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走进学生生活++构建生本课堂

5走进学生生活++构建生本课堂
5走进学生生活++构建生本课堂

走进学生生活构建生本课堂

案例描述:

上学期,我有幸在杭州市品德年会上执教了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家乡的变化》一课。这节课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主要选择了以下四个内容。

贴近学生生活的学校:学生所在的求是小学已经有53年的历史了,她的巨大变化见证了家乡的变化。同时,学校也是离学生最近的,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里,哪怕是一些细小的变化,他们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贴近学生生活的社区:求是小学坐落在求是村,所以这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是住在求是村的,甚至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住求是村。她的一花一草一木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感,是研究家乡变化的极好素材。

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通:走出求是村,西面就是玉古路,听学生说,玉古路去年刚刚整修过,现在变得宽阔,通畅。这条路,学生每天上学都会经过,它是研究交通变化的好素材;同时,求是村附近的公交站牌就更能体现杭州交通的四通八达,而且学生几乎都坐过那里的公交车。

贴近学生生活的饮食:从求是村周围的饭店来看饮食的方便,体现吃的变化,非常贴近学生生活。

所以,整堂课就是围绕这四个版块展开教学,来寻找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从内心深处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片断一(研究交通的变化)

师:你来猜猜在我们学校周围有多少个公交站点?

生1:2个

生2:3个

师:我们来数数看,1、2……一共有9个(学生一片哗然)

师:每个站点都有很多条公交线路,我们一起数数浙大站点有几条线路。生:1、2、3 (11)

师:你有没有做过这里的公交车,他带你到了哪里?

(孩子们举手非常踊跃)

生1:我坐过15路到北站,是去外婆家。

生2:我做过16路到龙翔桥。

师:那儿是我们的市中心。

生3:我每天回家都是坐89路的

师:你的家在哪儿?

生3:我家在城西,89路还可以坐到浙大紫金港。

生4:我坐过527路,他可以把我们带到滨江,我家就在滨江彩虹城。

师:真是太方便了。

……(孩子们个个都想说。)

师:同学们,这些公交车可以带我们到城西、到城东、到城南、到城北,到杭州的各个角落,这就是四通八达。而且只要花上一两块钱,远方的朋友来杭州真是方便极了。

师: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生:杭州的交通真是太方便了

生:我们的出行太便利了

生:我真喜欢自己的家乡

……

片断二(研究吃的变化)

师:我们住得舒服,行得方便,那么吃呢?如果远方的朋友想到我们学校附近吃饭,你会建议他去哪里呢?

师:如果想吃鸡应该去哪里?(孩子们都抢着说,很兴奋,这是他们的兴趣点)生:去“一席地”

师:想吃比萨呢?

生:必胜客

师:想吃小吃呢?

生:知味观

师:想喝茶呢?

生;一茶一坐

师:想去吃海鲜呢?

生:去黄龙大排档

(时不时有学生说:那里我去过)

……

师:让我们来看看学校附近的饭店吧,你知道的可以大声说出来(课件播放学校附近饭店的图片)

师:谁愿意来夸夸这个变化?

生:饭店变多了

生:我们出去吃饭真是太方便了,学校附近就有那么多。

……

师:是呀,吃、住、行都这么方便

整堂课,师生就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对话。孩子们爱说,喜欢说,因为我们说的话题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老师只是在孩子们说了之后进行一定得引领。使孩子们的情感一步一步地升华!

案例反思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首先是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其次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第三是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即根据学生的原有经验进行教学。《家乡的变化》一课正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对教材进行了再处理,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课堂有效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一、生本课堂——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品德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儿童的实际,选择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以此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内容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凡是具体形象的东西,他们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比较差。二年级的学生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执教《家乡的变化》一课时,教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了符合他们的内容。在研究交通的变化时,教师拍下了学校附近的公交站点,其中选了一个站点为研究重点。并说说自己坐过哪路公交车。这些公交线路孩子们都坐过,兴趣非常浓,也因此感受到交通的方便。这些内容的选择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即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同时,也大大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选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品德教育必须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即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鲁洁教授也提出,作为一门品德课,其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指导、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理论,笔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了“学校”和“社区”为这堂课的重要学习内容。这两个内容的选择,使我们的品德课堂真正走进了学生生活。

根据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内容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它能激起孩子求知的欲望。根据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这一特点,教师就应该采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培养他们的有意注意。在执教《家乡的变化》一课时,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饮食作为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从学校附近的饭店来感受饮食的方便,体现吃的变化,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如果你要请远方的朋友在学校附近吃饭,你会请他去哪里呢?要吃小吃去哪里?要吃汉堡去哪里?要吃比萨去哪里?要吃鸡去哪里?要吃杭州菜去哪里?……一连串的问题使孩子们的的兴趣点被激发出来。这些吃的地方学校附近都有,而且很多孩子都去吃过。孩子们边说,老师边出示饭店的图片,他们兴趣昂然。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二、生本课堂——进行贴近学生生活的对话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那么,在品德课堂中,教师就应该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比如,前面提到的研究交通的变化时,教师先请学生猜猜在学校所在的小区周围有多少个公交站点。然后出示了其中一个浙大这一站点的公交站牌。学生对这里几路公交车都非常熟悉,因为他们都坐过。于是,老师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做过哪一路公交车?到了哪里?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坐公交车是他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说,每个人都愿意说。在说的过

程中,学生发现,原来这里的公交车可以到城北,可以到城南,可以到城东,可以到城西,还可以到市中心,真是四通八达。以此感受到了交通的便利。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发了一段精彩的课堂对话。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他们有话可说,他们愿意说,他们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再如,在研究吃的变化时,老师问:如果远方的朋友到我们学校来,我们要请他在学校附近吃饭,那么请他吃小吃可以到哪里?请他吃海鲜可以到哪里?请他吃韩国菜可以到哪里?……老师一边问,学生一边说。他们非常热情,因为这里面说到的饭店就在学校周围,大部分孩子都去过。通过一问一答,孩子真切体会到饭店真多呀!吃的变化真大呀!

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才有课堂精彩的师生对话。才能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三、生本课堂——激发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感

生本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的升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升华。它要经历情感的产生,情感的发展,情感的升华。

在教学《家乡的变化》一课时,老师选择了学校、学校所在的小区、学校旁边的马路……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研究的点,来促使学生情感的产生。然后通过这些点辐射开去,来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老师通过拓展资源,来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从自己学校的变化说到全国的学校都在变……

从学校所在小区的变化说到每个孩子所生活的小区。有的孩子通过语言描述了小区的变化,有的孩子还把小区变化画了下来,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表达: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小区都在变。

从学校旁边马路的变化说到我们身边的马路,说到杭州市的“十纵十横道路整治工程”,感受了家乡的巨大变化。

而到课的最后,请孩子们创作诗——家乡的魔术师。因为前面对于我们身边的变化已经了解很充分了,所以有话可说,有诗可作。

S1:马路上一眨眼,变成车的世界。

S2:小区一眨眼,变出很多健身器材

S3:平地上一眨眼,变出很多饭店……

此时,同学们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萌发了热爱家乡的感情。孩子们最后情不自禁地对远方的朋友发出这样的邀请: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

这一情感的升温,贯穿于整个课堂,从产生到发展到升华都源于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

我们的课堂,从孩子的生活中走来,再回归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源于生活,为了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