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主要是指集中资源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实行重点推进某一区域生产力布局,以谋求某些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现实中地区经济发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的区域经济二元结构,1950年以来西方兴起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对之提出了挑战。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增长必然伴随一个非均衡的过程,在市场机制下经济增长依赖于区域间的非均衡性。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应用的有增长极模式、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和中心-外围理论等。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个地方或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或部门,或者说,增长总是被极化,也即首先出现在某些增长极或增长点上。作为推动性的产业或部门,通过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效应,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前向关联是指某个产业与为其提

供投入品的产业间的联系,后向关联则是某个产业与把其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的联系。增长极常常但并不总是发生在大的中心城市,随着原有增长极推动性功能的衰弱,新的增长极或推动性经济部门会在新的行业或新的空间中产生,因此,人们将增长极概念概括为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增长中的推动性产业或行业的集合体。当然,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技术及资源优势基础。具有创新能力及较好制度环境的地区,以及具有一定自然资源、地理优势的地区,往往能够成为增长极的中心,它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或者关联效应以及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20世纪60年代,法国经济地理学家布代维尔把增长极的概念从佩鲁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到现实的地理型经济空间,提出了区域增长极的概念。他把区域增长极定义为配置在城市地区并引导其影响范围内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组扩张性产业。区域扩张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现存厂商的成本减少或现存产业的厂商数量增加所致,而是由于极点上关键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关键产业就是“推进型”产业,构成增长极的核心。布代维尔认为,增长极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区域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是引导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地理“增长中心”,区域在发展初期,投资应当集中于这种增长中心,使增长由中心向周围地区传

播;如果一个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缺少增长极,就应该建立一系列推进型产业,使之聚集成为增长极,推动经济增长。

(二)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该原理。他认为,市场的力量会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差异,由于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的存在,发达区域会因市场的自发力量而越发强大,从而形成持续的、累积的加速增长。这些地区由于初始的发展优势而获得超前发展,在既得优势的基础上,区域经济通过其自身的循环累积过程使这一优势得到加强,从而加剧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迅速增长的地区通过回流效应与扩散效应两种效应对周边区域的经济产生影响。回流效应是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不发达的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这将导致区域差距扩大;而扩散效应则是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扩散,这将使区域差距缩小。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回流效应要大于扩散效应,最终的结果便是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发达区域越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

缪尔达尔由此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势头比较强劲的地区,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为了防止累

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需要制定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三)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该模式是基于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的,指在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和落后区(即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差异,形成了经济梯度的情况下,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借助其扩散效应,来缩小地区差异的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于1966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机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该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部门由创新占主体的专业部门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也即说明该理论以创新作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种梯度转移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梯度转移之所以成为必要与可能,主要是由于市场的扩大及由此所产生的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成本节约等因素,使下一梯度的具有某些比较优势的城市或地区有可能成为该部门或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从而取代原来最高梯度的

创新发源地,进而实现技术与产品生产的梯度转移。当然,由于地区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梯度转移只能顺次而行。

梯度转移理论主要是总结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的客观现象,产业梯度转移是落后地区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落后地区不可能在无产业传播的基础上突然起飞。跳跃式发展必然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传统产业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产业转移是中介,它有可能将发展机会传播给落后地区,落后地区只有善于抓住这种机会,并为抓住这种发展机会创造条件,才能发挥后发优势,直接吸收、消化、使用先进地区的文明成果,从而实现经济的起飞。

(四)中心-外围理论

1966年,美国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外围模式。他认为,在区际不平衡发展长期趋势的基础上,可以将经济布局的空间结构划分为两个系统:中心与外围两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二元结构。中心地区由于发展条件优越或历史偶然事件的影响,经济效益较高,处于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或支配地位,外围地区则因条件及资源劣势等原因而处于经济发展的从属地位或者说被支配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地区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产生外部生产要素的净转移,累积优势及迅速的经济增长过程开始,二元经济结构非常突出,甚至表现为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