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有多远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有多远》

他们是村里惟一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的家庭。

山里学校条件差,教师水平又浅,还让家里的地分着心,从没教出过有出息的学生来。他们怕耽误了儿子,就送到城里去。

妻的一个表妹嫁在城里,帮儿子联系了学校,并让在她家吃住。

他们每月除了送去足够儿子的花销外,还要给表妹家带去绿豆、红枣、核桃之类的山里土产,还有一脸的感激和千恩万谢。

他们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儿子身上,村里这家买彩电,那家建新房,他们不动心、不眼红。儿子每学期带回来的奖状,他们觉得比什么都珍贵。他们把能省下的钱,都攒着,以备儿子将来上中学、上大学用。

可事不随人愿。妻的表妹因丈夫有外遇而服毒自杀。两家一场大闹,断了亲戚。儿子自然不能再去人家吃住。儿子在城里上学成了问题。

他们夫妻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丈夫去城里,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儿子上学。他到一家建筑工地干小工。他没文化、没技术,只能靠力气挣钱。那家工地为了赶进度,每天中午管一顿饭,可他从不在那里吃,下了班赶忙往“家”里奔,给儿子做饭。每顿饭他都做一份可口的饭菜给儿子,他则吃妻送来的煎饼、咸菜。妻每次来时都劝他说,在外打工出力,也不能太节省了,熬坏了身体。他总是说知道知道,照样舍不得。为了儿子,他觉得吃点苦算不了什么。

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升入四年级后,成绩急剧下滑,期中考试,一下子由前五名滑到了中下游。他一听急了,先是劝说,继而便打,把儿子白嫩的屁股打得血红肿胀。儿子趴在床上疼得哭,他则在一旁心痛、失望地抹眼泪。他想辅导儿子,拿过儿子的课文,才知道现在的课程深了,小学毕业的他,最多只有现在三年级的水平,根本辅导不了四年级的儿子。他想像城里人那样,请个家教,他干小工挣得那点钱,去了房租和爷俩的花销,根本请不起。他认为那也不是长法。他犯愁了,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烟一根接一根地抽,叹息一声连着一声。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这是个笨办法。但他只有这个办法了。这个办法就是与儿子同步上学。让儿子每天放学回家后,把一天的所学传教给他,儿子当老师,他当学生。

年幼的儿子觉得好玩,一下子提起了兴致,上课再不交头接耳、搞小动作,眼睛瞪得老虎似的,巴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住,以便晚上好教父亲。晚上,儿子老师样地讲,父亲学生样地听。讲完后,儿子还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转手给父亲,然后父子俩各做各的。父亲有不懂的就问儿子,儿子有的会,有的也不会,但儿子从不说不会,却反过来熊他,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父亲就羞愧而无奈地点点头。儿子还说,自己想去,明天再告诉你。父亲心里笑笑,并不点破,就一边想去了。第二天晚上,儿子准会把那题详细地给父亲讲一遍……

渐渐地,父亲能问住儿子的总是越来越少,后来,他绞尽脑汁也难不住儿子了。小学毕业,儿子竟考了全校第二名。他的笨办法如此有效,让他意外、欣喜,决定把这个办法继续用下去。儿了升入初中后,开始上晚自习,每晚九点之后才回来。他怕耽误儿子第二天学习和长身体,就让儿子简明扼要地讲一遍,等儿子睡下后,再慢慢地看书,细细地理解,验证儿子是否把该学的都学会了。他基础差,白天又要拼命干活,因此他学得很吃力,常常要熬到深夜,白天干活时,总感到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有几次,还差点出了事故。

儿子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高中后,变得懂事了,看着还不到四十岁就像

个老头样的父亲,理解了父亲这些年来的苦心和艰难,就对父亲说,您今后不要再陪我学了,我长大了,我会努力学习的,您放心就是。

父亲欣喜地连连点头,可晚上照样让儿子教他。

儿子再不忍心父亲陪他受罪,想了想说,高中的课程对您来说太难了,您仅用晚上的时间是没法学会的,不如我每晚回家后,把学的东西背一遍给您听,你认为可以了,我就睡觉,您认为不行,我就不睡觉,继续学,直到您满意为止……儿子的懂事和体贴,让父亲泪眼朦胧。

从此,每天放学回家后,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亲复述当天的所学,以及重点、难点。儿子每次考试,都把试卷拿给父亲看。儿子的成绩稳稳保持在第一名。三年的时光,既快又慢地过去了。儿子以全县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儿子成为他们镇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儿子临走那天,镇政府开了欢送会,镇长、教委办主任亲自来祝贺。锣鼓喧天、鞭炮声声。儿子披红戴花,被人们簇拥着、注目着、称赞着,真有点“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味道。父亲看着即将到北大上学的儿子,感觉如梦幻一般,眼眶直发热。

镇长走过来,拉住他的手说,老哥,你教子有方啊!谈谈经验吧。

他忙说,我几乎是文盲,既没教也没方,是孩子争气啊!

镇长就对儿子说,那你介绍一下经验吧,好让我们镇将来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学生。儿子摇了摇头说,我没有经验,真的没有。

儿子又说,我能走进北大,完全是我父亲一步一步推着、扶着我走过去的……众人不解,却见儿子泪流满面,说不下去了。

北大,并不遥远——读《北大有多远》有感

我也有一张同样的照片,在北大西校门,在斜阳辉映下,但我的脸上并没有留下象天一同学(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因为我已永远没有机会成为通中学子)那自信、自豪而又灿烂的微笑。十八年前,在未名湖畔也曾留下我略显疲惫的脚印,在蔡元培先生的塑像前,也留下了我崇敬、仰望的目光。读着天一同学的文章,不由得把自己又带回到了上个世纪与他同龄的年代。

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没能赶上象天一,象我儿子所拥有的好时光,也没有机会象他们一样成为通中校友中的一员,但我也有一个象他们一样拥有的严父、慈父,也曾拥有过金色的梦。四十一岁的我,还依稀记得那些令人心碎的年代,从"批林批孔",批"学而优则仕",到批判"右倾翻案风",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自己的小学、初中、高中。"工农兵大学生"的名称是多么令人羡慕而不可有,因为那只能是干部子弟,"居民户"的同学才能享受的机遇。七十年代,父亲强迫我练字,希望我能写得一手好字,向往我有朝一日能成为公社的秘书,抄抄写写,以能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境地,后来,父亲又教我拉二胡,期望我哪一天能在公社宣传队里谋一份差事,或者跑跑龙套,有口饭吃。那时,我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最希望能有一顶黄军帽,或者能把那只瓦工用来装泥刀的手提书包换成一只军用跨包,那该有多神气啊!

高一的时候,传来了恢复高考的佳音。记得那年的一个夏夜,我正坐在床沿上做作业,身为中学教师的父亲,从学校回到用土坯砌成的、低矮的家,手里拿着一把仅比济公用的略好些的芭蕉扇,来到我的身边,一边帮我在台下驱赶蚊子,一边语重心长地说:"爸爸这辈子到现在可以说是一事无成,唯一的财富就是你们兄妹俩,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在自己家里出一个大学生……"。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着父亲年纪不大但已饱经风霜的脸,我的心震撼了,我读懂了他的神情,于是我开始努力、发愤。那年,我正好与儿子现在的年纪一样,十五岁。那时,我也听老师说过北大、清华、复旦,但我从没有勇气去想。毕竟,农村与那里太遥远,毕竟1%、2%的录取率是残酷的现实。正因为如此,我也比较满足了,最终我还是考取了大学专科,后来可分配到了北京国家机关工作,也到过北大、清华园。

初为人父时,看着儿子稚气、胖呼呼的脸,我就希望他能胜过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自从去年儿子考取通中后,我们脑海里似乎飘起了北大的校旗,眼前闪过清华的校徽。也许几年后洗衣机里洗的是儿子在复旦的校服……。一夜之间,感到从此北大不再陌生,不再遥远,看到儿子背着书包,胸前戴着通中校徽出门,自己那往日从未表白过的,淡淡的失落也一扫而空。然而,为自己的情绪与儿子的成绩一起忽上忽下的时候,为与儿子说说我的过去而他兴趣索然的时候,我又变得沉重起来。我多么渴望儿子能象我当年理解我的父亲一样理解我,能有一颗善解师意、父意的心!能有进取的、向上的、朝气蓬勃的冲动,能让老师、父母慰籍,尽管我也知道,孩子总是孩子,需要呵护和循循诱导。

读罢天一同学的文章,由衷的共鸣使我分享了他的成功,也分享了他父亲的骄傲,他应是我儿子学习的榜样,他的文章也是我学习、尊敬的楷模。此时,已经是深夜了,孩子已进入了甜密的梦乡,我真想跟他说,北大并不遥远,而要实现从通中走向北大,需要的是勤奋、好学和艰苦的耕耘,要牢记师诲、父训,树立起人生远大的目标,奋斗,奋斗,再奋斗,前进,前进,再前进!用实际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