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二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山如画”句有何作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研读下阕
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者 为什么思慕周瑜?
作者从下面几个角度与自己比较:
周瑜 年龄:24岁 生活:幸福美满 外貌: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47岁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成
词中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 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怀古是为了思今。词人赞美周瑜意 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词人47岁,周 瑜24岁)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他是多 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的豪杰人物,来 扭转宋廷不景气的现状啊!最最渴望 的就是自己能象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一 展宏图。这正是词人缅怀周瑜的原因 之所在。
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 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 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 诗大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 在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 较沉重的一类作品。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 “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 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 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 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 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 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 常用典故 •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 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 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 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 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 边的将领。 •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 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 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 指建功立业。 • 4、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 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 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 •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 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 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 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 写作特点 •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 志。 •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 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 伤时,孤寂失意。 • (3)手法: 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 (4)语言: 含蓄蕴藉。 •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 淮水,柳营,后庭花。 •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即事议论。 • (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 (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6、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 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7、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 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8、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 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9、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 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 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0、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 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泊秦淮》) 11、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 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 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 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2、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借廉颇以自比
影射南宋统治者不思 收复中原,以对此表 示不满 表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和 对朝廷不重视贤能的愤懑。
善于用典
• 《永遇乐》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典故来借 古喻今,抒情言志。每个典故的运用都有明确的 目的。
本词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的 作用分别是什么?
借古讽今
借赞扬孙权、刘裕 借讽刺刘义隆 借感叹“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 鼓” 指责南宋统治者苟安 江南 影射宋孝宗用张浚北伐 而以失败告终一事,并 以此警告韩侂胄北伐
小乔初嫁 下 阕 (公瑾) 总 赤壁之战 结 伤己: 早生华发 怀古
感慨:
现实
人生如梦
课外拓展
鉴赏:
赤壁 杜牡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思考: ①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句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② “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什么? ③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上阕的景物描 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 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上阕
(写景)
大江东去 (壮美) 赤壁故垒 (古老)
战 地 风 光
乱石 惊涛 “雪 ” 险 峻
江 山 如 画
参考答案:上阕作者的视野开 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 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 得宏伟、 壮阔、气势磅礴。 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 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作者 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参考答案: ①这一句表现手法是运用典故。 ② “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建功立业 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③曲折的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 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 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 才能而不得一展。另一层意思:只要 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 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京口北固亭怀古
• 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 一是要品赏韵味。所谓“知人论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是 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古人读诗主张“以意 逆志”,即用读者的“意”,根据作品中所 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 要表达的“志”。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 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 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 想感情。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 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 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