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渝北区木耳镇防汛抗旱应急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有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确保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各村(居)和有关单位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有效控制水旱灾害扩大,防止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渝北区自然灾害处理办法》、《渝北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制订本预案。
1.3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3.1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防汛抗旱并重,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水平。
1.3.2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部门负责,建立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公众参与、专群结合的原则。
1.3.3 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学、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的原则。
1.3.4 坚持严格纪律、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抗旱的原则。
1.3.5 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抗旱用水原则。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水旱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理,包括江河洪水、洪涝灾害、水利工程险情、旱灾和洪水危机的应急管理和处理工作。
1.5 预案依据
1.5.1 《渝北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是本预案编制的主要依据。
1.5.2 本预案是《渝北区木耳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渝北区木耳镇突发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镇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处理的总体预案。
1.5.3 村、居民委员会,重要防洪部位,各水库(电站)工程,山洪灾害易发区划,抗旱水源工程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参照本预案编制单项的防汛抗旱预案和应急供水预案或方案。
2.基本情况
2.1.1 气象
渝北区属亚热带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不足,日照偏多,无霜期长的特点。春季气温回升较早,日差较大,雨水充分,但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低湿阴雨天气。夏季炎热,降雨集中,光照充分,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的控制,北方冷空气被阻于四川,形成连晴高温天气。秋季降温快,多有低温绵阴雨。冬季温暖,寡日照,少雨雪,多云雾。
2.1.2 河流分布情况、水文、地形地貌
本镇河流主要有后河流域、平淮河流域。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山陡坡大、具有明显的山区特色、海拔在370-750米之间,气候复杂、变化多端。
2.1.3 洪旱灾害的特点、成因
洪灾具有快、急、大而频繁特点。主要是因为坡大、多而陡、易涨易退山溪水,水势集中明显,暴发力强,沿河田、地及村(居)民较多,为害较大。地形复杂、干旱明显、每逢干旱季节,常有东日西雨,那山下雨这山晴,东旱西涝的现象。
2.1.4行政区划
全镇辖12村,2居委会,187个村民小组。
2.1.5 人口数量
底,全镇总人口38600人,总户数10817户,其中农业人口30573人,非农业人口8037人,
2.1.6 耕地面积
全镇底有耕地42174亩,其中田18090亩,土11631亩,农业人均1亩。
2.1.7 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