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运输)第4章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宽标准执行:公路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 三级公路采用第1类加宽值;二级公路及设计速度 40km/h采用第3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 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路基加宽: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 宽。
(3)加宽的过渡方式
①直线过渡
②高次抛物线过渡 T
③回旋线过渡
城市道路:3.0 m,3.5 m,3.75 m
2.车道数确定 仅从交通的角度考虑,车道数可以通过下式确定: 车道数=(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一条车道的通行能
力)* 2 车道数的确定还与规划意图及道路红线宽度有关。
3. 平曲线加宽及过渡
(1)加宽值的确定(公路标准、城市道路标准见课本)
(2)加宽规定: 加宽界限:R≤250 米 加宽方式:内侧加宽
④改进直线过渡
bx
T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
l
A
lx bx
B C
R
直线过渡式加宽
4.1.3 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4. 1. 3.1 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 1.作用 ●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 ●临时停放车辆之用。 ●提供侧向余宽。 ●提供道路养护作业
及地下管线的场地。 2.类型 公路:土路肩、硬路肩 城市道路:土路肩、保护性路肩
● 三幅路 :机非分行。主干路或快速路。
● 四幅路 :机非分行,并用分隔带或隔离墩分隔来 往的车辆。主干路或快速路。
香 榭 丽 舍 大 道
4.1.2 车行道宽度
1.一条车行道宽度 公路:
设计速度 (km/h)
车道宽度(m)
120 100 80 60 40 30 20 3.75 3.75 3.75 3.50 3.50 3.25 3.0(3.5)
左路缘带
右路缘带 中间带
右路缘带
窄中间带:宽度≤4.5米 宽中间带:宽度﹥4.5米
2. 两侧带 城市道路三幅路中用来分隔机动车 与非机动车的设置带,设置在横断 面两侧。
设施带 人行道 绿化带 路侧带
4.1.3. 3 路侧带 4.1. 3. 4 路缘石
4.2 路拱及超高 4.2.1 路拱 1.横坡
第 4 章 横断面设计
4.1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4.2 路拱及超高 4.3 行车视距的保证 4.4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 4.5 横断面设计方法 4.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4.1 横断面的组成
4.1.1 公路和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 1. 公路 (1)路幅: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
4.5 横断面设计方法
4.5.1 公路横断面 1.标准横断面(典型横断面) 2.施工横断面(土方横断面) (1)收集资料(地形资料、设计资料) (2)绘制地面线 (3)“戴帽子” (4)综合排水设施布置
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ih B * ⊿i
p
LS
ig
ig
4.3 视距的保证
(1)最大横净距的计算
五种基本情况: 不设回旋线,曲线长>视距长;
曲线长<视距长;
设回旋线,曲线长>视距长>圆曲线长;
曲线长>圆曲线长>视距长;
曲线长<视距长。
(2)各断面一般横净距的计算
图解法-视距包络线(视距曲线 )
2. 超高的横向过渡 单幅路(无中间带)
内侧边缘点
中线
双幅路(有中间带)
外侧边缘点
3. 超 高 的 纵 向 过 渡
4. 超高过渡段的长度 L c = B *⊿i / p
Lc——超高缓和段长度 (m); B——旋转轴至车行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
侧边缘的宽度 (m); ⊿i ——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
数解法-暂无解析解,可用线性规划法进行近似数值解。
4.4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范围
4.4.1 道路建筑限界 定义: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 通行与安全,在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 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线。 道路建筑限界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净空高度规 定为5.0m,三、四级公路为4.5m。 ●三、四级公路的路面类型若设计为沥青贯如式、 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或砂石路面时,考虑到 路面面层的改造提高,其净高可预留20cm。 ●根据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与位置,同一条公路应 采用同一个净高。
定义:修建道路和养护道路以及布置道路的各种设 施都需要占用土范围。
1. 公路 ●新建公路: ●高填深挖路段 :根据计算确定。 ●特殊地质地段:根据设置需要确定。 ●改建公路:参考新建用地执行。
≥1M
≥1M
公路用地
2. 城市道路
道路红线:道路用地与建筑用地、生产用地或其 他备用地 的分界线。 (1)红线位置 (2)宽度 (3)交叉口位置、坐标、标高、形式
●凹形竖曲线上方设有跨线构造物时,其净空应满 足鞍式列车的有效净空的要求。
道路建筑限界的边界线确定原则:
●上缘边界线,对于一般路拱路段,为一条水平线;对
于设置超高的路段,是与超高横坡相平行的斜线。
●两侧边界线,对于一般路拱路段,两侧边界线与水平
线垂直,设置超高的路段,与超高横坡线垂直。
4.4.2 道路用地范围
形式:整体式路幅、分离式路幅 (2)布置类型 ● 单幅双车道:二、三级及部分四级公路 ● 双幅多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 单车道 :山区四级公路
4.5=0.5+3.5+0.5
2 . 城市道路的路幅布置类型
● 单幅路:机非混行。次干道、支路及远期规划为 三幅路的主干路的近期形式。
● 双幅路 :用分隔带或隔离墩分隔来往的车辆。 郊 区道路或快速路。
4.1.3.2 分隔带的作用及其宽度 1. 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
带组成。 作用: (1)分隔上、下行机动车流 。 (2)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 (3)路缘带的作用:引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
车所必须的侧 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 性和舒适性。
中央分隔带
左路缘带
与路面结构类型、 路面宽度、自然降 水条件有关。 2.路拱形式 折线形 抛物线形 直线接抛物线形
4. 2. 2 超高
1. 超高率的确定 ①超高横坡与曲率(1/R)
成比例增加; ②当超高达到最大值后,所
增加的离心力则由摩阻 系数去承担 ; ③考虑实际车速的影响 ; ④在①与②之间连以曲线, 当平曲线的曲率较小时, 可按接近③的方法,由 适当的超高抵消横向力。
路基加宽: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 宽。
(3)加宽的过渡方式
①直线过渡
②高次抛物线过渡 T
③回旋线过渡
城市道路:3.0 m,3.5 m,3.75 m
2.车道数确定 仅从交通的角度考虑,车道数可以通过下式确定: 车道数=(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一条车道的通行能
力)* 2 车道数的确定还与规划意图及道路红线宽度有关。
3. 平曲线加宽及过渡
(1)加宽值的确定(公路标准、城市道路标准见课本)
(2)加宽规定: 加宽界限:R≤250 米 加宽方式:内侧加宽
④改进直线过渡
bx
T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
l
A
lx bx
B C
R
直线过渡式加宽
4.1.3 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4. 1. 3.1 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 1.作用 ●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 ●临时停放车辆之用。 ●提供侧向余宽。 ●提供道路养护作业
及地下管线的场地。 2.类型 公路:土路肩、硬路肩 城市道路:土路肩、保护性路肩
● 三幅路 :机非分行。主干路或快速路。
● 四幅路 :机非分行,并用分隔带或隔离墩分隔来 往的车辆。主干路或快速路。
香 榭 丽 舍 大 道
4.1.2 车行道宽度
1.一条车行道宽度 公路:
设计速度 (km/h)
车道宽度(m)
120 100 80 60 40 30 20 3.75 3.75 3.75 3.50 3.50 3.25 3.0(3.5)
左路缘带
右路缘带 中间带
右路缘带
窄中间带:宽度≤4.5米 宽中间带:宽度﹥4.5米
2. 两侧带 城市道路三幅路中用来分隔机动车 与非机动车的设置带,设置在横断 面两侧。
设施带 人行道 绿化带 路侧带
4.1.3. 3 路侧带 4.1. 3. 4 路缘石
4.2 路拱及超高 4.2.1 路拱 1.横坡
第 4 章 横断面设计
4.1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 4.2 路拱及超高 4.3 行车视距的保证 4.4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 4.5 横断面设计方法 4.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4.1 横断面的组成
4.1.1 公路和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 1. 公路 (1)路幅: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
4.5 横断面设计方法
4.5.1 公路横断面 1.标准横断面(典型横断面) 2.施工横断面(土方横断面) (1)收集资料(地形资料、设计资料) (2)绘制地面线 (3)“戴帽子” (4)综合排水设施布置
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ih B * ⊿i
p
LS
ig
ig
4.3 视距的保证
(1)最大横净距的计算
五种基本情况: 不设回旋线,曲线长>视距长;
曲线长<视距长;
设回旋线,曲线长>视距长>圆曲线长;
曲线长>圆曲线长>视距长;
曲线长<视距长。
(2)各断面一般横净距的计算
图解法-视距包络线(视距曲线 )
2. 超高的横向过渡 单幅路(无中间带)
内侧边缘点
中线
双幅路(有中间带)
外侧边缘点
3. 超 高 的 纵 向 过 渡
4. 超高过渡段的长度 L c = B *⊿i / p
Lc——超高缓和段长度 (m); B——旋转轴至车行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
侧边缘的宽度 (m); ⊿i ——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
数解法-暂无解析解,可用线性规划法进行近似数值解。
4.4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范围
4.4.1 道路建筑限界 定义: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 通行与安全,在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 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线。 道路建筑限界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净空高度规 定为5.0m,三、四级公路为4.5m。 ●三、四级公路的路面类型若设计为沥青贯如式、 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或砂石路面时,考虑到 路面面层的改造提高,其净高可预留20cm。 ●根据公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与位置,同一条公路应 采用同一个净高。
定义:修建道路和养护道路以及布置道路的各种设 施都需要占用土范围。
1. 公路 ●新建公路: ●高填深挖路段 :根据计算确定。 ●特殊地质地段:根据设置需要确定。 ●改建公路:参考新建用地执行。
≥1M
≥1M
公路用地
2. 城市道路
道路红线:道路用地与建筑用地、生产用地或其 他备用地 的分界线。 (1)红线位置 (2)宽度 (3)交叉口位置、坐标、标高、形式
●凹形竖曲线上方设有跨线构造物时,其净空应满 足鞍式列车的有效净空的要求。
道路建筑限界的边界线确定原则:
●上缘边界线,对于一般路拱路段,为一条水平线;对
于设置超高的路段,是与超高横坡相平行的斜线。
●两侧边界线,对于一般路拱路段,两侧边界线与水平
线垂直,设置超高的路段,与超高横坡线垂直。
4.4.2 道路用地范围
形式:整体式路幅、分离式路幅 (2)布置类型 ● 单幅双车道:二、三级及部分四级公路 ● 双幅多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 单车道 :山区四级公路
4.5=0.5+3.5+0.5
2 . 城市道路的路幅布置类型
● 单幅路:机非混行。次干道、支路及远期规划为 三幅路的主干路的近期形式。
● 双幅路 :用分隔带或隔离墩分隔来往的车辆。 郊 区道路或快速路。
4.1.3.2 分隔带的作用及其宽度 1. 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
带组成。 作用: (1)分隔上、下行机动车流 。 (2)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 (3)路缘带的作用:引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
车所必须的侧 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 性和舒适性。
中央分隔带
左路缘带
与路面结构类型、 路面宽度、自然降 水条件有关。 2.路拱形式 折线形 抛物线形 直线接抛物线形
4. 2. 2 超高
1. 超高率的确定 ①超高横坡与曲率(1/R)
成比例增加; ②当超高达到最大值后,所
增加的离心力则由摩阻 系数去承担 ; ③考虑实际车速的影响 ; ④在①与②之间连以曲线, 当平曲线的曲率较小时, 可按接近③的方法,由 适当的超高抵消横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