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物权法的分则体系应主要根据物权的分类进行构建。

从大的方面来说,物权分为所有权与他物权。

所有权与他物权的区别在于:首先,所有权是一种完全物权,所有权人享有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而他物权人则并不全部享有上述权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物权也被称为限制物权;其次,所有权是一种自物权,而他物权是所有权权能分离的结果,只能在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的基础上产生;第三,从期限上说,所有权除非是因为转让或标的物的毁损灭失,否则在法律上推定其永远存在,因此所有权被称为永恒物权,而他物权的存在大都有期限上的限制,所以他物权也被称为有期物权。

所有权与他物权基本上概括了全部物权的类型,这样我国物权法也可以根据这种分类构建其分则部分的体系。

在所有权中主要规定所有权的规则和各类所有权,如国家、集体等主体享有的所有权,在他物权部分具体规定各种其他类型的物权。

就上述对物权法分则体系的大的划分,学者基本都持赞成态度,但对于他物权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做出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物权法的体系,学者则存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一般未对他物权作进一步的分类,加之此种分类也存在困难,因此我国的物权立法也不需要对他物权进行分类。

我们认为,由于他物权类型较多,且因担保债权之实现而设立的物权与因使用收益而设立的物权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应对他物权作进一步分类。

我们认为可以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换言之,要构建现代的、科学的物权法体系,应当在采纳用益物权的基础上,将物权法的他物权划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大类。

用益物权是与担保物权相对应的,这是根据权利人所支配的价值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所进行的区分。

用益物权人取得的是物的使用价值,物的使用价值的支配性使得用益物权人对于标的物没有法律上的处分权,因而用益物权又可称之为“使用价值权”。

而作为他物权另一重要类型的担保物权则侧重于对物的交换价值的支配,它不以对物的实体利用为目的,而是以支配物的交换价值从而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为目的。

担保物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权人所支配的是担保物的交换价值,即担保物在拍卖、变卖时的价值。

担保物权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担保物权人能够对担保物的交换价值优先受偿,以满足其债权。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分类基本上可以将各类物权做出法律上的划分。

尽管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分类是传统的他物权分类法,但此种方法比较科学地将各类他物权进行了划分,且此种划分基本上概括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他物权,迄今为止,还没有更为科学的方法取而代之。

如果没有这种分类,他物权体系将是杂乱无章的,因而,这套科学分类体系理应为我国物权立法所采纳。

诚如学者所言,我国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用益物权具有一些公有制的特点,例如国有土地使用权中具有某些政府管理的因素,而承包经营权也不像永佃权那样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然而,从本质上看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土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权利,与传统民法的用益物权一样都是在土地所有权基础上产生的,是土地所有权权能分离的产物,在权利的内容上都包括了使用权或收益权,这些权利本质上都是私法上的物权,都应当具有物权所应当具有的效力,因此有必要在物权法中对之加以规定并定名为用益物权制度。

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权,虽不能归入到用益物权或担保物权中任一种类型,但由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现在都改称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的目标模式,企业是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对包括出资人的出资在内的全部财产享有法人所有权,因此,在物权法的他物权体系中不必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权做出规定,而应当在所有权当中对企业法人所有权做出规定。

在对用益物权类型做出规定时,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种不违反法律规定的使用、利用不动产形态都应进行认真的整理和清理,需要物权法加以规范的应确认为一种用益物权,即使这些权利在实践中发生得很少,也应加以规范,以免发生纠纷后因缺乏法律依据而不能有效处理这些纠纷。

例如典权,尽管在实践中很少使用,但随着公民个人购买商品房日益普遍,出于融资的需要,就有可能采用这种方式。

我国物权法在用益物权方面,可以主要规定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典权、空间利用权等权利。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第一百零五条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

【解释】本条是关于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准共有的规定。

物权法中的共有制度是专为所有权的共有而规定的,但实际生活中,并非只有所有权才能共有,其他财产权,如他物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均可共有。

比如二人以上共同享有一块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此种情况就是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享有用益物权。

如甲、乙、丙三人分别借款给债务人丁,三人同时就丁所有的房屋设定一个抵押权,份额为均等,并办理一个抵押权登记时,就发生抵押权的准共有。

此种情况就是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享有担保物权。

本条对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准共有做出了规定。

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享有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在性质上与对所有权的共有没有差别,为了条文的简约以及对实践中这种情况的处理,本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

所谓准共有是指数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数人共同共有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

准共有有以下特征:(1)准共有的标的物是所有权之外的财产权,包括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

(2)准共有即准用共有的有关规定,各人就所有权之外的财产究竟是准用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应当视其共有关系而定。

(3)准共有准用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的前提,是规范该财产权的法律没有特别规定。

如果有,则应首先适用该特别规定。

关于准共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立法例。

德国民法典第七百四十一条规定:“数人共同享有一权利者,除法律另有其他规定外,准用第742-758条规定。

”旧本民法典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本节规定,准用于数人有所有权以外财产权的情形。

但法令另有规定时,不在此限。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八百三十一条规定:“本节规定,于所有权以外之财产权,由数人共有或公同共有者准用之。


十、质权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1 质权的概念。

质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该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质权人享有的优先受偿权。

质权包括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

2 动产质权的设立。

动产质权的设立应订立书面合同,质押合同自质物交付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

质押合同禁止约定流质条款。

质押合同中对质押的财产约定不明,或者约定的出质财产与实际交付的财产不一致的,以实际交付占有的财产为质押财产。

出质人代质权人占有质物的,质押合同不生效。

质权人将质物返还出质人后,以其质权对抗第三人的,法院不予支持。

出质人未按与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质物,给质权人造成损失的,出质人应根据其过错承担赔偿责任。

实例演练
1 甲向乙借款,并约定将自己的奥迪车出质给乙,乙因自己不会开车,要求甲将该车开回。

后甲向丙借款,又将该车出质给丙。

丙对该车进行了占有。

因甲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

乙丙均欲行使对该车的质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与丙之间的质押合同无效
B 甲与乙之间的质押合同生效
C 乙可对依法对抗丙的质权
D 乙对抗丙的质权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质押的生效问题。

甲与乙之间虽然签订了质押合同,但乙放弃了质物的占有,故乙的质权未生效。

甲与丙之间签订了质押合同,且交付了质物的占有,故丙对该汽车享有质权。

2 甲乙(均为某村村民)订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约定:甲借给乙10万元,乙交付甲一件黄金饰品作担保,3年后乙归还本金,甲归还该饰品,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

对此,下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之间关于“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的约定无效
B 因甲乙之间关于“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的约定无效,故担保合同无效
C 因甲乙之间的担保合同无效,故其借款合同无效
D 担保合同的全部条款有效,故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流质条款的效力问题。

依担保法规定,流质条款不具有效力。

但流质条款无效的,不影响担保合同的效力。

担保合同为从合同,担保合同的无效不能决定借款合同的效力。

3 动产质权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

动产质权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包括质物以及质物的从物、孳息物、代位物等。

但从物未交付的,质权的效力不及于从物。

除质押合同另有规定外,质权的效力及于质物的孳息物。

4 质权的善意取得。

质权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但对于赃物、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

实例演练
甲与乙签订一份汽车租赁合同,在租赁期间内,乙将该汽车质押给丙,后甲乙丙之间引起纠纷。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乙有权将租赁物出质给丙
B 乙无权将租赁物出质给丙
C 丙对该租赁物享有质权
D 丙对该租赁物不享有质权
「答案」BC
「解析」本题涉及质押担保中质权的善意取得问题。

依《担保法解释》第84条规定,出质人以不具有所有权,但合法占有的动产出质的,不知出质人无权处分的质权人行使质权后,因此给动产所有人造成损失的,由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担保法第63条规定,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即出质人应为财产所有权人或财产经营管理权人。

承租人不享有对租赁物的出质权,但善意第三人可因善意而取得质权。

5 质权人的孳息收取权。

质权人对质物所产生的孳息享有收取权,但孳息的所有权属于出质人。

收取的孳息首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剩余部分用于偿还本金和利息。

实例演练
甲向乙借款,将自己所有的受孕母牛出质于乙,质押期间,母牛产下牛犊。

对于该牛犊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牛犊所有权归甲享有
B 牛犊所有权归乙享有
C 甲可基于牛犊所有权享有牛犊占有返还请求权
D 甲对牛犊虽享有所有权,但不享有牛犊占有返还请求权
「答案」AD
「解析」本题涉及质权期间所生孳息的权属问题。

在质权期间,质物所生孳息,质权人享有收取权,但质物所生孳息的所有权仍为出质人享有,但因质权人享有收取权,质物的孳息与质物处于同等的地位,出质人的所有权受质权的限制,而不享有占有返还请求权。

6 质权人的费用偿还请求权。

对于保管质物支出的必要费用,质权人享有偿还请求权。

7 转质权。

经出质人同意,质权人享有转质权。

但未经出质人同意,质权人进行转质的,转质行为无效,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质权人对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

实例演练
甲向乙借款,将自己所有的奥迪车出质于乙,乙又擅自将该车转质于丙,丙因违章驾驶该车造成该车灭失,为此引起纠纷。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A 乙无权将该车转质
B 乙有权将该车转质
C 对该车的损失应由乙承担
D 对该车的损失应由乙丙负连带责任
「答案」AC
「解析」本题涉及质权人的转质权问题。

转质分为承诺转质和责任转质,经出质人同意,质权人将质物转质他人,为承诺转质。

《担保法解释》承认承诺转质的效力。

责任转质是指未经出质人同意,质权人擅自将质物转质于他人。

《担保法解释》禁止责任转质。

在责任转质的情况下,转质权人对质物造成损失的,由质权人对出质人承担责任。

8 质权保全权。

质物有损害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的,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质权人可以拍卖、变卖质物,并就所得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提存。

实例演练
甲将自己的一批货物出质给乙,但乙将这批货物未放置在仓库里,而是放在露天,货物有毁坏灭失的可能,甲可以主张怎样的权利?
A 有权要求将该批货物收回
B 有权要求解除该质押关系
C 有权要求提前清偿债权而返还质物
D 有权要求将质物提存
「答案」CD
「解析」本题涉及质权人保管质物的义务问题。

依担保法第69条规定,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

质权人不能妥善保管质物可能导致其灭失或者毁损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权而返还质物。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9 权利质权。

权利质权通常以依债权证券的交付,或者以订立权利质押合同一并登记的方法发生对出质权利占有转移的效力。

10 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的质押。

对此,出质人与质权人没有记载质押字样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以公司债券出质,没有背书记载质押字样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以票据、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质权人再转让或者质押的,无效。

以存款单出质的,签发银行核押后,又受领挂失,造成存款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1 股份、股票的质押。

以上市公司股票出质的,除签订书面合同以外,应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以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股份转让的规定。

股票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

质权的效力及于股份、股票的法定孳息,但不及于股东人身权。

12 商标专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专利权质押。

除签订书面合同以外,应向管理部门办理登记,质押合同自办理登记之日起生效。

上述权利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

出质人所得的转让费、许可费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提存。

13 其他权利的质押。

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公路渡口的不动产收益权可以质押。

十一、留置权
1 留置权的概念与特征。

应明确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其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和行纪合同中发生的债权。

留置权是动产物权,对不动产不予适用。

2 留置权的取得。

留置权的取得包括积极要件和消极要件。

其积极要件包括: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占有的财产与债权具有牵连关系;占有的财产为合法占有,不法占有不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享有留置权。

其消极要件包括:留置权的行使不得违背善良风俗;不得与债权人的义务相抵触。

实例演练
有关留置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承运人为取得运费对承运的扶贫物资可行使留置权
B 保管人为取得保管费对保管的救灾物资可行使留置权
C 加工人为取得加工费对加工物可行使留置权
D 财产的侵占人因对该财产支付了修理费,所有人未支付修理费的情况下,侵占人可行使留置权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留置权的消极条件和积极条件问题。

对扶贫物资和救灾物资不得行使留置权。

同时,留置权也不能因侵权行为取得,故本题选项为C.
3 留置权人的权利。

包括:留置财产的占有权、留置物的孳息收取权和优先受偿权。

实例演练
甲从乙处偷来一台电视机,因故障送至丙处修理。

丙修好后又被丁偷走。

丙不知该电视机为赃物。

甲到期未支付修理费而引起纠纷。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丙对该电视机不享有留置权
B 丙对该电视机享有留置权
C 丙对丁不享有占有返还请求权
D 丙对丁享有占有返还请求权
「答案」AD
「解析」本题涉及留置权人的权利问题。

债权人行使留置权是基于法律规定的理由,在承揽合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同中,修理人可依据承揽合同享有留置权,而不问委托人是否对该物享有所有权,也不问该物是否为赃物。

修理人自愿丧失对修理物的占有的,其留置权丧失,修理人非自愿丧失修理物的占有的,可享有占有返还请求权。

4 留置权的行使。

留置权的行使受期限限制,该期限不少于2个月。

留置权的行使不以债务人是否对留置物享有权利为限。

实例演练
1995年3月黄某将一幅价值6万元的名画送到某装裱店装裱,由于黄某未按期付给裱店费用。

装裱店通知黄某应在30日内支付其应付的费用,但黄某仍未能按期交付,装裱店遂将画变价受偿,扣除了费用后,将其差额退还给黄某。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黄某与装裱店之间的合同系承揽合同
B 装裱店对该画有留置权
C 黄某应承担违约责任
D 装裱店通知黄某支付费用的期限符合法律规定
「答案」ABC
「解析」本题涉及承揽合同、留置权、违约责任问题。

依合同法第252、107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依担保法第82、87条规定,因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债权人留置债务人财产后,应当确定两个月以上的期限,通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

十二、物权的竞合
1 先租后抵与先抵后租。

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在有效期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内对抵押物的受让人继续有效。

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

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时,如果抵押人未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人对出租抵押物造成承租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抵押人已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权实现造成承租人的损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担。

实例演练
甲向乙借款并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

抵押后甲又将该房屋出租给丙,因甲无力还款,乙欲行使抵押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与丙之间的租赁合同不具有效力,因为该房已抵押给乙
B 甲与丙之间的租赁合同具有效力,抵押权行使后租赁合同对新的受让人具有效力
C 甲与丙之间的租赁合同具有效力,但抵押权行使后租赁合同对新的受让人不具有效力
D 甲与丙之间的租赁合同效力未定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先抵后租的问题。

依据《担保法解释》的规定,经过登记的抵押物,抵押人又租给他人的,虽然该租赁合同具有效力,但抵押权行使后,租赁合同对新的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

2 先抵后卖。

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

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

如果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因此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失的,由抵押人承担赔偿责任。

实例演练
1 甲以其自有房屋作抵押向乙借款。

在抵押期间,甲未通知乙,便将该房屋转让给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A 乙仍可以就该房屋行使抵押权
B 乙不得就该房屋行使抵押权
C 丙不能取得该房屋所有权
D 丙可以取得该房屋所有权
「答案」AD
「解析」本题涉及先抵后卖问题。

依《担保法解释》第67条规定,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

本题中,房屋抵押合同必须办理登记方可生效,抵押人甲未通知抵押权人就转让抵押物的,抵押权人仍可就抵押物行使抵押权。

受让人明知抵押物已经办理了抵押登记,仍受让抵押物,并办理过户登记的,应取得抵押房屋的所有权,但应自担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给其带来的损害。

2 甲以自有的一批布匹作抵押向乙借款,未办理登记。

在抵押期间,甲未通知乙,便将该批布匹卖给了丙,并已交货付款完毕。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A 甲与乙之间的抵押合同有效
B 丙无权取得对该批布匹的所有权
C 乙的抵押权可以对抗受让人丙的所有权
D 乙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丙的所有权
「答案」AD
「解析」本题涉及未登记物品的先抵后卖问题。

依《担保法解释》第67条规定,登记的抵押物,抵押人出卖的,抵押权人对该物品可行使追及权。

抵押物品未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因此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失的,由抵押人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