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就这一内容通过本文提出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用心尊重学生,并且对如何来尊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想法。由此得出,对于老师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教育中的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尊重和谐师生关系
马上又要开学了,坐在办公室里有家长来问孩子今年分到哪个班级,任课老师是谁。当听说数学老师还是他高一时候的老师时,那个学生就感到十分的失望。在我印象中,那位老师还是个十分出色的老师,无论是业务上,还是教育品德上,都是相当的不错。像这种现象恐怕不是个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我感受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反思了很多。如何理解教育,认识教育?现代的教育该如何去做?教育是什么?一系列的问题使我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一、用心尊重学生
俗语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了。是说,只有喜欢这位老师,才能相信他教的课。我们都清楚,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就要让他们先喜欢你这个人。要让学生喜欢你,首先你得喜欢学生,从心底里,让学生感受到你对学生的爱,尊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作为公民的学生”,这一层面在教育中往往被忽略,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有相同的权利,所以要懂得
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心理上,从行动上真正尊重学生。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了吗?有些老师上课时,是绝对的“权威”,他的威信和尊严不容践踏,当然,他所面对的学生就自然的毫无地位可言,学生的意见或想法自然不会得到汲取及采纳。相信,那样的老师,学生除了表面上给你“无言”的尊重之外,学生还能给你什么启示呢?
所以,我认为应该用爱心去关心学生,一切从爱出发,发扬高尚的师德,用包容的心怀,包容学生的缺点,特别是不要嫌弃学生基础差,其实作为发展中的人的学生来说,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自己的亮点,只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现在的高中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用心与他们交流,他会从情感上接受你,用实际的行动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或者一个淡淡的微笑,都能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在关爱着他们。特别对基础差的学生舍得感情投入,甚至要比基础好的学生多一份关爱。我们要更多的关心基础差的学生,因为他们很脆弱,一次次承受失败的打击,在学习中体会不到成就感,兴趣自然越来越淡,甚至兴趣全无,对应他们来说鼓励有时比批评更加有效。
二、如何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不是每日甜言蜜语,也不是对学生的行为事事迁就,而是相互间的一种信任,是一种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首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
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其次,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精心批阅学生的作业。
学生的作业凝结着他们的劳动智慧,做教师的不能偷懒,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一定要认真批阅,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第三,尊重学生的人格。
批评学生不能说脏话,不污辱、讽刺学生;不能对学生乱发脾气。第四,要由衷地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积极上进。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尊重学生,平等信任,特别是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
最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进行因材施教。
学生的性格、性情、爱好有着很大不同,教师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来断定他们谁优谁劣,要扬长避短,尽最大能力发挥他们的潜能。
三、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因为这种交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是全方位、多侧面、多功能的交流。这种交流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密集不断、信息量极大的动态系统。从师生交流的内容看,既有知识或理性的交流,又有情感或感受的交流,既有品德风范的交流,又有性格或个性的交流。师生就是在这种丰富多彩的交流交际之中,获得有效信息,协调自己的行为,使“教”与“学”达到统一的。
(一)发挥学生交流主体的地位
师生间的互相交流虽然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交流的主体。因为学生既不是单纯接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同样有着交流的主观愿望与能动性,忽视这一点,交流就失去一方,也就不成为交流了。
(二)充分开发互相交流的功能
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一种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交际。这种交流既可以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以及构建相应、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学生培养成有通才基础的专才,或有专才基础的通才。(三)充分突出师生交流的心理氛围
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重要的适宜的信息交流活动。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的态度和情绪呈正比,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高,感受性较灵敏,反应能力
较强,思维较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的迅速增长,新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更为明显。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做到教学相长。
尊重学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活动只有在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性,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性的时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让我们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构建》
[2]贺斌.《零距离施教——名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