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特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特征分析

广北区位于八面河油田的北部斜坡带,区内断层发育,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构造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单砂体含油面积多小于0.3km2,属于复杂、极复杂小断块油藏,油井生产情况差异大,注水效果待进一步认识,有必要分油藏类型进行开发特征认识,以指导区块及同类型油藏下步开发调整。

标签: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特征;含油宽度;开发调整

1 研究区储量分布特征

经落实,研究区共有510×104t地质储量,考虑研究区内各层系之间的渗透性差异,及由此造成的油藏开发特征、开发水平的差异,本次研究以50×10-3um2为界限,将细分后的各单砂体划分为中高渗透油藏和中低渗透油藏,其中中高渗透油藏300×104t,分布在沙三段、沙四段2、3、4砂组,平均渗透率154×10-3um2,中低渗透油藏210×104t,平均渗透率26×10-3um2,分布在沙四段1、5、6砂组。

2 中高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该类油藏具有以下地质特征:储层物性好、边水较活跃,地层能量评价为较充足或充足。

油井生产具有以下开发特征:

2.1 油井多以天然能量开采

新井投产、老井补孔措施后,初期产量高(大于10t/天),但含水上升快、产量下降快,且砂体水淹后,油井含水持续上升,由于后劲不足,提掖潜力小。

2.2 注水有效地降低了砂体自然递减率

例如:广北9块S423砂组注水15年,对应油井长期稳产,砂体共有15口井生产过,单井平均累采油16570t,最高达51500t。砂体采出程度43.6%,远远高于邻块同层位的24.8%和36.1%,目前开井4口,目前生产油井依然保持中含水状态,综合含水88.5%,日产油8.9t。因此,注采调整可有效控制砂体的自然递减率。

2.3 油井轮采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开发初期的高速调层补孔阶段为区块后期稳产造成被动的同时,也为油井轮采创造了可能性,轮采潜力逐渐增大。2005-2014年轮采20井次,平均单井年增油350t,因此,在构造有利区域进行轮采,逐渐成为广北区增油亮点,为该区的稳产、上产做出巨大贡献。

3 中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该类油藏具有以下地质特征: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滨浅湖滩砂和滨浅湖泥岩,储层平面、纵向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相对差,边水不活跃,天然能量评价不足。

油井生产具有以下开发特征:

①天然能量开采时,受地层能量影响,早期投产油井较后期投产油井产能高,近边水油井较内部油井液量高,同一时期投产油井,物性决定产能,随地层能量下降,油井生产后期由于供液能力变差,产量下降。

②合理注水有利于补充地层能量,改善油井开发效果,减缓井组递减,提高砂体采出程度。例如:广北8块沙四段1砂组(图1),天然能量生产一段时间后注水。

对于近边水的一线油井,天然能量可维持生产,油井日产油量在1.0t以上可维持生产49个月,0.5t以上可维持生产72个月,累计采油量4430t,油井生产后期(79个月),由于地层能量下降,液量略有下降(10t左右)。

对于远边水油井,生产36个月(归一化数据)后,由于地层能量下降,单井日产液量下降到5t,日产油量1.9t,但低液低产水平稳定时间长,日产油1.0t 以上可维持生产56个月,0.5t以上可维持77个月,单井累计采油量4827t。

实施注水后,有效补充了砂体地层能量,地层压力回升。

对于近边水一线油井,分两个阶段:注水见效产量上升,含水上升产量下降。油井日产油量在0.5t以上可维持生产97个月,累计采油量2481t,单井总共累计采油量5868t,较天然能量开采条件下,单井增油1438t。

对于内部二线油井,注水前,66个月累计采油量4635t,注水后,分两个阶段:注水见效产量上升,含水上升产量下降。根据油井数据归一化递减趋势,注水后油井日产油量在0.5t以上可维持生产116个月,单井累计采油量9717t,较天然能量开采条件下,单井增油4890t。

③注水强度、井距的大小和水淹速度有直接关系。该区天然能量不足,注水前压力保持水平仅为29.3%,油井附近储层能量亏空严重,导致水井与油井间方向性强;其次,储层平均有效厚度 5.8m,水井日注水185m3/d,油井日产液量38 m3/d,注水强度(7.9 m3/d.m)高、注采比(4.9)过大是导致油井短时间水淹的主要原因,而井距(平均210m)越小,見效、水淹速度越快。

参考文献:

[1]张金岗,赵亚兵,等.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中立体井网开发技术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2):164.

[2]关富佳,刘德华等.复杂小断块油藏立体井网开发模式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0,17(2):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