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浅谈门罗主义和门户开放
2
3
摘要:在近现代历史中,美国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野心的膨胀,相继提4
出“门罗主义”和“门户开放”这两个看似内容和性质相反,实则目的和性质相5
同的外交政策。为美国逐步霸占美洲并成为世界霸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
关键词:门罗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美洲欧洲门户开放
7
中国争霸
8
对外扩张一直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性质和目的,美国对外扩张的总步骤9
就是:先占领北美大陆,继而向其他海外地区扩张。在这一外交理论的指导下,10
根据美国不同时期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同,制定并实行不同的外11
交政策。门罗主义和门户开放就是其外交理论的产物,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地区提12
出的为了扩张以追求美国利益最大化,确立美国对世界的领导和霸主地位。
13
门罗主义提出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期。拉丁美洲等国在西班牙国内革14
命之际开展独立革命并取得重大胜利。普鲁士、奥地利、俄国等“神圣同盟”国15
家在拉美国家独立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时,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而这16
一时期,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开始向外扩张,把它的目光17
锁定在拉美地区,企图独霸美洲地区。同时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需要尽可能广18
阔的市场。美国扩展的理论是“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 。许多美国人19
认为,作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美国对人类的发展和命运承担着一种特殊20
的义务。”,如潘恩声称,“我们有能力重新建设世界。”于是,面对拉美独立战21
争的情况,美国在英国的拉拢下,提出门罗主义。1823年,时任美国总统门罗在22
国情咨文中申明了美国的外交政策: (1)美国所在的西半球不再对欧洲殖民主义23
者开放;(2)任何欧洲国家试图在拉美建立殖民地或对美洲国家实行政治控制的
24
企图,都将被美国视为不友好行为;(3)美国将不介入欧洲国家的事务或者他们25
已经在拉美建立的殖民地事务; (4)欧洲决不能以任何方式侵扰任何西半球独立26
国家的政治状况。这项政策后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著名的“门罗宣言/门罗主27
义”。它实际上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避免与欧洲结盟的外交政策的扩展。在不28
结盟外交传统的基础上,门罗主义进一步宣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国29
拒绝欧洲列强对西半球事务的进一步介入。跨出了美国对外扩张的第一步,是美30
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基础。
31
门罗主义看似抵制欧洲国家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保护拉美等国,客观32
上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拉美独立运动有促进作用。然而实际上是美国在其经济33
和军事实力都较弱的时候成功独霸拉美地区,向西半球扩张的外交策略。门罗宣34
言成为美国对美洲外交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美国在实力不足的条件下维护自身利35
益的外交胜利。因为在物资、原料、市场方面,美国对欧洲没有依赖性,它不需36
要通过对外掠夺来获取关乎生存的自然资源,也没有必要非打败别国才能保障自37
己的安全。正如基辛格所说:“1823年宣布的门罗宣言,将隔开美国与欧洲的大38
西洋当作明确的界线。在此之前,美国外交的至上原则即美国不干涉欧洲的权力39
斗争。门罗宣言进一步宣称,欧洲也不得干涉美国事务。而门罗总统对美国事务40
的定义涵盖整个西半球,的确够广泛了。······美国在同一时间,既拒斥了欧洲,41
又解除了在西半球扩张的束缚。在门罗主义的护卫之下,美国······扩大商业42
及影响力,并吞领土······让国家跻身强国之林。”门罗主义在道义的外衣下成43
功的抵御了欧洲列强对美洲的侵略,使美国光明正大的独占美洲、处理美洲事物,44
扩大商业影响,对拉美地区进行侵略,抢占原料和商品市场。“门罗主义”成为45
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不断侵略拉美找到的“理论”口实。并逐渐演变为“泛美46
主义”,成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门罗主义”。美国大力排挤英国的势力,把自己的47
殖民触须伸进拉美各国,这时的美洲已将成为美国的美洲了。门罗主义成为美国48
的拉美政策的指导原则和扩张工具,也是美国试图将欧洲势力逐出美洲的努力,49
为日后对拉美的扩张打下了基础。
50
1776年-19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外交活动主要都是在美洲地区。
51
19世纪末期,美国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在1894 52
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此后,美国不再满足借助于门罗主义在美洲称雄,53
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象征,美国开始了向美洲以外的地方扩张。门户开放提54
出与美西战争有莫大关系。1899年美国从美西战争中抽身出来开始干涉中国事55
物时,列强瓜分中国已经完毕,中国此时再也没有美国可以插足之地。然而美国56
并不打算放弃中国地区的利益。参议员贝利奇直言不讳地宣称:“菲律宾群岛永57
远是我们的,……中国无限广阔的市场就在菲律宾的近旁,这两者我们都不能放58
弃”。美国政府想在中国夺取港湾,但当时美国的军事力量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59
国内人民又掀起了反战运动。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西方列强提出60
了“门户开放”政策。为了分享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61
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62
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门户开63
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64
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65
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66
“门户开放”政策,作为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它的提出是为了保持远东地67
区均势的国际关系格局,并为列强在远东争夺利益分配时建立一个非正式的国际68
约束原则,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69
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骤。“门户开放”政策70
实质上是美国要求中国市场对它的自由开放。并在竞争中,依靠它优厚的经济实71
力,来排挤和压倒其他列强,最终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在“门户开放”公正的72
幌子下美国分沾列强在华利益,在中国攫取巨大经济利益。1870年美国对华商73
品输出仅5600万美元,1890-1900年,美国在中国的对华贸易以占第三位,几74
乎赶上第二位的日本。同时“门户开放”政策也满足了列强在远东的利益要求,75
保持了远东的利益均势稳定。美国在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时,“不仅是政界的还是76
商界的领袖,都认为美国不应当直接攫取中国部分领土,或为中国的独立而战。”
77
而是多倾向于“一项既试图维护中国一定程度的独立,又可以保护美国在华未来78
商业利益的弹性方案。”可见门户开放政策在实施中相当灵活。美国既可以用它79
来谋求在中国的利益,又可以逃避承担利益的责任。而列强也根据各自的需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