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的现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玄学的现代意义
(2009-05-31 16:24:33)
转载
分类:书中黄金
标签:
杂谈
对于魏晋,我总有一份割舍不了的情感:那股乱世政治弥漫的血腥昏昧之气总在鼻息之间挥之不去,那些放浪形骸洒脱不羁的风流名士翩翩风度总在眼帘之前若隐若现,那根起伏的麈尾摇曳而生的清谈雄辩之声总在耳畔回荡不绝,那些举止飘逸从容的灵魂内心的伤处苦闷总是让我时隔千年也难以释怀。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魏晋——一个充满了争议,充满了魅力,充满了矛盾,充满了风度的绝版时代。
年代久远,乱世惨淡,使得那段精彩绝伦的历史,那些绝无仅有的人物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些模糊,有些陌生。这也无法避免,既然叫绝版,就不要再去苛责它的不伦不类了。其实,只要稍稍进入魏晋名士们极度自由的心灵,只要略微倾听一下他们兴之所起的清谈侃语,我们我们就会立即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何其博大精深的玄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抽象得近乎荒诞的哲学理论用最智慧的方式,探索着、解答着一个个吞吐千年的深刻命题。惊讶地发现,其中的许多基本论调和锋芒所指,绝非仅仅是中古人的片段反映。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不可估量的伟力,在穿越超长的时间维度之后,依然在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指点着尘世的正道,照亮未来的行程。
魏晋玄学有好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精辟论道又是何其之多,信手拈来任一命题,哪怕或许仅仅只是一千年前世人们茶余饭后无心插柳的谈资,却也足以耗费学者们大量精力成就一篇洋洋大作。限于本文篇幅,更限于我的疏浅学历,在此实在难以展开逐一讨论。在玄学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我又最喜欢正始玄学阶段,因此,本文仅就正始玄学的现代意义加以粗陋评说,缺漏谬误之处,还望王老师不吝指正。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心为形役,是多少现代都市人无法回避的现实。
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往往使我们在喧嚣中忘记了自己为了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本末倒置的变态追逐就如同一根永远找不到端点的缰绳,强行拉着我们奔向一个又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的角落。我们只能在一个又一个的无人深夜默自叹息,却在下一个天亮后无可奈何地继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正始名士们和他们的玄学思想,能赐予我们怎样的解药?
让我们看看嵇康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在《卜疑》中,他一连提出了二十八种处世态度作为选择。有“将进伊挚而友尚父”,又有“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娈美色”;有“卑懦委随,承旨倚靡”,或者“进趋世利,苟容偷合”;有“恺悌弘覆,施而不德”,抑或“市南宜僚之神勇内固,山渊其志”,等等。这二十八中生活态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生活方式。而嵇康在经过反复思考和仔细甄别之后,最终作出了一种自己心目中的最佳选择:“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
这二十四个字,包含了太多对人生的思考,绝对可以作为第一流的生命格言而被永载人类智慧语库和人生审美大典。无论出世还是入世,无论与人相交还是于己捶问,都显得那样的雍容高贵而不失自然。
不愧于心,又不负于俗。能够方方正正做人,又能圆圆润润处世,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嵇康的一生也都在追求这个境界,可惜的是,他只做到了前者,而竭尽了全力也只画了一个带了太多棱角的椭圆,冷言对钟会便是最好的说明。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细细咀嚼这句深蕴睿智的为人指南。
不因为有利益才去和人打交道,不因为能赚钱才去做官。这句话我们时时讲,天天提,不说全部,只要我们社会中的人有五成能做到,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会大变。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今天,许多利益博弈是潜伏在更深层面中的,不像改革初期那样显而易见了。这意味着,如果参加一切活动(包括入仕为官)还要挖空心思像钱看齐,那么造成的危害将会是长远性的,深层性的。为利而兴的违法犯罪活动将会以一种更为精妙的设计横空出世,高智商、高隐蔽度的蛀虫,会一点点蚕食掉我们社会的根基。根本的解决思路,还是人生观的改变,这一点,一千多年前嵇康早就说了。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四个字“涤情荡欲”——把自己的情感、欲望洗涤干净,心态平和地笑看风云。在嵇康的诗文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有着一个十分明确的生活目标,有一幅非常动人的生活图景。他一生都向往着“越名教而任自然”,一生都追求自由闲适、如诗如画的生活。庄子是主张返归自然,泯灭自我的大师,而嵇康却是把庄子的返归自然的精神境界变为人间境界的第一人。
现实生活中很多标榜追求“心灵自由”的人,却无法避免地一个个走向了纵欲的深渊。嵇康主张的“涤情荡欲”,这与他在《养生论》中提出的“节欲养生”思想是一致的。这种“节欲”,不是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以礼节欲”,而是“涤荡灵魂,返璞归真”最后“泯灭物我,无欲无求”的更高境界。这样的境界,肯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实践,但有这样一种境界的存在,证明着人类可能达到的生活高度。
生活在诗里,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实际上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缓一缓自己匆忙行进的脚步,闲适一点,从容一点,这并不与奋发图强相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一个诗境,而不应该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立锥之地。
终点就那么一个,而沿途景色无限。
语言不能代替所有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也;存象者,非得意者。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王弼这段论述,可以看作义理抽象的完整的方法论,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关于象、言、意三者的关系,以及特定的“言、意”向普遍意义上“言、意”的升华的表述都是十分精准的。人们可以通过“言”明“象”,也可以通过“象”尽“意”,然后必须要“忘言”“忘象”,舍弃具体的“言”“意”,才能够升华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和“意”,从而“得象”“得意”。这种“得意忘言”的思想,在当时的意义是非凡的,它象征着义理对考据在重大命题探讨领域的全面胜利,完成了由汉代经学向为魏晋玄学的划时代转折。
而我想说的是,这种言意关系的论断,放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社会,能够留给我们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太少太少了,能够让我们独立地闭关拷问,最后享受醍醐灌顶的顿悟之感的机会太少太少了。即使悟出了什么,也会被逼着用语言或者文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即使当事人明显感到言不由衷、心力交瘁,也要满脸堆笑地“晒晒”自己的“真知灼见”,从而博得一个“于生活细心,于思考精微”的美名,才能安然入睡。
我也经常通过博客写一些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尽管是片段,我还是想把它们一点点地记录下来,建构一条自己成长的轨迹。然而明显地感到,有些时候面对那些灵光乍现的感动,竟然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词语去表述,去形容。写出来之后的文章,或许能够近似地逼近当时的所思所感,却始终无法让自己完全满意,无法让读者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曾经的感悟。“欲辩已忘言”,这究竟是一种曲高和寡的悲哀,还是一种独秀于林的高度?
王弼的这段言意之辩,再明确不过地指出了,能够完全用文字、用语言去表述的“意”,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意”。再高雅、再真朴、再圣洁的顿悟,通过语言这道关口过后,便会立刻庸俗不少。所以,任何情感的流露,用行动去体现就好了,千万不要说出理由。因为理由这个东西,说出来就是错。
既然已经能够用心心相印的熨帖感受,为何还要借助本来就只是工具的语言文字呢?为何还非要用它来限制、来束缚本来就难以名状的思想呢?现代人的一大误区,就是把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