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2 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2 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1e1c9c00eff9aef8941e0634.png)
当棱镜位于最小偏向角位置时
式中, m为棱镜数目; b为棱镜底边长; dn/dλ为棱镜材料的色散率。 由上式可以看出,理论分辨率的大小与棱镜材料、形 状、个数及所选波长有关,长波的分辨率要比短波的 分辨率小,棱镜分离后的光谱属于非均排光谱。
2. 光栅 光栅是由大量等宽、等距离、相互平行的狭缝(或反 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从工作 原理上 分: 透射光栅 反射光栅
非光谱法-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和圆二色等
光 学 分 析 法 光谱法
X射线荧光分析法
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
分子荧光
分子磷光
原子发射光谱法
非辐射发光
紫外-可见 原子吸收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化学发光法
2-3 光谱法仪器
光谱仪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试样 池、检测器、读数器件。 2-3-1光源 依据方法不同,采用不同的光源。光源有连续光源和 线光源等。 1.连续光源:在较宽波长范围内发射强度平稳的具有 连续光谱的光源。 如氢灯、氘灯、钨丝灯。 2.线光源:提供特定波长的光源。 如空心阴极灯、金属蒸气灯、激光。
I
K=-1
0
一级光谱
(3) 当K 与的乘积相同时
k1 1=k2 2=k3 3=‥‥‥ 出现光谱重叠 如: K=1×800nm=2×400nm =3×267nm=4×200nm
0
一级光谱 二级光谱
三级光谱
光谱重叠消除
• 滤光片 • 感光板 • 谱级分离器
(2)光栅的光学特性 常用色散率、分辨率和集光本领(闪耀特性)来表示。 色散率——表示不同波长的光谱线色散开的能力。
1J (焦耳) 1Cal (卡) 1erg (尔格) 1eV
光学分析法导论
![光学分析法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cb0863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0.png)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旳分类
二、光谱法
2)按电磁辐射本质分类
原子光谱(涉及离子光谱)——由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 旳跃迁产生,具有明显 旳线光谱特征
分子光谱——由分子中电子能级及分子旳振动、转动能 级旳跃迁产生,大多具有带光谱特征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旳分类
二、光谱法
3)按辐射能传递方式分类 发射光谱——处于激发态旳原子分子或离子由高 能级跃迁回低能级或基态发射出相应旳光谱
第三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一、原子光谱
主量子数( n ):描述核外电子是在那个电子壳层上运动。 n = 1、 2、 3、 4、 5、 6、7、••••••••
符号 K、L、M、N、O、P、Q、••••••••
角量子数( l ):描述核外电子云旳形状。
l = 0、1、 2、 3、 4、••••••••
第三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一、原子光谱
主量子数(n):
n =1、 2、 3、 4、 5、 6、7、••••••••
总角量子数(L):
L= l,
对于2个价电子: L = ( l1+ l2)、 ( l1+ l2-1)、•••、 ( l1- l2)
总自旋量子数(S):对于N个价电子:N/2, N /2 -1, N /2 -2,..,1/2,0
>2.5*105
X一射线 0.005-10nm 2.5*105 -1.2*102
高能辐射区
远紫外 10200nm 1.2*102-6.2
近紫外 200
可见光 400
近红外 0.782.5
中红外 2.550
远红外 501000m 2.5*10-2-1.2*10-4
中能辐射区
微波 0.1100cm 1.2*10-4-1.2*10-7
02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02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d5acb3c8856a561252d36fa9.png)
量试样发射或吸收的辐射,就能获得有关它们
能级的信息. • 把测得的发射或吸收强度对电磁辐射的波长或 频率作图,得到光谱. • 由特征光谱可做试样组分的定性分析.由发射 或吸收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018/11/4 27
一、能级的相对分布
1 玻耳兹曼规律
Ni N
gie
j 0
Ei / kT Em / kT
非光谱法.
2018/11/4 4
2-1 电磁辐射的性质
• 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 传播的光量子流,它既具有波动性, 也具有微粒性. • 波粒二相性.
2018/11/4
5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折射
波动性
E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的干涉
粒子性
光电效应
hc E h
2018/11/4
所得到的X射线光谱都是相同的.
2018/11/4
20
• 带光谱是由于许多量子化的振动能级叠加 在分子的基态电子能级上而形成的. • 由一系列靠得很近的线光谱组成,因使用
的仪器不能分辨完全而呈现出带光谱.当
光辐射源中存在气态基团或小分子时会产 生带光谱.
2018/11/4 21
• 由于在振动能级上叠加了许多转动能级,
29
2 例子 假设一个基本体系中只包括基态和
一种激发态,由于基态能量确定为零,
并假设g0=gi,则
Ei / kT Ni e N 1 e Ei / kT
2018/11/4
30
表2-2 能级的相对分布
(E/eV) 10 1 10-1 Ni/N 10–183 5×10–17 2.3×10–2 (E/eV) 10–3 10–4 10–5 Ni/N 0.49 0.50 0.50
仪器分析 光学分析法导论课件
![仪器分析 光学分析法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839f5bba1aa8114431d9ab.png)
光学分析法
PPT学习交流
3
光学分析法
热能
M + 能量 电能
M*
(基态)
光能(hν) (激发态)
M + h
选择吸收
选择发射
光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建立在物质发射的
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基础上的各种 分析方法的统称。
根据物质吸收或者发射电磁辐射的不同就可以对
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见光学分析法主要是
单位:eV或J(1eV = 1.602×10-19J,1J = 6.241×1018eV)
电磁辐射的粒子性就是将辐射看作是不连续的能量微
粒,即光子或光量子。物质以一份份能量的形式发射或吸
收光,这些能量是一个特殊的能量单位的倍数。这个能量
单位称为光子或光量子。虽然对于不同的电磁辐射来说光
子的能量大小不同,但是如果光子的能量除以电磁辐射的
PPT学习交流
31
PPT学习交流
32
发射光谱仪不需要外加辐射源
吸收光谱仪仪器部件在一条直线上,荧光、 散射则辐射源与检测器成90°角。
PPT学习交流
33
2-3-1. 光 源
对光源的要求: 强度大(分析灵敏度高)、稳定(分析重现性好)。
PPT学习交流
34
连续 光源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H2灯 D2灯 W灯 氙灯
PPT学习交流
光波动说的创始人惠更斯
8
麦克斯韦证明光是 一种电磁波,于是光 的波动学说更战胜了 粒子学说,在相当长 时期占据统治地位;
PPT学习交流
9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光 子学说解释光电效应得到 成功,并进一步被其它实 验证实,迫使人们在承认 光是波的同时又承认光是 由一定能量和动量的粒子 (光子)所组成。光具有 波动和微粒的双重性质, 就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其波粒二象性可以被波动 力学统一起来。
《光学分析法导论全》PPT课件
![《光学分析法导论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3bc4e771fe910ef12df8bc.png)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2.吸收光谱
辐射通过气态、液态或透明的 固态物质时,物质的原子、离子 或分子将吸收与其内能变化相对 应的频率而由低能态或基态过渡 到较高能态。
这种由于物质对于辐射的选择 性吸收而得到的光谱称为吸收光 谱。(见表2-3)
精选PPT
17
吸收光谱分类
原子吸收光谱 ——暗线光谱 峰窄 0.x nm
2-3-2 光谱法
按辐射本质分类
1.原子光谱
2.分子光谱
按辐射获得方式的不同分类
1.发射光谱
2.吸收光谱
3.拉曼光谱
精选PPT
8
光学分析法
非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比 浊 法
折 射 法
圆 二 色 性 法
X 射 线 衍 射 法
光 谱
原 子 发 射 光 谱
强度相等的两条谱线,一条谱 线的衍射极大正好落在另一条谱 线的衍射极小上。
精选PPT
29
2. 光栅
光栅也称衍射光栅。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 散(分解为光谱)的光学元件。它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 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光栅的 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
平面光栅:
精选PPT
10
2. 分子光谱
——分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光 谱。
分子总能量 E分子=E电+E振+E转 ( P 91) △ E分子= △ E电+ △ E振+ △ E转
△ E电——分子中外层电子能级跃迁引起的
能量改变 1-20ev
△ E振——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平衡 位置上作相对振动引起的能量改变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2)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2)](https://img.taocdn.com/s3/m/1cc2d56b0b1c59eef8c7b4f2.png)
属组成。两片金属处于相同平面上且相互平行。
入射狭缝可看作是一个光源,在相应波长位置, 入射狭缝的像刚好充满整个出射狭缝。 有效带宽:整个单色器的分辨能力除与分光元件的色 散率有关外,还与狭缝宽度有关。即单色器的分
辨能力(有效带宽S)应由下式决定:
W DS
D=线色散率;W=狭缝宽度。当单色仪的色散率固定时,波长间隔将
与PDA相比,CTD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二维特性,可作为影像检测 器,在电视及航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12-12-27
30
2. 热检测器 包括:热电偶,热释电检测器及热辐射计。 这类检测器主要用于红外及Raman光谱分析 中,拟在以后相关章节作介绍。
2012-12-27
31
不同:波长小的则衍射角小,谱线靠近0级;波 长大的,衍射角大,谱线距0级较远; 同样对于二级光谱而言,也有同样的情况。但可 能造成二级光谱与一级光谱的重叠,而且具有最
大强度的光处于0级(为未分开的白光)!
2012-12-27 12镜观察屏
f
2012-12-27
13
光栅的光学特性
K 角色散率d/d: d d d cos 线色散率D1: dl d Kf Kf f ( < 20o ) d d d cos d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2) (Optical methods of Analysis)
2012-12-27
1
2.3 光谱法仪器
以紫外-可见光为例,光吸收遵循Lambert-Beer定律
吸光度
I0 A lg bc I
摩尔吸光系数
物质的量浓度 吸收光程
构建仪器
1)测量入射光强度I0,和出射光强度I; 2)单色器; 3)对数转换器。
分析化学第2章光学分析导论
![分析化学第2章光学分析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4357ee16866fb84ae45c8d26.png)
三、光谱仪器
组成:光源,样品容器,单色器,检测器(光电转 换器、电子读出、数据处理及记录)。
吸收
光源或 光源或 炽热固体 炽热固体
样品容器 样品容器 分光系统 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 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
荧光
样品容器 样品容器
分光系统 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
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
光源灯或 光源灯或 激光 激光
γ射线的波长最短(频率最高),能量最大;其后 依次是X射线区,紫外—可见和红外光区;无线电 波区波长最长(频率最低),能量最小。
物质的各种跃迁类型是与各电磁波谱区域相对应的, 因此,可以由公式E =hν=h c /λ计算在各波谱区域产 生各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反之亦然。
例如,使分子或原子中的价电子激发跃迁所需的能 量为1-20eV,则可以算出该能量范围相应的电磁波 的波长为1240-62nm。
仪器分析
主讲:尹洪宗
第2章
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Guide of Optics Analytical Method
牢固掌握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的概念及性质 熟练掌握电磁辐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换算 清楚理解物质与电磁辐射作用产生的各种光谱
清晰光学分析法分类的线索
了解光谱法的基本仪器部件
第一节 电磁辐射与电磁波
将波长换算成波数的关系式为:
~ (cm 1 ) 104
(cm )
( m )
107
( nm )
1)波的叠加(Superposition)
y
t
频率相同的正弦波叠加得相同频率的合成正弦 波
1/1
1/1
1/()
频率不同的正弦波叠加得不同频率的非正弦波;更多的正 弦波叠加可形成方波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cccd50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9.png)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光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光的吸收、散射、反射等性质来获得样品的信息。
本章将介绍光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
1.光学分析法原理光学分析法是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来获得样品信息的方法。
其中最基本的原理是光的吸收、散射和发射。
当光通过物质时,会与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光的振动矢量和频率发生改变。
通过测量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可以得到物质的各种信息。
2.光的吸收法光的吸收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样品中其中一种物质的含量。
该方法常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中的金属离子含量。
测量方法包括光度法、比色法、比较法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光度法,即通过测量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吸收光谱图来确定样品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和种类。
3.光的发射法光的发射法是通过测量样品发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发射光谱的特点是样品发射出符合波长的光,通常用于分析无机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
常用的方法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其中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在样品被激发时,各种金属元素自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光的强度来确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荧光光谱法则是通过将样品激发到荧光状态,然后测量样品散射出的荧光光强度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4.光的散射法光的散射法是通过测量光的散射强度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散射光谱的特点是样品散射出具有不同波长的光,通常用于分析颗粒物质的大小、浓度和形状等。
常用的方法包括拉曼光谱法和动态光散射法。
拉曼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中与入射光具有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拉曼散射光来确定样品的成分。
动态光散射法则是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来估算样品颗粒的大小和浓度。
5.光学分析法的应用光学分析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可以通过测量光的吸收、发射和散射来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结构和相变等。
光学分析法导论(2)
![光学分析法导论(2)](https://img.taocdn.com/s3/m/8379803c0975f46526d3e1b8.png)
二、分子光谱
分子能级:分子中不但存在成键电子跃迁所确定的电子 能级,而且还存在着由原子在其平衡位置相对振动所确 定的振动能级,以及由分子绕轴旋转所确定的转动能级。
波谱区
射线区 X射线区 远紫外区 近紫外区 可见光区 近红外区 中红外区 远红外区 微波区 射频区
表 2-1 电磁波谱
区
波长范围
光子能量/eV
0.005 nm 0.005~10 nm 10~200 nm 200~400 nm 400~780 nm 0.78~2.5 m 2.5~50 m 50~1000 m 0.1~100 cm 1~100 m
2.5105 2.5105 ~1.2 102 1.2 102 ~6.2 6.2~3.1 3.1~1.7 1.7~0.5 0.5~0.025 2.5 10-2 ~1.2 10-4 1.2 10-4 ~1.2 10-7 1.2 10-6 ~1.2 10-9
能级跃迁类型
原子核能级 内层电子能级
原子的电子能级或 分子的成键电子能级 分子振动能级
5895.93 Å
S=1/2 J=3/2 S=1/2 J=1/2
32S1/2---- 32P3/2 32S1/2---- 32P1/2
光谱选择定则
➢ 不是原子中任何两个能级之间都能够发生跃迁。只 有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才是允许的;
➢ 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的跃迁,跃迁概率大,谱线较强。 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
能级图
ΔE=E2E1 =h
ν
= hc/λ
例如:钠原子,核外电子组成为: (1S)2(2S)2(2P)6(3S)1
仪器分析-第2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仪器分析-第2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c97faff9f705cc17552709b1.png)
·电子能级变化时,必然伴随着振动能级的变化,振 动能级的变化又伴随转动能级的变化,因此,分子光谱 不是线状光谱,而是带状光谱。
λ =1 / σ
c:光速 (2.9979×1010 cm ·s-1);λ:波长(cm); ν:频率(Hz或s-1);σ:波数(cm-1) ; E :能量(ev或J); h:普朗克常数6.6256 ×10-34J ·s或4.136 ×10-15ev.s
二、电磁波谱
电磁辐射按照波长(或频率、波数、能量)大小的顺序排列.
如: 钠原子的光谱项符号 32S1/2;
表示钠原子的电子处于n=3,M =2(S = 1/2),L =0,
J = 1/2 的能级状态(基态能级);
接下一页
电子的多重态
h +
单重态 (自旋配对)
电子跃迁
激发单重态 (自旋 配对)
h +
单重态
电子跃迁 和 自旋翻转
(自旋配对)
三重态 (自旋 平行)
返回
3. △J = 0、±1 但当J=0时,△J =0跃迁是禁戒的。 4. △S = 0 即单重态只跃迁到单重态,三重态只跃迁到三重
态。不同多重态之间的跃迁是禁阻的。
符合以上条件的跃迁,跃迁概率大,谱线较强.不符合 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禁阻跃迁强度很弱。 若两光谱项之间为禁戒跃迁,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具有较长 的寿命,原子的这种状态称为亚稳态。
吸收光谱法
原紫红核 子外外磁 吸可可共 收见见振
光谱分析法
分子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
原原分分 X 化
子
子
《光学分析导论》PPT课件
![《光学分析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f3da44dd36a32d737581b4.png)
子 子子 射
发
吸荧
线 荧
射 收光 光
原子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
原 子 吸
紫 外 可
红 外
核 磁 共
收见 振
光谱分析法
精选ppt
紫 外 可
红 外
分 子 荧
分 子 磷
核 磁 共
化 学 发
见 光光振光
分子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
原原分分 X 化
子 发
子 荧
子 荧
子 磷
射 线 荧
学 发
射光光光 光 光
12
1.原子发射光谱法
射线: 原子核能级的跃迁产生的
X射线:原子或分子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紫外和可见光:原子或分子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红外光: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产生的
微波:分子转动或电子自旋能级的跃迁产生的
无线电波:电子和原子核的自旋能级的跃迁产生的
精选ppt
10
2.2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精选ppt
11
原 原原 X
旋 光 法
原 原子 子光 光谱 谱分 分析 析法 法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原 子 发 射 光 谱
原 子 荧 光 光 谱
X 射 线 荧 光 光 谱
分 分子 子光 光谱 谱分 分析 析法 法
紫 外 光 谱 法
红 外 光 谱 法
分 子 荧 光 光 谱 法
分 子 磷 光 光 谱 法
核 磁 共 振 波 谱 法
精选ppt
第2章 光学分析法引论
2.1 电磁辐射的性质 2.2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2.3 光谱法仪器 2.4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精选ppt
1
光学分析法——基于能量作用于物质后 产生电磁辐射信号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 互作用后产生辐射信号的变化而建立起 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23f4091ed9ad51f01df280.png)
反射:光通过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种介质的介面时会产 生反射;
干涉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 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 域互相间隔,此现象叫干涉;
衍射 光绕过物体而弯曲地向它后面传播的现象; 偏振 只在一个固定方向有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
光分析法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表征、表 面分析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区代的地位。
波谷的数目。单位: S-1 (Hz) γ=1/T
波长λ: 相邻两极大值或极小值之间的距离。 波长的单位: cm µm nm Å λ=c / γ
波数δ:每厘米内波的数目,即单位距离中极大值的数 目。单位:cm-1 δ=1/ λ
波速v:波在一秒钟内通过的距离。 v=λ/T=λγ
2、电磁辐射的粒子性
电磁辐射是在空间高速运动的光量子(或称光子) 流。可以用光子具有的能量表征。单位为eV或J, 1eV=1.60×10-19J。 光子能量与光波频率有关,普朗克方程将电磁辐射 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联系在一起:
一、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光学分析法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 1、光谱法
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分子发生能级 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的波长或 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按产生光谱的基本粒子不同
原子光谱 光谱
分子光谱 (1)原子光谱
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表现形式 为线光谱。 原子光谱(线性光谱):最常见的三种
; h:普朗克常数
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波粒二相性)
1、电磁辐射的波动性
电磁波是横波(找一个图建立超链接,见上课稿) 可以用波长λ、频率γ、速度v、波数δ、能量等来
表示其特性。 周期T: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通过空间某一固定点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7-16
39
• 凡是基于检测能量作用于待测物质后产生
的辐射信号或所引起的变化的分析方法均
可称为光分析方法.
• 任何光分析方法均包含有三个主要过程:
(1)能源提供能量,
(2)能量与被测物质相互作用,
(3)产生被检测的讯号.
2013-7-16 40
• 按能源不同,光分析法可分为红外、紫外、 X光及化学发光等光谱法;如按被作用物质 来分,它又可分为原子及分子光谱等;若 以产生被检测讯号的辐射能的基本性质来 划分则有吸收、发射、散射、折射、反射、 干涉、衍射、偏振等.
2013-7-16 7
辐射的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 νi=λiv • 注意:
辐射的频率只决定于辐射源,与介质
无关 .频率更能表征电磁辐射的特性.
在真空中,辐射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 关,且有它们的最大值. c≌ 3×108 m·-1, s
2013-7-16 8
波数的定义
• 有时用波数来描述电磁辐射,波数δ的定义
2013-7-16 41
• 光谱法主要是以光的吸收、发射、拉曼散射 等作用而建立的分析方法,通过检测光谱的 特征波长和强度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光谱法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吸收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和散射光谱法.
2013-7-16
42
2-4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 光谱与原子或分子内能变化的关系为: ΔE=hv=hc/λ • 原子光谱具有线光谱的特征. • 所有元素的原子,其价电子跃迁所引起的
量试样发射或吸收的辐射,就能获得有关它们
能级的信息. • 把测得的发射或吸收强度对电磁辐射的波长或 频率作图,得到光谱. • 由特征光谱可做试样组分的定性分析.由发射 或吸收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013-7-16 25
一、能级的相对分布
1 玻耳兹曼规律
Ni N
gie
j 0
Ei / kT Em / kT
外来光子性质完全相同的光子,并跃迁 到低能级j.
2013-7-16 32
• 受激发射的速度决定于辐射的能量密度ρ (v) 和激发态粒子的浓度. ΔNi→j=Bijρ (v) Ni
• 式中: Bij称为爱因斯坦受激发射跃迁系
数.乘积Bijρ (v)为受激发射跃迁几率,ρ (v) 的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2013-7-16
4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折射
波动性
E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的干涉
粒子性
光电效应
hc E h
2013-7-16
E:光子的能量(J, 焦耳) :光子的频率(Hz, 赫兹) :光子的波长(cm) c:光速(2.99791010 cm.s-1) h:Plank常数(6.625610-34 J.s 焦 耳. 秒)
gme
2013-7-16
26
式中:Ni为i能级上粒子的浓度,N为粒子的总 g为相应能级的统计权重,它表示能级的简并
浓度,E为所属i能级的能量,单位为焦(J), 度,就是相同能量能级的数目,k为玻尔兹曼
常数,其值为1.380×l0-23J· -1;T为热力学温 K
度.分母为分配函数.
2013-7-16
这类方法就是光谱法.
• 如果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不包含物质能级
之间的跃迁,电磁辐射只改变了传播方向或某些
物理性质,如折射、偏振等,这些方法属于非光
谱法.
2013-7-16 3
2-1 电磁辐射的性质
• 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 传播的光量子流,它既具有波动性, 也具有微粒性. • 波粒二相性.
2013-7-16
16
一、辐射的发射
用发射光谱表征由激发源发出的辐射,常以发 射辐射的相对强度作为波长或频率的函数.
• 线光谱 由一系列有确定峰位的锐线组成,它是激 发单个气态原子所产生的. • 带光谱 由几组线光谱组成,由于它们紧密排列, 以致于仪器不能分辨它们. • 连续光谱 由于背景增加而形成光谱的连续部分, 一般宽度在350nm以上.
是这种过程.
2013-7-16 36
②电磁辐射吸收激发,是指吸收电磁辐射而
引起的激发,从而发射出电磁辐射,这一
过程称为光致发光.荧光、磷光属于这一 过程. ③由于化学反应而产生电磁辐射,称为化学 发光.
2013-7-16 37
④物体加热到一定温度也会发射出电磁辐射,称 为热发光.火焰中放入钠盐就能发射钠的黄
2013-7-16
14
可见光谱区
• 人眼所能感觉的那部分辐射区间(即可见
区) . • 中心波长大约为555 nm(黄绿色). 400 nm~750 nm
• 不同光谱区对应的分析方法不同.
2013-7-16
15
2-3 辐射的吸收和发射
• 构成物质的每一种基本体系——原子、离 子、分子——具有不连续的有限的量子化 能级. • 辐射的吸收与发射 M + hv (基态) M* (激发态)
自发发射跃迁ΔNi→j的爱因斯坦自发发射跃迁系
数(常简称跃迁几率),它的单位是时间的倒
数.Aij与外界辐射场是否存在无关.跃迁i→j可
以得到频率为(Ei-Ej)/h的辐射线.
2013-7-16 31
受激发射
• 对于处于高能级i的粒子,如果有频率恰 好等于(Ei-Ej)/h的光子接近它时,它受到
这一外来光子的影响,而发射出一个与
数.
2013-7-16 34
三、物质的激发
• 激发的定义 预先给原子、离子或分子以能量,使 其由低能态或基态过渡到较高能态,这种 过渡称为激发.
2013-7-16
35
• 激发的途径
①电场引起的碰撞激发,是指被电场加速 的带电粒子碰撞而受到激发,从而发射 出电磁辐射.这一过程称为电致发光, 如稀薄气体在放电管内产出的辉光,就
10-2 nm 10 nm
射 线 x 射 线
102 nm 104 nm
紫 外 光 红 外 光
0.1 cm 10cm
微 波
103 cm
105 cm
无 线 电 波
可
见
光
2013-7-16
13
• 波长单位为微米(µ m)、纳米(nm)、 皮米(pm)和飞米(fm) • 1 µ = 10-6 m m 1 pm = 10-12 m 1 nm = 10-9 m 1 fm = 10-15 m
2013-7-16 33
受激吸收
• 当频率为(Ei-Ej)/h的辐射照射具有如图2-4所示的 能量体系时,单位时间内从能级j跃迁到能级i的
粒子的数目正比于辐射的能量密度ρ (v)和处于能
级j的粒子的浓度. ΔNj→i=Bjiρ (v)Nj 式中: Bji称为爱因斯坦受激吸收跃迁系数,乘积Bjiρ (v) 为受激吸收跃迁几率,ρ (v)的单位是时间的倒
是每厘米内该波的振动次数.
• 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常用波数来表
示红外吸收峰的位置.
2013-7-16
9
二、电磁辐射的微粒性
• 电磁辐射看作是不连续的能量微粒,称为 光子. • 光子的能量取决于辐射的频率.E=hv • 光子的能量若用波长表示,则 E=hc/λ
2013-7-16
10
能量单位
• 光子的能量常用与能量成正比的频率 (Hz)、波数(cm-1)等单位来表示.电 子伏特(eV)也常用来表示光子的能量单 位. • 电子伏特是一个电子通过一伏特的电位所 获得的能量.辐射能还可以用每摩尔所具 有的能量来表示.常用J· -1为单位 . mol
5
一、电磁辐射的波动性
• 电磁辐射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如反射、折 射、衍射、干涉和散射等.
• 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可以用频率、速度和波长等
参数来描述.
2013-7-16
6
• 频率ν 每秒内场振动的次数,单位是秒-1(s1),这一量称为赫兹,用Hz表示. • 传播速度νi 通过某介质时波面的移动速度,单位 是厘米· -1(cm·-1). 秒 s • 波长λi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直线距离, 单位为厘米(cm).
所得到的X射线光谱都是相同的.
2013-7-16
18
• 带光谱是由于许多量子化的振动能级叠加 在分子的基态电子能级上而形成的. • 由一系列靠得很近的线光谱组成,因使用
的仪器不能分辨完全而呈现出带光谱.当
光辐射源中存在气态基团或小分子时会产 生带光谱.
2013-7-16 19
• 由于在振动能级上叠加了许多转动能级,
的温度. • 被加热的固体发射连续辐射,它们是红外、可见 及紫外光区分析仪器的重要光源.
2013-7-16 21
二、辐射的吸收
物质的吸收光谱差异很大,特别是原子吸收光 谱和分子吸收光谱,与吸收组分的复杂程度、物理 状态及其环境有关. • 原子吸收 原子吸收的谱图,由有限数量的窄带组
成.紫外及可见光区的能量足以引起外层电子或价
电子的跃迁.而能量大几个数量级的X射线,能与
原子的内层电子相互作用,故在X射线光谱区能观
察到原子最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峰.
2013-7-16 22
• 分子吸收
分子甚至双原子分子的光谱,要
比原子光谱复杂.
• 磁场的诱导吸收 当将某些元素放入磁场中 时,其电子和核受到强磁场的作用后,它们 的磁性质会产生附加的量子化能级. 这种诱导能态间的能量差很小,它们的 跃迁仅能通过吸收低频区的辐射来实现.
2013-7-16 17
• 当辐射物质是单个的气态原子时,产生紫外、
可见光区的线光谱.谱线是由一系列宽度约 10-5nm的锐线组成. • 通过内层电子的跃迁可以产生X射线线光 谱.元素的X射线与它们的环境无关,即产生 辐射的物质不一定是单个独立的气态原子, 可以是金属、固体粉末或者阳离子的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