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面痛病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挚疼痛为主症的疾病。2.西医诊断:参照国际头痛学会(IHS)分类委员会2004年发布的第2版《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标准)(ICHD -II)。

(1)疼痛多由一侧面部开始,位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的分布,突然发作,呈阵发性、闪电样,发作频繁,疼痛剧烈;

(2)疼痛性质如钻刺、刀割或火烙,表情痛苦,极为难忍;

(3)每次发作时间,最短数秒钟或数分钟,最长可达30 min之久;

(4)疼痛常自发产生,也可由某些日常活动如说话、洗脸、刷牙、进食等动作触发;

(5)没有神经系统的任何缺损所见。

(二)证候诊断:

1.风寒外袭证:多有感受风寒史,畏寒怕冷,多遇寒病情骤发,面颊剧痛难忍,得热则减,面颊常怕风,伴有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上犯证:常遇风得热引发,面部痛如火灼,遇热加重,得凉稍减,口干喜冷,大便干,小便黄,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胃火上冲证:患者素有蕴热,胃热薰蒸,风火上升而致,症状为面颊部阵发性灼热样剧痛,面红目赤,牙龈肿痛,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

4.气血瘀滞证:久病入络或有外伤史者,头面部刺痛或如刀割样,部位固定不移,夜间痛甚,舌边或舌尖多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治疗原则:根据经络辨证,三叉神经痛多属于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经,因此在取穴时应以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穴为主。

针灸取穴:主穴: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第一支(眼支):太阳、攒竹、阳白、鱼腰(眶上孔)、外关;

第二支(上颌支):四白(眶下孔)、颧髎、下关、迎香、合谷;

第三支(下颁支):颊车、夹承浆穴(颏孔)、大迎、翳风、内庭;

配穴:风寒外袭,加风池、外关:风热上犯,加风池、曲池;胃热上攻,加内庭;气血瘀滞,

加膈俞、内关。可根据受累分支,在面部所选腧穴附近加刺阿是穴。

治疗方法:

1.毫针刺法:急性发作时面部腧穴行浅刺丛针轻刺激,远道腧穴行强刺激,可配合电针或经皮穴位电刺激。发作缓解期,毫针针刺可选择透刺法,眼支疼痛取攒竹透阳白,丝竹空透头维,鱼腰直刺;上颌支痛取四自透颧髎,下关、迎香直刺;下颌支痛取颊车透大迎,大迎透承浆,下关直刺、深刺。针刺治疗时间30min,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10次为一疗程。2.电针刺激:发作时,双侧合谷与外关接电针(即同侧合谷接同侧外关),刺激参数:连续波(高频50-100Hz) 10—15分钟,连续波(低频2Hz) 15-30分钟,或疏密波(2/100 Hz) 30-45分钟,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发作间隙期,以主要受累分支所在腧穴接电针一对,同侧合谷与外关接电针一对,疏密波,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一次或每周二次。

3.经皮穴位电刺激:发作时,面痛病局部附近腧穴接经皮电极一对,刺激波形同电针,刺激强度轻、以患者能感受为度;同侧合谷与外关接经皮电极一对,刺激波形同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刺激时间30-45分钟,每日一次。发作缓解期,以主要受累分支所在腧穴接经皮电极一对,同侧或对侧合谷与外关接电针一对,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一次或每周二次。

4.埋线治疗:据患者症状选取上述腧穴,每次选穴2-4个腧穴,用一次性穴位埋线针进行常规操作,两周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两周。第二次埋线要避开第一次埋线的部位,一般两周后即可在原部位继续埋线。

5.穴位注射:按三叉神经分支选取2~3个腧穴,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注射液(维生素B12、当归或香丹注射液),将抽取的药液缓慢地注入所选腧穴中,每腧穴注入0.1—0.3ml,隔日1次或每周两次,10次为一疗程。

6.隔姜灸切取厚约0.2cm,直径2~3cm的生姜片,在中心用针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以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每次灸2壮,隔日1次或每周两次。

7.耳穴:选取额、神门、枕、上颌、下颌、面颊、肝、胃、肾、皮质下,,以患侧耳穴为主,也可两耳同时贴压。以王不留行籽或磁珠为压物,在上述穴位中选5~8个敏感点,并嘱患者每曰按压3~5次,每次5~10分钟,使耳部出现胀热、酸痛的感觉,两耳轮流,3天1换。

8.火针选取阿是穴,用细火针进行速刺法,点刺不留针,深度1~2cm,以疏通局部气血,

通则不痛。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10次一个疗程,嘱患者治疗期间24h勿使火针治疗处接触到水,防止感染。

9.平衡针取穴:耳尖上3厘米,交叉取穴。采用滞针或到位针刺手法: (1)滞针手法:待针体刺入要求深度时,按顺时针方向捻转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捻转退回针体;

(2)到位针刺手法:对惧针,不愿留针的病人采用强刺激不留针的方法,以局部出现的酸麻胀为度;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1 次或每周两次。

10.第二掌骨侧针法取穴:头穴位于食指掌指关节桡侧后凹陷处,相当于三间穴。操作: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于第二掌骨桡侧面边缘垂直刺入,变换方向找到最强针感点后留针45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一次,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7次为一疗程。

以上疗法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二)其他外治疗法:

1.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法:半面具正电极置于患侧面部,副电极约为300cm2置于肩胛间;导入药物5%奴夫卡因2ml、5%可卡因1ml、2%地卡因1ml、1%索卡因、0.l%肾上腺素0.5ml、30ml水。从阳极导入,8~16mA每次15-25min,每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

2.微波治疗:圆形辐射器置于患侧面部,微热量,10-15min,一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

3.药膏贴敷法:地龙、全蝎、细辛、蜈蚣各等分,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取适量,药酒调为稀糊状,外敷疼痛侧太阳穴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些反复发作较顽固的三叉神经痛也可选用小针刀治疗。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外袭证治法:疏风散寒,温经止痛。推荐方药:葛根汤加减。葛根、桂枝、白芍、麻黄、白芷、当归、川芎、细辛、制川乌、炙甘草等。

2.风热上犯证治法: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推荐方药:升麻葛根汤加减。升麻、葛根、白芍、钩藤、薄荷、僵蚕、蝉蜕、金银花、荆芥穗等。

3.胃火上攻证治法:清胃泻火,祛风通络止痛。推荐方药:清胃散加减。黄连、升麻、生地、当归、丹皮、生石膏、细辛、黄芩、生栀子等。

4.气滞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地、白芍、柴胡、桔梗、赤芍、天麻等。

(三)内科基础治疗卡马西平口服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对已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针灸期间药量维持原剂量或逐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