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详细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鲁麦1,以矮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三交而得。

是个变种。

特征特性:弱冬性(播种以适期靠后,也可迟播),中熟偏晚。

顶三叶较大,茎秆多蜡粉,秆壁厚有韧性,抗倒伏能力较强。

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较大,多花多实。

丰产稳产,对地力水平适应性较广,总需肥量为中上等水平。

抗性:根系发达,活力强,耐干热风;抗旱;高抗白粉病;耐蚜性;高抗三锈,黄矮病。

适应地:山东泰安南李村,宁阳县,济宁,菏泽,枣庄,苏北,皖北,河南一带。

2、小偃107,以绵阳75-20做母本,小偃392作父本杂交。

特征特性:弱冬性,中熟,种子休眠期短,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型紧凑,出粉率高,穗层整齐,灌浆快,成熟时落黄好,口紧不易落粒,结实性好,产量高而稳,耐晚播,适应性广。

抗性:抗倒伏,抗寒,对病害的综合抗性较好,抗条锈病,抵抗赤霉病,感白粉病和叶枯病。

适应地:陕西省推广品种。

3、扬麦158,用扬麦4号/St1472/506(郑引一号)杂交。

是变种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

耐迟播,茎秆粗壮,韧性较好,株型较为紧凑,穗长方形,长芒,有锯齿。

灌浆速度快,籽粒大但饱满度稍差,适应性广。

抗性:抗寒性及抗倒伏性优于扬麦5号,耐湿性一般,对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有一定抗性。

条锈反应型MS,叶锈和秆锈反应型S,白粉病严重度7级,黄矮病3级,赤霉病抗性MS,根腐叶病MR,根腐穗病R级。

适应地:在长江中下游(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上海市,浙江省本部的部分地区。

4、阿夫,阿夫原名Funo,原产意大利,于1956年从阿尔巴尼亚引入我国,1957年引入河
南省。

特征特性:弱春性,叶片宽、旗叶短,茎秆粗壮,穗长方型,小穗排列紧密,穗层整齐,穗粒数稍多,籽粒红色;阿夫苗期生长慢,拔节后生长迅速,成穗率高,灌浆速度快。

抗性:抗干热风,高抗条锈病。

适应地:该品种在河南省累计种植面积在150万hm2以上。

黄淮麦区(主要是河南省)利用阿夫品种,通过系统选育、辐射、杂交等育种手段,育成品种90多个,已定名17个。

5、扬麦13,原名扬97-65
特征特性:春性,中早熟,熟期与扬麦158相仿。

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长势旺盛,株高85cm左右,茎秆粗壮,耐肥抗倒。

长芒、白壳、红粒、粉质。

大穗大粒,,每穗结实粒数40-42粒,千粒重40克,容重800g/L左右。

灌浆速度快,熟相较好。

达到国家优质弱筋小麦的标准,适宜作为优质饼干、糕点专用小麦生产。

抗性:感赤霉病,中感纹枯病、白粉病。

耐肥抗倒。

适应地:江苏淮南麦区种植。

该品种现推广面积约80万亩,主要集中在沿江及里下河地区。

6、扬麦14,(扬0-139)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扬麦158和扬麦6号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小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比豫麦18早熟1天;长芒、白壳、长方型穗,子粒红皮、半硬质;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株型较紧凑。

属中筋品种。

抗性:耐肥抗倒性较好,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接种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抗病性好于对照豫麦18。

适应地:适宜江苏省沿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播期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

(江苏农业科技报)
7、扬麦16,(扬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小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与扬麦158相当。

长芒、白壳、纺锤型穗,子粒红皮、硬质。

幼苗直立,株型较松散。

属中筋品种。

抗性:耐肥抗倒性一般。

接种鉴定中感赤霉病、纹枯病,抗病性与扬麦158相当。

适应地:该品种参加2001-2003年度江苏省区域试验,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播期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

(江苏农业科技报)
8、扬麦11,品种来源于组合为扬158/3Y.C/鉴二//扬85-85,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相结
合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蒸煮类专用小麦品种。

(以扬麦158为亲本)
特征特性:春性,中早熟,熟期比扬麦158早1-2天。

株高95厘米左右,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皮色淡,半角质。

亩有效穗30万左右,每穗36-38粒左右,籽粒大而饱满,千粒重42-45克。

该品种丰产、稳产性较好。

适宜制作优质蒸煮类食品。

抗性:抗白粉病(含Pm4a),中抗赤霉病,耐肥抗倒性一般,中感一中抗纹枯病,耐湿,耐高温逼熟,灌浆速率快,后期熟相好。

中感—感梭条花叶病毒病,中后期恢复快。

适应地:适宜于淮南麦区推广应用,尤其在白粉病高发地区种植更能发挥其抗病增产作用。

9、扬麦15,,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弱筋小麦新品种.2005年9 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中熟,比扬麦158迟熟-2天;株型紧凑,株高80厘米,抗倒性强;幼苗半直立,生长健壮,叶片宽长,叶色深绿;穗棍棒形,长芒、白壳,大穗大粒,籽粒红皮粉质,每德36 拉,籽粒饱满,粒红,千粒重42 克;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每亩30万穗左右。

适宜作为优质饼干、糕点专用小麦生产。

抗性:中抗至中感赤霉病,中抗纹枯病.中感白粉病。

耐肥抗倒,耐寒、耐湿性较好。

适应地:作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下游麦区砂土--砂壤土地区推广应用,在安徽、江苏两省淮南麦区可推广种植。

10、宁麦9号,1994年以陕西省长武县选育的长武131为母本,以山西农业大学选育的晋麦1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冬性,生养期275天左右。

幼苗生长习性竖立,叶色深绿,春季返青起身较早,发育快,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

株高87.9厘米,株型半紧凑。

穗型纺锤,每穗小穗14-16个,亩成穗35.2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

穗粒数36.5粒,千粒重36.3克,容重785-825克/升。

抗性:抗倒性和抗穗发芽中等,抗旱、抗寒性强,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适应地:相宜在甘肃省平凉市的泾川、灵台、崆恫、庆阳市南部及子午岭林缘区种植。

11、宁麦13,品种来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宁麦9号系选。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210天左右,比对照扬麦158晚熟1天。

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一般,两极分化快,成穗率较高。

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松散,穗
层较整齐。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较饱满,半角质。

平均亩穗数31.5万穗,穗粒数39.2粒,千粒重39.3克。

抗性:抗寒性比对照扬麦158弱,抗倒力中等偏弱,熟相较好。

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

适应地: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省鄂北麦区、河南信阳的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12、宁麦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于宁麦9号系选。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210天左右,比对照扬麦158晚熟1天。

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一般,两极分化快,成穗率较高。

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松散,穗层较整齐。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较饱满,半角质。

平均亩穗数31.5万穗,穗粒数39.2粒,千粒重39.3克。

抗性:抗寒性比对照扬麦158弱,抗倒力中等偏弱,熟相较好。

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

适应地: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省鄂北麦区、河南信阳的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13、郑麦9023,(原名郑州9023)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高产育种研究室选育。

特征特性:郑麦9023弱春性,幼苗偏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宽大,苗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一般每667平方米成穗35万株左右。

株型紧凑,通风透光性好,株高80--85厘米,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穗纺形,结实性较好,每穗结实30--35粒。

长芒,白壳,籽粒白色、角质,千粒重45--47克,饱满度好,商品性佳。

灌浆快,晚播早熟,成熟期较豫麦18早3天左右,穗层整齐,后期熟相好。

抗性:综合抗性较好,耐渍性强,耐肥抗倒。

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陕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高抗赤霉病,属抗扩展类型,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叶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轻。

[1]
适应地:黄淮麦区南片国家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麦区国家区域试验,并于2002年秋播升入这两个国家区域试验的生产试验,其种植面积位居我国当前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第一位。

14、豫麦50,,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育种室从中、美、澳等国内外20多个优异资源组成的抗白粉病优质轮选群体中选择优良可育株,并经多年系谱和混合选择育成的优质弱筋抗病稳产小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弱春性,分蘖多,耐寒性好,茎杆粗壮。

株高85cm左右,亩成穗数40万左右,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0-50克,丰产性好。

中早熟,落黄好。

大穗,穗长10-15cm,长芒、白粒、粉质。

抗性:高抗白粉病(0-15/10),中抗条锈、叶锈、纹枯病。

在国内优质品种中,优质和抗白粉病的结合是最好的。

适应地:沿黄冲积地带及淮南稻麦两熟区偏砂性土壤, 肥力在中等(亩产300-350Kg)水平地区较适, 在晚茬薄地如红薯茬亦可种植。

15、烟农19,原代号烟优361。

(以蚰包麦为亲本选育)
品种来源:蚰包麦/6590/洛夫林10/3/7376/4/掖选1号/5/陕农229
烟台市农科院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片深黄绿色、上冲,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生育期245天,比鲁麦14号晚熟1-2天,熟相较好。

株高84厘米,亩有效穗数41.9万个,有效分蘖率33.5%,穗粒数34.5个,千粒重36.4克,容重766.5克/升。

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

抗性:中感条、叶锈病,感白粉病,抗倒性一般。

适应地:山东省
16、淮麦25,品种来源:矮败小麦冬春轮回选择群体。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和新麦18晚1~2天。

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叶小窄直,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

株型较紧凑,旗叶上冲外卷,穗层厚,穗多穗匀,结实性好,茎秆有蜡质,长相清秀。

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黑胚率低,外观商品性好。

平均亩穗数41.6万穗,穗粒数37.4粒,千粒重38.3克。

苗期长势一般,抗寒性好。

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

抽穗期晚,中后期长势较好,后期叶功能期长,灌浆速度快,熟相好。

茎秆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偏弱。

抗性:耐旱性,抗倒伏能力一般,耐后期高温,抗秆锈病,中抗纹枯病,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赤霉病。

适应地:适合在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地区的中高肥力地块作早中茬种植。

17、豫麦34,郑州市农科所于1982年以[矮丰3号×(孟201×牛朱特)]为母本,以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原名郑农7号,1994年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34。

特征特性:属春性大穗早熟品种。

白粒、角质,千粒重40-45克,穗粒数28-30粒,稳产性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优质强筋小麦标准。

抗性:抗干热风,高抗条锈和叶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感叶枯病。

抗逆性强,兼抗小麦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纹枯病、赤霉病等多种病害,抗倒伏性强。

适应地:适于黄淮地区广泛种植。

18、济麦2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超高产、多抗、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中早熟,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片较小上冲,抗寒性好,抽穗后茎叶蜡质明显,长相清秀,茎秆弹性好,抗倒伏,抗干热风,熟相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饱满;亩有效穗40—45万穗,穗粒数36—38粒,千粒重42—45克,容重800克/升左右。

抗性: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

适应地:山东省。

品种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和获得高产,对灾害性气候的适应性尤其好,解决了淮北地区小麦品种的安全性问题。

19、矮抗58,品种来源周麦11//温麦6号/郑州8960,由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育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

幼苗匍匐,冬季叶色淡绿,分蘖多,抗冻性强,春季生长稳健,蘖多秆壮,叶色浓绿。

株高70cm左右,高抗倒伏,饱满度好。

亩成
穗45万左右,穗粒数38-40粒,千粒重42-45g。

根系活力强,成熟落黄好。

一般亩产500-550kg,最高可达700kg。

抗性: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抗纹枯病。

适应地:该品种广泛适应于河北、山东济南以南,湖北襄樊,安徽怀远以北的陕南、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湖北等区域种植。

20、淮麦28,品种来源:周麦13/新麦9号。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

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

株高93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宽长、上冲,叶色深绿,植株有蜡质,株行间透光性好。

穗层不整齐,穗大穗匀,结实性好。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腹沟较深、饱满度一般。

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37.4万穗,穗粒数38.7粒,千粒重41.3克。

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较弱。

抗倒性中等。

较耐高温,熟相好。

抗性:中感条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纹枯病。

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中感叶枯病,高感叶锈病和条锈病。

适应地: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21、蚰包麦,品种来源:包打三百炮/蚰子麦杂交育成。

许多品种是由它及其衍生系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属冬性品种,苗期生长缓慢,拔节后生长迅速,开花期长,灌浆期短。

幼苗匍匐,茎叶青翠浓绿,生育后期绿叶维持时间长,不早衰。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可达50%以上)。

穗纺垂形、顶芒、白壳,穗大而长,小穗着生紧密,每穗结实22~34 粒,千粒重一般32~42g。

种子休眠期长,成熟遇雨不易发芽。

抗性:较抗秆锈,中抗叶锈及条锈,耐肥抗倒。

适应地:山东省和黄淮冬麦区。

22、南大2419,品种来源:是从潘希维尔世界小麦品种中择优进行混合选择而成。

其原始品种为敏塔那,是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早熟优良品种。

特征特性:表现适应性广,较早熟,穗大,粒多,丰产
抗性:抗条锈病和吸浆虫
适应地:长江中下游和南北麦区。

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等省,在陕西南部,云南,贵州等省也有较大面积,江西,湖南,广西,青海,甘肃也有种植。

23、郑引1号,品种来源:St1472/506为亲本,St代号为意大利品系,品系大多秆较矮,抗锈病,穗大多花,但成熟较晚,熟相不好。

(与阿夫相比较)
特征特性:属春性,外表颇似阿夫,但秆稍矮较硬,穗稍大,多花多实,晚熟,丰产性比阿夫强,适应性不如阿夫,落黄不好。

抗性:抗条锈病,轻感叶锈病
适应地:河南扩大推广品种,后期再豫北高产地区种植,现在在安徽,湖北,山西,江苏等省也有种植。

24、江东门,是金大2905系选后得到的品种。

特征特性:弱冬性,早熟性传递力强,配合力好,对光照反应迟钝。

粒小,穗小,丰产性差,植株偏高,茎秆细软,茎秆成熟时先呈紫色,后转为黄色。

后期落黄好。

但是不抗倒伏
抗性:感赤霉病和散黑穗病,
适应地:江苏南京
25、小偃54
26、望水白
27、扬麦1号,品种来源:系选阿夫得到此品种。

(阿夫系选而得)
特征特性:基本形状与阿夫相似,但比阿夫早2-3天,较耐湿,后期转色正常,熟相好,春性,抗寒性不及阿夫
抗性:抗条锈病,轻感叶锈病,秆锈病,赤霉病。

抗纹枯病。

适应地:长江中下游推广品种。

在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也有种植。

28、阿勃,是意大利品种。

是由奥托诺米亚(意。

品种)和丰塔隆科(意)杂交而成特征特性:早熟,产量较高,粒大,饱满,口松较易脱落,适应性广。

抗性:抗条锈病,耐肥抗倒力较强。

适应地:适于长江中下游偏北和部分丘陵地区种植。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河南信阳地区。

29、徐麦25,品种来源:以徐州7904-13-2-2为母本,与河南新乡地区的百农792为父本杂交育成。

品种起源是牛朱特。

(引自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P159)
品种特性:
抗性:
适应地:江苏,河南
30、鲁麦22
31、火烧头
32、薄地犟
33、陕农229,品种来源:陕西省农科院利用6811(2)与高加索,小偃6号等三个品种(系)复合杂交。

(引自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P160)
特征特性:半矮秆,高产,多抗
抗性:
适应地:陕西关中和江苏北部的主要推广品种
34、早扬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