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界定主要指标和取值研究_以我国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气采选 业 、黑 色金 属采选 业 、有 色金 属业 等) 在城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于或等于 10 %为资源 型城市 。[3 ]
(3) 凡属采掘 (采伐) 工业产品在工业产值 中比重达到 10 % , 即被认定为资源型城市 。[4]
(4) 矿业城市的界定定量标准为矿业产值占 城市工业总产值一般不小于 10 %或矿业从业人员 占城市全部从业人员不小于 15 % , 另外同时还应 该考虑城市的传统矿业职能是否仍然继续发挥重 要作用的这一因素 。[5 ]
(1) 矿产资源采掘业及初加工业产值总和超 过工业总产值的 50 % , 则该城市可定义为资源型 城市 。[2 ]
(2) 矿产资源采选业 ( 煤炭采选业 、石油天
收稿日期 : 2009 - 10 - 09 作者简介 : 高天明 ( 1980 - ) , 男 , 硕士 研究生 , 资 源产业 经济 专业 。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的一种 , 它是某 城市资源性指标在国家或区域中起的作用 , 所承 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由两部分构成 : 一部分是为 本地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非基本活动部 分) ; 另一部分具有超越本地以外的区域意义 , 为 外地服务 , 即基本活动部分 。城市职能概念着眼 点就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7] 然而 , 现阶段并没 有明确的界定指标区分城市的基本和非基本职能 。
当某 城 市 采 掘 业 人 员 百 分 比 ( x ) > 均 值 ( x) , 即 Φ ( xσ- μ) > 01 5 , 表示该城市采掘业从 业人除能为本地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非 基本活动部分) 外 , 还具有本地以外的区域意义 , 为外地服务 , 即基本活动部分 。
01 5 <Φ ( xσ- μ) ≤1 , 表示该城市对外区域基 本活动职能强度 。越接近 01 5 , 表示该城市Hale Waihona Puke Baidu具有 非基本活动职能 ; 越远离 01 5 接近 1 , 表示该城市 对外基本活动职能越强 。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 、森林等自然资 源开采 、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1]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 , 国内学者对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有 多个名单方案 , 数量不一 , 主要是因界定指标及 取值不同 。如何科学界定资源型城市 , 对制定科 学的资源型城市转型 、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区域协 调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意义 。 1 国内学者关于资源型城市界定标准 11 1 已有主要的资源型城市界定标准
当某 城 市 采 掘 业 人 员 百 分 比 ( x ) < 均 值 ( x) , 即 Φ ( xσ- μ) < 01 5 , 说明该采掘业仅能为 该城市提供部分非基本活动 , 基本活动需求依靠 外地城市或地区 。
当某城市采掘业人员百分比为均值 ( x) , 即 : Φ ( xσ- μ) = 01 5 , 表示采掘业从业人口在全国的 平均水平 , 该城市采掘业仅能为本地居民正常的 生产和生活服务 (非基本活动部分) 。
(3) 多因素导致某些界定指标不稳定 , 如 : 矿业产值 、采掘业从业人口规模指标 。资源产品 价格影响矿业产值规模界定指标的稳定 。由供求 等因素影响矿产品价格波动 , 价格的变动会对资 源型城市的数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现在煤炭均价 约 2001 年的 6 倍 , 如由现在的煤价依据矿业产值 规模界定资源型城市的数量会有显著的增加 。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 、城市经济 转型 、市 场因 素等 , 导致城市矿业从业人员规模的变化 。这些因素都 使某些规模界定指标表现出不稳定性 。
城市地理学家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基本思想 是 : 假如一种经济活动在一个城市被集中到一定 的数量 , 以致这种活动支配了这城市的经济活动 , 那么这种经济活动就成为它的主导职能 。[7] 在资源 型城市中 , 矿业为该城市的支柱行业 , 在城市经 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 并且城市的各生产 、生活 都与矿业及其相关产业息息相关 。有学者经过多 种参数和权重试算 , 认为城市矿业从业人员和矿 业产值两项参数能够较有效地反映城市或地区经 济对矿业的依赖程度 。[9] 在资源型城市中 , 采掘业 从业人口及产值在这类城市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更能客观地反应采掘业在全国城市经济 、社会中 的作用 。再者 , 采掘业从业人口和产值数据易获 得 , 且可靠性强 。
由于统 计 指 标 、市 场 、技 术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资源型城市界定指标缺乏充分理论依据 、可信度 、 不稳定等原因 , 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指标及取 值研究仍是学术界有分歧的一个研究课题 。
2 资源型城市界定指标的研究 国外对资源型城市界定的方法从一般描述 —
统计描述 —统计分析 —城市经济基础分析 —多变 量分析的变化 ; 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和 外延进行了界定和描述 。国外学者多以单指标界 定 ; 国内学者发展到多指标 , 并与定性研究相结 合 , 但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指标及取值的理 论依据仍有欠缺 。因此 , 我国资源型城市界定标 准及取值研究仍是学术界有争议的课题之一 。
Study on ma in indicators and their value of resource2based cities def inition ———As China’s prefecture2level cites f or research objects
GAO Tian2ming1 , L IU Yue2xiang2 , DIN G Bo1 (1. School of t he Eart 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 China U niversity of Geo sciences (Beijing) , Beijing 100083 , China ;
(1) 未指出所选择指标及取值理由 。以上各 界定标准均只提出界定指标及其取值 , 并未给出 界定指标的由来和指标数据取值的依据 。
(2) 数据结构不完整 、可信度不高 。1991 年 以前 , 工业总产值按 18 行业划分 , 矿业各行业统 计归入其它多个行业 ; 1995 年后 , 我国统计年鉴 才对从业人员按 15 个行业统计 , 以前学者提出的 界定指标取值值得商榷 。一些学者虽然有数据依 据 , 但由于数据来源的不同 , 彼此间的数据差异 明显 , 并与当年的统计年鉴等资料数据有较大的 误差 。目前 , 我国城市统计年鉴从业人数按 20 个 行业划分 , 为科学界定资源型城市提供了基础 。
2. The Journal Center of China U niversity of Geo sciences (Beijing) , Beijing 100083 , China)
Abstract : There are many domestic scholars st udy on resource2based cites definition , but t he defined indicato rs and t heir values have not been unified understanding , yet not give t he basis of t heir values. This paper as China’s 264 p refect ure2level cites fo r samples , as t heir resource2based indicato rs and t heir value fo r object s , t hro ugh clustering and dist ribution analysis , in order to bring up t he t heoretical basis for China’s reso urce2based cites definition. Key words : resources2based cities ; define indicators ; indicato r standards
第2期
高天明等 : 资源型城市界定主要指标和取值研究
31
31 1 正态分布分析 31 11 1 采掘业从业比正态分布分析
我们以我国 264 个地级城市采掘业从业人口百 分比为样本研究 , 其分布为 :
X0 ~ (μ, σ2 ) 式中 : μ为样本的均值 ; σ为样本的标准差 ; σ2 为 样本方差 。
因此 , 本文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城市 职能分类思想和数据可得性等因素 , 提出界定和 划分资源型城市的两个主要指标 : 采掘业从业人 口和矿业产值 。 3 资源型城市界定指标取值研究
国内学者界定我国资源型城市指标 : 采掘业 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有的认为大于 50 % , 有的认为 大于 10 % ; 采 掘 业 产 值 占 总 产 值 有 的 认 为 大 于 5 % , 有的认为大于 10 % ; 矿业从业人口比有的认 为大于 5 % , 有的认为大于 15 %。资源型城市界定 指标取值 并未 取得 共识 , 也无 取值 的科 学依据 。 本文以《2007 年城市统计年鉴》地级城市数据为 研究对象 , 通过聚类分析和正态分布分析来研究 我国资源型城市界定指标取值 。
(5) 以 1999 年为基准 , 提出界定矿业城市的 指标体系 : ①矿业产值地级大于 1 亿元 , 县级 、镇 级大于 4500 万元 ; ②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大于 5 % ; ③矿业从业人数大于 6000 人 。符 合上述指标之一即人选 。 ④此外 , 著名的老矿业 城市 、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型矿业城市 、统计数据
第 19 卷第 2 期 2010 年 2 月
中 国 矿 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1 19 , No1 2 February 2010
资源型城市界定主要指标和取值研究 ———以我国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
高天明1 , 刘粤湘2 , 丁 博1
(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北京 100083 ;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期刊中心 , 北京 100083)
国内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各种标准具体表现为 : 界定指标的变化和指标取值的变动 。因此 , 各学 者对我国资源城市数量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 11 2 已有资源型城市界定标准的优劣
国内学者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界定的研究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 , 界定标准从简单到复杂 , 从单 一指标到多指标 , 从定量研究到定量 、定性相结 合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
30
中国矿业
第 19 卷
明显漏列大数的矿业城市 , 虽然低于前三项指标 , 也予以特别保留 。[6 ]
(6) 矿业从业人口比大于矿业从业人口比算 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城市为矿业城市 。[7]
(7) 同时满足 : ①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的 10 %以上 ; ②采掘业产值规模 , 对县级市而言 超过 1 亿元 , 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 2 亿元 ; ③采掘 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5 %以上 ; ④采掘业 从业规模 , 对县级市而言超万人 , 对地级市应超 过 2 万人 , 才可确定为矿业城市 。[8]
摘 要 : 国内有许多关于资源型城市界定的研究 , 但对其界定指标及取值并未得到统一的认识 , 也 未指出指标取值的依据 。本文以我国 264 个地级城市为样本 , 以其资源性指标及其值为研究对象 , 通过 聚类和正态分布分析 , 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界定指标及取值提出理论依据 。 关键词 : 资源型城市 ; 界定指标 ; 指标标准 中图分类号 : F0621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 4051 (2010) 02 - 0029 - 04
从图 1 我们可以看到 , 我国采掘业从业人口比 重呈正偏分布 , 采掘业从业比重集中分布于均值 附近 , 并有少数城市显著的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
图 1 采掘业从业比分布
经过 F ( x) =Φ ( xσ- μ) , 将原样本变为标准 正态 Y~N (0 , 1) 分布 。本文以正态分布密度函 数来表示该城市的职能强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