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殖激素1
动物繁殖学简答题
![动物繁殖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ac4d2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1.png)
动物繁殖学简答题《动物繁殖学》绪论1、动物繁殖对畜牧生产有何重要意义?①动物繁殖是畜牧生产的基础;②动物繁殖是畜物生产中育种工作的有力手段,优良种畜的扩繁可以加速畜牧生产的发展;③能过提高动物繁殖技术可以加速遗传改进和品种改良的速度,进而促进畜牧生产的发展;④将动物繁殖的理论与畜牧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能极大推动畜牧生产产业化的过程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动物繁殖学的概念是什么?答:动物繁殖学是通过研究动物生殖过程以获得动物繁殖规律和繁殖技术,并提高动物繁殖效率的一门学科。
3、动物繁殖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1)动物生殖生理学。
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和内部条件对动物生殖机能影响的规律,从神经调节、激素分泌、免疫机能和营养物质代谢变化等多角度,从个体行为,组织解剖,内分泌及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多方面揭示动物配子产生、受精、胚胎及胎儿发育、妊娠和分娩等过程的规律,为动物繁殖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激素及神经调节,生殖细胞的产生,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分娩,泌乳。
(2)动物繁殖技术。
主要研究提高动物繁殖力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如何提高公畜繁殖潜力如人工授精技术、精液品质评价技术、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单精子注射技术等;如何提高母畜繁殖力的技术,如同期发情技术、超数排卵技术,胚胎冷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早期断奶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嵌合技术以及细胞核移植技术等。
(3)繁殖管理技术。
主要研究提高动物繁殖力,消除动物繁殖障碍和性行为异常的生产管理技术,包括公畜繁殖管理、母畜繁殖管理和幼畜的培育以及提高群体繁殖力的技术。
4、什么是动物繁殖现象?动物繁殖有哪几种方式?繁殖现象是指生物亲代产生与其相似的后代的一种现象。
繁殖的结果是动物个体数量增加,群体规模得以扩大,种群得以延续和演化。
方式: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第一章动物生殖器官概论1.试述雌性动物生殖器官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1)卵巢分为皮质部和髓质部。
功能:A、皮质。
结缔组织,卵泡,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血管,淋巴组织,神经,平滑肌等,白膜:卵巢表面结缔组织,白膜外有生殖上皮,产生卵细胞。
动物繁殖基础形考作业
![动物繁殖基础形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267ea7c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4.png)
动物繁殖基础形考作业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家畜的生殖器官1.睾丸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答: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
2.附睾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答:附睾是输精管道,是精子最后成熟的部位。
3.副性腺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答:副性腺主要有冲洗尿道、提供营养物质、作用与精液稀释、激活精子、为精子载体、精子保护剂、形成阴道栓4.卵巢有哪些主要生理机能?答: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孕激素等。
第二章生殖激素1.什么叫生殖激素?按生殖激素的化学特性可将其分为哪些种类?举例说明。
答:生殖激素的定义:生殖激素是指与动物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等发生和发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分娩和泌乳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激素。
生殖激素的分类:按其来源分类1.下丘脑部激素2.腺垂体和胎盘的促性腺激素3.来自两性性腺(卵巢、睾丸)的性腺激素4.来自其它组织的激素前列腺素和外激素按化学性质来分类1.多肽蛋白质激素2.类固醇激素3.脂肪软类激素2.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有哪些?答:1.生殖激素浓度非常低,但生理效应高2.生殖激素在血液中存留时间短,需要一定的潜伏期才能显现出来。
3.具有多相性,可以对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器官,不同的细胞。
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引起多方面的作用。
4.生殖激素具有协同或抗衡作用5.生殖激素有反馈性的调节作用6.受体机制,它是一个大分子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第二它不断的变化进行着合成和代谢。
第三它是一个可动的受体。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有哪些主要的生理作用?其分泌受哪些因素调节?答: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有促进腺垂体释放,促黄体和促卵泡素。
促性激素的分泌受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调节,同时也受其他生殖激素的反馈调节。
4.详述雄激素的来源和生理功能,以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答:雄性激素的来源于睾丸,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精子发生,维持副性腺的发育,刺激雄性第二性征和行为,并具有同化代谢作用。
生殖激素
![生殖激素](https://img.taocdn.com/s3/m/2fd7362f844769eae009ed22.png)
(二)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 丘脑下部和垂体前叶之间由独特的血管相连 接,垂体的血管(垂体上动脉和垂体下动脉)在下 丘脑漏斗部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组成垂体门脉, 经垂体柄进入垂体前叶形成血管网。下丘脑各种神 经核及其它神经核发出的神经纤维分布到漏斗部的 血管网,形成血管神经突触,下 毛细 丘脑合成的神经激素借助于垂体 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调控前 叶的激素合成和释放。
第一节
一、生殖激素的定义
概述
生殖激素(reproductive hormone):即是直接 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殖过程为主要生理 功能的激素。例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来自垂体或胎盘的促性腺激素类(FSH、 LH、HCG、PMSG等)及性腺本身产生的激素等。
次要生殖激素:有些生殖激素是间接地通过维持整 体的正常生理状态而保证正常的繁殖机能,对生 殖活动有间接作用的激素,又称为“次发性生殖 激素”,如垂体叶分泌的生长激素(STH或GH)、 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等。
常用“半衰期”来表示激素分子在血液中存留 的时间。所谓“半衰期”是指一种激素因降低或代 谢在血中的浓度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
3.无种间特异性 动物生殖激素一般没有种间特异 性。例如绵羊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使母牛排卵;猪 和羊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都是十肽结构,几乎可以 用于各种哺乳动物。
4.生殖激素间由协同和颉抗作用 动物生殖机能的 一些生理效应往往是在数种生殖激素参与下完成的。
二、生殖激素的分类
1.按来源分为五类: (1)脑部激素 由脑部神经核团分泌,调节脑内和脑 外生殖激素的分泌活动。 (2)性腺激素 由睾丸或卵巢分泌,参与生殖激素分 泌的调节。 (3)胎盘激素 由胎盘产生,对于妊娠和分娩启动由直 接作用。 (4)其他组织器官分泌的激素 由生殖系统以外器官分 泌,对卵泡发育和黄体消退有直接作用。 (5)外激素 由外分泌腺分泌,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家畜繁殖学(第二章 生殖激素).ppt
![家畜繁殖学(第二章 生殖激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8cb3ef5022aaea998f0f6a.png)
第四节 性腺激素
一.雄激素(T)
1.来源与种类 主要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有睾酮和雄烯二酮。 雌性动物的肾上腺、卵巢和胎盘也可分泌雄激素。 人工合成的雄激素类似物主要有甲基睾酮和丙酸睾酮,其 生物学效价远比睾酮高。
一.雄激素(T)
2.生理作用
刺激并维持雄性性器官和副性腺的发育
1.来源 又称孕酮(黄体酮)由黄体和妊娠后期的胎盘产生 T1/2=20-30min 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有甲基乙酸孕酮(简称甲孕酮)、 乙酸氯地孕酮(简称氯地孕酮)、甲地孕酮、炔诺酮 等。
二.孕激素(P4)
2.生理作用
促进生殖道发育
使子宫作好妊娠准备和维持妊娠 少量促进发情,大量则抑制发情 对丘脑下部的周期中枢产生负反馈,抑制 GnRH 的大量 分泌
三.雌激素(E2)
2.生理作用 使母畜发生并维持第二性征 刺激并维持母畜生殖道的发育及发情时生殖道的变 化 刺激乳腺腺管系统的发育 在少量 P4 配合下刺激性中枢,使母畜产生性欲及性 兴奋 增加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刺激垂体前叶分泌PRL 大剂量对丘脑下部周期中枢产生正反馈,促进 GnRH 释放,引起LH排卵峰 小剂量对丘脑下部紧张中枢产生负反馈,抑制 GnRH 释放
大量存在于孕妇女尿、血中。
受孕后8d尿中可检出,60d浓度最高,150天下降
hCG制剂从孕妇尿或刮宫液中提取
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2.生理作用
类似于LH的功能
也有一定FSH的功能
3.应用
超数排卵
治疗卵泡囊肿、排卵障碍 促进雄性动物生精机能
先用PMSG促进卵泡发育,再用hCG促进排卵
动物繁殖学资料(2章)
![动物繁殖学资料(2章)](https://img.taocdn.com/s3/m/c9a2e99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d.png)
动物繁殖学资料(2章)动物繁殖学第⼆章⽣殖激素激素:由特殊的⽆腺管分泌细胞合成的,在局部或被⾎液运送到靶组织或靶细胞发挥其作⽤的⼀种活性物质。
⽣殖激素:直接作⽤于⽣殖活动,并以调节⽣殖过程为主要⽣理功能的激素称之。
内分泌:(也叫远距分泌)分泌物(激素)—⾎液循环—达到靶器官或靶组织—调节其代谢与功能。
2、激素的半衰期:激素在动物体内维持⼀半活性的时间。
第⼀节概述⼀、调节繁殖机能的器官和组织垂体—门脉系统:垂体上动脉与垂体下动脉在下丘脑漏⽃部形成⽑细⾎管丛。
⼆、⽣殖激素的种类根据来源和功能分类:1、来⾃下丘脑的释放(或抑制)激素,负责控制垂体有关激素的释放;2、来⾃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负责调控配⼦的成熟和释放以及性腺激素的分泌;3、来⾃性腺即睾丸或卵巢的性腺激素,对两性⾏为、第⼆性征和⽣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以及⽣殖周期的调节起重要作⽤;4、胎盘激素,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如促性腺激素,类固醇激素等,以后要注意总结。
此外,前列腺素,外激素第⼆节神经激素中枢神经系统内有些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些肽类物质,并通过⾎液循环到达远隔的靶器官发挥作⽤。
这些细胞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肽称为神经激素。
⼀、下丘脑激素(⼀)下丘脑激素的种类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为:1、⼤细胞神经分泌细胞:视上核、室旁核—分泌催产素和加压素2、⼩细胞神经分泌细胞:⼸状核、腹内则核、室周核、视交叉上核—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TRH(促甲状腺释放激素)、GHRH(⽣长激素释放激素)等⾄少9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1、合成和分布下丘脑的⼸状核、视上核、室旁核等核团。
以上核团中神经细胞合成后,由其轴突输送⾄正中隆起,分泌⼊垂体-门脉系统,后布⾄垂体前叶。
靶器官:垂体前叶。
还有松果腺性腺、胎盘、肝脏、消化道等多种组织存在GNRH。
2、GnRH的化学结构:是⼀个10肽。
生殖激素
![生殖激素](https://img.taocdn.com/s3/m/4f99d0d780eb6294dd886c8a.png)
二、垂体促卵泡素FSH FSH由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的由α、β二 个亚基组成糖蛋白激素,分子量大,半衰 期4h,提纯品化学性质很不稳定; FSH中LH含量singma 0.68;国产 0.73; 动物所 0.44(FSH占56%)。 FSH在性周期中,卵泡早期FSH稍升高, 接着缓慢下降,排卵前与LH相应出现一个 FSH峰,但不如LH峰显著。
生殖激素概述
一、生殖激素的概念
是动物体的一种特殊分泌方式,将分泌物—激 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最后到达靶器官或靶组 织调节其代谢与功能。
内分泌
生殖激素 主要作用于生殖活动,并以调节生
殖过程为主要生理功能的激素。
生殖激素 与繁殖
动物生殖的所有过程都与生殖激素 有密切的关系。
二、生殖激素的分类
1.根据来源和功能不同生殖激素大致 分为
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 GnRH又名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主要由下 丘脑促垂体区肽类神经细胞分泌; 下 丘 脑 调 控 垂 体 促 卵 泡 素 ( FSH ) 和 促 黄 体 素 (LH)的分泌活动有周期分泌中枢、持续持续分 泌中枢; 所有哺乳动物下丘脑分泌的GnRH由10个氨基酸 组成的十肽,分子量1183,并具有相同的分子结 构和生物学效应,半衰期4min; 人工合成的比天然的少一个氨基酸,但其活性却 比天然的大的多。
LH的生理功能
作用的基础上, 在FSH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卵泡成熟并 作用的基础上 排卵和黄体形成, 排卵和黄体形成,维持黄体分泌孕酮功 能; 刺激卵泡内膜细胞分泌雄激素, 扩散到 刺激卵泡内膜细胞分泌雄激素 , 卵泡液中被颗粒细胞摄取而芳构化为雌 二醇; 二醇; 对公畜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 对公畜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 , 促进精子的最后成熟。 促进精子的最后成熟。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生殖调节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生殖调节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3d21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b.png)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生殖调节知
识梳理
本文档将对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的生殖调节知识进行梳理。
该章节主要涉及生物的生殖调节机制和相关概念。
以下是对该章节的重要内容的总结:
一、雄性生殖系统调节
1. 雄性生殖器官组成:、附睾、输精管等。
2. 雄性激素:主要有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和垂体分泌。
3. 的形成:包括的生成、成熟和存储等过程。
4. 雄性生殖调节反馈机制:包括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促性腺激素的正反馈调节。
二、雌性生殖系统调节
1. 雌性生殖器官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等。
2. 雌性激素:主要有雌二醇和黄体酮,分别由卵巢分泌。
3. 卵子的形成:包括卵子的生成、成熟和释放等过程。
4. 雌性生殖周期:包括月经周期、排卵等过程,受激素的调节影响。
三、性腺激素的调节和协调
1. 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的分泌调控,通过负反馈机制保
持稳定。
2. 雄性和雌性激素的作用:主要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功能和
特征。
3. 生殖周期的调节:激素的协调作用下,使雄性和雌性生殖周
期相互配合。
四、生殖调节的疾病和异常现象
1. 雄性生殖系统疾病:如炎、前列腺炎等。
2. 雌性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
3. 生殖调节的异常现象:如性早熟、不孕症等。
以上是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生殖调节知识的梳理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生殖机制和相关调节过程,有助于解释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和异常现象,以及相关疾病的
发生和治疗。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3894b3f121dd36a32d822d.png)
家畜繁殖学复习题第一章家畜生殖器官概述一、填空:1.公畜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
2.精子产生于睾丸的,雄激素由睾丸的细胞分泌。
3.附睾由、、构成。
4.副性腺包括、、。
5.母畜的生殖器官主要由、、、、、构成。
6.输卵管按解剖部位分、、部分,壶腹部的主要功能是。
7.子宫由、、组成,牛、羊子宫内膜的特点是。
二、问答:1.睾丸和附睾的生理功能2.卵巢、输卵管、子宫的生理功能。
3.公畜有哪些副性腺?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三、选择题:1.母牛的卵巢形状为()。
A、肾形B、卵圆形C、桑椹形D、葡萄形2.子宫角特别发达的母畜是()。
A、猪B、马C、牛D、羊3.子宫体发达的母畜是()。
A、猪B、马C、牛D、羊4.两子宫颈分别开口于同一阴道的动物是()。
A、猪B、马C、牛D、兔5.射精时,最先分泌的副性腺体是()。
A、精囊腺B、前列腺C、尿道球腺D、副性腺6.牛的子宫类型属于()。
A、双子宫B、双角子宫C、双分子宫D、单子宫7.属于子宫射精型的家畜是()。
A、猪B、牛C、羊D、兔四、判断:1.卵巢是母畜的性腺,睾丸是公畜的性腺。
2.阴囊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睾丸。
3.牛、羊、猪阴茎体上都有一“S”状弯曲。
4.精子最适宜在高渗透压下存活。
5.家畜睾丸的温度应低于体温。
6.猪、马输精管的壶腹部比较发达,而牛、羊则没有壶腹部。
7.在马、牛、羊、猪四种家畜中,猪的射精量最大。
8.牛、羊的子宫形状相似。
9.精子在有氧环境中可以延长存活时间。
10.精子靠自身运动从输精部位到达受精部位。
11.马的胎盘是绒毛膜胎盘。
12.蔗糖最容易被精子利用。
13.精子是在睾丸内产生和成熟的。
14.猪、牛、羊、马的睾丸都有睾丸网。
第二章生殖激素一、填空:1.生殖激素根据来源和生理功能可分为、、、。
2.垂体前叶分泌的生殖激素生主要包括、、。
3.胎盘促性腺激素主要包括、。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主要由分泌。
5.PMSG由分泌,母马妊娠后天开始出现,天达高峰,后下降,天消失。
生殖激素概述-GnRH-58-050310
![生殖激素概述-GnRH-58-050310](https://img.taocdn.com/s3/m/119f5c4cbe1e650e52ea99ac.png)
4、外分泌(exocrine):
由有管腺即外分泌腺体产生的激素(如外激 素),由管道排泄至体外,主要经空气和水 传播或异体接触进行转运
5、顶浆分泌(Aprocrine)
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碎, 细胞内的糖原溢人腺体
6、全浆分泌(Holocrine) 细胞质大量排出
五、生殖激素的反馈调节
甲状旁腺素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表2-4 根据激素化学本质分类
含氮 激素 蛋白质、 肽类、氨 基酸衍生 物、胺类 分子结构中含氮, 包括下丘脑和垂体 分泌的所有激素及 性腺、甲状腺、胎 盘等分泌的部分激 素 分子结构为脂肪酸 链 分子结构中含环戊 烷多氢菲核,主要 由卵巢、睾丸、胎 盘等分泌 促生长素、促乳素、促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 泡抑制素、活化素、多 巴胺、肾上腺素、褪黑 激素、甲状腺素等 前列腺素、公猪包皮分 泌的外激素等 睾酮、雌二醇、孕酮、 皮质醇、维生素D、醛 固酮、氢化可的松等
释放激素 (因子)
促乳素释放因子
促乳素抑制因子
PRF
PIF
多肽
多肽或胺 类
抑制激素 (因子) 其他 催产素 OXT
9肽
视上核 室旁核
(一)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GnRH :
Gonadotropion releasing hormone
1、GnRH结构及分泌:
下丘脑的弓状核(小型神经内分泌系 统):合成和分泌
产生部位:脑部、性腺、子宫、胎盘、其他
生理作用:繁殖、生长、泌乳、消化、代谢
神经、免疫等
三、生殖激素的合成与贮存
(一)生物合成
1、 转录与翻译: 2、 酶系催化: 激素原(prohormone) 或激素前体(prehormone)
家畜繁殖学知识点总结
![家畜繁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8f3d1652d380eb62946dec.png)
家畜繁殖学知识点第一章生殖器官雌性动物的子宫类型、母牛的角间沟、牛和羊的子宫阜、各种母畜子宫颈的构造特点及其子宫颈管在不同生理状态的开放程度、各畜种子宫的外部形态特征。
第二章生殖激素⒈掌握生殖激素的分类方法。
⒉重点掌握主要生殖激素(GnRH、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以及两大类非典型的生殖激素(前列腺素、外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家畜繁殖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章家畜的性机能发育与性行为1. 初情期、性成熟的影响因素2. 性行为和性行为链的概念、影响性行为的因素;性刺激的概念与实践意义第四章精子与精液1. 常见动物(家畜、鸡、小鼠)精子的正常形态2. 精子发生、精子形成、细胞组合、精子发生的时空概念、变序现象3. 射精量与精子密度的一般关系、精清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精清的主要生理作用4. 精液的生物物理学特性5. 精子的糖酵解、精子呼吸的类型、精子的运动形式、精子运动的趋流性、影响精子生活力和受精力的外界因素、精子的冷休克、精子凝集的概念、精子凝集现象的分类及其发生原因第五章母畜的发情1. 卵泡发育的阶段、有腔卵泡、生长卵泡、卵泡发生波、影响卵泡发育的因素、排卵的类型、黄体的形成与黄体细胞的来源、黄体的种类(假黄体或发情周期黄体,真黄体或妊娠黄体,辅助黄体)、卵子发生的阶段、不同哺乳动物排卵时卵母细胞的发育阶段、卵子发生与精子发生的不同点、卵子的结构(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卵黄膜的微绒毛、卵黄)、卵黄周隙、极体(第一极体、第二极体)2. 母畜发情的概念、发情征状、发情母畜卵巢和生殖道的变化、精神状态和行为的特征性表现、发情周期及其影响因素、发情周期阶段的划分、发情周期的激素调节、发情期、间情期、乏情及其分类(生理性乏情的常见种类、病理性乏情的常见种类)、乏情期、产后发情的概念及各种家畜产后发情的时间、异常发情的种类、发情鉴定的概念及其意义、发情鉴定的方法及其适用的动物、各种家畜发情鉴定的要点。
第六章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概念、主要技术环节采精、采精前的准备工作、台畜和假台畜、种公畜的采精训练(方法、注意事项)、采精方法;精液品质检查(意义、常规检查与定期检查的项目),精液稀释的目的、精液稀释液的种类和精液的稀释方法、精液稀释液的主要成分、精液稀释液的配制原则、精液的稀释倍数计算公式,精液保存的意义与保存方法、精液冷冻保存的原理、冷冻精液的冰晶化温度域和危险温度域、冷冻精液的解冻方法、液氮罐的正确使用、液氮的特性,精液的运输条件与运达后的处理输精,各种母畜适宜的输精时间、输精部位与输精量,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的主要技术措施第七章受精妊娠分娩1. 配子运行的概念,射精的类型,精子运行过程中遇到的3道栅栏,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维持受精力的时间,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维持受精力的时间的意义、卵子维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以及卵子从排卵到运行到宫管连接部所需的时间、精子获能与去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阻滞作用(卵黄封闭作用,卵黄膜反应),受精早期的“卵子”的特征2. 卵裂的特点,早期胚胎的名称,卵裂球的紧实现象(致密化),卵裂球的“全能性”,桑椹胚,囊胚(胚泡),原肠胚,滋养层,囊胚的细胞定位现象,妊娠识别与妊娠建立,胚泡的附植,胚泡的内迁(迁移),附植的部位、时间,影响胚泡附植的因素3. 胎膜的种类,胎水的来源与作用,胎盘的概念与类型,弗里马丁现象(freemartinism),妊娠母畜的生理变化,妊娠期,妊娠诊断的概念、方法,妊娠脉搏,牛和马属动物寻找子宫动脉的方法第八章繁殖控制技术1. 名词解释:诱导发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2. 试述动物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3. 各种生殖激素在超排中的使用特点4. 牛、羊超数排卵的方法5. 简述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动物繁殖学第一章第二章
![动物繁殖学第一章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504d8a3043323968011c92b9.png)
(3)生理作用
a.对繁殖系统的作用 在长日照繁殖动物,MLT对生殖系统 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
b.对毛纤维生长的作用 毛的季节性生长与MLT有关。
c.可使鱼类和蛙等动物皮肤变浅。 d.其他作用 新研究表明,除下丘脑、垂体、视网膜、性腺 等为褪黑素的主要作用部位外,还在脾脏、胸腺、腔上囊 (禽)、肠道、肾脏等多种组织发现有特异性的褪黑素作 用点,暗示这种激素可能有着广泛的作用。有人认为,各 种有昼夜节律变化的生理机能均与松果腺和褪黑素相关联。
(5)使用方法
FSH的半衰期很短,使用时必须多次注射才能达到 效果,一般每日两次,连续3~4天。如果有缓释剂, 只要注射一次就可。
FSH的用量要根据制剂的纯度确定。
2.促黄体素(LH)
(1)来源: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2)结构:牛羊的LH分子量在3万以上,半衰期30分钟,由a
3.孕激素
在雌性和雄性动物体内均存在,是雄激素和雌激素生物 合成的前体,同时又是具有独立生理功能的性腺类固醇激素。
(1)来源:主要来源为卵巢中黄体细胞所分泌。在多数家畜 中,妊娠后期的胎盘为孕酮更重要的来源。
(2)结构:是一类分子中含21个炭原子的类固醇激素。
(3)生理功能
a.创造胚胎附植的环境 b.维持正常妊娠
(4)在动物繁殖方面的应用
PRL来源缺乏,价格昂贵,一般不直接应用。多是应 用促PRL升高或降低的药物作用于动物的泌乳机能,诱导 空怀母畜泌乳。
第四节 性腺激素
由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激素统称为性腺激素。性腺分 泌的激素很多,根据化学本质可分为两类,即性腺类固 醇激素和性腺含氮类激素。
1.雄激素
(1)来源:睾丸间质组织中的间质细胞分泌的一种类固醇 激素。睾丸产生的雄激素主要有睾酮和雄烯二酮。肾上 腺皮质部也可以分泌少量的雄激素,但其量甚微 。
家畜繁殖学(第二章生殖激素)
![家畜繁殖学(第二章生殖激素)](https://img.taocdn.com/s3/m/5c8d86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7.png)
性腺类固醇激素的种类
包括睾丸分泌的睾酮和肾上腺分泌的脱氢表雄酮等,具有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和维持雄性动物性行为等生理作用。
雌激素
包括雌二醇、雌三醇和雌酮等,具有促进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和维持雌性动物正常的性周期等生理作用。
孕激素
主要是黄体酮,具有促进子宫内膜增生、抑制子宫收缩、维持妊娠等生理作用。
在动物间交流、性行为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如性外激素可吸引异性动物,聚集外激素可促使同种动物聚集。
前列腺素和外激素的生理作用
外激素
前列腺素
VS
分泌调节主要受神经和激素的双重影响,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PGF2α的分泌。
外激素
分泌调节主要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性外激素的分泌。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和外激素的分泌调节
05
CHAPTER
生殖激素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
01
促性腺激素(FSH和LH)在发情周期中起到关键作用,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排卵。
促性腺激素
02
GnRH通过调节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影响发情周期的启动和维持。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03
抑制素通过抑制FSH的分泌,调节发情周期的稳定性。
雄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性腺类固醇激素能够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
调节生殖细胞的生成和成熟
性腺类固醇激素能够调节生殖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影响受精和着床过程。
维持正常的性周期
性腺类固醇激素能够维持雌性动物正常的性周期,调节发情和排卵等生理过程。
性腺类固醇激素的生理作用
03
家畜繁殖学 第2章 生殖激素
![家畜繁殖学 第2章 生殖激素](https://img.taocdn.com/s3/m/cd15948fb84ae45c3b358ce7.png)
各种母畜垂体前叶促卵泡素及促黄体 素含量比例与发情排卵特点的关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怀不同胎体时马驴PMSG和dCG含量比
精品文档
A:驴怀骡 B:马怀马 C:驴怀驴 D:马怀骡
农大杜玉川教授1982年测定
精品文档
类 固 醇 激 素 化 学 结 构 式
精品文档Βιβλιοθήκη 双细胞、双促性腺激素作用模式
绵羊子宫前列腺素进入卵巢的途径
第二章 生殖激素
精品文档
生 殖 激 素 种 类 、 来 源 及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生 殖 激 素 种 类 、 来 源 及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精品文档
下丘脑内侧区主要神经核团
精品文档
丘脑下部与垂体关系 精品文档
LH-RH分泌调节(几种反馈机制)
精品文档
催产素的分泌调节
垂体前叶腺细胞类型的关系及其分泌激素图解
家畜繁殖学教学大纲(新)
![家畜繁殖学教学大纲(新)](https://img.taocdn.com/s3/m/77de0a99011ca300a7c390d8.png)
《家畜繁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家畜繁殖学课程类型:选修课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适用对象:动物科学先修课程:家畜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化.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本课程是畜牧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家畜的生殖生理普遍规律去指导家畜的繁殖实践;使学生掌握现代繁殖技术及其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为提高畜群繁殖力和改进畜群品质而工作的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不断更新和修改教案.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做笔记,课下要及时复习。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生殖激素部分和公母畜的生殖生理部分。
讲述繁殖技术时,应着眼于繁殖技术的基础理论。
(一)生殖激素要求学生明确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生殖机能调节的概念.明确自上而下的调节控制和自下而上的反馈作用,掌握主要生殖激素的互相关系.重点掌握两种神经激素(GnRH和催产素)、四种促性腺激素(FSH、LH、PMSG和HCG)、三种性腺类固醇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F和E型前列腺素(PGF2和PGE)的产生部位、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生物学作用、互相关系、应用范围以及相应合成类似物的化学结构和功用。
(二)雄性动物的生殖生理要求学生了解公畜性成熟的生理特性和影响因素、了解公畜性行为链,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提高公畜的利用效果。
了解精子发生过程和特点,精子产生的速度,正确掌握采精频率.了解附睾的功能,认识精子的显微和显微结构。
重点掌握精液中特有化学成分及其功用,精液的理化特性和精子的生理特性,为人工授精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三)雌性动物的发情要求了解母畜的初情期、性成熟的生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卵子发生的特点及其同卵泡发育的关系,掌握生长全过程中各级卵泡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兽医产科学-生殖内分泌基础-生殖激素
![兽医产科学-生殖内分泌基础-生殖激素](https://img.taocdn.com/s3/m/537e226c915f804d2a16c104.png)
若奶牛患有不育症,正常生理条件下不能泌乳,此时可以人工 诱导泌乳
早期-1号药物(雌激素同系物)+乳房按摩 促进腺管发育
中期-2号药物(孕酮同系物)+乳房按摩
精氨酸可促进 催乳素释放
后期-3号药物(皮质激素+精氨酸等)
促进腺泡发育 促进泌乳
三、性腺激素
性腺激素的种类
刺激母畜的性中枢,使母畜产生性欲和性兴奋
生
理
学
维持母畜的第二性征
作
用
刺激乳腺腺管系统的发育
增加催产素受体的敏感性-妊娠后期E含量升高,促进OT和受体结合,
为分娩提供必须条件
三、性腺激素
(1)雌激素(E)
子宫发育不全
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
临 床
应 公畜睾丸的化学去势
用
胎衣不下
胎盘滞留及死胎
三、性腺激素
雌激素(E) 孕酮(P4) 睾酮(T)
三、性腺激素
(1)雌激素(E2)
产生部位
卵泡壁内皮细胞和颗粒细胞-主要 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也能少量产生
分泌特点
为类固醇类激素,合成后不贮存,立即分泌入 血,与相应的血浆载体蛋白结合
临床应用药物
己烯雌酚、雌二醇
三、性腺激素
(1)雌激素(E)
刺激并维持雌性动物生殖道的发育
漏斗;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激素传递) 垂体: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
,是身体最复杂的内分泌腺;垂体分为垂体 前叶(腺垂体)和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一、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2、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一、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3、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
促卵泡素释放激素(FSH-R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生殖激素第一节概述一、生殖激素的概念激素主要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组织的细胞所分泌并对机体的其它细胞、组织发挥作用的一类特殊的化学物质。
分泌后直接透入血管和淋巴管,经血液循环输送到所作用的组织器官,发挥生理效应。
激素是一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极小量就有明显的作用。
与动物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等的发生和发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分娩和泌乳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激素,称为生殖激素。
生殖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又称生殖内分泌激素。
某些激素虽与生殖活动无直接关系,但它通过影响动物机体的生长、发育及代谢机能而间接影响生殖机能,称为次要生殖激素。
如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
二、生殖激素的分类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三类:1、含氮激素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
GnRH; FSH; LH; eCG; hCG2、类固醇激素又称甾体激素。
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3、脂肪酸类激素脂肪酸及衍生物前列腺素;公猪包皮分泌的外激素。
按来源和分泌器官可分为五类:1、脑部激素松果体(褪黑激素);下丘脑;垂体等。
2、性腺激素睾丸或卵巢3、胎盘激素hCG; PMSG(eCG)4、其他组织器官分泌的激素子宫分泌的前列腺素5、外激素由分泌腺体(有管腺)分泌,通过水或空气传播作用于靶器官,主要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麝香,公猪包皮分泌物,人和灵长类动物阴道分泌物等。
三、激素分泌的形式1、内分泌(endocrine)2、旁分泌(paracrine)3、自分泌(autocrine)4、外分泌四、生殖激素作用的特点及作用机理1、必须与受体结合后才产生生物效应生殖激素→靶器官或组织→ 受体蛋白质或多肽类,分子量大,细胞膜受体。
类固醇类,分子量少,细胞质受体。
2、在动物机体中由于受分解酶的作用,其活性丧失很快。
生殖激素在血液中浓度下降至一半时(不补充的情况下)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注射生殖激素至出现明显生理反应,称为潜伏期。
3、是一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微量的生殖激素即能发挥很强的生理效应。
E2 pg/ml 10-12 g; P4 ng/ml 10-9 g4、生殖激素间具有协同或颉颃作用子宫和乳腺发育:雌激素和孕酮协同发情、子宫蠕动等:雌激素和孕酮颉颃5、生殖激素的生物效应与动物所处生理时期及激素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有关。
有些激素长期使用后,动物会产生抗体,而出现反应性降低。
6、分子结构类似的,一般具有类似的生物活性。
如人工合成的乙烯雌酚与雌二醇。
作用机理:进入血液中的生殖激素,只有少量呈游离状态而具生物学活性,大部分与各自的蛋白质特异性结合,进行运输,不具生物活性。
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 靶细胞膜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亲水激素)∧三磷酸腺苷(ATP) 环一磷酸腺苷(cAMP)+焦磷酸盐( P-P)↓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组蛋白的磷酸化↓组蛋白与DNA的分离↓转录mRNA↓合成蛋白质ANH→ 受体(磷酸二酯酶能分解cAMP(第二信使)∧三磷酸鸟苷(GTP)环一磷酸鸟苷(cGMP)+焦磷酸盐( P-P)↓激活依赖(cGMP)的蛋白激酶类固醇激素(疏水激素):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与其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核,然后与DNA结合,合成mRNA,转移至细胞质中,诱导特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产生生物效应.所有类固醇激素受体:拥有一个免疫区;DNA结合区;激素结合区。
第二节脑部生殖激素一、下丘脑激素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GnRH)哺乳动物的GnRH均为十肽,相同的分子结构和生物效应。
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仅为4分钟。
控制GnRH分泌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基底部的中枢神经边缘系统。
GnRH的分泌活动的调节可分为两类,一类神经调节;一类体液(激素)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持续中枢(紧张中枢):控制下丘脑GnRH持续分泌。
雌激素抑制GnRH分泌。
周期中枢:少量雌激素促进GnRH的分泌,LH排卵峰的出现。
孕激素抑制GnRH分泌。
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性腺类固醇___雌激素;孕酮..............长反馈(正或负)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短反馈(负)血液中GnRH浓度.............................超短反馈(负)“公羊效应”(ram effect) ,“公牛效应”刺激各种感觉器官(视、嗅、触、听等);光照、温度、食物等环境条件,对季节性繁殖的动物感觉性刺激。
产生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反射调节 GnRH 的分泌。
生理作用:促进垂体LH和FSH的分泌和释放。
故可使卵巢的卵泡成熟而排卵;促进精子形成。
在生产中治疗卵泡囊肿,促进排卵。
2、催产素(oxytocin, OXT)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内合成,并由垂体后叶(神经垂体)贮存和释放。
合成后与相应的运输蛋白结合,被浓缩成分泌颗粒进入神经垂体,在适当的生理刺激时再被释放至血液中。
催产素和加压素都是含有一个二硫健的9肽化合物。
生理功能:(1)能强烈地刺激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雌激素可增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孕激素可抑制子宫对催产素的反应。
(2)能使输卵管收缩频率增加,有利于两性配子的运行;诱导输精管及附睾收缩,增加精液的射出。
(3)刺激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引起排乳。
(4)催产素可以刺激子宫分泌PG,引起黄体溶解而诱导发情。
(5)催产素还具有加压素的作用。
催产素的分泌调节是神经反射性调节。
如排乳反射。
应用:治疗胎衣不下,子宫内容物的排出,精液中加入催产素,加速精子运行提高受胎率。
二、松果体激素松果体或松果腺(pineal gland),又称脑上腺。
对动物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物节律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1、褪黑激素(Melatonin, MLT)褪黑激素又名褪黑素或降黑素。
MLT的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有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NAT)和羟化吲哚-氧-甲基转移酶(HIOMT)黑暗条件下酶的活性增强,含量增高。
光照可以抑制NAT 和HIOMT 酶的生物活性和分泌,抑制MLT 的全成。
褪黑激素节律性分泌:日节律:24小时内的周期性变化月节律:在一定时期内周期性变化,与发情周期有关。
年或季节性节律:一年内周期性变化,与季节性发情动物的生殖活动有关。
光照变化引起LH分泌变化的潜伏期:绵羊50~60天;山羊约70天。
虽然光照变化很快引起MLT的变化。
光照/黑暗→MLT的分泌→增加E对下丘脑负反馈的敏感性→影响GnRH的脉冲分泌→LH脉冲分泌→卵巢活动夏至6月21日日照最长冬至12月22日日照最短波尔山羊8月中旬发情(夏至后约70天)控制光照调整动物或鱼(Nina)的生殖活动。
三、垂体激素垂体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生殖活动。
垂体分泌:FSH、LH、促乳素(prolactin,PRL)、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素(TSH)、促黑色细胞素(MSH)1、FSH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是由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的。
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32,000daltons(32kDa),由α和β亚基组成。
同种动物,FSH的α-亚基与LH和TSH的一致。
不同激素间β-亚基不同,具有激素特异性。
α-亚基:89氨基酸;β-亚基:115氨基酸;以共价健结合。
单个亚基或2个α亚基或2个β亚基均没有活性;只有α亚基与β亚基结合后方有活性。
半衰期:绵羊约2小时;有的约5小时。
生理功能:(1)刺激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在LH的协同作用下,促进卵泡最后成熟、排卵。
(2)促进生精上皮发育和精子的形成。
正常精子生成FSH和LH都需要。
FSH分泌的调节:受下丘脑GnRH(+)、卵泡抑制素(-)和激动素(+)等直接调节。
也受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和黄体分泌的孕激素的反馈调节。
低剂量的雌激素(+);大剂量雌激素(-);孕激素(-)。
血液中浓度 ng/ml 水平2、LH(luteinizing hormone, LH)是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的。
LH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30kDa,由α和β亚基组成。
β-亚基由115氨基酸组成。
半衰期:约30分钟(1)在FSH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卵泡排卵;并能刺激黄体形成和分泌孕酮。
(2)可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这对副性腺的发育和精子最后形成起决定作用。
(3)刺激卵泡膜细胞合成雄激素,并将其芳构化(芳香化)为雌激素。
LH分泌的调节:主要受下丘脑GnRH(+)和内源性阿片肽(EOP)(-);也受雌激素、孕酮、雄激素反馈调节。
3、促乳素由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分泌。
PRL为119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质。
分子量约24kDa;半衷期约为15分钟。
(1)刺激乳腺发育和促进泌乳与雌激素、生长激素协同腺管增长;与孕酮协同腺泡发育。
(2)抑制性腺发育PRL↗FSH、LH↘影响性腺发育。
猪哺乳期PRL↑,一般母猪不发情。
(3)行为效应,增强雌性动物的“母爱”禽类的抱窝性、家兔产仔前脱毛和造窝。
第三节性腺激素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激素,统称为性腺激素。
性腺类固醇激素:睾丸——雄激素;卵巢——雌激素、孕激素。
性腺含氮激素:抑制素、激动素、松弛素和卵泡抑制素。
类固醇(steroid) 激素又称甾体激素,甾环----环戊烷多氢菲,由A、B、C、和D四个环构成。
A、B、C、三个环构成菲;D环戊烷。
类固醇激素结构相似,均来自胆固醇(cholesterol),仅局部双健和功能基团不同。
类固醇合成主要在肝,其次肠粘膜、肾上腺皮质和性腺胆固醇(一个27-C的类固醇)↓孕酮→雄激素↓↓芳香化(芳构化)皮质类固醇雌激素类固醇与血清蛋白质结合运输;分离后方能进入靶细胞。
类固醇合成:线粒体、光面内质网蛋白质(多肽)激素合成: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
1、雄激素(testicular hormone)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Ledig cell)分泌;肾上腺皮质、卵巢和胎盘也能分泌少量雄激素。
睾丸生产的雄激素主要有睾酮(testosterone)和雄烯二酮。
睾酮一般不在体内存留,而很快被利用分解,其降解产物主要为雄酮,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
生理功能:(1)促进雄性生殖器和副性腺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2)刺激精子发生(3)刺激并维持雄性动物的性行为(4)促进蛋白质合成代谢,促使氮沉积和增加肌纤维厚度等(♂肌肉发达)(5)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或垂体分泌FSH和LH,保持体内激素平衡。
用于治疗公畜性欲不强和性机能减退症。
2、雌激素(estrogen)主要由卵泡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所分泌。
此外,肾上腺皮质、胎盘和睾丸也可产生少量的雌激素。
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雌三醇(estriol)和雌酮(estrone),以17-β雌二醇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