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学院:资环学院
班级:农资1001
姓名:张渴望
学号:A03100191
日期:2012.12.11
指导老师:谷思玉
摘要
遥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却戏曲性地增强了人类在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上开发资源、动态监测地表信息变化的能力。和传统的对地观测手段相比,它的优势表现在:提供了全球或大区域精确定位的高频度宏观影象,从而揭示了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的诞生;扩大了人的视野,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等波谱范围,加深了人类对地球的了解;同时,还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转移:空间上野外部分工作转移到实验室;时间上从过去、现在的研究发展到在三维空间上定量地预测未来。遥感技术正在改变着地球学研究的进程。环境与资源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应用研究领域,也是以遥感技术为核心的对地观测技术最具有应用潜力的领域之一。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将是我国环境与资源问题最为尖锐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遥感技术已被列为国家9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35项关键技术之一。遥感、全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应用遥感资料更新其数据库中的数据;而遥感影像的识别需要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改善其精度并在数学模型中得到应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这种关系受到制约,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卫星分辨率和识别技术所限,遥感图像计算机识别的精度还不能满足更新较大比例尺专题图的要求;二是遥感图像与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不同的数据结构妨碍了数据间的传输。
关键字: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一体化
目录
1、摘要--------------------------------------------------(2)
2、引言--------------------------------------------------(4)
3、遥感技术----------------------------------------------(4) 3.1遥感技术简述--------------------------------------(4) 3.2遥感技术 - 基本原理-------------------------------(5)
3.3、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5)
4、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5)
4.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5)
4.1.1地理信息系统定义-------------------------------(5)
4.1.2地理信息系统组成-------------------------------(5)
4.2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6)
5、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一体化-------------------------------(6)
6、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7)
7、总结----------------------------------------------------(7)
8、参考文献-----------------------------------------------(8)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引言
遥感技术应用实践表明,服务于资源与环境监测的对地观测系统是由航天、航空、地面观测台站网络等系统组成的,具有提供定位、定性、定量数据
能力的综合性技术系统。同时,这个系统应当是一个全天候、全方位的综合系统,这样才有可能对地球物理场、生物、地理、化学过程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
研究,从而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协调和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的科学
数据和信息服务。
对地观测空间卫星子系统应是由大型极轨组合平台与小卫星系列、多高度、多种轨道卫星组合的观测体系。从资源与环境监测的需求出发,卫星发展的重
点包括:连续地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长寿命化的观测技术;以定量化为目
标的超多波段成像光谱技术;不受云层影响的微波传感器技术;以海洋和大气
为主要对象的探测器技术和全球空间、全天候、全时域、连续、快速、高精导
航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展望今后十年,新一代卫星影像的分辨力将有大幅度提高;在专家系统支持下,计算机识别精度也将有明显的改善;同时,从遥感图像具有的棚格数据
结构向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矢量数据结构的转换已取得明显进展,新的数据结
构不断出现,有的达到实用化水平。因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已是可
以看到的前景。那时,再也不需要重复遥感图像一目视解译一编图一数字化进
入地理信息系统的模式,整个过程将为计算机处理所代替,应用实时遥感数据
的数学模型将得以运行。
一、遥感技术
(一)、遥感技术简述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例如航空摄影就是一种遥感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现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统称为遥感系统,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获取信息的遥感器。遥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成象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传输设备用于将遥感信息从远距离平台(如卫星)传回地面站。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彩色合成仪、图像判读仪和数字图像处理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