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当今社会,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辐射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我们身边随时接触到的一切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技术,本质是一种数学技术。在过去,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懂数学没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会分析,所以对于挑起未来重任的新一代人,必须要有更强的数学能力作为普通职业的准备。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技能训练“生活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可以这样设计:假期里我们教室地面要铺方砖,小组研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经过大家讨论,达成共识:(1)测量教室的长、宽,(2)计算教室的面积,(3)选择需用方砖的大小,(4)计算大约需要多少块方砖?有的学生还可能考虑到方砖的运费和工人铺地面的劳务费等。再如在教学小数加减计算时,可让学生拿来购物小票、电费收据、电话费收据等,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弄懂每个小数的意义、来源,进而进行计算。这样联系实际训练,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第二,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要比较1/5与1/8的大小,初学时学生难以理解,画图是一种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这样想:要分吃一个西瓜,你只能吃得一块,你是喜欢5个人吃,还是喜欢8个人吃?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喜欢5个人吃,因为5个人吃分得的那块大,从而比较出1/5大于1/8,这样,学生真正悟出了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这样教学,抽象的思维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
第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了?身高是多少?身体有多重?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说说周围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经常这样做,让学生有意识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第四、让估算“生活化”
学生从低年级就学习估算,生活中处处用到估算,所以在学习了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后,都要让学生实施估算,如:在学习了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时,可让学生估计从家到学校
的距离,记下走这段路程所用时间,计算出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进而估计从家到其它地方所用时间。诸如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你留心去发现,经常让学生这样训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善于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更加乐于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