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李银红
与心理健康的成人相比,初中学生的情绪是最不稳定的,同时多见紧张、激烈。当情绪暴发时,他们的整个身心都会被这种情绪所笼罩。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顺利、正确地找到调节和渲泄紧张情绪的方法;有时他们会身不由已地发脾气。当受到家长、教师等成人的训斥,甚至遭到打骂时,很多“问题学生”和恶性事件都会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和酿成。本文就教师如何通过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把握学生情绪变化,增强教育效果,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商。
1、做心理健康的教师。心理健康,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才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教师,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当前,我们教师也处于动荡、变革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之中,诸如晋升职称、评选先进、教师分房、养老养小的负担、处理人际关系、有病得不到很好地医治、贫困地区正常的待遇得不到落实等等,难免产生自身心理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一旦带入课堂中,定会产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降低课堂效率,有时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对学生的伤害,甚至造成师生的对立,进而酿成暴力事件。
纵观各位优秀的教师,他们不仅有广泛的活动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更有健康的情绪体验。他们一方面表现为情绪乐观、稳定,另一方面表现为情感高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挫折、恐惧、不安全、意外等有相当高的忍耐力。
教师整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和痛苦。特别是我们教师总以为学生是在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处世,殊不知,学生的想法和教师的想法,其实相差很远。于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问青红皂白对学生发火;把自己的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等等。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们不能因为有各种残酷的现实而束手无策,我们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控制和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2、改进教法。现在推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的理论,较有成就、步子较大、效果较好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心理学联系在一起,注重对学生情绪的研究,使“情感与态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教学使用启发式和讨论式,体现教学民主。课内和课外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教师、与同学进行讨论、争辩,给学生提供产生灵感思维的机会,让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心灵得以沟通,学生的思维避免了限制,学习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奇迹往往就在这些过程中产生。这样长期坚持做下去,学生的情绪定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得到保持。
3、让幽默走进课堂。幽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它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润滑剂。让幽默走进课堂,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效果;幽默能抚平学生的烦恼,回归宽容与善良;幽默能让学生从错位和虚幻中认清真实的自我,变得冷静而明智;幽默能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更好地发展。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学中非常善于幽默,他还总结出了努力提高笑的水平
的十种方法,为我们第一线教师奉献了法宝。
为了有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了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多读《幽默大观》,多听幽默录音,多看幽默画片,不断提高幽默品位,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注意对四类家庭孩子情绪的把握。教师对学生情绪的把握,必须特别“小心”四类家庭的孩子。一是“严管型”家庭,这样家庭的孩子长期处在过份严格管教的气氛中,为了心理平衡,他们往往要在比较“弱”的教师和同学面前发泄;二是“拜金型”家庭,这样家庭的孩子不认“法”和“理”,往往横行霸道,不管课内、课外好耍野;三是“吵斗型”家庭,这样家庭的孩子,由于在家中要么被父母中的一方溺爱,要么被父母双方抛下不管,在吵打的气氛中生活,不易有宽容他人的好品质;四是“残缺型”家庭,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导致心理残缺,不能用正常的心态去对待自己和他人,往往是固执怪癖、多愁善感,情绪极不稳定,好发无名之火。只有对他们深入了解,对症下药,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5、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在所难免。但是学生总是不喜欢受到批评的,尤其是那些在家中做“小皇帝”、“小公主”的学生。做好批评的善后工作,就是要在对学生实施批评后,观察被批评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表现效果,以便决定是加强批评教育力度,还是改变批评教育方法。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日登载的文章:八成孩子“不想在否定中长大”。该文章不仅反映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更重要地也警示了教师如何用好批评和表扬,让它们有效地发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从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表明,教师必须谨慎把握三类学生的批评教育火候:一是偶尔犯一次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能因为他是第一次犯错误而原谅,更不能盲目批评,要让学生说话,了解事实真相,这是我们对学生可能发怒之前必须要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学生,真正了解学生,打心底里感到“调皮蛋”其实往往也是那样的可爱。若是因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限制,必须实施先批评,事后一定要查明原因,加以沟通。二是受到批评后不动声色的学生,教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批评力度不够,而应再做好仔细的调查,以防细节出错委屈了好人。三是受到批评后变本加厉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是破罐破摔,已非常讨厌上学读书,或非常讨厌批评他的教师,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要做到查根源、找“闪光点”,才会使批评有效,这也是挽救一个后进生必须做到的。
在对学生实施批评,甚至是发怒之前,我们只需用一点点的理智,很快地思考:究竟是什么惹恼了自己?除了当下的情绪,自己心中是否还有别的情绪干扰着,学生是否正好成了出气筒?教师只有冷静地思考,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要让学生每天都有份好心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仅要勤练内功,确保个人有个好心情,而且要教给学生忍让、自慰、转移、回避、改变环境、适度渲泄等舒散积郁的方法,使多余的心理能量及时的释放。
教师应成为学生情感发育和调适的导师,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