用谈话法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爸爸,说说你心目中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爸爸?问题提出后,学生七嘴八舌,纷纷举手发言,兴高采烈地谈爸爸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之后,教师指出,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接着板书课题。这样导入,一下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课文中的人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渲染课堂气氛,为学习新课做了成功的铺垫。
二、巧妙设疑,启迪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其中,自主学习,又叫主动性学习,它是相对于传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言的。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是建立在学习兴趣基础之上的。自主学习的另一个因素是学习责任。学习不仅只凭兴趣,还要知道学习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学习,并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巧妙设疑,把学生思维引到矛盾的焦点上,使他们由感兴趣而引起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学习。
如课文《第八次》的主要内容是: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抗击侵略军,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他看到蜘蛛结网的过程重新燃起了信心,经过第八次抵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课文主要是围绕布鲁斯信心的变化而展开的。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布鲁斯的信心变化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我先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通读课文。然后提出如下问题:英勇的布鲁斯现在在干什么?(唉声叹气)为什么唉声叹气?(一连打了七次败仗,还受了伤)布鲁斯从此一蹶不振呢,还是会重拾信心,继续战斗呢?(继续战斗)布鲁斯信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蜘蛛结网)这只蜘蛛结网的过程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坚持不懈、勇敢)对,就是这只勇敢的蜘蛛,让布鲁斯感动极了,他跳起来要干第八次。这就是布鲁斯坚强不屈的声音,也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决抗敌的声音。如此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应该注意一点的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扣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不能胡乱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年龄特点。所设计的问题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或过易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三、适时点拨,拓展深度,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光有自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对许多问题,如果没有老师的点拨,往往会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不透,一知半解。而这时候非常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如果教师灵活地根据预设与生成的策略进行适时点拨,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为原本陷入沉闷的课堂气氛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思维之泉随之喷涌。
例如,我在教学《船长》一课时,许多学生自学完了课文后,对船长哈尔威尊重妇女、舍己为人的精神体会不深,了解不透。为了帮助学生便于理解,我让学生找出船长哈尔威下达的三道命令,并注意说话时的语境和语气。第一道命令是: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第二道命令是: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第三道命令是:快救克莱芒!在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对这三道命令进行深入分析,想象当时的危险情况,抓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反复朗读,反复揣摩哈尔威三道命令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对船长哈尔威尊重妇女、爱护儿童、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有了更清楚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这方面的英雄事例,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对船长的英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拓展了学习的深度,并且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师生活动的双边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打造有魅力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