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戏剧教学路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戏剧教学存在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单一、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等问题,提出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开展典型课例教法研究、采取戏剧改编的影视观摩和文字评论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选修课辅助”相结合的戏剧教学新模式、改变单一评价方式等对策,以实现中职语文戏剧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 戏剧教学 实验教材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B-0133-03
戏剧教学是有别于其他教学体例,基于戏剧的文学性和舞台性而展开的教学样式。它无章可循,没有现成套路,这让很多老师无从下手。戏剧教学应该着眼于戏剧的剧本文学性来“搭台唱戏”,本文以浙江省中职语文实验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上下册的两个戏剧单元教学为例,探索中职语文戏剧教学的新路径。
一、中职语文戏剧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语文戏剧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由于戏剧自身的特点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戏剧教学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边缘地带,戏剧教学和研究未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传统的中职戏剧教学方式让教师提不起兴趣,同时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采用问卷星软件设计的问卷对中职语文戏剧教学的情况进行调查,收到 582 份学生的问卷,经筛选得出 566 份有效数据。经过数据统计和整理,可以发现:一是学生对戏剧知之甚少,兴趣寡淡,平时不大关注戏剧文学作品的阅读;对文体了解较少,喜欢小说的学生要远远多于喜欢戏剧的。二是对于戏剧教学,学生侧重于对剧情的了解,远远大于对主题、人物和语言的了解。换言之,对戏剧的教学,要区别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教法。三是在教学形式上,学生渴望上戏剧排演课,以及戏剧欣赏和评论课。这充分说明学生还是想了解戏剧知识,培养戏剧素养的。
上述的教学现状,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教学方法陈旧。当前中职戏剧阅读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机械地给学生传授背景、剧情、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人物语言等内容,破坏了戏剧文本的完整性,或者完全依赖信息化手段,为了一味迎合学生的趣味,忽视了学生对戏剧的艺术感知和审美体验。二是评价方式单一。目前中职戏剧教学的评价手段比较简单,就是通过一纸试卷来完成,评价内容片面,这种评价方式具有很大的功利性,且评价方式单一。三是学生基础差,语文素养不高。戏剧本身就是通俗文学的一种形式,由于其特殊文学样式和时代差异,其说白与台词给语文素养不高的中职生带来了理解上的障碍,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四是与戏剧体裁有关。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要讲究舞台表演手段。而我们所面对的则是一部部案头读本,许多舞台动作与效果不是仅仅通过文字就可以体会得到的。
二、中职语文戏剧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声朗读独白,增强学生戏剧体验感和代入感。在学习《青鸟》这部戏剧时,学生挖掘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并在课文中找到了根据。在学生用合适人物性格、情绪等大声朗读分享台词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使用道具朗读台词,比如让学生披上 cosplay 造型扮演蒂蒂尔、米蒂尔以及仙女贝丽吕娜角色来朗读台词,提醒学生将肢体语言、语调、情绪和表情等渗透到表演中,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性格内向又木讷的学生也开始变得积极热情,无所顾忌,表情天赋一下子被释放出来,他们开始自觉运用声调、语气、肢体语言来表现动物狗、猫,以及食物糖、面包,还有事物水、光和火的内心活动。
2.探讨戏剧中的矛盾手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堂片段表演。以表演揣摩剧本丰富意蕴,体验人物情感变化;训练和指导学生在日常课堂进行戏剧教学的片段表演,学生的角色意识很强,创新性很大,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3.抓住道具对人物的塑造作用。以道具为抓手,通过表演、评价等手段,分析人物性格。笔者在《雷雨》课堂教学中,通过“找道具—析道具—演道具”三步,让学生概括《雷雨》中道具对人物塑造的作用,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人物性格。学生找出了雨伞、雪茄烟、旧照片、支票、旧衬衣等道具,通过片段表演,进一步理解了道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作用。这种新颖的方式,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以游戏和歌词激发兴趣,了解人物和情节。在《哈姆莱特》教学中,笔者以“口不对心”游戏开场,意在引导学生初步
中职语文戏剧教学路径探究
□浙江省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 康九星
文科研究·
感受“矛盾”。游戏在于预热,“口不对心”的话题刚好跟戏剧中经典的对白—— 奥菲利亚试探哈姆莱特是否对她真心的情节有关,让学生既能迅速抓住戏剧中的矛盾,又能够体验人物情感变化。
教师还可以用歌词来引导学生学习剧本。如让学生听现代熟悉的流行歌曲,结合歌词赏析剧本台词,一是可以将复杂剧情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梳理复杂剧情,不再对长篇的剧本有畏难的情绪;二是通过歌词揣摩戏剧语言,拉近与经典的距离,打通戏剧鉴赏的障碍,用现代熟悉的歌词帮助学生解读周朴园与鲁侍萍重逢时的复杂心情和矛盾冲突的根源,把握周朴园复杂情感与性格特征。用熟悉现代歌词化解陌生的剧本剧情,借流行歌曲品味经典台词的精妙。
5.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教师分析、学生扮演”的模式,采用信息技术提高戏剧教学的亮点,摸索戏剧人物辩论赛、模仿秀等教学样式,多实践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倾听学生的心声,开展“戏剧表演之星”评比。
6.改编戏剧或自拍微电影,更好地体会和演绎戏剧中的矛盾冲突与人物性格。在学习完《电影剧本两篇》之《天堂的孩子》(节选)后,由于学生热爱动漫,喜欢漫展,于是他们课后就改编了《歌剧魅影》这部歌剧。在表演中学生还集体哼唱伴奏,体验与分享创作和成功的乐趣。学生的改编富有时代气息,富有感恩、同情之心,表演很放松很沉醉。即使是一句台词的跑龙套角色脸上也带着成功的喜悦。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心理上的收获大于知识上的收获。
(二)开展典型课例教法研究。开展典型课例教法研究,可以以典型课例《哈姆雷特》教学之“你来提问你来答”举例。
《哈姆雷特》的教学,因为学生很少接触外国剧本,再加上对外国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多,让学生仅仅依靠阅读剧本还是很难理解其意。学生在预习文本后,普遍都说看不懂剧本。既然如此,笔者在介绍了《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以及全剧的基本剧情后,让学生再去读文本,根据文本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分组讨论,每组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其他组的同学对所提问题进行评估,根据难易度和深浅度给问题打分。假如问题被评 3 分,提问组就得 3 分,该问题就是一道 3 分题。其他组解答问题,如果很好地解决了提问组的疑惑,并得到大家的认同,就得 3 分。解答不够全面的酌情给分。每组提问与回答累计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名,按名次高与低来奖品鼓励。
有竞争,有加分,这种方式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再次回到文本,思考提问。提问题也是一种思考,也是对文本的解读。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其他学生有评估的权利,也更愿意去分析和思考,去文本找答案。学生的积极性让人出乎意料,提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有些问题的提出对于解读文本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国王和大臣波洛涅斯听完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的对话,为什么两人对哈姆雷特装疯的原因看法不一致? 再如,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说“我曾经爱过你”,一会又说“我没有爱过你”,为什么他会说出前后矛盾的话?又如,为什么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反复说:“去尼姑庵去吧!”“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于哈姆雷特而言什么是“生存”,什么是“毁灭”?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已经细读了文本。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也是从上下文的台词中去找依据,并积极思考,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做到了解读文本,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自始至终都是围绕文本,细读文本。只要言之有理,就是好的解读,文学作品的解读本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这样的课堂是言说的课堂,是思维碰撞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有趣有料的课堂,是学生真正做主的课堂。根据剧本内容的独特性,结合学生具体的学情,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对戏剧感到陌生,提高了戏剧文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去挖掘戏剧文学中的思想宝藏,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采取戏剧改编的影视观摩和文字评论相结合的方式。阅读和表演是相互独立但同时又是相互促进的,好的经典剧本往往容易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等,学生对影视改编兴趣很大,可以适当开展同一个篇目的文学剧本和影视改编的比较阅读,增加学生对剧本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影视评论的能力,更好地学习文学剧本。
学习《西厢记》,我们可以观看西厢记的影视,再结合剧本写文字评论;学习《雷雨》,我们可以观看《雷雨》的电影和话剧,再比较剧本里的人物形象写赏析;同样,《哈姆莱特》也有电影叫作《王子复仇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影视与剧本中的表现力,学生受益匪浅。
例如,教学《电影剧本两篇》时,针对《天堂的孩子》(节选)和《阿甘正传》(节选)剧本,笔者深知,电影视觉的冲击和剧本阅读相比较,自然对学生有吸引力。于是先播放了剧本改编的电影《小鞋子》和《阿甘正传》,然后布置学生回家写影评文字,设计成别有特色的“影评海报”,在课堂上开展“影评海报”展示和评选,甚至还给电影主角设计心理活动台词和配音等,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感强。这样把电影观摩和文字评论相结合的教学路径,深入解读电影剧本,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施“课堂教学+选修课辅助”相结合的戏剧教学新模式。对于不同类型的戏剧,可以尝试探索“课堂教学+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开展戏剧教学,就应该从语文教学原则着眼:确定教学设计的起点,找到课堂教学的起点,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雷雨》过程中,教师主要抓住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前旧恩怨”这一矛盾冲突,通过剧本台词和旁白进行人物分析,甚至请同学上台即兴表演一段两人的相认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比较生硬,割裂了剧本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对人物形象分析也不利。
选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延伸。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和缺憾。选修课也是演绎经典课本剧的好课堂,在选修课排演课本剧,(下转第141页)
·文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