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油田开发中后期断块天然气藏的地质分析

油田开发中后期断块天然气藏的地质分析

油田开发中后期断块天然气藏的地质分析油田开发中后期,天然气藏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断块天然气藏的地质分析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断块天然气藏一般指沉积盆地中,由地质构造运动和古地貌变迁所形成的较小的、独立的气藏。

这种天然气藏的特点是规模小、产量低、开发难度较大。

因此,对其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断块天然气藏的地质分析进行探讨。

一、断块天然气藏的特征1.规模小断块天然气藏的规模往往比普通气藏小得多,其范围通常不超过10平方公里,而且产能有限。

一般来说,这种气藏的相对储量比较低,开采难度较大。

2.分布分散由于断块天然气藏是由各种构造及地质因素形成的,它们的分布较为分散。

钻井的成功率也较低,因此需要进行更为仔细的地质勘探,提高钻井成功率。

3.储量可信度低断块天然气藏的储量不仅规模较小,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地质难度,所以储量的评定与预测不如其他类型的天然气藏。

1. 地质构造运动断块天然气藏的形成与地质构造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地质历史的漫长岁月中,地球表面不断受到构造和侵蚀的影响,地壳经常发生变形和折断的现象,亦即断裂和隆起,从而形成了断块状天然气藏。

2. 古地貌变迁古地貌变迁是断块天然气藏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历史上,不仅出现了山脉抬升,还出现了海洋和低地的隆起和沉降。

这种古地貌的变迁经常会造成地质构造物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气藏储藏物质的堆积和组成的改变。

1. 断块特征分析断块天然气藏的特征,包括规模、分布等方面的特征,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出规划和开发方案。

对于断块结构进行分析,需要了解其存在的古地貌和断裂构造,进而确定气藏的存储模式和规模,选定钻井点位和适宜的开采方式。

3. 地球物理勘探和重建地球物理勘探是评估天然气藏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断块天然气藏的勘探和开发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其基础是利用物理现象研究地下构造和检测气藏的存在和分布,为后续的钻井和开采提供依据。

复杂断块油藏固井工艺难点与技术对策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固井工艺难点与技术对策研究

复杂断块油藏固井工艺难点与技术对策研究复杂断块油藏是指地层构造复杂,储集层孔隙、裂缝发育、孔隙度低、渗透率差,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大,导致油藏流体不均匀分布的一类油藏类型。

复杂断块油藏的存在给固井工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固井工艺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固井难度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固井成本高、固井效果不稳定。

一、固井难度大复杂断块油藏的地层构造较为复杂,储集层孔隙、裂缝发育,孔隙度低,渗透率差,这些地质条件导致了固井难度的增加。

地层岩性的不均匀性、孔缝度和裂缝度的差异性,给固井施工带来了挑战。

复杂的地层构造和不规则的孔隙结构使得固井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常规工艺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固井效果。

二、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复杂断块油藏的地层条件造成了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固井施工中难以完全填充地层孔隙和裂缝,导致固井强度差,固井质量无法保证。

由于地层构造不规则、孔缝度和裂缝度的差异性,注入压力容易造成地层破裂,从而影响固井质量。

固井质量难以保证会导致油井漏失,增加了油田开发成本。

三、固井成本高由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固井难度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固井施工需要采用更高端的技术和更复杂的工艺,这导致了固井成本的大幅增加。

高成本的固井施工不仅增加了油田的采收成本,也影响了油田的经济效益。

四、固井效果不稳定复杂断块油藏的地层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多变,这使得固井施工的效果往往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井下作业的安全和生产。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固井工艺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对策来提高固井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固井成本,稳定固井效果。

一、地质勘探技术提升地质勘探是油田开发的首要工作,准确地勘探到油藏的地质结构、岩性特征、孔隙结构等信息,是提高固井施工效果的基础。

要借助现代的地震勘探技术、井壁差异性测井技术、电阻率测井技术等手段,深入了解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力学性质,为后续的固井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固井设计技术创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固井难点,需要创新固井设计技术,设计出更适应复杂地层条件的固井方案。

科技成果——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科技成果——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科技成果——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适用范围
特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特别是针对厚层断块、多油层断块以及复杂小断块三类中高渗断块油藏
成果简介
针对断裂系统复杂、断块小、油层多、井段长、非均质强、油水关系复杂的地质体,在精细地质研究、三维地质建模及剩余油分布、水驱油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精细划分油藏类型,分析不同类型油藏的地质、开发、剩余油特点与差异,集成地质、油藏、钻井、采油多学科技术,综合应用层系、井网和先进的复杂结构井技术立体组合,优化投资,最大程度地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达到均匀水驱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是多种开发方式和开发方法的综合应用及优化过程。

工艺技术及装备
1、五级以下低序级断层描述组合技术;
2、断块油藏剩余油描述关键技术;
3、断棱精细刻画技术;
4、人工边水驱技术;
5、三级细分开发技术;
6、矢量化井网优化技术;
7、复杂结构井优化设计技术;
8、复杂结构井轨迹跟踪控制技术;
9、复杂结构井钻完井配套技术。

市场前景
该技术已先后在胜利油区等油田进行了推广应用,资源和经济效益十分突出,可在复杂断块油田推广应用。

试油测试技术在复杂小断块油气藏的应用

试油测试技术在复杂小断块油气藏的应用

试油测试技术在复杂小断块油气藏的应用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逐渐枯竭,石油勘探开发进入了复杂多样的油气藏时代。

复杂小断块油气藏因地层复杂、储层性质不均匀、储量较小等因素,勘探开发难度大,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的试油测试技术进行评价和分析。

本文将探讨试油测试技术在复杂小断块油气藏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意义和挑战。

一、试油测试技术概述试油测试技术是指通过井下作业手段,在油气井中采集地层流体,并对流体性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技术。

试油测试技术主要包括原油取样、油藏压力测试、渗流能力测试等内容,是石油勘探开发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试油测试技术的发展对于准确评价油藏储量、确定油气性质、优化开采方案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复杂小断块油气藏的特点1. 地层结构复杂:复杂小断块油气藏地层结构复杂多样,存在多种类型的岩性层和构造特征,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构造隐蔽性大,难以准确评价和预测地质构造。

2. 储层性质不均匀:复杂小断块油气藏储层性质不均匀,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大,孔隙度、渗透率存在横向和纵向的差异,导致油气分布不均匀。

3. 储量较小:复杂小断块油气藏储量较小,单井产量低,开发成本高,开发难度大,富集程度不高。

1. 通过试油测试技术获取精确的地层流体数据,对复杂小断块油气藏进行评价和分析,准确划分油气层,确定产层位置,制定有效的开发方案。

2. 试油测试技术可以评价储层的渗透性和孔隙度分布情况,为合理确定井网布局和注水开采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3. 通过试油测试技术可以获得地层流体的物性参数,包括原油密度、粘度、含水量等,为确定原油品质提供重要依据。

4. 试油测试技术可以测算地层地层压力、渗流能力等重要参数,为确定油气藏规模和封顶厚度提供数据支持。

四、试油测试技术在应用中的意义1. 提高勘探开发效率:通过试油测试技术可以获取真实准确的地层流体数据,有效评价和分析油气藏情况,为精确勘探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提高勘探开发效率。

2. 降低勘探风险:复杂小断块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难度大,通过试油测试技术可以准确评估油气储层情况,降低勘探风险,避免资源浪费。

浅层复杂断块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技术探索

浅层复杂断块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技术探索

浅层复杂断块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技术探索星19-3油田浅层复杂断块稠油油藏,受汽窜影响,资源有效动用受到极大限制,汽窜极易造成安全、环保隐患。

经过几年的探索,最终形成了适于该类油田的小排量多轮次吞吐技术、井位部署优化技术,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动用和单井产能的有效发挥。

标签:浅层;复杂断块;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技术1 油藏地质简介星19-3油田位于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构造较高部位,油藏类型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或断层-岩性油藏,开发目的层为齐家组油层,油层埋深256-520m,储层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27.42%,渗透率74-161.85×10-3μm2,50℃时地面脱气原油粘度337.7mPa.s,凝固点-6℃,原油相对密度0.9397g/cm3,属于普通稠油Ⅰ类。

2008年昌29-1和星19-3井在齐家组见到良好油气显示,蒸汽吞吐热采试验,产能获得重大突破,其中星19-3井放喷初期平均日产油达10.0t/d以上,目前累产1952t。

通过星19-6等3口评价井试采,取得较好效果,初步落实有利含油面积6 Km2,远景储量300×104t。

从中首批优选有利含油面积1.3km2,自星19-6井区至昌29-2井区以125m正方形井网部署25口开发井,动用地质储量15×104t,建产能1.5×104t。

2 制约浅层复杂断块稠油油藏有效开发的主要因素目前星19-3油田已完钻新井30口,其中评价井5口、开发控制井25口,油层钻遇率100%,油层平均厚度6米以上,证实了资源潜力的存在。

造成汽窜的几项因素:2.1 区块构造复杂、断层交错,地震资料表明断层断穿开发目的层,并相互断截,个别断层延伸至地面;个别区域地层倾角较大。

2.2 油层埋藏浅,基本在256-520m,取芯资料体现出储层成岩性校差,甚至未成岩。

如星19-8-1井取芯进尺26.53米,取芯长19.8米,岩芯收获率仅75%,个别取芯井段岩芯收获率为0%,体现出储层成岩性较差的特点。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随着油气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断块油藏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油气资源,然而断块油藏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油田注采调整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式。

1、油藏结构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其中可能存在多层结构、分层,也可能存在多种岩性,使得油藏的结构较为复杂。

开发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地质条件、勘探技术状况、生产技术状况等等,否则极容易造成开发受阻或者开采效率低下。

2、单井产量较低与常规油藏相比,断块油藏中单井的产能一般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油气分布不均匀,开采难度大。

需要采用更为精细的注水注气方案,以保证油藏的整体开采效果。

3、井网密度较低与常规油藏相比,断块油藏通常井网密度较低,需要通过较长的平面产量曲线来实现油藏的高效开采。

此外,可能还需要考虑增加井网密度以提高采收率。

二、油田注采调整做法调整的首要步骤是确定合理的注水、注气方案,根据油藏结构和规模,合理配置注入压力和注入含量,以达到最佳的覆盖范围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注入压力与注入含量的调整通常是交替进行的,同时需要监测年或半年的生产数据,以确定方案是否有效。

理顺注采方案后,需要根据注采调整的情况对生产作业进行整体调整,提高采油周期,减少开井次数,尽量避免对油藏造成伤害。

此外,还需要对采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生产不受设备故障的影响。

总之,针对断块油藏的开发问题,油田注采调整可以通过优化注水注气方案,提高采收率,最大限度地开发油气资源。

注采调整虽然涉及多方面的工作,但是理论上是可行的,可以通过长期实际生产的检验不断完善,确保实现更好的开采效果。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摘要】复杂断块油藏是一种具有不规则形状和复杂结构的油藏类型,开发难度较大。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这种油藏,精细开发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然后分别讨论了精细开发技术、水平井、压裂技术和人工适应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

文章总结了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贡献更大力量。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水平井、压裂技术、人工适应技术、意义、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油田逐渐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成为当前油田开发的主要挑战之一。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复杂、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开发技术已难以满足其高效、经济的开发需求。

当前,国内外在复杂断块油藏的研究热度逐渐增加,探索更加精细的开发技术成为重要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技术,探讨水平井、压裂技术、人工适应技术在其开发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延缓油田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究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技术,分析其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其开发机制、提高采收率提供有效借鉴,推动我国油田开发技术水平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并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地质构造复杂、渗透率差异大、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传统的开发方法难以满足其开采需求。

通过研究精细开发技术,包括水平井、压裂技术和人工适应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田的开采率。

本研究旨在分析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从而为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总结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的意义和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摘要】断块油藏开发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物控范围和传统开发模式不匹配、油气杂质含量高导致生产困难增加、复杂的油藏结构导致开发困难、注采参数调整不当表现不佳、水驱不受控导致开采效率下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注采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调整注采参数和采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断块油藏开发的特点,探索更有效的注采调整方法,为油藏开采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注采调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优化调整策略,才能实现断块油藏开发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断块油藏、开发问题、注采调整、物控范围、传统开发模式、油气杂质、油藏结构、注采参数、水驱、开采效率、重要性、方法、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断块油藏是指由于地层构造复杂、孔隙裂缝结构不规则等因素导致油田呈现出多块块状储层分布的油藏。

在开发过程中,断块油藏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注采调整以提高开发效率。

一。

由于断块油藏的非均质性,采用传统的均匀注采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油藏内不同地质单元的开采需求,导致部分区块开采不充分,影响整体开采效率。

油气杂质含量高导致生产难度加大是断块油藏开发的另一个难点。

由于油田内油气杂质含量较高,易引起管壁结垢、堵塞等问题,影响产能的释放,增加了生产管理的难度。

复杂的油藏结构也是断块油藏开发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断块油藏内部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单元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渗透率、孔隙度等特征,要实现有效的开发需要针对性的注采调整措施。

注采参数调整不当也会导致断块油藏开发表现不佳。

注水量、注气量、注聚合物等参数的选择与调整直接影响着油藏的开采效率,错误的调整方式会导致开采效果不佳,甚至加剧油田开采难度。

水驱不受控也是影响断块油藏开采效率的因素之一。

在断块油藏开发过程中,水驱效应可能导致油藏压力过大、水油比偏高,影响采油率和产能释放,需要通过注采调整的方式加以控制。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1. 引言1.1 引言复杂断块油藏是指油藏中存在多个断块状油层或者油藏呈不规则形态、非均质性较强的情况。

这种油藏一般具有地质构造复杂、储层非均匀、流动性差等特点,给油田开发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复杂断块油藏,需要采用精细开发技术,通过综合利用各种增油技术,实现油藏高效开采。

精细开发技术是针对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结合地质、工程和物理等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的开发方法进行油藏开采。

水驱开发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注入水或者其他驱替剂来推动油藏中的原油向井口移动,提高采收率。

CO2驱开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中,通过注入CO2气体来增加油藏中的驱替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

除了水驱和CO2驱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增油技术可以应用于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中,如聚合物驱、油藏压裂、地面改造等方法。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开采效率,实现地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精细开发技术及其应用,以及水驱、CO2驱等不同的开发方法。

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讨论,可以为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复杂断块油藏特点复杂断块油藏是指油藏中存在多个断块,每个断块之间的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类油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非均质性强:由于不同断块之间的地质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油藏整体非均质性较强。

这种非均质性会对油藏的开发造成一定的困难,需要精细的开发技术进行处理。

2. 油气分布不均匀:在复杂断块油藏中,油气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有些区域油气富集,而其他区域则比较稀疏。

这就需要开发技术精细化,以确保对每个区域的开发均衡和高效。

3. 产能差异大:不同断块之间的产能存在差异,有些断块可能具有较高的产能,而其他断块则相对较低。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优化生产方式,以充分挖掘高产能断块的潜力。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随着油气勘探领域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复杂断块油藏被发现。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油气藏规模大、地质构造复杂、流体储层参数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在开发中存在一系列难题。

如何全面、高效地开发复杂断块油藏,是当前石油工程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此,本文就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进行一些浅谈。

首先,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需要深入地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储层构成、物性参数、地质结构等信息。

之后,根据储层特性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

复杂断块油藏一般都细分为若干个断块,不同的断块具有不同的流体储量、物性参数以及地质结构,因此需要针对每个断块制定不同的开发方案。

这就要求开发人员具备较充分的生产技术和准确的储层评价能力。

其次,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开采技术。

传统的采油方法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经常会出现效果不好的情况,如开采效率低下、油水混采等问题。

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新的开采技术。

例如,通过水驱、气驱、蒸汽驱等技术改变原油的流动性,提高油井产能;利用不同的人工举升方法缓解油井的排水能力不足问题;通过改变采油井组合方式,减少井地压力差异引起的油气不稳定等问题。

最后,精细化管理是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油田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采出的油气质量、生产效率、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

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生产监管机制,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和管理流程,确保安全高效地开发。

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开发人员有系统生产技能和领导能力,加强与相关专家、院校的联系,不断学习和深化对于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复杂断块油藏开发需要开发人员具备多方面的能力,需要掌握先进的开采技术,精细化管理油田生产。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进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浅谈复杂断块油藏是指由多个断块组成的油藏,这些断块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地质特征和渗透能力,因此开发难度较大。

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从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精细开发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1. 地质特征复杂:复杂断块油藏通常由不同类型的地层组成,包括砂岩、泥岩、页岩等,地质构造也多样化,存在着多种构造,如褶皱、断裂等。

这些不同的地质特征导致断块之间的渗透性和孔隙度存在差异,使得油气在不同的断块中具有不同的储集特征。

2. 分布不均匀:复杂断块油藏的断块分布通常不均匀,存在着大的断块和小的断块,有的大断块之间距离较远,有的小断块之间则更加密集。

这种不均匀的分布使得油气在不同的地质构造中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

3. 储量分散:由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多样化和不均匀性,油气的储量分布也比较分散,有的地方储量丰富,有的地方则储量较少,这就要求开发人员对不同的断块进行细致的评价和开发。

二、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开发方法和技术1. 地质分析: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征非常多样化,因此在进行精细开发之前,需要对油藏进行详细的地质分析,包括地层岩性、孔隙度、渗透性、构造形态、裂缝分布等方面的评价,以便指导后续开发工作。

2. 水驱开采:对于复杂断块油藏,采用水驱开采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注水的方式,可以提高油藏的整体压力,促进油气的迁移和聚集,提高采收率。

3. 水平井开发:由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传统的垂直井难以有效开采,因此水平井开发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水平井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开采阻力,提高油气采收率。

4. 智能化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开发技术正在成为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开发的重要手段。

通过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油藏模拟技术等手段,可以对复杂断块油藏进行精细评价和设计,提高开发效率和采收率。

复杂小断块油藏开采技术研究

复杂小断块油藏开采技术研究
1 复杂小断块油藏地质特征
的井达到了40/。百色油 田通过对5 .t d 口井的注水吞吐试验 ,累积增油 4 6t 33 ,效果比较好。
2 . 注C0, 吐技 术 2 吞
C , O 注入油层 中在 油层压力下可形成 高密度压缩态流体 ,其性 质 更接近于原油中的中间烃 ,易于向油中溶解 ,并能 有效膨胀 原油 ,改 善原油物理化学性质 ,也能有效抽提原油中的 中间烃甚至较重的烃类 组分 ,故常 选 为吞吐 注入 剂。注 C 吞吐机 理主 要包 括以下 一些 内 O,
5 H井进 行了注水吞 吐开发试验 。注水吞吐前 单井 日产油量 基本上都 低于0 t ,油井 通过 注水吞吐后 ,日产油量基 本上都大于 1 t ,有 ./ 2d ./ 0d
学 术 研 讨
南 缸 科 技 2 1g第 期 02 3
岩作 用 、 裂缝改造 ,其 中沉积相及成岩作用是主要因素。
入水的增加 ,油藏压 力也上升 ,当高于饱和压力时 ,油藏 中的游离气 将重新溶解 ,储存一定 的弹性驱 油能 量。这样一方面原油从小孔道进
入了大孔道 ,更利于采 出 ,另一 方面地 层压 力得以恢复 ,为原油的流
氮 气 吞吐 作 为一 种提 高 油藏 采 收率 的方 法 ,其 作 用机 理主 要
() 1 构造 复杂 ,断块 小而多 。复 杂断块油藏 的形成主要来 源于 众 多 的断层切 割作用 ,断层 多是这 类油 田共 同的 、最突 出的地质特 征 。一个 较大 的复杂 断块油 田 ,往往 有几十 条甚至 上百条 的断层 分 布 ,由于油藏被众多断层切割 ,结果形成了许 多被切割 的不连通 小断
学 术 研 讨
肉 肛 . 技 2 1年第3 科 02 期
复杂小 断块 油藏开采 技术研 究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构造研究方法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构造研究方法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构造研究方法摘要:复杂断块油藏含油面积一般较小,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严重,存在严重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注采井网部署难度大;断层多而小,不容易识别,构造解释难度大;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油水界面不统一,油藏开发和调整难度大。

针对以上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本文从全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双级性显示、相干体切片以及RFT等新技术的应用,多方面阐述了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构造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复杂断块、全三维地震、双级性显示、相干体切片1概述复杂断块油藏是原油储层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油田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复杂断块构造解释主要是对多条断层相互交切地层形成的断块构造进行解释[1],如果断层的组合、交切关系不清楚,断裂系统就不能梳理清楚,构造解释和断块成型后再认识难度就会增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断层识别和断层组合进行反复的调整,即使这样,也难免会漏识、误识小断层,使断层组合出现错误。

随着地震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强相位追踪、滤波、多方向剖面与动态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干体切片等技术,可以对复杂断块油藏的构造进行全三维精细解释。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构造解释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常规地震资料解释断块结合部,包括主测线、联络线、任意线、连井线地震剖面的解释与对比,加上新钻井的资料确定边界断层的位置;在收集大量井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地层对比、绘制不同方向的加密油藏剖面,并且应用多种动态监测资料,逐渐加大对小断层的认识程度,进而不断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构造认识。

2精细构造解释2.1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落实构造格局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实现了地震资料的立体解释和断层的交互解释,有效避免了断层解释的“多解性”[2]。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不同方向连井剖面的解释,建立区块的种子点。

种子点数据的立体旋转显示种子点层、断层、井位等,以帮助解释人员把握工区整体构造格局,构建工区整体构造框架[2]。

② 区域自动追踪。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断块油藏是指由多个油藏分散组成的,其物质流动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油藏。

目前,断块油藏的开发已成为建设国内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断块油藏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储量估算难度大、注采间影响问题、井网布置问题、水驱动方案设计问题。

针对断块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探讨了注采调整做法。

其中,注采调整是通过对油田注采效率的提高,优化储层开采方案以增加采收率和缩短生产周期的一种有效途径。

注采调整做法适用于断块油藏开发,可以大大提高油田开采经济效益,具体做法如下:一、储量估算做法断块油藏储量估算难度大,常常存在储量蒸发、变质、排出等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成熟的物理模型和实验数据,结合地面生产数据,对储层的成藏类型、物性、压力分布等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储量估算方法。

二、注采间影响问题对于断块油藏,注采间影响问题较为突出,如果注入量过多则油藏内的水分压井打破,从而水去油留,导致油藏储量和采出率下降。

注入量过少,则会导致油藏压力不足,使得采油机会减弱。

因此,针对断块油藏注采间影响问题,可以采用模型模拟分析,通过实测数据结合理论计算确定最佳注采比例。

三、井网布置问题断块油藏井网布置方案设计关键是井距和井口数量的确定。

若井口数量过少,则会导致采集效率低,采出时间长,因此,需提高采集效率。

而井口数量过多则会因采油采水混杂,从而对井身有阻碍效应。

取得较好的效果,则要考虑油田财务预算和数据库的制约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井网布置方案和井距方案。

四、水驱动方案设计问题对于断块油藏,水驱动方案的设计也应以内部流动规律为出发点,从全局角度考虑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在确定注采量的基础上,可采用常规水驱动方案,也可考虑设置水驱动泵组,进一步提高采油效率。

总之,针对断块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注采调整做法,从而实现增加采收率和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

同时,还应遵循科学、严密、实用的设计原则,提高开采效率,为国内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复杂断块油藏沉积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301区块为例

复杂断块油藏沉积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301区块为例

( . r e s P toe m i ri at ce c s tt, qn , i n j n 6 3 ;. qn ledHa r INo t at er l h u Unv st E r S i e n tueDa igHel gi g1 5 2Da igOi l l e y h n I i o a 1 8 i f a E poaina dDeeo me t mma dDa igHeln j n 6 7 23Da igOii dE poaina dDeeo me t x lrt n vlp n o Co n , qn , i gi g 1 3 1 ; . qn le x lrt n vlp n o a fl o
a c m u a i n o h s a e . ih t e sud n o la d g s a c m u a i n p te n wh c o t o l d b o m a i n c n e t d cu l t ft i r a W t h t y o i n a c u o l t a t r . i h c n r l y f r to o n c e o e
R sac si t, qn . i n j n 3 ) ee rhI t ueDa igHel gi g1 1 n t o a 6 7 2
Absr c: er s a c o ia d g sa c m uai n r l n Be1 e r si nb o k 3 s o st a : i ra’ Sola d g s ta tTh e e rh f rol n a c u lto u ei ld p e so l c 01 h w h t h sa e t i n a a c m ua in r l S s p ro .n he f r ai n d v lp e ti o cu lt ue i u e ira d t o m to e eo m n S c mplt . e tpc ld l e o i o a y tm ,f ut o eeTh y ia et d p st n ls se a i a l s ai gfu ttc o i et sa d p riu a i a d g sm ir to a tr t . e o et an f co sf rola d g s e ln , l e t nc s ti n atc lr ol n a g ai n p t n ec, c m hem i a t r o i n a a ng e b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井网部署及注采井网完善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井网部署及注采井网完善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井网部署及注采井网完善前言在石油行业中,复杂断块油藏是最难开采和管理的油藏之一。

它们的地质构造比普通油藏更加复杂,使得油藏内部的油气分布非常难以预测和控制。

因此,在开发这类油藏时,井网部署以及注采井网的完善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井网部署及注采井网完善的相关内容。

复杂断块油藏及其特点复杂断块油藏是指由多个断块组成的地层构造,其中每个断块之间都存在断裂带或者滑动面。

这些断裂带或者滑动面会对油藏中的油气运移和分布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其在地质构造上更加复杂。

由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其油气运移和分布也相对不稳定。

一般来说,这类油藏中的油气分布比较零散,而且产油层厚度也比较薄,使得采油难度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复杂断块油藏中的油气存在于多个断块之间,因此需建立合适的井网部署和注采井网,以实现有效开采和注采。

井网部署建立合适的井网部署是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的关键之一。

一般来说,井网部署的目标是在覆盖油藏的整个面积内,通过不同的钻井方案,建立一个均匀分布且最大化覆盖复杂断块油藏的井网。

井网部署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油藏的地质构造、油气分布情况、储量大小等。

在确定井网位置时,聚类分析和Kriging插值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聚类分析可以通过聚类油井尽量均匀地分布在油田中。

而Kriging插值方法用于对油田中没有井的位置进行预测,从而确定适合的井位。

在确定井位后,还需要根据油藏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钻井方案、钻井深度及井壁完整性等。

在完成井网部署后,需要进行高效的井间协调和井际连通。

井间协调和井际连通可以通过水力压裂等技术手段进行优化,使得油气能够充分地涌向井眼,实现较为高效的采收和注入。

注采井网完善在进行注采井网完善之前,需要对井网部署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哪些井产生油、哪些井需要注入水或气体,以及如何调整油井和注入井的产量以最大限度地生产油。

注采井网完善的主要任务是预测油藏的压力分布、渗透率分布以及油水产量等参数。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井网部署及注采井网完善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井网部署及注采井网完善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井网部署及注采井网完善背景复杂断块油藏是指油藏构造比较复杂,油气分布较为分散的油藏。

其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采用一系列复杂的工程措施来实现油藏的有效开发。

其中,针对井网部署及注采井网完善是关键的技术难点。

井网部署井网部署包括井位确定、井间距离确定、井网类型选择、井的排列方式确定等。

针对复杂的断块油藏,井位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油藏的构造、尺寸和地质特征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3D地质建模、工程模拟等技术手段来辅助决策。

同时,井间距离的确定也是十分重要的,井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油田的开发效益。

在井网的类型选择上,常见的有直井井网、斜井井网等。

在选择井网类型的时候,需要考虑油藏性质、地质条件、采收率等因素。

确定井的排列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矩形排列、等三角排列、菱形排列等因素。

井网部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井与井之间的有效注采配合,实现复杂油藏的最终开发目标。

注采井网完善注采井网完善主要包括井筒改造和井网管理两个方面。

在井筒改造方面,需要对老井进行改造,提高注采效率。

井筒改造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要根据沉降、压裂等因素来确定改造方案。

同时,井网管理也十分重要,需要通过完善的井网管理系统,实现井网的自动化管理、优化控制、故障诊断等。

总结综上所述,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井网部署及注采井网的完善是开发复杂油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

在井网部署方面,需要结合油藏特征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来确定井位、井间距离、井排列等参数。

注采井网完善方面,则需要通过井筒改造和井网管理等手段来提高注采效率和优化井网运行效果。

复杂断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研究与实践

复杂断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研究与实践

解 释 技 术 , 以 5m 0 解 释 密 度 , 进 行 沙 三 段 、枣 0 0 X 5m 、枣 I I I
油 组 油 层 顶 界 和 底 界 的 层 位 追 踪 和 断 层 解 释 。编 制 完 成 枣 I I I
油 组 油 层 顶 界 和 枣 I 油 组 底 界 两 层 构 造 图 。 新 解 释 出 的构 造 I I
3m 0 ,断 层 密 封 性 较 差 。
2 3动静态资料验证新构造 .
在 构 造 基 础 上 ,结 合 对 比 、 地 震 资 料 ,编 制 出5 油 条 藏 剖 面 图 ,进 一 步 落 实 构 造 和 检 验 构 造 落 实程 度 。 应 用 动 态 示 踪 剂 检 验 结 果 和 对 地 层 能 量 变 化 的 分 析 表 明 , 新 构 造 内部

1 引盲
这 两 个标 志 层 在 平面 上 都 容 易追 踪 对 比 ,断 层 明显 。主 要 目的 层 枣 I油 层 底 界 为低 频 , 振幅 连 续 性差 ,特 征 不 明显 , 断点 要 I
王 12 l 块 位 于 王 官 屯 油 田 官 东 构 造 带 上 ,是 受 两 0X 断
盾 ,开 展 了复 杂 断 块 油 藏 改 善 开 发 效 果 的 研 究 。
合 , 标 定 主 要 目的 层 枣 I油 组 、 枣 I 油 组 的地 震 反射 特 征 , I I I 为层 位 追 踪 、 断 层 解 释 奠 定 基 础 。
225 细 构 造 成 图 ..精 在 精 细 地 层 对 比 和 层 位 标 定 基 础 上 ,应 用 G o rm 震 eFa地
该 地 区 对 比 的主 要 标 志 层 为 沙 一 下 生 物 灰 岩 、 沙 三 段 火成 岩 、枣 0 组 石 膏 段 、 枣I 油组 顶 部 泥 岩 ; 目的层 枣 I 油 I I I I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

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注采调整做法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油田开发已经步入了后期开发阶段。

在这个阶段,油田的断块油藏开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断块油藏开发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产能下降、注采不均匀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注采调整做法。

一、产能下降随着油田的开采时间的延长,油井产能逐渐下降,这是由于油层渗透率的逐渐降低、地层压力的逐渐减小等因素导致的。

在断块油藏中,产能下降的问题更为突出,因为断块油藏中的油井之间的地质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一些油井的产能下降更快,一些油井的产能下降较慢,这就导致了断块油藏整体产能的下降。

二、注采不均匀在断块油藏中,油井之间的地质条件不均匀,使得注采不均匀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油井的采油速度过快,一些油井的注水速度过快,导致了断块油藏中的油水比失衡,甚至出现了一些油井因为过度注水而导致生产受阻的情况。

以上就是断块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需要通过注采调整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采取差异化生产措施针对断块油藏中产能下降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差异化生产措施。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油井的地质条件和产能情况,制定相应的生产措施。

对于产能下降较快的油井,可以采取增产措施,如增加注采比、进行压裂等;而对于产能下降较慢的油井,则可以适当减少生产压力,延长生产寿命。

二、优化注水系统针对断块油藏中注采不均匀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注水系统来解决。

我们需要对断块油藏进行细致的地质调查和分析,明确不同油井的地质条件和产能情况。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优化注水系统的布局和参数,使得注水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各个油井中,从而减少油井之间的油水比失衡情况。

三、采取封堵措施针对断块油藏中产能不均匀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采取封堵措施。

具体来说,就是对一些产能过快的油井进行封堵处理,阻止过多的油涌入这些油井,从而减缓其产能下降的速度;而对于一些产能较慢的油井,则可以通过封堵孔或压裂等手段提高其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特征分析
广北区位于八面河油田的北部斜坡带,区内断层发育,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构造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单砂体含油面积多小于0.3km2,属于复杂、极复杂小断块油藏,油井生产情况差异大,注水效果待进一步认识,有必要分油藏类型进行开发特征认识,以指导区块及同类型油藏下步开发调整。

标签: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特征;含油宽度;开发调整
1 研究区储量分布特征
经落实,研究区共有510×104t地质储量,考虑研究区内各层系之间的渗透性差异,及由此造成的油藏开发特征、开发水平的差异,本次研究以50×10-3um2为界限,将细分后的各单砂体划分为中高渗透油藏和中低渗透油藏,其中中高渗透油藏300×104t,分布在沙三段、沙四段2、3、4砂组,平均渗透率154×10-3um2,中低渗透油藏210×104t,平均渗透率26×10-3um2,分布在沙四段1、5、6砂组。

2 中高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该类油藏具有以下地质特征:储层物性好、边水较活跃,地层能量评价为较充足或充足。

油井生产具有以下开发特征:
2.1 油井多以天然能量开采
新井投产、老井补孔措施后,初期产量高(大于10t/天),但含水上升快、产量下降快,且砂体水淹后,油井含水持续上升,由于后劲不足,提掖潜力小。

2.2 注水有效地降低了砂体自然递减率
例如:广北9块S423砂组注水15年,对应油井长期稳产,砂体共有15口井生产过,单井平均累采油16570t,最高达51500t。

砂体采出程度43.6%,远远高于邻块同层位的24.8%和36.1%,目前开井4口,目前生产油井依然保持中含水状态,综合含水88.5%,日产油8.9t。

因此,注采调整可有效控制砂体的自然递减率。

2.3 油井轮采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开发初期的高速调层补孔阶段为区块后期稳产造成被动的同时,也为油井轮采创造了可能性,轮采潜力逐渐增大。

2005-2014年轮采20井次,平均单井年增油350t,因此,在构造有利区域进行轮采,逐渐成为广北区增油亮点,为该区的稳产、上产做出巨大贡献。

3 中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该类油藏具有以下地质特征: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滨浅湖滩砂和滨浅湖泥岩,储层平面、纵向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相对差,边水不活跃,天然能量评价不足。

油井生产具有以下开发特征:
①天然能量开采时,受地层能量影响,早期投产油井较后期投产油井产能高,近边水油井较内部油井液量高,同一时期投产油井,物性决定产能,随地层能量下降,油井生产后期由于供液能力变差,产量下降。

②合理注水有利于补充地层能量,改善油井开发效果,减缓井组递减,提高砂体采出程度。

例如:广北8块沙四段1砂组(图1),天然能量生产一段时间后注水。

对于近边水的一线油井,天然能量可维持生产,油井日产油量在1.0t以上可维持生产49个月,0.5t以上可维持生产72个月,累计采油量4430t,油井生产后期(79个月),由于地层能量下降,液量略有下降(10t左右)。

对于远边水油井,生产36个月(归一化数据)后,由于地层能量下降,单井日产液量下降到5t,日产油量1.9t,但低液低产水平稳定时间长,日产油1.0t 以上可维持生产56个月,0.5t以上可维持77个月,单井累计采油量4827t。

实施注水后,有效补充了砂体地层能量,地层压力回升。

对于近边水一线油井,分两个阶段:注水见效产量上升,含水上升产量下降。

油井日产油量在0.5t以上可维持生产97个月,累计采油量2481t,单井总共累计采油量5868t,较天然能量开采条件下,单井增油1438t。

对于内部二线油井,注水前,66个月累计采油量4635t,注水后,分两个阶段:注水见效产量上升,含水上升产量下降。

根据油井数据归一化递减趋势,注水后油井日产油量在0.5t以上可维持生产116个月,单井累计采油量9717t,较天然能量开采条件下,单井增油4890t。

③注水强度、井距的大小和水淹速度有直接关系。

该区天然能量不足,注水前压力保持水平仅为29.3%,油井附近储层能量亏空严重,导致水井与油井间方向性强;其次,储层平均有效厚度 5.8m,水井日注水185m3/d,油井日产液量38 m3/d,注水强度(7.9 m3/d.m)高、注采比(4.9)过大是导致油井短时间水淹的主要原因,而井距(平均210m)越小,見效、水淹速度越快。

参考文献:
[1]张金岗,赵亚兵,等.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中立体井网开发技术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2):164.
[2]关富佳,刘德华等.复杂小断块油藏立体井网开发模式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0,17(2):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