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谈古典诗歌教学(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古典诗歌教学
中国是诗的国度。
这里孕育诞生了屈原、李白等数不胜数的伟大的诗人;这里酝酿、创造了《诗经》、《离骚》等举不胜举的不朽作品。
古典诗歌是一园芬芳馥郁的奇葩,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
新教材古代诗歌比重增加,新课标对古代诗歌的要求提高。
可是,诗歌难教,这是一线老师的共识。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之美?如何使学生在读诗中提高审美素质?语文教师都在思考与探索着。
我的想法是:诗歌教学宜采用从诵读入手,抓住意象,充分联想想象,扩展延伸课外内容进行比较等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⒈诵读,品味语言领悟情感
重视朗读,重视背诵,让琅琅书声回归课堂,回归校园。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以外,加用口耳才好。
吟诵就是心、口、眼、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要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用心吟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尤其有它的特殊意义。
第一、把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教师要把熟读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能正确地读、流利地读,名句名诗更应该背诵,教学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朗读。
通常情况下有四个步骤。
①范读。
分学生、教师和录音三种。
②初读。
学生先通读全诗,疏通音义,品评语感,初步感知内容。
③精读。
即欣赏精华部分,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
避免浅尝辄止的“应景”朗读。
④叫读。
要避免生硬无趣而无创造的朗读。
在朗读中配乐朗读效果教好,因为有了音乐就有了情绪,从而宿短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学生容易披文入情,携情入境。
诵读《琵琶行》时,以此时无声胜有声小提琴配乐;诵读《雨霖霖》时,配以排箫,效果教好。
第二、反复朗读与熟悉理解内容相结合。
朗读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式,古人就很强调通过吟咏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其效果将更显著。
疏通了词语含义,朗读容易流利畅达;了解了作家背景,知人论世,
朗读容易把握情感;因此,教师在强调学生多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理解课文。
第三、带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歌的情感。
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特别是好的朗读能再现文章的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
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同样,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设法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要“出乎其中”,要指导学生饱含激情地朗读,在朗读中领悟情感。
教师教学也同样如此,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朗读、分析,就会索然寡味。
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教师深情地朗读反映祖国大好山河的诗篇,如王维的《山居秋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便会给学生以美的薰陶;深情地吟咏歌颂历史上仁人志士的豪情志向的名句,如体现屈原高洁品质的“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体现杜甫崇高境界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便会给学生以善的启迪。
2、抓住意象,透过意象领悟内涵
所谓“意象”,是指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意象既可以是自然之物,也可以是是社会人事。
读者唯有对意象的感知、领悟才能徜徉诗歌王国,汲取其精髓。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李白《送友人》),其中“浮云”、“落日”就是两个重要的意象。
读懂这两个意象,对理解诗歌就很有帮助。
“浮云”行踪不定,让人联想到漂泊。
“落日”徐徐而下,让人联想到对朋友的依恋。
用眼前之景,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无穷之意。
“日暮黄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就是一个重要的意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其中透出的是衰落凄凉之意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透出的是羁旅思家之痛;“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不思?”,透出的是男女相思之苦;“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透出则是思古之幽情。
相同的意象,表现了不同诗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独特的感知。
意象往往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意
象,品味意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联想想像,填补“空白”
“诗外有诗方为好诗;词外有词,方为好此。
古人意有所寓,发之于诗词,非徒吟赏风月以自蔽惑也”(清•陈廷焯)。
中国古诗非常强调作品的“空白点”。
这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
根据伊塞尔的“接受美学”学说的阐述,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挖掘出来的,作品本身藏匿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
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的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英国诗人雪莱说:“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诗歌是高度凝炼含蓄的艺术,留有的空白更多,更典型,需要我们进行联想想像加以填补理解。
一要填补诗歌内容连贯的“空白”。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需要靠想像把诗意串合起来。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其完整的意思为:在今晚酒醒以后,只见岸边的杨柳随着晓风飘浮,一弯残月,孤零零地挂在树梢头。
另外,诗人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补充丰富。
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体味,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九个意象直接组合,造成了浓厚的主观色彩,孤立地看待其中的任何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发现仅只是情感的碎片,与整首诗蕴含的凄凉的羁旅思乡情绪关系也不甚密切。
二要填补诗歌言外之意的“空白”。
对诗歌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的体味,就更要通过联想想象来获得。
如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如”,诗人只问“知多少”,并没有展开回忆。
这些给读者许多“空白”的诗句,教学中要学生就“春花秋月”展开联想:昔日的一国之君,今日的阶下之囚;昔日花月春风名花美酒佳人,何等风光,今日曲终人散,囚禁异国他乡,何等落魄。
这些景象即为“象外之象”,要真正挖掘其内涵,还需要读者的历史积淀去呼应。
在一些用典诗句中,这个特点体现更明显,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果知其出处,意思就明白了:作者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可是朝廷一味屈膝投降,早已没有起用他的念头了,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
有的诗词,含义隐晦,难以一下子把握,这就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再创造,揭示出这些空白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这样运用的妙处。
三要填补诗歌形象塑造的“空白”。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如形象浅露而不含蓄,就会成为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优秀的诗歌塑造的形象有时意味含蓄隽永,总是留有形象的“空白”,会驰骋人们的想象,吸引人们在此描绘各自不同的美妙图画,涂上千差万别的绚丽色彩。
有时存在着不确定性,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就是形象的多义性,这也是一种空白。
学生由于性格、经历、出身等不同,对这些形象的理解也就各异,这是学生联想与想象的个性差异造成的。
如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表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对它的理解从古以来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观点。
“想象就是创造力”,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以及作者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这种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4、扩展延伸,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阅读一首,扩展延伸若干首,经过比较分析,归纳异同,可以发展迁移能力,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大量的比较阅读中,由此及彼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对诗歌的理解会更深更透,久而久之也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关键是确定好延伸的方向和比较的对象。
第一,向同类题材的其他诗歌扩展延伸,在比较中领会诗风诗情。
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同一题材也往往风格有别,情趣各异。
老教材中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都描写了歌女的孤独凄凉、情感哀愁的生活,两者抒发的情感相似;细细体味,其不同点更多,特别是风格迥乎不同;不同的作者更是如此。
同是以梅为题材,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就迥然不同。
如果对照着鉴赏,学生收获更大。
第二,向诗人的其他诗歌扩展延伸,在比较中理解诗人诗意。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反映了他辞官归隐后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
如果把《归园田居》组诗中的其他几首对照着教学,领会便能更深刻。
如再延伸学习《咏荆轲》《读山海经》,还能发现陶渊明也曾具有积极进取的个性,可见,对诗歌进行多方面的扩展延伸,也可避免学生认识上的局限。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
”读诗还可以举出很多方法,教师就是通过这些方法去点燃学生的灵感的火花,拨动学生易感的心弦去咀嚼、体验文本,从而获取性情的陶冶、素养的提高,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