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技术[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微生物的杂交育种
(一)微生物杂交:微生物育种有多种途径,除自然和诱变外, 以基因重组为基础的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也是重要方法。杂交 育种包括常规杂交、控制杂交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方法。 1、杂交的意义 2、微生物杂交育种的基本程序 3、杂交过程中亲本和培养基的选择 4、杂交育种的遗传标记 5、杂交育种方法 (二)微生物原生质体育种 1、原生质体再生育种 2、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3、原生质体转化育种 4、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需要把DNA从细胞中提取出 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DNA,再用连接 酶将此DNA和作为载体的质粒连接起来,再把这 种杂合分子重新引入适合的寄主细胞内,令其复 制和表达。 (一)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 (二) 构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 (三)构建降解菌拓宽氧化酶的专一性 (四)构建基因工程菌增强无机磷的去除 三、基因工程菌的应用 (一)优化污染物的降解途径 (二)利用质粒 突变筛选高效降解菌 (三)增强细菌的环境适应性
环境生物技术讲稿
主讲人:宋文军
第一章
引言
环境生物技术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的边 缘学科。这主要由生物技术、工程学、环境学、生 态学等学科组成。其广义定义就是指利用生物体、 生物的代谢反应过程和生物合成产物(包括酶)对环 境进行监测,评估以及整治、修复的有关单一或综 合性的现代化手段。 目前可将其定义为: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体或 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 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及同 时生产有用的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
2、卤代芳香烃衍生物的生物降解 1)菌种:真菌、细胞 2)氯代苯类的生物降解 3)氯代苯甲酸的降解 4)多氯联苯的降解 5)卤代芳香烃农药的降解 6)卤代芳香烃衍生物的降解规律
(二)含氮芳香烃类的生物降解 1、含氨基的芳香烃类衍生物的生物降解 1)苯胺类降解 2)偶氮染料的降解 2、硝基芳香烃类的生物降解 1)降解菌 2)降解机制 (三)含磷原子烃类衍生物的生物降解 1、含氧化烃类衍生物的生物降解 2、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
第三节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与传统育种不同的是基因工程育种不但可以完全突 破种间的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缘杂交。 一、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原理 基因工程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的某一供体生物的 遗传物质DNA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切割, 获得代表某一性状的目的基因,把该目的基因作为载体 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导入某一受体细胞,让外来 的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进行正常的复制与表达,从而 获得目的产物。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二)载体的选择 (三)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四)重组体的筛选
(三)微生物原生质融合育种:因水解酶除去细胞壁, 形成原生质膜包被的裸细胞,然后用物理化学或 生物学方法诱导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亲本原生质体 融合,经染色体交换、重组而达到杂交的目的, 经筛选获得到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稳定融合 子。 1、直接亲本及遗传标记的选择 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3、原生质体融合 4、融合体再生 5、重组子检出与遗传特性分析 6、原生质体融合的应用
第一节 环境科学概述
一、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兴起到形成只有 短短的四十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一些零星 分散的工作。70年代才汇集成一门具有广泛领域和丰 富内容的学科。与生物化学、生物学等传统学科不同, 环境科学是一门由环境问题导向所形成的学科,因此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是阐述环境科学的性质、 任务的前提。 (一)环境问题的由来 1、人与环境 2、环境问题的由来: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环境污染,别一类是生态破坏。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 1、传统生物技术 2、现代生物技术 3、研究内容:当今世界四大工程:环境工 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工程。 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基因工程、 酶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 程。基因工程是核心,其它工程是实现生 产有用物质的手段。
第三节
环境生物技术
一、环境生物技术的基本特征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中最早涉足环境保护领域 的工程技术。如利用农业废物沤制堆肥 二、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层次 1、环境生物技术涉及的学科:分子生物学、生物 化学、酶学、环境微生物、植物、动物、生态、环 境毒理、土壤学等。涉及的技术科学包括基因、酶、 发酵、化学、环境、生态、微电子、计算机科学等 工程。
四、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毒与激活作用
(一)去毒作用 (二)微生物的激活作用 1、激活作用 2、激活作用的类型 3、生物毒性谱的变化
第四章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途径
一、烃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烃类按其分子结构可以分为脂肪烃类、芳香 烃,分子量为16-1000,许多菌类均可降解烃 类,许多烃类物质对人体有相当大的毒性。 (一)脂肪烃的生物降解 1、链烃的生物降解 1)降解链烃的微生物种类 2)链烃生物氧化方式有四种 3)链烃的生物降解途径 2、脂环烃的微生物降解 3、脂肪烃化合物生物降解的特点
第三章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与转化原理
一、有机物分解代谢与产能 (一)生物氧化的方式 生物氧化过程根据末端电子受体不同,分为有氧 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三种不同的方式。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3、发酵 (二)有机物分解的代谢途径与产能 进行呼吸作用的微生物,将所利用的有机物沿中 央代谢途径逐步分解形成一系列中间物,同时产生能 量。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系统。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TCA) 3、电子传递系统
三、有机金属的生物降解:有机铝砷等化 合物。 主要是通过一些抗性微生物来降解。 如:假单细胞菌K62对汞化物的还原 作用等。
三、共代谢的原理
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 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生物降解速度特别 缓慢,此类物质在环境中的降解与转化作用主要 是通过共代谢作用机制来完成的。 (一)共代谢基质与共代谢微生物 (二)共代谢的原理 1、缺少进行反应的酶 2、中间产物的抑制作用 3、供给其它基质 (三)共代谢相关的酶
二、环境微生物的富集与分离
(一)普通纯培养菌株的富集与分离
1、制定富集与分离方案
2、普通纯种培养菌株富集与分离的操作步骤
(二)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富集与分离 1、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富集 2、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分离 (三)共代谢基质降解菌的富集与分离
(四)同生菌的富集与分离
三、环境微生物的生长与影响因素
(一)微生物的生长 1、碳的同化 2、微生物的生长过程 3、微生物生长的数学模型 (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1、微生物的营养 2、温度 3、PH值 4、氧气 5、渗透压 6、压力 7、光线
四、环境微生物的驯化 (一)驯化方法 (二)影响驯化期的环境因素 1、微生物的营养 2、温度 3、PH值 4、溶解氧 5、有毒物质
二、有机污染物代谢的生理过程 (一)有机污染物代谢的基本过程:向基质接近、 吸附在固体基质上、分泌胞外酶、基质的跨膜运 输和细胞内代谢。 1、向基质接近 2、吸附在固体基质上 3、胞外酶的分泌 4、跨膜运输 5、细胞内代谢 (二)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动力学 1、幂指数定律:在基质降解过程中如果不考 虑微生物生长这一因素,可以用幂指数定律来描 述基质降解速率与基质浓度的关系 2、双曲线定律:基质降解过程中需要考虑微 生物的生长时,用此定律
(二)芳香烃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1、单环芳烃的生物降解 1)降解菌 2)单环芳烃的好氧降解途径 3)单环芳烃的厌氧降解途径 2、多环芳烃的降解 1)降解微生物种类 2)多环芳烃的好氧微生物降解途径 3)多单环芳烃的厌氧生物代谢途径:与单 环烃的代谢途径类似 4)PAHS的降解特点
二、烃类衍生物的生物降解 (一)卤代烃的生物降解。包括卤代脂肪 烃和芳香烃两种 1、卤代脂肪烃的降解 1)微生物 2)卤代脂肪烃的脱卤反应途径 3)卤代脂肪烃的好氧厌氧降解 4)卤代脂芳烃的降解规律
2、层次分为3个部分或层次 (1)第一层次为现代环境生物技术 (2)第二层次是以废物的生物处理为主要 内容 (3)第三层次包括氧化塘、人工湿地、农 业生态工程等技术 3、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
第二章 环境生物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环境微生物培养技术
环境中存在大量污染物质,其生化降解性除了与污 染物质的结构特性有关外,还与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类群密切相关。 一、环境微生物的种类 环境微生物是微生物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 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有利于保 持环境稳定的结果。 1、常见环境微生物:(1)细菌 (2)放线菌 (3)真菌 (4)原生动物 (5)微型后生动物 (6)藻类 2、极端环境微生物
(二)重大环境问题 1、温室将就与气候变暖 2、臭氧层的破坏 3、酸雨百度文库4、有毒物质污染 5、生态环境破坏 (三) 环境问题的实质 两大类问题均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了环境质量下降
二、环境科学的发展历史 其发展史可分为相关学科的探索和环境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的形成两个发展阶段。 1、相关学科的探索 2、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微生物的育种
一、自然选育 不经人工诱变,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 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或分离 (一)菌种衰退的原因分析:菌种的降解能力 取决于菌种的遗传特性和生理状态。 (二)自然选育的方法:单菌落分离法
二、诱变育种 通过诱变剂处理可以大大提高菌种的突 变效率,扩大变异辐度。 (一)诱变育种方案设计:包括三个环节: 1、突变的诱发 2、突变株的筛选 3、突变 高效降解基因的表现。 (二)原理:利用诱变剂使DNA分子的某 一位置结构改变称为前突变。然后经过 DNA复制而成为真正的突变。
第二节
生物技术的学科体系与发展简史
一、生物技术的定义 生物技术的概念最初是由匈牙利工程师Karl Ereky于1917年提出的,即利用生物将原料转化为产 品。 1982年国际合作及发展组织的定义:生物技术 是应用自然和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 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 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这一过程称为生物反应过程 (bioprocess)。 1、基因工程 2、酶工程 3、细胞工程 4、发酵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