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最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物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小 说 三 要 素
2、情节
B 、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 、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 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3、环境
A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B 、社会环境 :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
内容上的作用:
①对环境:突出或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 更具典型性。
②对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 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 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016山东卷
• 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 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 该是吴秋明。 • 【答案】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马骁奴已 经放弃了对吴秋明的戒备,吴秋明已经走 进了马骁奴的内心,马骁奴已经爱上的吴 秋明。
命题角度五:语言特色
解题基本思路
(1)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 ①语言风格角度:如平实、朴素、华丽、冷 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 丽、幽默、辛辣、含蓄。 ②遣词造句角度: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 等。 ③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②引人思考。
标题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线索作用; 3、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引人思考回味; 4、概括主要情节; 5、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6、紧扣(揭示)主题。 7、象征意味、寓意。
解题步骤:
理解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题目要注意从以下几 个方面解题: (1)思维模式: ①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②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③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 ④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⑤标题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转折; ⑥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 睛的作用;
【常用答题模式】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 … 背景,营造… …氛围,渲染… …气氛) 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 映衬)④主题(突出,暗示,揭示)。 或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 种……气氛;渲染(定下)了……抒情基调; 烘托了…… (人物)的心理;为下文…… 情节展开作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的精确、严密方面的作用。
命题角度六:环境
相关知识储备: 1.环境描写的特点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 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 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 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景物的特点有:清逸、静谧、和平、安
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
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特殊情节的作用:
1、小说开头作用
(1)设疑(悬念)式开头。这类开头,主要是提出疑 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 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 说读下去。作用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 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3. 以事件为题,比如:《走眼》 《报复》《活着》《抻面》《卖琴》……
作用: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
②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比如:《谎言 之境》《圣诞夜的歌声》《雪夜的故 事》…… 小说的标题作用: ①主题、人物、情节; ②线索、悬念; ③象征、双关。
5、以问题为题
小说的标题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
位于开头: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 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
奠定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位于中间: 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前文,领起后文, 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位于结尾: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
【知识储备】词语作用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中鲜明、 具体、生动传神、含色彩性、音乐性等。叠词具有音节美 的作用。
2.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方面的准确恰当,
3.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段)中的地位和 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的结构作用。 4.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命题角度七:人物形象
(一)找到概括分析的切入点: 1、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 质入手。 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 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根据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 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命题角度三:标题
(二)标题的作用
1.以人物为题,比如:《未婚妻》《东 坛井的陈皮匠》《喂自己影子吃饭的 人》《仁慈的小偷》《六指猴》…… 作用:①突出人物形象; ②展开故事情节; 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2.以物象为题,比如:《古渡头》《尺子》 《鞋》《亲爱的土地》…… 作用: ①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 托某种情感;) ②线索,贯穿全文; ③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 ④中心,突出文章主题。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 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 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小说读什么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感知情节) 2.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分 析人物形象) 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 (了解背景) 4.表现了什么主题。(把握作品主题) 5.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 题的。(艺术特色)
五、几个命题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
2.概括探究主题
3.理解小说标题 4.分析写作技巧
环 境 情 节 人 物
主 题
描写了……景,渲染了……气氛 (环境本身) 推动情节发展,为……做铺垫 (指向情节) 烘托感情,表现性格; (指向人物) 突出……主题 (指向主题)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2013山东卷《活着》
•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 • 【答案】 • 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 • 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 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 味; • 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
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 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 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 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 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 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 幽微的火药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 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拜 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 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 也如此。 (1)提供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 物性格; (3)揭示社会本质,深化主题思想;
(2)答题模板:
理解标题内涵:一是具体的意思(文 中具体的××,即表层含义);二是与主
题相关的意思(即深层含义)。
标题的作用:①……②……③……
命题角度四:艺术技巧
叙述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 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 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
地深化主题。
命题角度二:主题
二、解题思路
① 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 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②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 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③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 ,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 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从而 把握小说的主题。 ④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主题,即知 人论世。 ⑤根据作者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题。 ⑥从揭示主题的句子来把握作品的主题。 ⑦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 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 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这种人称 的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 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 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 用。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 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 富的内容。
思路指引
3、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 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 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4、从分析环境入手。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特定 的自然环境中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 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或自然环境中去理解。 5、注意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介绍和 评价。 (弄清楚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5.品味语言特色
6.揣摩人物形象
7.注意环境描写
第二部分
题型剖析
命题角度一:情节
4.情节叙述顺序
•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 明,层次清晰。 •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 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 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 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 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 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 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 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 下文。 •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 楚,照应得体。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照应题目。
(2)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3)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 格。 (4)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5)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 示世态风情。 (6)深化作品主题。
解 答 环 境 描 写 作 用 题 的 思 路
(2)写景式开头。作用为: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
特殊情节的作用:
2、小说结尾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 亨利式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
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等。
Fra Baidu bibliotek
2.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
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
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 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 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细节描写 A、开端: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小 说 三 要 素
2、情节
B 、发展: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 、高潮:矛盾冲突尖锐、紧张,决定矛 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3、环境
A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时 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 B 、社会环境 :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 的历史背景
内容上的作用:
①对环境:突出或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 更具典型性。
②对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 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 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016山东卷
• 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 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 该是吴秋明。 • 【答案】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马骁奴已 经放弃了对吴秋明的戒备,吴秋明已经走 进了马骁奴的内心,马骁奴已经爱上的吴 秋明。
命题角度五:语言特色
解题基本思路
(1)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 ①语言风格角度:如平实、朴素、华丽、冷 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 丽、幽默、辛辣、含蓄。 ②遣词造句角度: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 等。 ③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②引人思考。
标题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线索作用; 3、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引人思考回味; 4、概括主要情节; 5、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6、紧扣(揭示)主题。 7、象征意味、寓意。
解题步骤:
理解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题目要注意从以下几 个方面解题: (1)思维模式: ①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②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③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 ④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⑤标题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转折; ⑥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 睛的作用;
【常用答题模式】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 … 背景,营造… …氛围,渲染… …气氛) 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 映衬)④主题(突出,暗示,揭示)。 或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 种……气氛;渲染(定下)了……抒情基调; 烘托了…… (人物)的心理;为下文…… 情节展开作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的精确、严密方面的作用。
命题角度六:环境
相关知识储备: 1.环境描写的特点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 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 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 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景物的特点有:清逸、静谧、和平、安
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
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特殊情节的作用:
1、小说开头作用
(1)设疑(悬念)式开头。这类开头,主要是提出疑 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其作用是造 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 说读下去。作用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 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3. 以事件为题,比如:《走眼》 《报复》《活着》《抻面》《卖琴》……
作用:①突出主要故事情节;
②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比如:《谎言 之境》《圣诞夜的歌声》《雪夜的故 事》…… 小说的标题作用: ①主题、人物、情节; ②线索、悬念; ③象征、双关。
5、以问题为题
小说的标题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
位于开头: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 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
奠定感情基调。(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位于中间: 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总结前文,领起后文, 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位于结尾: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
【知识储备】词语作用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中鲜明、 具体、生动传神、含色彩性、音乐性等。叠词具有音节美 的作用。
2.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方面的准确恰当,
3.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段)中的地位和 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的结构作用。 4.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命题角度七:人物形象
(一)找到概括分析的切入点: 1、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 质入手。 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 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根据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 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命题角度三:标题
(二)标题的作用
1.以人物为题,比如:《未婚妻》《东 坛井的陈皮匠》《喂自己影子吃饭的 人》《仁慈的小偷》《六指猴》…… 作用:①突出人物形象; ②展开故事情节; ③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2.以物象为题,比如:《古渡头》《尺子》 《鞋》《亲爱的土地》…… 作用: ①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 托某种情感;) ②线索,贯穿全文; ③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 ④中心,突出文章主题。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 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 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小说读什么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感知情节) 2.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分 析人物形象) 3.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 (了解背景) 4.表现了什么主题。(把握作品主题) 5.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 题的。(艺术特色)
五、几个命题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
2.概括探究主题
3.理解小说标题 4.分析写作技巧
环 境 情 节 人 物
主 题
描写了……景,渲染了……气氛 (环境本身) 推动情节发展,为……做铺垫 (指向情节) 烘托感情,表现性格; (指向人物) 突出……主题 (指向主题)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2013山东卷《活着》
•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 • 【答案】 • 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 • 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 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 味; • 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
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 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 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 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 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 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 幽微的火药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 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拜 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 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 也如此。 (1)提供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 物性格; (3)揭示社会本质,深化主题思想;
(2)答题模板:
理解标题内涵:一是具体的意思(文 中具体的××,即表层含义);二是与主
题相关的意思(即深层含义)。
标题的作用:①……②……③……
命题角度四:艺术技巧
叙述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 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 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
地深化主题。
命题角度二:主题
二、解题思路
① 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 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②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 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③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 ,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 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从而 把握小说的主题。 ④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主题,即知 人论世。 ⑤根据作者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题。 ⑥从揭示主题的句子来把握作品的主题。 ⑦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 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 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这种人称 的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 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 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 用。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 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 富的内容。
思路指引
3、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 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 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4、从分析环境入手。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特定 的自然环境中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 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或自然环境中去理解。 5、注意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介绍和 评价。 (弄清楚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5.品味语言特色
6.揣摩人物形象
7.注意环境描写
第二部分
题型剖析
命题角度一:情节
4.情节叙述顺序
•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 明,层次清晰。 •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 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 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 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 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 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 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 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 下文。 •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 楚,照应得体。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照应题目。
(2)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3)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 格。 (4)推动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5)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 示世态风情。 (6)深化作品主题。
解 答 环 境 描 写 作 用 题 的 思 路
(2)写景式开头。作用为: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
特殊情节的作用:
2、小说结尾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 亨利式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
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等。
Fra Baidu bibliotek
2.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
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
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 在的事物。“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 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