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的化学成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叶的化学成分
吉 双 1 , 张予川 1 , 刁云鹏 2 , 孟大利 1 , 李 宁 1 , 李 铣 1
(11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16; 21大连医科大学 药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44)
摘要 : 目的 对中药艾叶 ( Folium A rtem isiae argyi)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 柱色谱 、聚酰胺柱色谱 、制备 TLC、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 定其化学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5, 7 - 二羟基 - 6, 3 ’, 4 ’ - 三甲氧基黄酮 ( eupatilin,异泽兰黄素 , 1) , 5, 7, 4’ - 三羟基 - 6, 3’ - 二甲氧基黄酮 ( jaceosidin, 棕矢车菊素 , 2) , 2 - 羟基苯甲酸 ( 22hyd roxybenzo ic ac id, 3) ,二十八烷酸 ( octacosano ic ac id, 4) ,蒙花苷 ( lina rin, 5) 。结 论 其中 ,化合物 3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 4、5为首次从艾叶中分离得到 。 关键词 : 艾叶 ; 化学成分 ; 结构鉴定 中图分类号 : R 284 文献标志码 : A
第 26卷 第 8期 2 0 0 9年 8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J ou rna l of S henyang Pha rm aceu tica l U n ive rs ity
文章编号 : 1006 - 2858 ( 2009) 08 - 0617 - 03
V o l126 N o18 A ug. 2009 p1617
618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第 26卷
胺柱色谱以甲醇 - 水 (体积比为 0 ∶100 - 100 ∶0 ) 为流动相洗脱 , 得到化合物 5。乙酸乙酯萃取层 ( 5010 g)经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 - 丙酮 (体积比 为 100∶0 - 2∶1)和氯仿 - 甲醇 (体积比为 10∶1 - 0 ∶1)为洗脱剂得到 6个馏分 ,第一个馏分经重结晶 得到化合物 3。
本文作者对艾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 采 用反复硅胶柱色谱 、聚酰胺柱色谱 、制备 TL C、重 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 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 。共分离得到 5个化合 物 ,分别鉴定为 5, 7 - 二羟基 - 6, 3 ’, 4 ’ - 三甲氧 基黄酮 ( eup a tilin,异泽兰黄素 , 1 ) 、5, 7, 4 ’ - 三羟 基 - 6, 3’ - 二甲氧基黄酮 ( jaceosid in, 棕矢车菊 素 , 2 ) 、2 - 羟 基 苯 甲 酸 ( 22hyd roxybenzo ic ac id, 3) 、二 十 八 烷 酸 ( oc tacosano ic ac id, 4 ) 、蒙 花 苷 ( lina rin, 5) 。其中 , 化合物 3 为首次从本属植物 中分离得到 , 4、5为首次从艾叶中分离得到 。
化合物 2:黄色粉末 (氯仿 - 甲醇 ) , m p 229~ 230 ℃三氯化铁 -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 提示存在 酚羟基 ; 盐酸 - 镁粉反应阳性 , 三氯化铝反应阳 性 ,提示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 ES I2M S m / z: 32913 [ M - H ] - 。 1 H 2NM R ( 300 M H z, DM SO 2 d6 )δ: 3189 ( 3H, s) 、3174 ( 3H, s)为 2 个甲氧基质 子信号 ;δ13107 ( 1H, s)为黄酮 A 环 5位羟基质子 信号 ; δ: 7156 - 7154 ( 2H, m ) 、6194 ( 1H, d, J = 910H z)构成黄酮 B 环上 1组 AB X 偶合系统 ,分别 为黄酮 B 环 5、’ 6位’ 质子信号和 2位’ 质子信号;δ6158 (1H, s)为黄酮 A 环 8位质子信号 ;δ6187 (1H, s)为 C 环 3 位质 子信 号 。13 C 2NM R ( 75 M H z, DM SO 2 d6 )δ: 16319 (C - 2) 、10218 ( C - 3) 、18213 ( C - 4) 、 15219 ( C - 5 ) 、13115 ( C - 6) 、15714 ( C - 7 ) 、9413 (C - 8) 、15215 (C - 9) 、10412 (C - 10) 、12117 (C 1’) 、11013 ( C - 2’) 、14812 ( C - 3’) 、15018 ( C - 4 ’) 、 11519 (C - 5 ’) 、12015 ( C - 6 ’) 、6011 (O CH3 ) 、5611 (O CH3 ) 。由以上数据推测结构可能为 5, 7, 3’ -
化合物 4: 白色粉末 , 溴甲酚氯反应阳性 , 提 示结构中含羧基 。1 H 2NM R ( 300 M H z, CD C l3 )δ: 0188 ( 3H, t, J = 616 H z, CH3 ) 、0190 - 1145 ( 48H, m , CH2 ) 、1163 ( 2H, m , CH2 CH2 C =O ) 、2134 ( 2H, t, J = 715 H z, CH2 C =O ) ; E I2M S (m / z, % )给出分 子离子峰 424 (M + , 4 ) 及 1 组碎片峰 : 396 ( 22 ) 、 382 ( 7) 、368 ( 88 ) 、354 ( 16 ) 、340 ( 71 ) 、325 ( 10 ) 、 297 ( 12) 、269 ( 6 ) 、241 ( 7 ) 、185 ( 13 ) 、97 ( 36 ) 、83 ( 43) 、73 ( 100) ,同时显示一系列递减 14 (CH2 )的 碎片峰 ,裂解完全符合高级脂肪酸裂解规律 。以 上数据与文献 [ 7 ]报道数据基本一致 , 确定化合 物为二十八烷酸 。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黄色粉末 (氯仿 - 甲醇 ) , m p 231~ 233 ℃,三氯化铁 -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 提示存在 酚羟基 ; 盐酸 - 镁粉反应阳性 , 三氯化铝反应阳 性 ,提示该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 。 ES I2M S m / z: 34512 [M + H ] + 、33015 [M + H - CH3 ] + 、31514 [M + H - 2CH3 ] + 、30214 [M + H - CH3 - CO ] + 。 1 H 2NM R ( 600 M H z, DM SO 2d6 ) δ: 3189 ( 3H, s ) 、 3186 ( 3H, s) 、3179 ( 3H, s ) 为 3 个甲氧基质子信 号 ;δ13105 ( 1H, s ) 为 A 环 5 位羟 基质 子信 号 ; δ10167 ( 1H, s)为 A 环 7位羟基质子信号 ;δ: 7152 ( 1H, b r s ) 、7108 ( 1H, d, J = 815H z ) 、7163 ( 1H, dd, J1 = 815H z, J2 = 110H z)为 AB X 系统 , 为 B 环 上 2、’ 5、’ 6质’ 子信号 ; δ6191 ( 1H, s)为 A 环 8 位质 子 ,δ6162 ( 1H, s ) 为 C 环 3 位 质 子 信 号 。将 其 1 H 2NM R谱数据与文献 [ 3 ]报道的异泽兰黄素的 1 H 2NM R谱数据对照 , 二者基本一致 。故鉴定为 5, 7 - 二羟基 - 6, 3 ’, 4 ’ - 三甲氧基黄酮 , 即异泽 兰黄素 。
1 仪器与材料
B ruke r A RX - 300 型核磁共振光谱仪 ( TM S 内标 , 瑞士 B ruke r公司 ) , M P - S3 型显微熔点测
定仪 (温度未校正 , 日本 Yanaco 公司 ) , GC - M S Q P5050A 质 谱 仪 (日 本 S h im adzu 公 司 ) , L CQ A dvan tage 型 L C 2M S 质谱仪 (美 国 The rm of inn i2 gan公司 ) 。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 (A rtem isia a rgyi L ev l1e t V an t. )的干燥叶 , 为我国传统中药 , 以叶入药 , 历 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 ”, 是妇科常用药之一 。 临床主要应用于各种出血症 、外治皮肤瘙痒 。有 散寒止痛 ,温经止血的功效 [ 1 ] 。艾叶用于治病已 经有 2 000 多年的历史 , 但对艾蒿的药用成分进 行科学分析和利用 , 则始于近代 。近年随着化学 成分以及药理研究的深入 , 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 大 。经研究艾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 、黄酮 类 、桉叶烷类 、三萜类及微量化学元素等 [ 2 ] 。
收稿日期 : 2008 - 10 - 23 作者简介 :吉双 (1984 - ) ,女 (汉族 ) ,辽宁铁岭人 ,硕士研究生 , E2ma il jishuang678@ 163. com; 孟大利 ( 1976 - ) , 男 (汉族 ) ,辽宁阜新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和中药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 , Tel. 024 - 23986475, E2ma il m engd l@163. com。
化合物 3 : 无色针状结晶 (石油醚 - 丙酮 ) , m p 159~160 ℃溴甲酚氯反应阳性 , 提示结构中 含羧基 ; 三氯化铁 - 铁氰化钾反应阳性 ,提示存在 酚羟基 。1 H 2NM R ( 300 M H z, CD C l3 )谱中 δ10137 ( 1H, s) 为酚羟基质子信号 ; δ: 7194 ( 1H, dd, J = 1156 H z, 7198 H z ) 、7153 ( 1H, td, J = 1159 H z, 7180 H z) 、7102 ( 1H, d, J = 8131 H z) 、6194 ( 1H, t, J = 7189 H z)为邻取代苯环上 6、4、3、5位质子信 号 。13 C 2NM R ( 75 M H z, DM SO 2d6 ) δ17211 为 羧 基碳信号 ,δ: 16113 ( C - 2 ) 、13518 ( C - 4 ) , 13014 ( C - 6 ) 、11913 ( C - 5 ) 、11712 ( C - 3 ) 、11310 ( C - 1)为苯环上碳信号 。以上数据与文献 [ 6 ]报 道的 2 - 羟基苯甲酸数据基本一致 ,故鉴定为 2 羟基苯甲酸 。
三羟基 - 6, 4’ - 二甲氧基黄酮或 5, 7, 4’ - 三羟基 - 6, 3 ’ - 二 甲 氧 基 黄 酮 (棕 矢 车 菊 素 ) , 将 其 13 C 2NM R数据与 5, 7, 3’ - 三羟基 - 6, 4’ - 二甲氧
基黄酮数据 [ 4 ]比较 ,发现 C - 2’, C - 3’, C - 4位’ δ值 相差均较 大 , 而将 其 1 H、13 C 2NM R谱数 据与 文献 [ 5 ]报道的棕矢车菊素的数据对照 ,二者基本一致。 故鉴定为 5, 7, 4 ’ - 三羟基 - 6, 3’ - 二甲氧基黄 酮 ,即棕矢车菊素 。
薄层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用硅胶 G F - 254 ( 10~40μm ) 、柱色谱用硅胶 ( 71 ~51 μm )均为 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 聚酰胺 (浙江省台州市路 桥四甲生化塑料厂 ) ,氘代试剂 (美国 C IL 公司产 品 ,为北京市汉威士波谱公司分装 ) , 其他所用试 剂均为分析纯 ,石油醚为中沸程 ( 60~90 ℃) 。
所用药材 艾 叶 购 自 安 国 市 童 铃 药 材 有 限 公 司 ,由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路金才副教授鉴定 为 A rtem isia a rgyi L ev l1e t V an t. 。
2 提取分离
干燥艾叶 10 kg, 用体积分数为 70%的乙醇 溶液加热回流提取 3次 , 合并 , 减压回收溶剂 , 浓 缩所得水溶液分别以石油醚 、氯仿 、乙酸乙酯 、正 丁醇萃取 。氯仿萃取层 ( 10010 g)经硅胶柱色谱 以氯仿 - 甲醇 (体积比为 100 ∶0 - 0 ∶100 )为洗脱 剂得到 A - E 5个馏分 , 馏分 A 经重结晶得到化 合物 4。馏分 B 经过硅胶柱色谱以氯仿 - 甲醇 (体积比为 100∶0 - 2∶1)为流动相进行洗脱 , 得到 a、b、c 3个馏分 。馏分 a经重结晶得到化合物 1, 并通过制备 TL C 得到化合物 2, 馏分 b经过聚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