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理论力学(华中科技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二力平衡公理适用于
A.
流体
B.
变形体
C.
刚体
D.
刚体和变形体
2
【单选题】(10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任何两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P,则其余的一个力的作用线必定
A.
交于同一点
B.
不一定交于同一点
C.
交于同一点,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共面
D.
不通过P.
3
【单选题】(10分)
作用与反作用力公理适用于
A.
仅变形体
B.
仅刚体
C.
刚体和变形体
D.
仅流体
4
【单选题】(10分)
作用于刚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到变形体上,则变形体
A.
平衡
B.
不一定平衡
C.
不平衡
【单选题】(10分)
作用于变形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到刚体上,则刚体
A.
不一定平衡
B.
不平衡
C.
平衡
6
【判断题】(10分)
严格来说,只要通过所画的受力图采用以后的理论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所画的受力图就是正确的,只是有的会引入过多未知力,导致后续计算需要多列方程。

A.

B.

7
【判断题】(10分)
应用二力平衡公理和3力汇交定理目的是在解题的第一步就尽量减少未知量的数目,便于计算。

A.

B.
8
【判断题】(10分)
若一个物体共有3个点受到平面力,其其中2个力汇交与一点,则画受力图时将第3个约束反力必然通过该交点。

A.

B.

9
【判断题】(10分)
画受力图时,根据约束特点,都是平行力,图中所有未知平行力的指向可以都假设与已知主动力的指向相同。

A.

B.

10
【判断题】(10分)
在画局部某个构件的受力图时,约束和力可以同时出现。

A.

B.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平面力偶系能只能列2个独立方程。

A.

B.

2
【判断题】(10分)
力偶的矩与矩心选取有关
A.

B.

3
【判断题】(10分)
平面力偶系可以列3个独立方程。

A.

B.

4
【判断题】(10分)
构成力偶的2个力,大小一定相同,方向相反,且两个力间的距离不等于0。

A.

B.

5
【判断题】(10分)
力偶在力投影方程中一定不会出现.
A.

B.

6
【判断题】(10分)
力对任何矩心的力矩大小一定相等,转向一定相同。

A.

B.

7
【判断题】(10分)
车辆的方向盘是基于力的概念而设计为圆盘形。

A.

B.

8
【判断题】(10分)
平面汇交力系能只能列2个独立方程。

A.

B.

9
【判断题】(10分)
处于平衡的平面汇交力系,只有2个未知力,则一定可以不联立求解求得其中1个力。

A.

B.

10
【判断题】(10分)
计算平面汇交力系的力的方法一般有几何法和解析法
A.

B.

第三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取平面桁架中节点为研究对象,一次能且只能列2个独立方程。

有列2个力投影方程的0矩式,也有一矩式和2矩式的平衡方程。

A.

B.

2
【判断题】(10分)
采用节点法分析桁架问题,一般不需求其它不待求节点的受力。

A.

B.

3
【判断题】(10分)
截面法,取一次研究对象,若是平面任意力系,只有3个未知量,若仅求其中一个量,则一定不需联立求解。

A.

B.

4
【判断题】(10分)
一点两杆无外力,则2根杆件都是为零力杆。

A.

B.

5
【判断题】(10分)
点三杆无外力,则其中至少有1根零力杆。

A.

B.

6
【判断题】(10分)
理想的桁架结构中,每个杆件都是二力直杆。

A.

B.

7
【判断题】(10分)
当需要多次取不同研究对象列方程时,从结构上,若【局部1】+【局部2】=【局部3】,当需要对3个部分都列方程时,每部分一定不能对同一点列力矩平衡方程.
A.

B.

8
【判断题】(10分)
需要多次取不同研究对象列方程时,从结构上,若【局部1】+【局部2】=【局部3】,若其中一部分列出全部3个独立方程,则另2个部分有时可以向同一方向列力投影方程。

A.

B.

9
【判断题】(10分)
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列3个独立的力投影方程。

A.
B.

10
【判断题】(10分)
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列2矩式,要求2个矩心连线不能与力平行。

A.

B.

第四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空间平行力系不可能简化为力螺旋。

A.

B.

【判断题】(10分)
5.空间汇交力系不可能简化为合力偶。

A.

B.

3
【判断题】(10分)
5.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可表示为两投影方程和一矩方程。

A.

B.

4
【判断题】(10分)
固定空间物体,至少需要6根2力杆。

A.

B.

5
【判断题】(10分)
空间平衡力系不能对4根以上的平行轴取矩的平衡方程可能独立。

A.

B.

6
【判断题】(10分)
空间力对某一点之矩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的矩。

A.

B.

7
【判断题】(10分)
静滑动摩擦系数可能大于1。

A.

B.

8
【判断题】(10分)
滚动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都没有单位。

A.

B.

9
【判断题】(10分)
做纯滚动的轮,静滑动摩擦力等于支持力乘以静滑动摩擦系数。

A.

B.

10
【判断题】(10分)
车轮之所以做成圆形,是因为其滚阻系数与轮半径之比远小于滑动摩擦系数。

A.

B.

第五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速度大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切向加速度。

A.

B.

2
【判断题】(10分)
速度的方向一定沿着轨迹的切向方向。

A.

B.

3
【判断题】(10分)
切向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平行。

A.

B.

4
【判断题】(10分)
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方向垂直。

A.

B.

5
【判断题】(10分)
矢量法的优点是求导时可同时考虑大小与方向变化,在涉及矢量的问题中,一般在推导矢量的一些定理更方便.但具体分析问题,往往只需要矢量式中的部分投影方程,或直接用由矢量法推导得到的结论解题。

A.

B.

6
【判断题】(10分)
采用直角坐标系描述,任何空间运动的点加速度必须用3个独立分量表示。

A.

B.

7
【判断题】(10分)
采用弧坐标来描述,任何空间运动的点加速度一定可用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共2个分量来表示。

一般点的速度大小和曲率半径已知,故该方法减少了未知量个数,便于分析理论力学运动学问题。

A.

B.

8
【判断题】(10分)
平动刚体其上各点的轨迹一定是直线。

A.

B.

9
【判断题】(10分)
平动构件上各点速度、加速度矢量相等
A.

B.

10
【判断题】(10分)
定轴转动刚体上与转动轴平行的直线,其上各点的速度不一定相等。

A.

B.

第六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求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采用建立坐标与时间的函数然后求导的方法,但该法对于在运动过程中,所有位置关系式都能比例关系或直角三角形关系得到,相对于合成定理法才可能简单。

A.

B.

2
【判断题】(10分)
牵连点与牵连运动有关。

牵连运动指的是动系相对于静系的运动。

动系往往固结在有尺寸的物体上,但本质上不是该物体,动系是坐标系,应理解为无限大的刚体,故动系上有很多点,其中与动点位置重合的点就是牵连点。

A.

B.

3
【判断题】(10分)
与动点位置重合的点相对静系速度和加速度就是牵连速度和加速度。

A.

B.

4
【判断题】(10分)
科氏加速度表达式中的角速度是动系的角速度。

A.

B.

5
【判断题】(10分)
科氏加速度不一定与相对速度垂直,
A.

B.

6
【判断题】(10分)
科氏加速度不一定与角速度矢量垂直
A.

B.

7
【判断题】(10分)
科氏加速度都是由牵连点的相对运动和动系的牵连运动形成的。

A.

B.

8
【判断题】(10分)
角速度和相对速度都不等于0,动点的科氏加速度在该瞬时一定等于零。

A.

B.

9
【判断题】(10分)
选择动点动系的原则是,一般应使相对运动轨迹能够成为已知,一般为直线或圆或已知曲率半径的曲线,目的是使得相对法向加速度变成已知。

此外,还要兼顾牵连点的牵连加速度法向分量也已知。

否则,难以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来分析问题。

A.

B.

10
【判断题】(10分)
应用动点动系求速度和加速度时,若选取同样的动点动系,2者的分析格式将很类似。

分析完速度后,分析加速度时,只要将速度合成定理中的速度量换成切向加速度,方向也是切向方法,再补充上法向加速度和科氏加速度(动系转动时),未知量对应的位置也是相同的。

因此,能分析速度,必然就可以分析加速度问题。

A.

B.

第七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做平面运动的机构的铰链的约束反力可以分解3个独立的分量。

A.

B.

2
【判断题】(10分)
求刚体上2点的速度关系有基点法、速度投影法和速度瞬心法。

其中速度投影法是刚体上2点的速度在2点连线方向投影大小相等,当速度鱼连线不垂直时,指向相同指向可不相同。

A.

B.

3
【判断题】(10分)
速度瞬心P是至少有一点速度不为0的刚体上,在该瞬时该刚体及其所拓展的无限大物体上速度为0的点。

A.

B.

4
【判断题】(10分)
任意形状的刚体在地面做纯滚动,与地面接触点一定是其速度瞬心。

A.

B.

5
【判断题】(10分)
若刚体上有2点的速度方向平行,且与2点的连线不垂直,该物体一定做平动。

A.

B.

6
【判断题】(10分)
求刚体2点间速度有3种方法。

一般可按如下方法选取:只求速度,当各个速度矢量与投影线的夹角容易计算时,一般优选速度投影法;当可找到速度瞬心时,求速度和角速度问题或仅仅求角速度,一般优选速度瞬心法。

A.

B.

7
【判断题】(10分)
求刚体2点间加速度有3种方法,但一般情形优选基点法
A.

B.

8
【判断题】(10分)
刚体平面运动仅仅动系的原点固结在刚体上的已知信息的基点,而坐标轴与刚体无关,动系作平动,如此的方法使得动点到动系原点的连线相对动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与刚体的绝对角速度和绝对角加速度相同,一定不会出现出现科氏加速度,牵连点的速度加速度与基点也相同,这样一些优点使分析同一刚体上两点间的运动关系。

A.

B.

9
【判断题】(10分)
半径r=1m的均质圆盘在粗糙水平地面作纯滚动,其质心加速度为1m/s2,则其角加速度为1rad/s2。

A.

B.

10
【判断题】(10分)
一端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靠在垂直于水平面的墙面的AB杆,当其角速度不为0时,速度瞬心的加速度通过杆件中点。

A.

B.

第八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动力学普遍定理指的是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

A.

B.

2
【判断题】(10分)
一个刚体的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各自的微分形式得到的方程是独立的。

A.

B.

3
【判断题】(10分)
一个刚体若同时满足动量定理守恒、动量矩守恒和机械能守恒,这3个守恒需全部用来列积分方程求一个过程的速度问题。

A.

B.

4
【判断题】(10分)
对一个刚体,动力学普遍定理的3个定理分别有导数形式和积分形式。

对于同一种形式,3个定理只有2个是独立的。

A.

B.

5
【判断题】(10分)
3种描述牛顿第2定律的方法各有所长。

矢量法一般用于推导动力学原理(比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自然坐标形式中的法向加速度为已知量,使得在动力学问题中要进一步补充运动学加速度关系的方程中未知量变少。

A.

B.

6
【判断题】(10分)
动量矩是矢量。

A.

B.

7
【判断题】(10分)
动量矩就是大学物理中的角动量。

动量矩是从事物因果关系的因来命名,角动量是从事物因果关系的果来命名的。

A.

B.

8
【判断题】(10分)
力学相关定理是由数学演绎得到的。

数学上点积计算方法与动量矩定理的产生有重要的关系。

A.

B.

9
【判断题】(10分)
转动转量概念的引入通过将无限转化为有限,解决了由无数个质点构成的刚体动量的计算问题。

A.

B.

10
【判断题】(10分)
动能定理积分形式与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微分形式是独立的。

A.

B.

第九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动力学普遍定理指的是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

A.

B.

2
【判断题】(10分)
一个刚体的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各自的微分形式得到的方程是独立的。

A.

B.

3
【判断题】(10分)
一个刚体若同时满足动量定理守恒、动量矩守恒和机械能守恒,这3个守恒需全部用来列积分方程求一个过程的速度问题。

A.

B.

4
【判断题】(10分)
对一个刚体,动力学普遍定理的3个定理分别有导数形式和积分形式。

对于同一种形式,3个定理只有2个是独立的。

A.

B.

5
【判断题】(10分)
3种描述牛顿第2定律的方法各有所长。

矢量法一般用于推导动力学原理(比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自然坐标形式中的法向加速度为已知量,使得在动力学问题中要进一步补充运动学加速度关系的方程中未知量变少。

A.

B.

6
【判断题】(10分)
动量矩是矢量。

A.

B.

7
【判断题】(10分)
质心概念的引入通过将无限转化为有限,解决了由无数个质点构成的刚体动量矩的计算问题。

A.

B.

8
【判断题】(10分)
转动转量概念的引入通过将无限转化为有限,解决了由无数个质点构成的刚体动量的计算问题。

A.

B.

9
【判断题】(10分)
质点的动能定理实际上就是牛顿第2定律的切向分量形式。

A.

B.

10
【判断题】(10分)
当刚体由静止释放时,其对速度瞬心P(刚体有角速度时的速度瞬心点)的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之积等于外力对P的力矩。

A.

B.

第十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仅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A.

B.

2
【判断题】(10分)
对于多自由度系统,仅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A.

B.

3
【判断题】(10分)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已知1个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仅仅求做功的力,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A.

B.

4
【判断题】(10分)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已知1个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仅仅求做功的力,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或已知做功的力,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选用功率方程时,若所有速度关系与速度自变量的关系不满足全部是比例关系或直角三角形关系,采用如下方法一般最简单:将动能定理中的个速度量分别对时间求导,所有速度因变量用速度自变量表示,所有加速度因变量用加速度速度自变量表示,代入动能求导以后的表达式。

A.

B.

5
【判断题】(10分)
功率方程分析多自由度系统不太合适。

A.

B.

6
【判断题】(10分)
对于N个自由度系统,未知任何角加速度或切向加速度,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加速度问题,一定可以实现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列N个动力学方程。

A.

B.

7
【判断题】(10分)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已知1个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仅仅求做功的力,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或已知做功的力,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A.

B.

8
【判断题】(10分)
对于多刚体题单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已知1个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的加速度量,仅仅求做功的力,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或已知做功的力,仅求与切向加速度角加速度有关
的加速度量,一般优选功率方程。

选用功率方程时,若所有速度关系与速度自变量的关系全部是比例关系或直角三角形关系,采用如下方法一般最简单:将所有速度因变量用速度自变量表示,先代入动能表达式,是动能中只包含速度自变量和若干速度关系系数。

然后再对动能求导。

A.

B.

9
【判断题】(10分)
合采用机械能守恒微分法求加速度的问题,也可以应用功率方程求解。

若求所有速度自变量与速度自变量的的关系都是比例或直角三角形关系时,采用机械能守恒微分法相对功率方程法的方法1才简单。

A.

B.

10
【判断题】(10分)
动力学普遍定理指的是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

A.

B.

第十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

A.

B.

2
【判断题】(10分)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位置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2重积分方程。

A.

B.

3
【判断题】(10分)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

要补充的是速度关系。

A.

B.

4
【判断题】(10分)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位置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2重积分方程。

要补充的是几何关系
A.

B.

5
【判断题】(10分)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

所所有做功力已知,优选选用动能积分方程。

A.

B.

6
【判断题】(10分)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

所所有做功力已知,优选选用动量积分方程。

A.

B.

7
【判断题】(10分)
对于n个自由度完整系统,若已知待求时刻s个速度量,则至少需要k=n-s个来自动力学理论的1重积分方程。

所所有做功力已知,优选选用动量矩积分方程。

A.

B.

8
【判断题】(10分)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具有理想约束的单自由度多刚体系统,下述情形优选功率方程:
(1)已知所有做功之力,仅求与切向加速度或角加速度有关的量,
或(2)已知任意1个与切向加速度或角加速度有关的量,求做功之力(力偶矩)。

A.

B.

9
【判断题】(10分)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具有理想约束的单自由度多刚体系统,在一些情形优选功率方程时,若所有运动关系都总是比例或直角三角形关系,才选功率方程方法1以外的功率方程方法,否则,一般选用功率方程方法1。

A.

B.

10
【判断题】(10分)
求解某瞬时力与加速度关系问题时,对单自由度多刚体系统,涉及求不做功的力的一类问题,若动静法会引入过多不待求未知力,或虽然动静法不引入不待求力,但联立求解得到加速度比较复杂,可尝试功率方程与动静法的混合法。

A.

B.

第十二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虚位移原理是分析静力学的内容。

但将其与动静法结合就可以来分析动力学问题,该方法就是动力学普遍方程。

A.

B.

2
【判断题】(10分)
动力学普遍方程就是动力学普遍定理。

A.

B.

3
【判断题】(10分)
N个自由度系统的完整系统,采用动力学普遍方程一定可以实现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

A.

B.

4
【判断题】(10分)
N个自由度系统的具有理想约束的动力学系统,采用动力学普遍方程一定可以实现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

A.

B.

5
【判断题】(10分)
当采用动静法也可以实现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时,采用动静法建立方程一般比采用动力学普遍方程简单。

A.

B.

6
【判断题】(10分)
当采用动静法需要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时,可采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来替换动静法。

A.

B.

7
【判断题】(10分)
对于静平衡系统,求一个力,应用虚速度法一定可以不引入任何不待求未知力。

A.

B.

8
【判断题】(10分)
若与广义坐标的位置关系都是比例或直角三角形关系,且不引入不待求未知力,此时采用虚位移原理的解析法一般比虚速度法计算量要小些。

A.

B.

9
【判断题】(10分)
若与广义坐标的位置关系不都是比例或直角三角形关系,此时采用虚位移原理的解析法一般比虚速度法计算量要小些。

A.

B.

10
【判断题】(10分)
完整系统的广义坐标数等于其自由度。

A.

B.
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