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展望
专家们应该看到,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直到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课堂教学”词条的解释仍是与“个别教学”相对应的“班级上课制”,即教学组织形式。无论是300多年前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还是19世纪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乃至20世纪50年代凯洛夫的教学五环节,均未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生存方式和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正是改革开放40年,专家国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实现了深刻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揭示了课堂教学生成发展的核心内涵。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发展观的教学目标及其多元价值取向,实践活动与教学认识,合作交往与教学的社会性,人文、科学统整与教学文化性,教与学方式变革与学生差异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3个基本命题:课堂教学是一种使人找到生命自觉的变革性实践;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是课堂教学阶段性目标实质性的超越;课堂教学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中建构与生成的。
第二,重构了课堂教学结构要素及其研究体系。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核心进行重构,形成了“目标理念、内容选择、进程设计、方式策略、反思评价”5个基本要素。
在目标理念上,经历了从“知识点”“三维目标”到“四基”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关注知识体系到关注学生学习成长,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从应试和知识本位向注重提高素质、育人为本转型,实现了学校教育从“工具论”到“发展论”研究主题的时代位移。
在内容设计与选择上,批判旧的唯理智主义知识观,关注学科知识的整合,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关注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机会。
在课堂教学的进程设计上,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从教师系统讲授为唯一方式到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无论是对已往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目标—策略—评价”,还是以儿童经验习得为中心的“活动—体验—表现”,这无疑都是一个重要突破。
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以关注生命自觉、主动生成为核心,重建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三,创生了课堂教学实践的多种形态。课堂教学实践的多种形态集中在对“要构建什么样的课堂”这一问题的回答。专家国中小学实践工作者打通了理论向现实转化的路径,创生了名目繁多、各有特色的课堂形态。
专家尝试对当下各种课堂形态进行描述性归纳:基于生命自觉的课堂,基于情境教育、生态观、素质教育、教学文化的课堂,基于回归生活的课堂,基于合作交往的课堂,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习课堂。此外,除了从国外引进的“翻转课堂”,还关注颇具成效的若干“高效课堂”,体现为区域性推进的“品质课堂”“自主学习与发展的课堂”等。无论何种类型的课堂形态,均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文化性。
第四,构建了基于本土实践的课堂教学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是使40年课堂教学改革保持生命力的根本动力,研究呈现3个主要特点。
一是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不仅有教学论、学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还有教育社会学、语言学、生态学、发生学、现象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话语体现了中国课堂教学改革开放、多元的重要趋势。
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验研究。首先,坚守“教育实验首先是教育思想实验”这一命题,以高位理念引领,充分挖掘实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呈现出多种类型,既有在一定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由高校及科研单位研究者策划主持的教育实验,也有以解决实践中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问题为核心、以教育实践工作者为主体的数量众多的教育实验,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和以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三是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研究团队,在理论与实践对话碰撞中共同创造,让学校教育成为一个真实的意义世界。
课堂教学是当下学校内涵式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关键,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腾飞跨越的新时期。面对新阶段、新境界、新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发展契机,把握专家国课堂教学改革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进而形成深化改革的重点和举措。
专家认为,要在以下3个关键问题上厘清思路:从时代转型的高位分析和把握专家国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学生发展状况分析和把握专家国课堂教学改革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部署中分析和把握专家国课堂教学改革在推进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责任。
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正视环境因素带来的诸多矛盾。例如:社会压力下工具化、功利化的教育导向和追求与培养现代人的发展目标相偏离;考试文化的制约与为学生搭建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平台相悖;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多而杂的教育内容以及形式化的教育方法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相冲突。现行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能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
二是寻找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较重的有效途径。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深层原因是,各相关群体对分数的畸形追求导致的高利害博弈,应试教育倾向加剧导致的教育生态破坏,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等。
三是要对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进行理性反思。一方面,在真实的课堂上,教师充分实施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以及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形成课堂教学高位的理论引领和改革思路;另一方面,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丰富实践经验的理性概括提升,理论工作者的智库角色有待到位。
四是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把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形成教学特色。教师要有发展意识、反思意识、效率意识和特色意识,提升对现代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把握。
学校应以“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课堂教学的深化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专家们所追求的是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理想课堂,能为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使其主动积极地发展自专家,从而让师生共同拥有轻松宽裕的成长空间。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瞄准“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教育家型校长和智慧型教师更快成长,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