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重点知识0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知识02023年修改整理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知识02023年修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31a7d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6.png)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1、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是生产、建设、经营、治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等特征。
信息来源于数据。
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阻碍时才成为信息,信息是数据的内涵,而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1.2、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治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1.3、GIS-T:是收集、存储、治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交通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在交通领域的延伸,是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是为研究交通系统中的问题而开发的GIS。
1.4 GIS特点:(1)、GIS的物理外壳计算机的技术系统,它又有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治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2)GIS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3)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能够得到常规方法,一般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4)它与测绘和地理学有着紧密的关系。
1.5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有什么区别?通常意义上的信息系统存储结构都是数据信息,结构为表单,查询、排序、删增操作比较简单,GIS的存储结构是地物空间信息,以图形为对象的(甚至是三维形体),将图形变为几何信息、拓扑信息、坐标数值、投影信息的组合体,用复杂的表单结构来存储,因此GIS系统的操作是以图形为界面,比一般信息系统复杂得多。
空间数据的最全然的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地描述。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b019b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c.png)
第一章绪论1、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2)信息的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4)信息的共享性2、数据处理:即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3、地理信息的特点:1)空间分布性2)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3)时序特征十分明显4、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5、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6、简述GIS的构成。
它的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应用模型、用户基本功: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辑。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矢量表示法:采用一个没有大小的点(坐标)来表达基本点元素。
2、栅格表示法:采用一个有固定大小的点(面元)来表达基本点元素。
3、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1)属性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特性,即是什么。
如对象的类别、等级、名称、数量等。
2)空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又称几何特征和拓扑特征,前者用经纬度、坐标表示,后者用拓扑关系表示,如交通学院与电力学院相邻等。
3)时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随时间的变化。
4、拓扑关系的类型1)拓扑邻接:相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2)拓扑关联:不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3)拓扑包含:同类但不同级元素之间的关系。
5、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意义1)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2)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
3)可以利用拓扑关系数据作为工具,重建地理实体。
6、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拓扑关系的全显式表达。
(方向自己给定)弧段与结点关系表多边形与弧段关系表结点与弧段关系表弧段与多边形7、栅格数据单元值的确定方法有哪些?①中心点法:②面积占优法:③重要性法:④百分比法:8、如何确定合理的网格尺寸?为了逼近原始数据精度,除了采用这几种取值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缩小单个栅格单元的面积,增加栅格单元总数的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知识点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98304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1.png)
第一章绪论1.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符号信息: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像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信息的特性: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序特征地学信息:指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具有无限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
地理信息与地学信息的区别:主要在于信息源的范围不同,地理信息的信息源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人类活动等;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泛,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
GIS定义: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的内涵: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2.GIS的对象是地理实体3.GIS的技术优势4.GIS的相关学科1.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GIS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五大要素组成1.3.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GIS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与变换4.空间查询与分析5.数据显示与输出GIS的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和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评估作战指挥交通运输宏观决策1.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国际GIS发展状况:上世纪60年代:开拓阶段—注重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70年代: 巩固阶段—注重空间信息的管理80年代:技术突破阶段—注重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90年代至今:社会化阶段—注重空间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我国GIS发展状况:20世纪70年代:准备阶段GIS先驱呼吁,初定理论基础,进行可行性GIS试验20世纪80年代:起步阶段GIS科研人员进行理论探索、规范探讨和试验软件开发20世纪90年代:发展阶段专题研究,GIS应用大发展新世纪至今:产业化阶段国家计划和科研项目,中国信息产业与标准化与国际接轨当代GIS发展动态:1、3S集成技术2、网络GIS更加流行3、三维GIS更富有吸引力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第一节地理空间及其表达地理空间(Geographic space):是指物质、能量、信息的存在形式在空间形态、结构过程、功能关系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在时间上的延续。
地理信息系统掌握要点集锦
![地理信息系统掌握要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ff5242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a.png)
地理信息系统掌握要点集锦第一章绪论:1. 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 识,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 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 GIS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 如何理解GIS?● 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 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空间分析能力● GIS与地理学、测绘学联系紧密4. GIS由哪几部分组成硬件基本配置软件 GIS软件空间数据人员5. GIS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空间数据采集● 空间数据处理与编辑● 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 空间查询与分析● 空间信息输出6. GIS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GIS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它既要吸取诸多相关学科的精华和营养,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边缘学科,又将被多个相关学科所运用,并推动他们的发展。
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地理学、制图学、计算机、测绘与遥感。
第二章地学基础:1. 基本概念● 地球椭球: 近似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且其表面为等位面的旋转椭球。
(百度)● 大地体: 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百度)● 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
● 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切椭圆柱等角投影,假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切于椭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按规定投影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经纬线交点投影到椭圆柱上,并将此圆柱面展为平面,即得本投影● 横轴墨卡托投影:等角正切圆柱投影,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就得到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兰勃特等角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设想用一个正圆锥割于球面两标准纬线,应用等角条件将地球面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沿一母线展开,即为兰勃特投影平面。
地理信息系统的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的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692b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b.png)
地理信息系统的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个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采集、储存、管理、处理、分析、展示等功能,来帮助人们获取、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GIS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
一、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GIS的定义和组成:GIS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四个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这四个部分的协调配合,实现对地理信息的集成管理和空间分析。
2. GIS数据的类型和特点:GIS数据可以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种类型。
栅格数据以像元为单位,适合表达连续分布的现象;矢量数据以点、线、面为要素,适合表达离散型的地理对象。
3. GIS数据的获取和采集:GIS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影像、地面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需要注意数据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
二、常用GIS软件和工具1. ArcGIS: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GIS软件,包括ArcMap、ArcCatalog、ArcScene等多个组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2. QGIS:QGIS是一个开源的GIS软件,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插件和扩展功能,使用方便且功能强大。
3. Google Earth:谷歌的地理信息浏览器,提供卫星影像、地图、三维模型等地理信息的浏览和查看功能。
三、GIS分析方法和应用1. 空间查询:GIS可以通过空间查询实现对特定区域、特定属性的地理对象进行查询和提取,便于进行目标定位和区域统计等分析。
2. 空间分析:GIS可以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栅格分析等,来探索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联关系。
3. 地理决策支持系统:GIS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中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功能,通过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
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点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ab168ee53a580216fcfec3.png)
第一章1、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0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在计算机化的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GIS: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特点:❶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❷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❸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❹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❺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
4、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这一术语,并于197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5、地理信息系统的五大功能:输入、查询、编辑、分析、输出。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6788f7192e45361166f513.png)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重点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2、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容。
4、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5、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序特征。
6、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7、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8、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和变换(4)空间分析和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辑1、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2、我国坐标系:(1)1954年坐标系(2)1980年国家坐标系(常用);(3)地心坐标系3、地图投影:将椭圆上各点的坐标,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4、高程:指空间某点高于或低于某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主要用来提供地形信息。
5、我国现在规定的高程基准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6、空间实体的表达分:矢量表示法(采用一个没有大小的点来表达基本元素)和栅格表示法(采用一个有固定大小的点来表达基本元素)7、GIS空间数据按照几何特征分;点、线、面、曲面、体。
8、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9、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1)拓扑邻接: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相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2)拓扑关联:指存在于不同类型空间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3)拓扑包含: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相同类型但不同等级的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10、拓扑关系全表达:46页,理解11、空间数据结构:对复杂的空间数据特征,组织和建立起他们之间的联系,以便计算机存储和操作。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48d20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3.png)
地理信息系统1.数据和信息的定义:数据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直接记录或原始素材,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加工后的有认识意义的结果。
2.信息的特性: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3.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位置特征②属性特征③时态特征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不能只写五个标题):①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特殊复杂性地理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或信息,是除空间位置及关系以外,所有描述地物自然或人文属性的定义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正相当于一般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信息。
②必须具备科学可视化功能可视化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而一般信息系统可以没有可视化功能,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
可视化,或科学可视化,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热门话题,指通过图形图像等可以看见并认证的手段,来形象表现科学数据的构架和内涵。
大量研究表明,可视化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效率。
③区域性和多层次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为处理对象;而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又通常以区域为单位来组织,因此,区域性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天然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层次性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层次,地球上的区域层次是很多的。
另一个是描述地理要素的专题层次,或图层。
④数据量较大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大,第一来自于它的区域性、多层次特点;第二也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可视化表达所必须的图形图像数据,而图形图像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量经常是很大的。
⑤注重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和所有信息系统一样,必须具备分析功能,以提取有用之信息。
但是,地理信息系统有自己独特的空间分析功能。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核心、最重要概念之一。
空间分析指一切涉及空间位置要素的分析或区域性分析,用以提取地理空间信息乃至关于地物时空分布、组合、联系和发展的知识。
5.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计算机制图系统的区别:①有无空间分析功能②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处理偏重于地理空间中的自然形态及其关系;而一般制图系统更擅长规则的、有数学表达的形体的图形处理,因而非常适合于工程设计及工程图绘制。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1ff90da6c30c2259019e15.png)
1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要素空间位置属性时间2地理信息的独特特性空间分布性数据量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3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
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4 GIS的根本标志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
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核定量的描述。
5完整的GIS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6GIS的硬件配置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输出设备7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假设当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大陆下部,而与地球重力方向处正交的一个连续、闭合的水准面。
8遥感影像对空间信息的描述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灰度来表示9描述空间实体的两种基本方式栅格矢量结构10空间数据的三个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11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邻接关系关联关系包含关系12元数据的性质及几种常用形式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它应尽可能多的反映数据集自身的特征规律,以便用户对数据集的准确、高效的充分的利用与开发13空间元数据概念及获取方法概念:对于空间数据的描述或者说明获取:键盘输入、关联表、测量法、计算法、推理法14栅格结构、栅格比例尺的定义栅格:以规则的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方式,阵列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非几何属性特征栅格比例尺:栅格大小与地表相应单元大小之比15栅格结构数据的获取途径1目读法 2数字化仪手扶或自动跟踪数字化地图,得到矢量数据结构后,再转换为栅格结构 3扫描数字法 4分类影像输入16确定栅格单元含有多个属性代码的方法中心点法面积占优法重要性法百分比法17栅格数据结构的编码方法分类链式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状编码四叉树编码18矢量数据结构的编码方法分类实体式索引式双重独立式链状双重独立式19栅格数据、矢量数据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栅格:属性明显,定位隐含矢量:位置明显,属性隐含20基于图像数据的矢量化转换的步骤二值化:线划图形扫描后产生栅格数据细化:消除线划横断面栅格数的差异,使得欧线指标刘每一条线只保留代表其轴线或周围轮廓线位置的每个栅格宽度跟踪:将写入数据文件的细化处理后的栅格数据,整理为从节点出发的的线段或闭合的线条,并以矢量形式存储与特征栅格点中心的坐标。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a39ccd9ec3d5bbfd0a74b4.png)
缺点: 1、数据结构复杂。 2、叠加操作不方便。 3、表达空间变化性能力差。 4、不能做增强处理。
� � � � � � � �
确定栅格单元代码的方法? (1)中心归属法; (2)重要度占优法; (3)面积占优法.
四叉树结构的本质?DIME 拓扑编码的本质?如何编码绘制? 四叉树分割 将图像区域划分为四个大小相同的象限,而每个象限又可根据一定规 则判断是否继续等分为次一层的四个象限,其终止判据是,不管是哪一层上 的象限,只要划分到仅代表一种地物或符合既定要求的少数几种地物时,则 不再划分,否则将一直划分到单个栅格像元为止。 � DIME: 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是对图上网状或面状要素的任何一条线段,用其两端 的结点及相邻面域来予以定义。
拓扑属性
一个点在一个弧段的端点 一个弧段是一个简单弧段(自身不相交)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边界上(内部、外部) 一个面是简单面(面上没有“岛”) 一个面的连接性(给定面上任意两点,从一点可以完全在面的 内部沿任意路径走向另一点) 两点之间的距离 弧段的长度 一个区域的周长 一个区域的面积
非拓扑属 性
5 空间分析 � 什么是空间分析?其本质是什么? 空间分析是对分析空间数据有关技术的统称。 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是以地球科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 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构 成、空间演变等信息。 � � GIS 常用的空间分析模型有哪些? � 缓冲区分析模型、空间叠置分析、网络分析模型 � 什么是缓冲区分析?如何生成缓冲区?请举例说明它有什么用途。 � 缓冲区分析:针对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起周围一定宽度范围以内的缓冲区多边形, � �
GIS重点知识点
![GIS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199a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8.png)
GIS重点知识点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空间数据和地图与属性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交通运输等领域。
以下是GIS的一些重点知识点:1.空间数据的类型:GIS处理的数据主要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基于几何实体(点、线、面)表示,栅格数据则是空间上等大小的像元组成的栅格图像。
2.地图参考系统(CRS)和坐标系统:CRS定义了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用于准确定位地理数据。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有经纬度坐标系,常见的投影坐标系有UTM投影。
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对于数据的精确地理定位至关重要。
3. 数据采集和数据源:GIS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采集,如GPS定位、遥感卫星影像、航空摄影图,或者手工数字化等。
数据源可以是地理数据库、标准数据格式(如ESRI Shapefile、GeoTIFF)或其他开放数据集。
4.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GIS可以进行各种空间查询和分析操作,如缓冲区分析、重叠分析、网络分析等。
这些操作可以提供对空间现象和关系的深入理解,并支持决策制定和规划设计。
5.地理数据处理:GIS可以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转换,如数据格式转换、投影转换、坐标变换、影像处理等。
这些操作是整合和管理地理数据的基础。
6.GIS数据模型:矢量数据模型包括面、线、点等要素,通过拓扑关系定义要素之间的关系。
栅格数据模型将地理空间分为像元,并存储每个像元的属性。
矢量和栅格模型常常结合使用,以满足不同问题的需求。
8.空间数据分析算法:GIS中使用各种算法和模型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常见的算法包括最近邻分析、最小路径分析、空间插值等。
这些算法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理现象和关系。
9. GIS软件和工具:市场上有许多GIS软件和工具可供选择,如ArcGIS、QGIS、MapInfo等。
这些软件提供数据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并通过地图交互界面使用户能够轻松操作。
10.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GIS数据通常包含敏感信息,如个人住址、商业区位等。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8b0e56f12d2af90242e6cb.png)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它与一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有那些异同点?答: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异同点:GIS离不开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如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数据检索等都是GIS 广泛使用的核心技术。
GIS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而一般MIS(数据库系统)侧重于非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的优化存储与查询,即使存储了图形,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不能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检索、分析。
因为没有拓扑关系,其图形显示功能也很有限。
GIS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
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些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GIS与机助制图系统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
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GIS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GIS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因此,GIS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地多。
(3)GIS与CAD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CAD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
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
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500bba960590c69ec37680.png)
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导读:本章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最基本的概念。
1.信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2.信息的特点: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3.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不是信息。
4.地理数据: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
5.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6.地理信息的特性:区域性、多维结构特性、动态变化的特性。
7.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的特征:属性特征、几何特征、时态特征。
8.信息系统的类型: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9.地理信息系统:以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空间信息系统。
10.地理信息系统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
2>.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
3>.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是计算机系统的支持。
11.地理信息系统分类:1)按范围:全球,区域,国家,城市GIS;2)按维度:二维,三维,四维,时态GIS;3)按内容:综合,专题。
12.地理信息系统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13.地理信息系统核心问题:位置、条件、变化趋势、模式、模型。
14.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数据采集、监测与编辑;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与组织;空间查询与分析;图形与交互显示。
15.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
第三章空间数据模型导读:为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描述现实世界并解决问题,必须对现实世界进行建模,结果就是空间数据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029d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f.png)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平台,集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处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于一体的地理信息处理系统,用于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展示和共享地理空间信息。
1.地理信息的获取:通过地理定位设备(如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如卫星图像、航空和航天遥感数据)等手段获取地理信息数据。
2.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将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包括地理数据(如地图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
3.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通过地理分析功能对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空间统计等。
4.数据的展示与表达:通过地图制作、图表展示、可视化等方式将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方便用户观察和理解数据。
5.数据的共享与交互:通过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提供实时数据查询和在线分析功能。
1.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分析和规划,高效管理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与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城市布局和发展。
3.自然资源管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环境保护与监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变化等进行监测和评估,提供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决策支持。
5.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的依据。
1.多源数据融合:将多种数据源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2.云平台和大数据:将地理信息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a7b23dcf84b9d529ea7a30.png)
第一章1、数据与信息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容。
2、地理信息系统特征:(1)空间特征:数据是与确定的空间位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
(2)属性特征:通常在二维空间的定位基础上,按专题来表达多维即多层次的属性信息。
(3)时序特征:可以按照时间的尺度来区分地理信息。
3、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4、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地理数据或称空间数据5、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它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空间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生成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化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
6、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7、空间数据: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其数据称为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属性特征表示地理现象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等,其数据称为属性数据。
时态数据:时间特征指地理现象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其数据称为时态数据。
8、根据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几何图形表示形式,可将地理现象抽象为点、线、面三种类型,把它们表达成地理数据通常在逻辑上可采用矢量和栅格两种数据组织形式,分别称为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9、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
10、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特点: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
它不仅成为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为用户提供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工具。
常用的空间分析有:(1)叠合分析(2)缓冲区分析(3)数字地形分析第二章1、要在地理空间中准确测定位置需要采用一种空间定位框架来实现。
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就是大地测量控制系统,用以建立地球的几何模型来精确测量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包括平面位置和高度值。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17a2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8.png)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信息与数据进行整合、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涉及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空间分析和应用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整合的技术系统。
它可以对地理现象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以实现对地理空间现象的理解和决策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输入、编辑、查询、分析和输出。
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是描述地理现象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1. 矢量数据模型矢量数据模型将地理现象抽象为点、线、面等几何实体,通过坐标值和属性值来表示。
常用的矢量数据格式有点数据、线数据和面数据。
矢量数据模型适用于表示具体的地理对象,如道路、河流、建筑物等。
2. 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将地理现象划分为规则的网格或像元,通过像元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现象。
栅格数据模型适用于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等。
常见的栅格数据格式有DEM(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
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是指利用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地理现象的量化分析和模拟推理的过程。
常见的空间分析操作有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等。
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用于根据位置关系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常见的查询操作有点在面内查询、相交查询、邻近查询等。
2.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以某个对象为中心,确定其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地理空间数据。
它可用于分析地理现象的扩散范围、热区分析等。
3. 叠置分析叠置分析是指将多个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叠置计算,以获取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点整理
![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3e637fee06eff9aff80745.png)
一、地理信息系统简介♒1、信息♒(1)定义(2)特征♒2、数据♒(1)定义(2)意义♒3、地理信息系统(GIS)♒(1)GIS定义(2)GIS特征♒(3)GIS类型(4)GIS与CAD♒(5)GIS的发展(6)GIS的组成1、信息(1)定义: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它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的改变而改变(2)特征:客观性、实用性、传属性、共享性2、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符号。
♒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3、地理信息系统(GIS)(1)定义:是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显示、管理和分析的技术系统。
(2)GIS特征♒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系统分析模型驱动,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以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为目的,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3)地理信息系统的类型A、按内容分类:a专题地理信息系统(Thematic GIS)b区域地理信息系统(Regional GIS)c地理信息系统工具(GIS Tools)B、按用途分类:a城市信息系统b自然资源查询信息系统c规划与评估信息系统d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4)GIS与CADA、GIS与CID共同点:a有空间坐标系统b能将目标和参考系联系起来c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d都能处理属性和空间数据(5)GIS的发展A:国际GIS的发展状况:60年代——探索时期;70年代——巩固时期80年代——实破阶段:90年代——全面应用B:我国GIS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70年代——准备阶段:80年代——试验起步阶段90年代——发展阶段:96年以来——产业化阶段(6)GIS的组成♒从计算机的角度看,gis是由软件、硬件、数据和用户组成♒用户:GIS服务的对象♒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硬件:各种设备-物质基础♒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二、空间数据结构♒1、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特征♒(1)地理空间(2)地理数据♒2、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2)属性特征(3)时间特征♒3、地理空间数据的类型♒4、数据的测量尺度♒5、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1)拓扑的概念(2)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3)拓扑关系的重要意义♒6、空间数据结构的概念和类型♒(1)空间数据结构(2)栅格数据结构♒(3)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的比较1、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特征♒(1)地理空间:指物质、能量、信息的形式形态、结构过程、功能关系上的分布方式和格局及其在时间上的延续,地球表层构成了地理空间♒(2)地理数据:地理空间内事物的数量、质量、分布、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形、图像、符号、文字和数据等统称为地理(空间)数据2、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又称定位特征或几何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知识点
![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8b49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2.png)
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将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展示于一体的信息科学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学、地质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以及各行业的资源管理和决策制定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知识点。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系统和人员组成。
其中,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和网络设备;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专业GIS软件;数据系统包括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人员包括GIS管理员、数据采集员和应用开发人员等。
二、坐标系统与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位置进行测量和表示的基准。
常用的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和平面坐标系统。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形状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上的过程,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有墨卡托投影、等角圆柱投影和兰伯托投影等。
三、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对地球上空间现象进行描述和表达的方式。
常用的空间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
矢量模型是通过点、线、面等几何要素来描述地理空间对象;栅格模型则是将地理空间分为规则的像素或网格,通过像元的属性来描述地理现象。
四、地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地理数据采集是指通过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获取地理空间数据的过程。
地理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理、属性提取、拓扑关系建立等一系列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五、空间分析与地理建模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关系分析等方法。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建模是将地理现象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和预测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地图制图与可视化地图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它通过选择合适的符号和颜色来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95cc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7.png)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GIS基础知识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核心,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系统。
它的发展经历了硬件、软件和数据三个阶段,从最初的手绘地图到现在的数字化地图,实现了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处理。
2. 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基于地球椭球体的坐标系统,常用的有经纬度坐标系统。
投影坐标系统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坐标系统,常用的有等距圆柱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
3. 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是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常用的有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进行描述,栅格数据模型以像元为基本要素进行描述。
4. 空间数据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有遥感和GPS等技术,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GPS可以获取点位信息。
空间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
二、GIS数据处理1. 数据输入:数据输入是将现实世界的地理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常用的数据输入方式有扫描、数字化和GPS定位等。
2. 数据编辑:数据编辑是对地理信息进行修改和更新。
常用的数据编辑操作有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
3. 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根据特定条件对地理信息进行检索。
常用的查询方式有属性查询和空间查询。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地理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
三、GIS应用领域1. 城市规划:GIS可以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环境污染等进行分析和优化,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654460a98271fe910ef97d.png)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题型:一、名词解释5*3'二、选择题15*1'三、作图计算8'+7'/4'+5'+6'四、简单6*5'五、论述与分析10'+15'【第一章绪论】1·数据与信息: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等也是数据。
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字、符号、声音、图象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共享性两者关系:①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②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和解算。
2·地理信息:概念: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特征:定位特征(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多维结构特征、时序特征3·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系统。
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功能:①数据采集与输入;②数据编辑与更新;③数据存储与管理;④空间查询与分析;⑤数据显示与输出3·GIS1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①GIS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种;②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至具有纯属性数据,而GIS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合体;③GIS具有空间分析功能,而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统则不具有。
4·常见的GIS输入输出设备:(输入)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测图仪、键盘等;(输出)打印机、显示器、绘图仪等5·GIS系统的应用领域:测绘与地图制图、资源管理、区域与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评估、作战指挥、交通运输、宏观决策、金融通讯及日常生活结合本专业展开论述GIS应用功能(城乡规划)6·了解国内外GIS发展阶段特性GIS起源于人口普查,土地调查和自动制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