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认知理论阐释及其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阐释及其干预

杨青

2012-10-28 21:45:31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第82~85页【作者简介】杨青,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深圳大学讲师,在职博士。(广东深圳518060)

【内容提要】抑郁症在当今社会呈多发趋势,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在抑郁症的产生中起关键作用。认知偏差和悲观性归因风格是抑郁症产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社会规范、家庭教养、他人评价、个性特点等因素影响着个人认知方式和归因风格的形成;归因训练和认知治疗是干预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认知理论/归因理论/抑郁症/干预

在现代社会,抑郁症的发生正在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因而科学地认识抑郁症的产生机制,并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法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在抑郁症的产生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尝试以认知理论解释抑郁症发生的机理,并进一步提出预防及干预之策。

(一)抑郁症产生机制的认知理论解说

1.贝克等人关于抑郁症的认知理论

贝克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抑郁症的认知理论,其中的“认知”指认识活

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思维和想象。他认为,认知过程一般由3部分组成:接受和评价信息、产生应对和处理问题、预测和评估结果。贝克以“抑郁认知三联征”、“认知歪曲”、“自动性思维”和“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为核心概念来解释抑郁症的产生。所谓认知三联征,是指个体总是对自我做消极评价、对以往经验做消极解释、对未来做消极预期,即使积极的评价、解释、预期完全合情合理时也是如此;认知歪曲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的错误解释或错误知觉,在这种情况下,抑郁个体得出的结论会使他们的消极期望得到进一步强化;而自动性思维指的是介于外部事件和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维。大多数抑郁症者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之前已存在着这些思维,因为这些思维已成为习惯性的自动性思维。受自动性思维的影响,抑郁个体对特定事件的主观看法和客观实际是不一致的,而个体关于事件主观的解释对情绪反应影响很大。贝克认为,自动性思维是抑郁症的重要特征。卢克特(Leucht)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动性思维出现的频度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自动性思维在负性自我图式及抑郁症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对抑郁症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贝克理论中的潜在的抑郁性认知图式(latent depressive cognitive schema),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的准则,往往不为意识所觉察,但它影响着抑郁症者的情感、行为和思维模式。通过分析抑郁症者的认知图式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总是倾向于自我贬损和自我烦恼,因为他们的自我认知图式习惯于以消极方式组织、解释过去和当前经验,倾向于对消极经验进行归纳,并选择性地接受消极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回避情境中的积极因素。这种认知图式的形成可能与早期经历的创伤性体验有关,抑郁症者功能失调性的认知图式在遭遇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时容易形成消极的自动性思维,使得抑郁症状得以保持、加强或恶化(如无助感、淡漠、自杀观念和内疚),抑郁症状又导致消极性思维增多,二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并呈螺旋式上升趋向。

80年代末期,贝克、阿勃拉姆森(Abramson)、塞蒙斯(Simons)等人对认知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改,提出了抑郁症的社会认知理论,使抑郁症的社会、认知心理因素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抑郁症的病因学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认知因素,即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易产生抑郁症的认知倾向性因素;二是社会应激因素,即消极的生活事件。认知因素与应激因素以一种交互作用的方式对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起作用,即单一的认知因素或应激因素并不能导致抑郁症的产生。但由于应激事件与情绪、心理问题之间存在着对应性,并不是所有的应激事件都与抑郁症存在着易感性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还有必要研究究竟哪些社会应激因素可以与认知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2.韦纳的动机和情绪归因理论

自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在1958年创建归因理论以来,一度涌现出大批支持这一观点的实验和研究成果。其代表人物有琼斯(Jones)、代韦斯(Davis)、凯利(Kelley)和韦纳(Weiner)。其中韦纳提出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是这一认知观点的代表。归因理论有别于有关人类动机研究的其它理论,如最初的本能论、驱力论以及后来的源于条件作用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的诱因论和人本主义的需要论。它从另一侧面揭示了动机作用的内在规律,突出了认知在动机决策中的重要性。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将归因与动机研究结合起来,成功地对人类行为的动因作出认知解释。

就归因方式而言,韦纳等学者区分出了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特定归因乃指具体的、个别的原因,如能力、努力等,而归因维度是指原因的性质,如稳定性、控制性。许多学者就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与成败后情绪反应的关系,提出了3

种可能的模式[2]:一种是归因情绪的初版模式,这种模式假定特定归因与各种

不同的情绪反应有直接关系,而归因维度对情绪的影响不明显。第二种是归因维度中介模式,即假定归因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归因维度的中介作用。第三种模式由韦纳等人提出,称为归因维度附加模式,它认为特定归因与归因维度各自独立地影响情绪。韦纳等人认为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一般是按照努力、任务难度、能力和运气这4种因素进行归因的,这4种因素可归入内因一外因、稳定-不稳定四个范畴之中,其研究表明:如果把成败归结为内部原因,如努力程度、能力大小等,成功时会使人产生满意和自豪的情绪体验,失败时会有内疚和羞愧的情绪体验。如果把成败归结为外部原因,如任务的难易程度、运气好坏等,成功时会使人产生意外和感激的情绪体验,失败时会觉得事出偶然,运气欠佳。把成败归结为外部原因时,无论成败都不会使人产生太突然的情绪体验。早期的归因理论没有直接对抑郁症的形成进行解释,但他关于情绪产生的解释给我们以启示;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架起了一座桥梁。塞利格曼(Seligmen)和阿勃拉姆森(Abramson)等人借助源于动物实验的“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结合归因理论,提出了抑郁症的习得性无望理论模型。其含义是,当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个体将消极的事件解释为由其自身内在的、持久的、整体的原因引起。而将正性事件归因为他人的、局部的、暂时的,这与正常人群的归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阿勃拉姆森把“个人无望”理解为抑郁症的一个关键性机制,个体间的归因方式虽存在着差异,但总体而言,每个人的归因风格相对是稳定的,塞利格曼将归因风格划分为两种:乐观的归因风格和悲观的归因风格。他认为,抑郁症者的归因风格基本是悲观的。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认知理论对抑郁症产生的一个基本解释是:认知和思维方式是抑郁症产生的关键,抑郁症是消极认知方式的结果,而且抑郁症者的消极认知方式是一种自动性思维,即这种方式已成为他们认知事物的习惯性方式。抑郁症者一般倾向于将失败认知为自身因素所致,而将成功认知为外因促成,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