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政党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代码学号
分类号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
院(系)名称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年级 2011级
学生姓名郝越明宋兆辉
指导教师张彬
完成日期 2012年8月15日
中文摘要
英国是欧洲一个大国,它与欧洲大陆隔着一条海峡遥遥相望,说起欧洲就不得不说英国。
自新行路开辟之后,英国经过了英国内战、光荣革命、工业革命、一战、二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至今仍是世界上“一超多强”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英国人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引人注目。
在经济部门,他们首先开展工业革命;在科学技术的天国里,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巨星格外耀眼;在语言文字领域,曾被欧洲贵族所歧视的英语目前已起着世界语言的作用;而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英吉利民族的成就也是丰富多彩,异彩部分。
那么英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呢?其发展历程及特点又是如何?当代英国的主要政党及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政党与政府、媒体、社会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英国的政党制度。
关键词:政党制度宪法工党保守党
ABSTRACT
The United Kingdom is a big country in Europe, continental of Europe across a Strait distant sea, Speaking of Europe would have to say the UK. Themselves on the road to open up the world after the British experiencing the English Civil War,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orld War I, World War II and a series of major events,it is still an important pole in the world at an "one superpower and many" pattern. The British is a creative nation and compelling contribution to world civilization. I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they carry out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specially eye-catching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kingdom of heaven, Newton, Darwin, science superstar; discrimination by European nobility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English currently plays the role of world langua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 political system,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English Nation colorful splendor part.So what is British party system? And how its development course and characteristics? What is the contemporary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UK and its main featu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government, the media, society, how is it? With these questions, let us work together to study the political party system in the United Kingdom.
Keywords:System of political parties,Constitution, Labour, Conservative
目录
一、英国国家概况 (4)
(一)国家建立 (4)
(二)宪法颁布 (5)
二、英国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英国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8)
四、当代英国主要政党的主要特点 (9)
1.主要政党 (9)
(1)工党 (9)
(2)保守党 (10)
(3)自由民主党 (10)
2.特点 (11)
五、英国的主要政党与政府、媒体、社会的关系 (14)
1.政党与政府 (14)
2.政党与媒体 (14)
3.政党与社会 (15)
六、研究总结 (16)
1.团队分工感受 (16)
2.研究总结 (16)
七、参考文献 (17)
一、英国概况
(1)、英国建立: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
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
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
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
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建立诺曼底王朝。
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
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
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
治,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归英国。
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开始衰落,其世界霸权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英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但英仍是英联邦53个成员国的盟主。
目前,英在海外仍有13块领地。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2)、宪法颁布: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也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由于英国历史革命的特殊性——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稍有软弱,导致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英国宪法在形式上为不成文宪法。
所谓的英国宪法是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和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宪法惯例、判例而成。
1215年《自由大宪章》并不是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法律,但它对英国宪法的发展与宪政体制的确立有重要的影响。
英国不是成文法国家,没有统一的宪法典渊源及内容:一般认为1215年《大宪章》是英国宪法最早的组成部分,
1、成文法:宪法性法律文件
⑴标志着英国宪法产生的宪法性法律:
①《人身保护法》:1679年5月26日查理二世签署批准。
全文20条,约4,000字,主要内容是:除叛国犯、重罪犯,以及战时或遇紧急状态外,非经法院签发的写明缘由的逮捕证,不得对任何人实行逮捕和羁押;已依法逮捕者应根据里程远近,定期移送法院审理;法院接到在押人后,应于两日内做出释放、逮捕或取保开释的决定;经被捕人或其代理人申请,法院可签发人身保护状,着令逮捕机关或人员说明理由;不得以同一罪名再度拘押已准予保释的人犯;英格兰的居民犯罪,不得押送到其他地区拘禁。
②《权利法案》:1689年10月23日威廉三世接受了国会提出的该法案,全
文13条,约800字。
其内容的核心是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资产阶级宪法原则。
同时,第5条规定了请愿权;第8、9条规定了议员的权利和自由;第10条规定了免受酷刑的权利等公民权利。
③《王位继承法》:1700年制定,1701年颁布,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保证资产阶级的权利和自由,实现资产阶级对王权的控制。
⑵英国宪法变迁时期的重要的宪法性法律:
①完善议会制度:1911年《议会法》规定“上议院与下议院关联之职权”,而其实质是通过该法进一步削弱和限制议会上议院的权力,使上议院丧失了对下议院通过的一切决议的否决权,而只有延搁权。
而1949年《议会法》又对延搁权进行了进一步的剥削和限制。
②改革选举制度:第一,1918年《国民参政法》,是第一部选举法,全文5章47条25,000字。
分别规定了选举权、登记、选举方式及费用、议员名额、通则,放宽了对选民定居期限的限制,第一次赋予部分妇女以选举权。
第二,1928年《国民参政(男女平等)法》,对上法修正,使妇女获得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
第三,1948年《人民代表法》,废除前两法的有产者和大学生的复数投票权,统一了参加全国选举和地方选举的选民资格。
③规范英国与自治领关系的法律:1931年《威斯敏斯特条例》等。
2、判例法:英国法院特别是高等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某些案例的判决和解释。
3、习惯法:大多数是在立宪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法院承认的宪法性法律规则。
如关于国王的“国王统而不治”、“国王不能为非”;关于首相自行组阁等宪法的惯例。
二、英国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英国的现代政党就是议会制的产物。
英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前身,是17世纪70年代英国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
议会内部的两大政治势力(政府派和政府反对派)围绕着国王的弟弟詹姆士是否应继承王位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1679年5月,议会提出剥夺詹姆士王位继承的《排斥法》。
政府反对派议员坚决拥护该法案,这一派组成辉格党;政府派议员则站在国王查理二世的立场上坚决反对《排斥法》,组成托利党。
辉格党代表英国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新贵族的利益,托利党则基本上是一个地主阶级的政党。
两党的斗争和活动只局限于议会内部。
1688年两党携手发动了“光荣革命”。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
1832年,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发生了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的选举改革。
为了在竞选中有效地从选民中争取更多的选票,托利党1833年改称为保守党,由原来代表土地贵族的利益逐步演变为代表垄断资本家、大地主和贵族利益的保守主义政党;辉格党于1839年改称自由党,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两党围绕议会选举,突破议会内部斗争的狭小圈子,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活动,由议会党逐步转变为全国性的政党。
1868年,自由党取得了议会选举的胜利。
英国的资本主义两党制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此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自由党和保守党成为英国政治舞台上两个轮流执政的资产阶级政党。
19世纪末,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开始壮大。
作为工人阶级运动的自觉反映,英国出现了“社会主义同盟”和“独立工党”,1900年又成立了以英国职工大会为基础的劳工代表委员会。
1905年,由英国职工大会发起,劳工委联络独立工党、费边社、社会民主联盟和一些行业工会,正式改组为工党。
工党成立的第二年即1906年就在大选中争得了议会中29个席位。
20世纪20年代,由于工党力量的发展壮大,也由于自由党大国沙文主义的纲领和自由主义的政策愈来愈不为人们所接受,最终由工党取代了自由党在英国两党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即由工党和保守党
轮流执政,这个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纵观英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第一,英国的政党制度是责任内阁基础上的两党制。
这种政党制度同英国的议会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是议会制度的产物,又是议会制度的一部分。
第二,英国的政党制度以及它所由产生的那个议会制度,都是英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英国资产阶级利用议会民主和政党这个政治武器在同封建王权和贵族的斗争中争取自身的权利,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并且在继承和改造封建时代的议会、政党的基础上形成了近现代意义上的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
由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产阶级在建立自己的统治之后仍然在名义上保留了君主和贵族,而把实际权力操控在议会和政党手中。
因此,英国的资本主义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带有鲜明的与封建贵族妥协的特点。
三、英国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1)原创性:英国人在建设本国政治制度时表现出一种原创精神。
当欧洲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之际,他们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当欧洲封建专政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创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当欧洲诸国也开展资产阶级革命时,他们又在政治领域实行广泛改革,创立了资本主义责任内阁制、两党制和文官制。
诸多事实表明,英国人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原创性。
(2)联系性和渐进性:例如,某些法律习惯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议会的历史也有七百多年;责任内阁制、两党制和文官制的历史也相当久远。
渐进性的发展特点也很突出。
许多机构以及相关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大多采取了渐变的方式。
例如,英国议会选举法颁布于1406年,以后实施了四百多年,选区分布、选民人数和议员选举程序都变得极不合理。
1830——1832
年实行第一次议会改革,废除了一些小选区,设立了若干新选区,选民有所增加。
1867年、1883年继续进行议会改革,选民人数增加明显,但比例仍然很小。
直到1918年和1928年两次颁布新选举法,才最终实现了不分性别和财产资格的成年公民选举制。
(3)灵活性:主要表现为:其一,有宪制而无单一的成文宪法。
英国宪法成分复杂,包括法律文件、判例、习惯法和惯例等。
可以使统治阶级根据形势变化增删修改,解释和运用起来反倒得心应手。
其二,分权和权利混合现象兼蓄并存,主要政治权利的分割不够清晰,不受单一固定的成文法的限制;行政、立法和司法之间,立法机构的上院和下院之间,不过于强调权力的平等均衡。
其三,形式主义和名实不符,表现为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一个官员的名称往往不能表明他的执掌。
四、当代英国主要政党及其特点
1主要政党
(1)工党
英国工党成立于1906年2月15日,是英国的主要政党之一。
英国工人运动兴起较早,起初按照行业建立了各种工会组织,1868年进一步成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组织职工大会(工联),1900年又成立了“工人代表委员会”,并在1906年改名为工党。
目前工党有大约40万成员,其中90%以上的成员为工会集体党员,其余是知识分子、中小资本家。
职工大会系统是该党主要支柱。
其组织机构由领袖、工党议会党团、议会外的工党组织、工党总部四个部分构成。
工党领袖由工党议会党团选出,工党执政时,领袖即为首相,内阁成员都由他指派产生。
1924年以前的英国一直是由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1923年大选中保守党失败,工党获得比自由党更多的席位。
1924年1月,工党领袖麦克
唐纳组成英国历史上首届工党政府,内阁成员多数是工人出身。
此后,工党逐渐取代自由党,成为英国两大政党之一,并在1997年的大选中,工党摆脱了长达18年的在野党地位,获胜执政。
(2)保守党
保守党是英国最大的右翼政党,代表英国垄断资本家、大地主和贵族的利益,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
保守党的前身是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Tory),所以保守党成员现在常被称作“Tories”。
1833年改称现名。
1912年国家统一党并入保守党,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保守党曾多次执政,大战期间与工党等共同组成以保守党领袖丘吉尔为首的联合政府,战后与工党轮流执政。
1979年5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上台执政。
党领袖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历史上、也是西欧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撒切尔之后继任的首相梅杰显然缺乏“铁娘子”的魅力和手段,在1997年的英国大选中,保守党遭到惨败。
2003年11月,迈克尔·霍华德当选保守党领袖,并对保守党僵化的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缩小“影子内阁”规模,分流党魁的权力,使得决策机制更加民主,而不再由保守党领袖一人独断专行。
(3)自由民主党
自由民主党目前是英国仅次于工党和保守党的第三大政党之一,其前身是1679年成立的辉格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自由党曾与保守党轮流执政,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主要执政党。
在20世纪20年代后日渐衰落。
1924年,工党上台,自由党降为第三党。
目前自由民主党的成员主要是工商资本家、律师、教师和学生,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和企业主的利益。
但是,目前自由民主党仍然无法具备成为执政党的气候和条件。
2特点
(1)工党
英国工党是一个百年老党,党内成分非常复杂,党内派系林立。
既有力量庞大的工会组织,又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团体。
既有个人会员,又有集体会员。
其党内的派别组织主要有工党议员论坛集团(左派)、工党议员(社会主义)运动集团(强硬左派组织)、工党协调委员会(中左翼组织)、工党第一(右翼组织)、社会主义同盟(包括托派分子)、社会主义运动(左派组织)、社会主义组织者(托派组织)、社会主义展望(托派组织)、社会主义呼吁、争取工党民主运动、工党左派联盟等等。
(2)保守党
一国保守主义是保守党党内自20世纪初至1970年代的主流传统思想,历史上好几位保守党首相,诸如鲍德温、麦美伦和希思等等,都对此十分看重。
“一国保守主义”之名,乃出自于本杰明·迪斯雷利,此信仰重于社会的凝聚力,并对相关的“社会制度与组织”给予支持。
至于这里所指的社会制度,传统上则指可维系社会上不同利益团体、等级于和谐状态的制度,而现今更会将种族与宗教也包括在内。
而这些制度与组织的显著例子则计有福利国家、BBC和地区政府等等。
部份支持一国保守主义会连带支持欧盟,但同时也有不少一国保守主义者对此表示强烈反感(如彼得·塔普塞尔爵士)。
现时保守党内较重要的一国保守主义者有祈淦礼、聂伟敬和达米安·格林,而他们更常常被归类成“托利党改革派”及“弓派”。
另外,有关一国保守主义之思想亦散见于埃德蒙·伯克的著作。
保守党内另一主流思想是自由市场,或者说是撒切尔主义。
自从撒切尔夫人在1975年上任党魁以后,经济自由主义者逐渐成为党内的主要势力。
这派别的人士一般主张减低直接税税率、对公共服务实行私有化、终止国有工业,和淡化福利国家的色彩。
至于在社会政策方面,撒切尔主义者则
未见有很明确的立场;撒切尔夫人本人是一位虔诚的卫理宗教徒,因此在社会政策上,其立场是保守的。
不过,她却容纳了不同的支持者,当中,波蒂略是自由主义者,但同时间,夏伟林与大卫·维维斯却是传统保守主义者。
此外,很大部支持自由市场的保守党党员也是欧洲怀疑论者,他们认为欧盟的规章与限制对个人自由构成影响,从而使自由市场遭受干预,再者,他们也担心英国的主权会被欧盟挑战。
所以,在众多撒切尔主义者中,只有极少数人是欧洲爱好论者,而其中又以里安·毕顿为代表。
不少欧洲怀疑论者都曾经从撒切尔夫人在1988年,于比利时布鲁日发表之反欧共体演说得到启发。
当中,她表示到:“(在欧共体之下,)我们未成功拓展英国的领域,却只能把英国再增强成欧洲一般的水平。
”另外,由于撒切尔夫人在任内亦曾与时任美国总统朗奴·里根紧立起亲密的友谊,因此凡撒切尔主义者,亦大多会被认为是大西洋主义者。
撒切尔夫人曾言自己哲学上的启发来自于埃德蒙·伯克与哈耶克;而与撒切尔主义有关联的派系则计有无回头派与保守党前进派等等。
保守党传统主义者是保守党内的第三股势力,这派别的人士多数也是基石派(Cornerstone Group,俗称信义、旗帜与家庭派)的成员。
基石派的俗称,则反映出该派所支持的三大支柱──英国国教会、单一制的英国以及家庭。
由此可见,基石派十分重视英国的安立甘传统,而且也反对英国的权力有任何形式之转移。
因此,不论是权力下放至地方,抑或是与欧盟融合,基石派都是深表反对的。
在另一方面,基石派又认为只有“传统”的家庭架构,才能够修补英国现时支离破碎的社会状况;建基于这种观点,大部份基石派党员会反对海外移民涌入英国,有些则会主张恢复死刑,而部份人士甚至曾在种族议题上发表极具争议性的言论。
[22][23]。
著名基石派党员包括有娜丁·多里斯(Nadine Dorries)、安德鲁·罗辛戴尔(Andrew
Rosindell)、安·威特库姆(Ann Widdecombe)和爱德华·利尔(Edward Leigh)等,而其中威特库姆与利尔两人则是支持英国国教会的罗马天主教教徒。
除上述人士以外,英国保守哲学家罗杰·史克鲁顿(Roger Scruton)也是基石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史克鲁顿曾在保守党传统主义之上建立出一套哲学观点,但其著述较少触及经济,反而主要围绕政治、社会、文化和道德等议题。
由于保守党传统主义对种族与阶级等议题持较传统和保守的路线,所以一直都为部份人所抨击,而本身为同性恋者的保守党下院议员艾伦·邓肯就曾批评到,基石派有成为“塔利班的倾向”。
上面所提及的三大派系,并不是处于完全各自对立的状态,有时三派之中的其中两派会联结一起,并抗击其余一派。
例如,基石派曾与一国保守主义派在星期日贸易的议题上,于国会成功击败撒切尔夫人;至于撒切尔主义派与基石派也曾在梅杰任相期间,携手反对有关欧洲统合的政策。
同样地,并不是所有保守党党员也完全属于上面三派的其中一派。
以梅杰为例,他当初出选党魁的时候,曾被视为是撒切尔主义派派出的候选人,惟他出任首相以后,却邀请不少一国保守主义派人士担当高位,其中,一国保守主义派中坚祈淦礼获委任为财相,而另一国保守主义者夏舜霆则任副首相。
(3)自由民主党
自由党从一成立起就一直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党内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由于其推崇的自由主义思想,英国政坛上希望改革的力量都聚集于党内,结果导致自由党内存在许多派别,领导集团左右为难,在许多问题上只能采取小心翼翼甚至见风使舵的方针。
自由党的存在高度依赖于各派人士对党的忠诚,党的活动依赖有声望的政党首脑,党的督导员与注册委员会经常脱节。
一旦党内派别利益与自由党主流发生冲突,往往容易留下分裂的隐患,使它难以经受严重的政治风暴冲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执政的自由党被迫组成联合政府。
1916
年自由党在英国如何参战的问题上发生大分裂,分裂为阿斯奎斯派和劳合·乔治派,两者之间的斗争使本党受到致命打击。
在1918年12月的选
举中,党内两派各自为战。
在大战中赢得一定声誉的劳合·乔治勉强联合
党内另一派别与保守党结成竞选联盟,艰难地赢得了选举胜利,在保守
党的支持下继续组阁为政,但在此次议会的707个议席中,自由党仅占136席。
选举结果证明,衰落的自由党已不能在英国政治舞台上发挥多
大作用了。
随着战后“相对繁荣”期的结束,接踵而至的经济萧条又进一
步导致劳合·乔治政府陷入困境之中。
这时,卧薪尝胆的保守党乘势而上,决定抛弃劳合·乔治,依靠保护主义来重振经济。
五、英国的主要政党与政府、媒体、社会的关系
(1)政党与政府的关系
就英国而言,其政府体制系属内阁制。
由于该国的政党体系是以保守党与工党两大党为主,且国会议员可以兼任官吏,是以首相与内阁阁员是分别由国会多数党党魁与资深议员兼任。
由于两大党的党纪都很森严,且国会议员选举的提名权掌握在党领导的手中,致使其所属国会议员在投票时,几乎完全是根据党鞭的指示投票,很少有议员敢造次。
在行政、立法合一的情况下,致使英国国会对内阁几乎不具有制衡机制。
英国的例子显示,政党对行政、立法之间的制衡机制是有很大影响的。
每一政党执政后,就会采取积极的政策和举措,一方面实现自己所代表的社会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大力促进经济、民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发展,尽可能地扩大自己政党的支持力,以利于在下一届政党选举中获胜。
(2)政党与媒体的关系
大众传媒的发展,业已使政党领袖能够向广大选民直接发出呼吁和召唤,而不必依靠政党内部严密的选区或基层组织,反过来,选民也开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