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2012级王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类型:论文)

题目:论大陆青春电影的主题发展

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年级(班):2012级(s)班

学号: 201201209008

姓名:王雪

指导教师:余建荣

2015年 7月 1日

重庆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类型:论文)

1.作品创作选题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大陆的青春电影越来越受关注,不仅票房收获颇丰,国内对青春电影的研究近几年月来越多,但以“大陆青春电影主题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稀少且大陆的青春片近几年在国产电影中异军突起,也成为商业电影的代表。

大陆在80年代以前,尽管也有不少名为“青少年题材”的影片,但真正可以称为青春电影的作品却寥寥无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90年代。这以后,随着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的逐渐开放,青年文化才渐渐浮出了历史的地平线,才逐渐形成了大陆的青春电影。

最早的青春电影的萌芽当属王朔,以他的小说改编的影片《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气》、《轮回》等等,大概可以被看成是中国青春题材类型的早期代表作品。然后后面的青春电影逐渐走入观众的视野,直至今天成为了青年一代的主流电影,其中也不乏涌现了一部部令人赞不绝口并深有时代共鸣感的经典青春电影代表。80年代的《芙蓉镇》《红高粱》《鼓手》《花街时代》等,90年代的《小武》《少年小渔》《头发乱了》《长大成人》等,21世纪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孔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

鉴于大陆青春电影逐步进入主流的市场,近几年对于青春题材的电影研究才逐步增多,但总体来讲研究成果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大陆青春片的题材还是很值得拿来研究的。并且我查询了相关的资料,发现在对于大陆青春片的研究成果当中,主要是针对目前青春片的电影形式和时代特征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的比较多,而从发展的角度来探寻青春片的主题深刻内涵意义的不多,有少部分谈发展变化的都是侧重于写影片的背景变化去了,对具体影片主题的探讨研究到时代性青春电影的主题发展趋向研究的不多,所以我觉得可研究性很强,也对于当代青春电影主题的发展探讨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主要以《芙蓉镇》,《十七岁的单车》,《中国合伙人》这三部具有青春时代特征的影片,来进行大陆青春片的主题发展研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寻80年代以来大陆青春片的主题发展历程。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国外的青春电影起步比较早,也形成一批关于青春电影的研究著作,如乔恩·刘易斯《通向浪漫和毁灭之路:青少年电影和青春文化》,把青春带女友放入政治、经济语境中,作为一个严肃话题展开研究。凯西·默洛克·杰克逊的《美国导演中的少儿形象:一种社会文化分析》,托马斯·多尔蒂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影片:50年代美国导演的幼稚化》等都是国外青春电影研究的成果。

我国关于青春电影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青春电影的界定问题;二是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历史研究;三是其他多样化研究。而对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研究则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对大陆青春电影历史流变的梳理,如陈墨先生的《当代青春电影发展初探》对青春电影的内涵作过

较为明确的评述,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青年电影“是从过去他人的故事变成了青春经验的自我表达,之二是青春故事的讲述从过去的理性层面深入到青春期行为与心理的非理性层面;之三是从常态的故事讲述深入到异态探索和表达。”对大陆青春片进行归类;或是对青春电影中青年或青少年形象做分析,还有从其他多样化视角对大陆青春片的探析,如“都市青春带那样的语境问题”,用拉康的理论对90年度的大陆青春电影做影像分析,对大陆青春电影与台湾青春电影的对比等。

一、青春电影主题研究

陈山在《中国现代叙事电影的开拓者》论述了到《芙蓉镇》对人性、女性意识、政治话语建构、身体叙事等方面的研究,展现了动荡社会中生命力的顽强,只要有一点活下去的理由,就不会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控诉并反思“极左”话语,非政治而指向生活和人性的主题。通过对胡玉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德,但却遭受了悲惨的命运。《芙蓉镇》展现了从“十七年”到新时期以一种渐进的模式开始对电影艺术的现代变革,

王秀杰在《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多元走向及文化缺失》中谈到,“青春电影”的主题是关注青年的成长,通过影片描述青年人在逐渐身心成熟,进入社会之际,与社会进行协调的过程。有的电影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尴尬、挫败和伤痛,有的则表达青春的美好,不同的角度表达的青春都与每个时代的青年成长的环境有关,他们的生命体验也会在所处时代的电影艺术中得以体验。比如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讲述了小贵和小坚两个生活在边缘的青年人的生存和生命,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们各自的命运,同样这也是第六代导演对青春的回忆,以及对历史语境下的成长阵痛的回望与反思。

周学麟在《表现青年:青年电影研究和新中国青年电影发展》中谈到,越来越多的电影以青少年为题材,表现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青春电影的主题从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转向对个人价值的的表现。这一时期的电影银屏上以“反叛青年”为主角的青年影片也表现了中国向社会主义文明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合伙人》描述了三个年轻人励志向上的奋斗故事,也反映了中国社会走出了“阴影“迈向了社会主义文明时代。

电影是用影像和情感力量内化于人心,从而丰盈心灵、圆润生活、促进成长的艺术。青春电影不仅是一种文化消遣,也是一种由价值的青春影像记忆,他承载着“70后”、“80后”、“90后”与青春有关的记忆和期待,因而,从艺术本质的角度来讲,青春改如何存在,如何把一个特定的内容和题材演绎成为一部跨越民族、文化的作品,是大陆“青春电影”努力的方向。

二、大陆青春电影带来的现代启示

1.陈墨的《青春片的话题》中谈到,青春电影的发展,首先应该重视认知,通过对青春期的关注到个体的关怀,进而从理性关怀到情感体贴,从思想交流到非理性情感欲望冲动的正视,表现出各种青春的信息。青春电影就应该有更多的想象,表现出青年的那种天马行空的幻想,让青春电影的主题更加的丰富。

2.胡清、蔡海波在《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青春电影思考》中提到,青春电影大多迎合了时代背景、强调人物的身份特征,表达导演对时代的看法。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大众文化发扬光大,让青春电影增添了商业意图,让青春电影告别了以群像面目出现的以呓语或是呐喊表达出的个人化和青春化的青春言说,这是在消费青春,失去了青春电影本来的主题。青春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