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体育运动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发挥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2.发挥社会调节功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发挥健身娱乐功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4.发挥教育功能,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为小康社会
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二、和谐社会的体育运动 (一)和谐社会的概念 和谐:理想的社会运行状态
3、转轨不够彻底,政府管理缺位、越位、错位同时存 在,而社会尚未发展壮大到足以完成自我管理,“真空 地带”无人监管。
4、新思想观念正在形成,社会结构更加负责,容易引 发社会矛盾。
5、改革中引入丑恶的东西,诱引体育社会问题的产生。
二、社会变革期的体育运动 (一)经济变革与体育运动
改革开放至今,经济体制转轨是的中国生产力水平 大大提高,物质极大地丰富,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 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长。
制或拒绝参加:2/5,16个代表团入场时没有举国旗, 10个代表团只有旗手,没有运动员。 1984洛杉矶:苏联和其盟友共19个国家抵制。
(一)战争时期的体育运动 1、战争时期的社会运行状况: 战争是社会恶性运行的极端状态,战争使得人们的生命、财
产受到严重威胁,为躲避战乱人们东奔四走,流离失所,稳 定的社会结构被破坏,整个社会秩序被彻底打乱。 2、战争对体育的危害: 1937-1939,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北大、清华、南开等先 迁长沙后迁昆明,上课时断时续,不可能进行正常的体育运 动。 2003,伊拉克战争爆发,国际足联取消了20岁以下世界青 年足球锦标赛,中东其他国家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也纷纷取 消。 奥运会第6、12、13届也因为世界大战的爆发。 晚晴——“体操科”以军代体,曲解体育对人的发展。
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体育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二)政治变革与体育运动 关系:密不可分 (三)社会结构变革与体育运动 密不可分;直接促进体育运动。
一、小康社会的体育运动 (一)小康的概念
中国特色的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指标。有 21个指标;或5类10项综合指标。
(二)小康社会的体育发展目标
3、体育运动在对抗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1)观赏竞技体育使观众愉悦身心 (2)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大众体质 (3)促进体育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途径之一
1、冷战产生的原因 1945-1990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东 欧集团(华约)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
除直接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包括:相互攻击 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 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通过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发泄,可以释放大量攻击性的能 力,也就可以减少社会中的各种攻击性时间的发生。
社会中性运行: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 包含了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 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一、社会转型期的体育运动 (一)社会转型期的内涵
三方面:体质转型/社会结构变动/社会形态变迁
1947.3,“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美国在全世 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冷战开始标志。
2、冷战时竞技体育的倍受重视
冷战的表现: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的竞争,经 济实力的竞争和军备竞赛。
而奥运会,得金牌升国旗奏国歌,极大激发民族自 豪感。
国际体育赛场因此成为两国实力的直接对抗的场合, 体现社会制度优越型的竞技体育得到异常的重视。
奥林匹克——没有硝烟的战争。 苏联——举国体制,美国大力发展职业体育。
3、冷战对体育发展的危害 政治上的绝对对立,意识形态的差异变得水火一般。
对立的眼光看待一切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 甚至科学方法。
对竞技体育异常重视,但代价巨大。
民主德国体育档案解密——“兴奋剂黑幕” 1980莫斯科和1984洛杉矶成为政治冷战的牺牲品。 1980莫斯科:147个国际奥委会成员中,公开抵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 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
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 轨、失控。
冷战、战争、自然灾害…… 体育运动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1、经济危机的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 期性地发生由生产过剩引起的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 和恐慌。
宏观上体育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中观上各系统自身的 可持续发展;微观上积极领域具体的发展指标。
(三)小康社会为体育运动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人们可支配收入和时间比较多,为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 了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
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对休闲娱乐的 需求也大幅增加
社会相互协调、湘湖存进的社会良性运行状态。
和谐社会:社会整体结构合理,各要素功能协调基础上 实现的社会运行有序。
(二)和谐社会为体育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三)和谐社会对体育发展提出的要求 1.体育系统内部及与其他系统间的和谐发展 2. 回归体育本原,注重以人为本的群众体育发展 3. 消除体育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体育运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商品卖不出去,工厂停工、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 企业人数剧增,信用停顿,利息率急剧上涨,股票 行情猛烈下跌……
2、经济危机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体育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整体上来 讲,经济危机对体育运动的影响是消极的,但在
局部也可体现一定的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1)经济危机削弱了体育发展依赖的经济基础 (2)经济危机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3)经济危机也影响国际大型赛事的举办 积极影响在: (1)经济危机造成了人们余暇时间增多 (2)政府为扩大内需大量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社会转型对体育运动的发素。
(二)社会转型对体育运动发展的促进
突破国家限制:姚明NBA
(三)社会转型对体育运动发展的阻碍
1、以计划经济管理为主的原有行政管理和以市场经济 运作的职业足球产生非常严重的矛盾。
2、我国“双轨制”的基本方式,造成计划体制和市场 体制并存共生。
体育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同时又反作用于 整个社会,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不同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状态下,体育运动受制于社 会发展大环境,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和 发展水平。
体育运动同时对政治、经济、文化个社会子系统施 加一定的影响,促进或抑制社会运行向良性转化。
体育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经济增长, 同时,体育也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经济增长做 出有益贡献,只有“双赢”才真正利于体育自身发 展和体育社会功能发挥。
2、社会动乱对体育的发展危害 不利影响!
文革:停课进行“军训”和以“军训”为主要内容的 “军体课”,城市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全被 破坏,职工进行体育活动场馆被占用或关闭。体育活动 市区必备的物质条件。竞技体育也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水 平的差距。
3、体育在控制社会动乱中的作用
体育特有的娱乐、休闲、缓解压力、调节人际关系、促 进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体育被视为“社会安全阀”。
3、体育对抗战争的作用 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 橄榄枝:和平 奥运停战……
(二)社会动乱时期的体育运动 1、社会动乱时期的社会运行状况 社会动乱:矛盾激化造成的一种极端混乱状态。不稳定、
不协调、混乱的社会运行状态。
原因:政治纷争、经济利益不协调、文化冲突、社会示 范
1966-1976“文化大革命” 2001 阿根廷 大规模动乱 2002 印度 宗教冲突 2008 泰国 政治动乱 “打、砸、抢”……
1.体育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 建
2.体育通过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促进和谐社会 的构建
3.体育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体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