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是培养语感最行之有效的捷径,更是读者心声的复活,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素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效开展朗读教学,真正发挥其效能。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就需要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去主动学习,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呢?
1.激发自信
轻松活泼的氛围,是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前提。因为只有敢读,学生才能爱读,从而会读。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应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朗读的优点,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享受到取得成绩的满足、兴奋。成就
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对朗读产生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2.感情范读
教师范读应该是一种艺术,一种听觉的美感。响亮悦耳的范读会极具感染力,其声调平仄交错,加上嗓音变化,把无声文字读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或深沉委婉,或欢畅愉悦,或豪迈悲壮,使学生在听觉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的心灵在被深深打动的同时也必会摩拳擦掌,一试高下。
3.花样竞读
学生好胜心强,又好表现,都想争当能手,因而在变换花样的竞读活动中,他们兴趣盎然,气氛浓厚。小组之间赛读,学生们谁也不甘输给对方,读得特认真,特有感情。男女同学比赛竞争就更激烈了,双方互不相让,都尽量发挥最好的朗读技巧超越对方。学生的朗读兴趣高涨,朗读水平更在这样的过程中日渐精进。
二、运用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朗读的具体方法包括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强调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等几个方面。优美的朗读表现为语调的轻重
快慢、感情的丰富多彩;要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朗读水平,朗读技巧的指导很重要。
1.消除顿读现象
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时经常会发生两字一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低年级学生语感差,还没有完全形成句子的概念,他们常常只是从单个汉字的角度去读,最多也是连成词来朗读,这样就很容易产生顿读的现象。要对这一现象加以矫正,首先要从整句话的朗读指导入手,要求学生努力把词连贯起来读。开始时,教师要不遗余力地反复进行领读,要力求一句话一句话地领,让学生习惯于在有标点处停顿。通过长期训练,学生朗读时顿读的现象自然会逐步消失。
2.指导正确断句
课文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长句子,如果一口气读完会既吃力,也缺少节奏感,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学会恰当断句。正确断句能力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示范、领读和经常性的练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朗读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这种能力的形成也与学
生的语感密切相关,低年级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方面恰恰是比较缺乏的,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提出过高的要求,但也要逐步培养。对低年级学生我们要鼓励其早阅读,多阅读,大量接触语言文字。况且,提前阅读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又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更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3.改变单一语调
读通顺、读流畅仅仅是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最基本要求,还要通过读培养学生优良的语感,这其中感情朗读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时缺少情感体验,不能与文字产生共鸣,因而在朗读时往往显得语调单一。只有让学生逐步掌握以声音来表情达意的规律,把握停顿、快慢、高低、语调的调节,才能更好地表现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丰富感性认识,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深入领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因而指导朗读应与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要让学生产生切身体会,真正有感而发。
4.纠正尾音下降趋势
除以上几点外,朗读时每句话末尾字语调下降也是部分学生朗读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对此进行纠正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抓。可以通过同学间的互助、教师的反复示范等为他们多次提供矫正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还应指导给他们正确的方法:读末尾字是要特别提醒读字的原声调。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时时注意提醒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良现象就一定能逐步改善。
“文本之真美生成于读者的阅读之中,尤其生成于朗读之中。”只有多读才能得其要旨、知其意味,才能领略语言之美。有了高质量的朗读,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对人文精华、文化底蕴的深刻体会和感悟。让语文课因高质量的朗读而美起来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由网友提供或由论文115于网络收集与整理,其版权属于原作者。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生要内容和方式。通过朗读,学生可以领略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的微妙之处,借以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一、提高教师的范读水平,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参照物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感情饱满地朗读,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小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不仅能体现教师对课文的正确深刻地理解,还能体现出教师高水平的朗读技巧,这样的范读,才能使教师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模仿,可以学习。
范读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一)、讲前范读,一般适合情境教学的文章。例如,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首先将课文的内容、感情和背景做了深刻的分析,在讲课前做适当布置,营造文中的气氛,之后我进行精彩的感情深厚的范读,一下子让学生仿佛进入了朝鲜人民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鱼水深情,这时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比较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