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的认知语用功能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1期2011年2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0No.12011.2
收稿日期:2010-12-10
作者简介:曾倩,女,讲师,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转喻的认知语用功能阐释
曾
倩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410000)
摘
要: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中,转喻由一种普通的修辞格提升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由此引
发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转喻的关注,转喻功能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宏观层面来
看,文章认为转喻不仅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和语言学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语用功能和语篇功能。
关键词:转喻;认知功能;语用功能;语篇功能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1)01-0128-03
在传统修辞学领域,转喻和其他比喻性语言一样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辞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让读者有一种新鲜感。因此,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转喻的修辞功能、语言功能始终是语言学家、修辞学家们讨论的重点。但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人们对修辞性语言的理解发生了全新的转变。仅从修辞层面来研究转喻的功能显然远远不够,
我们探讨转喻的功能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全面展开。下面就将着重从认知、
语用、语篇三个层面来探讨转喻的功能,以便我们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转喻的本质。
一、转喻的认知功能
传统修辞学认为,转喻和其他辞格一样只是一种语言装饰,它通常使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替代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名称,
主要起到指称或命名的作用。但自从20世纪八十年代Lakoff 提出“概念转喻”
的观点以来,人们把转喻提升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转喻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它通过事物的某一特征或与其他事物的特殊联系来理解或指代该事物。转喻本质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在转喻中,转体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了解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如,
(1)When I came into the office ,I saw many new faces.(2)Hollywood isn't in what it used to be.
例(1)中的“new faces ”之所以能转指不熟悉的人,是因为一般人都是靠观察脸相来识别人的,通过脸这一人体突显的部分可以在听话人脑海里激活“不认识的新人”这一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认知域。例(2)中,
Hollywood 是美国最重要的影视基地,看到它人们就联想到美国电影业。人们正是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又如:
(3)A :How did you get to the airport ?
B :I waved a taxi.
以上对话中,听话者在理解B 的话语时,要使用转喻思维来推理判断话语的意义。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ICM 即理想认知模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例如:“去机场”这一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型包括:
前提条件:You have (access to )the vehicle.开始:You get into the vehicle and start it up.中心:You drive (row ,fly ,etc.)to your destination.结束:You park and get out.终点:You are at your destination.
当其中一个概念受到刺激,与之相邻的概念就会被激活。人们在交际中,说话者只要选取概念系统中的激活点去触动听话人的概念系统中的网络,以点带面,无需面面俱到地将相关的概念系统的细节一一道出。在这里说话者使用这种理想模型的一部分“I waved a taxi ”来唤起整个模型,这符合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认知规律。由此可见,间接言语行为的
·
821·
曾倩:转喻的认知语用功能阐释
大量使用皆因转喻模式使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转喻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其作用和影响远未被发掘出来,转喻也许是一种比隐喻更为基本的认知方式。
二、转喻的语用功能
转喻除了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还具有较强的语用功能:一方面它帮助我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起到经济省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含蓄婉转或令人愉快的间接语言来替代一些令人不快、粗鲁无礼、听起来刺耳的词语,从而达到婉转、礼貌、含蓄或避讳的效果。
1.经济功能
“经济性”是人类行为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了满足交际的“经济性”,人们通常选择简单的、易于理解的事物来转指与之相关联的、抽象的、难于表达的事物。这正是转喻工作机制的核心思想。人们在使用转喻时,必须考虑对方的理解能力和背景知识,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和最为合理的方案,节省双方的心力,达到最优化交际和双赢。比如在观看足球比赛时,我们通常用球衣上的号码指称某一不熟悉的球员:“18号,18号进球了!”球员可能还有其他特征,如发型,身高等,但在球场上使用球衣号这一显著特征来指称球员是最鲜明和经济的。因此在某种情境中我们用最突显的、最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来指代某个事物或概念,既有利于说话者更高效地表达其意图和信息,也有利于听话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最关键和最相关联的信息,从而使交际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
2.礼貌功能
众所周知,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我们往往尽量使用客气、委婉、含蓄的语言,以保持和维系人与人之间良好、愉快和和谐的社会关系。通过研究发现转喻性语言的使用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如我们常用“to wash one’s hands(去洗手)”转指“上厕所”。因为这两个概念存在于人们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式即ICM中,去洗手只是上厕所这整个事件的一个部分,在邻近的基础上,通过一个认知域对另一个认知域的激活,突显事物优美,愉悦的一面来掩盖不文雅,令人尴尬的另一面。在这类转喻表达中,源概念通过充当认知参照点激活同一认知域的目标概念(禁忌语),目标概念从而得到婉述。类似这种转喻在语言表达中不胜枚举,他们主要涉及两类主要模式: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互相替代、相关事物之间互相替代,以此达到避讳、掩盖、动听的效果。例如,汉语常用寿材、寿木、空头、长生木、六合板等原材料名称来指代“棺材”;在工具转喻模式中,说话人也许不知道或觉得没必要说出工具使用者或其代表的事件,常用突显的工具,转指工具使用者或相关的事件。如英语“pick”(撬锁工具)可婉指“(专事撬锁的)窃贼”;而汉语“杆子”即枪杆子,可用来婉指“土匪”。英汉语言中大量转喻语言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手段,更有效的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文明愉快的交往。
三、转喻的语篇功能
传统的转喻研究过多地强调其修辞功能,但随着转喻认知观的兴起,转喻功能不仅局限于修辞层面,更进一步扩展到认知层面,甚至语篇层面。国内外众多学者把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联系起来,探讨转喻的语篇功能(Al-Sharafi,2004;魏在江,2007)。作为语篇组织原则的转喻过程,是解释语篇生成、组织和理解的语用纬度。这种纬度超越了语篇形式成分,着重分析和理解语言、认知和语境之间在语篇构建、语篇组织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下面我们就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转喻的语篇功能。
(1)转喻的衔接功能。语篇的衔接一直是语篇分析、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内容。韩礼德和哈桑语篇衔接理论的创立者。1976年他们联合出版了《英语中的衔接》一书,探讨语篇中存在的主要衔接手段,并把英语中的衔接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2004年,Al-Sharafi出版了《语篇转喻》一书,他认为,形式代形式、形式代概念、形式代事物可以解释语篇中的“照应”关系,形式代形式、形式代概念可以实现语篇中的“替代”关系,概念代形式可以实现语篇的“省略”;形式代概念、形式代事物、形式代形式可以解释语篇中词汇衔接的构式。如:
(4)Tim is a professor of politics.He lectures at Dur-ham.
(5)Janet is a lecturer in Arabic.She speaks very good Arabic.
根据Halliday和Hason的观点,以上例句中,用“he”,“she”来指代前文中的“Tim”,“Janet”,通过人称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从而连接前后两个分句,是一种“照应”,在语篇中起篇章衔接的作用,主要包括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等三种。但本质上来说,可以视为一种形式代形
·
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