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疫情应急处置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痘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总则

1.1 背景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传播迅速、极易暴发流行等特点。多见于冬春季节,发病高峰在3-5月;人群中儿童普遍易感,10岁以下多见。由于水痘具有高度传播性,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传播迅速。近年来,常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引起暴发流行,对小儿威胁极大。

1.2 编制目的

为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发现、报告水痘疫情。疫情发生后,做好以控制传染源、开展健康教育为主导的综合防制措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办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

2 分级标准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围,按照对突发事件的分级规定,我将水痘突发疫情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等级。

2.1 特别重大疫情(Ⅰ级)

同一乡镇3周出现50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或全3周出现30个及以上水痘暴发点。

2.2 重大疫情(Ⅱ级)

同一乡镇3周出现40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或全3周出现20个及以上水痘暴发点,或同一县3周出现10个及以上水痘暴发点;或同一暴发点1周发生20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2.2 较大疫情(Ⅲ级)

同一乡镇3周出现30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或全3周出现10个及以上水痘暴发点,或同一县3周出现5个及以上水痘暴发点,或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发生10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2.3 一般疫情(Ⅳ级)

同一乡镇3周出现10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3 应急响应

3.1 一般疫情(Ⅳ级)的响应

(1)督导发生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应急技术方案,及时将疫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发生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24小时赶赴现场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3.2 较大疫情(Ⅲ级)的响应

在蓝色疫情响应基础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24小时赴现场指导、协助与督促落实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3.3 重大疫情(Ⅱ级)的响应

在黄色响应的基础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小分队现场蹲点,指导、督促落实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3.4 特别重大疫情(Ⅰ级)的响应

在橙色响应的基础上,报人民政府依法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包括应急接种、限制或停止集、集会、停工、停业、停课等。

4 先期处置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水痘暴发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卫生防病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先期现场处置,掌握第一手资料,有些资料也可通过与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同时上报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初步核实诊断,证实是否暴发。询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情况,初步核实诊断。考察疫情,判断是否暴发,初步制定调查处理方案。

(2)收集疫情资料,并简单分析,以估计此次暴发可能的严重程度,根据暴发的严重程度以确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准备调查的设备、工具等,包括人员,现场和实验室设备,办公场所和车辆等。

(4)组织准备必要的应急接种疫苗和消毒物资等。

5 报告与预警

5.1 信息报告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水痘病例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在24小时进行网络直报。

(2)当发生或可能发生水痘暴发、流行时,应按照本方案分级规定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的有关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在2小时通过或传真尽快向所在地县(、区)卫生主管部门、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进行网络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现场调查确认,随时报告疫情进展情况。各级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在2小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瞒报、漏报、缓报。

(3)指导各级医疗单位建立相应的传染病疫情报告部门,落实报告责任人,负责单位疫情的核实、报告和管理。各学校、较大的企业、以及建筑工地,指定相应人员搜索、报告传染病疫情,一旦发现疑似病人或暴发疫情时,立即将病人送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处理。

5.2 信息分析与预警发布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监测信息的汇总、分析工作,并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定期对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适时提出疫情预警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报请当地政府和水痘防控指挥部决定启动、变更和终止应急响应。

6 现场应急处置

6.1 流行病学调查

6.1.1 调查前准备

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小组的成员应包括流行病学、消杀人员等;其次初步确定调查处理方案,要准备好各种调查表格和各种消杀器材,并联系好参与调查处理的车辆和司机;最后通知当地初步行程和安排。

6.1.2 核实疫情,确认暴发

调查小组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听取当地汇报,了解疫情发生经过及已采取措施,开展相关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初步诊断。

6.1.3 开展病例调查与搜索

水痘病例个案调查重点要调查病例的出生日期、出疹日期和水痘疫苗的免疫史、感染来源等,填写《水痘暴发病例调查一览表》。同时调查当地人群水痘疫苗接种状况、居住环境、人口流动等容。同时对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

6.1.4 暴发原因调查

(1)评价水痘免疫水平。

(2)评价水痘暴发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3)开展病例对照调查或队列研究。

尽可能开展不同年龄段儿童病例对照调查或队列研究,估算水痘疫苗的效力或保护率。

6.2 控制措施

原则是边调查,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