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体与外接球问题常见解法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高考专题--外接球的几种常见求法

立体几何高考专题--外接球的几种常见求法

立体几何高考专题--外接球的几种常见求法高三微专题:外接球在立体几何中,外接球问题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其实质是确定球心O的位置和使用勾股定理求解外接球半径(其中底面外接圆半径r可根据正弦定理求得)。

一、由球的定义确定球心在空间中,如果一个定点与一个简单多面体的所有顶点的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定点就是该简单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

简单多面体外接球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球体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为S=4R²,球体积公式为V=4/3R³。

三、球体几个结论:1)长方体、正方体外接球直径等于体对角线长。

2)侧棱相等,顶点在底面投影为底面外接圆圆心。

3)直径所对的球周角为90°(大圆的圆周角)。

4)正三棱锥对棱互相垂直。

四、外接球几个常见模型1.长方体(正方体)模型例1: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其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14。

练1:体积为8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12。

2.正棱锥(圆锥)模型对于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的正棱锥,其外接球的球心位置位于顶点与底面外心连线线段(或延长线)上。

半径公式为R²=(h-R)²+r²(其中R为外接球半径,r为底面外接圆半径,h为棱锥的高,r可根据正弦定理a=2rsinA求得)。

例2:已知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锥高为h,体积为V,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____。

正四棱锥的高为h,体积为V,易知底面面积为,底面边长为。

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它的高上,记为,得,在中。

由勾股定理,所以球的表面积为。

练2:正三棱锥S-ABC中,底面ABC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侧棱长为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体积等于。

解析:ABC外接圆的半径为,三棱锥S-ABC的直径为2R=,外接球半径R=,外接球体积V=4/3R³=。

对于侧棱与底面垂直的直棱柱和圆柱,其外接球的球心位置在上下底面外心连线中点处。

高中数学外接球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外接球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外接球解题技巧高中数学外接球解题技巧在高中数学中,外接球是一道常见的几何题,其目的是求出几何体 (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的外接球半径或直径,进而求解几何体的体积或表面积。

下面将介绍一些外接球解题技巧。

1. 熟悉常见几何体的外接球公式对于正方体、长方体等常见几何体的外接球,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其半径或直径:正方体外接球半径 = √3/3 ×正方体边长长方体外接球半径 = √3/3 ×长方体边长×√2球体外接球半径 = 圆周率×球体直径其中,√表示开根号运算,√2 表示圆周率乘以 2。

2. 利用对称性求解外接球半径在某些情况下,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可以通过对称性得到求解。

例如,对于正方体,可以利用其对称性求解外接球半径。

正方体有六个等效面,每个面都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些等效面都是正方体的外接球球面的一部分。

因此,可以利用对称性计算出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进而求解其他几何体外接球半径。

3. 利用三角函数求解外接球半径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几何体,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求解外接球半径。

例如,对于正八面体,其外接球是一个正十二面体,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解外接球半径。

具体而言,正八面体的每个面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相邻面的夹角为 30 度,正十二面体的每个面都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相邻面的夹角为 60 度。

因此,可以利用正弦定理计算正十二面体的外接球半径。

拓展:除了上述技巧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可以用来求解外接球半径,例如用极坐标方程求解、用向量法求解等。

此外,外接球问题也与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等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外接球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以达到求解的目的。

几何体外接球常用结论及方法

几何体外接球常用结论及方法

几何体外接球常用结论及方法几何体的外接球是指能够将该几何体完全包围的球。

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常见的几何体有球、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圆柱体、四面体等。

下面将介绍几何体外接球的常用结论及求解方法:1.球的外接球:球本身就是一个外接球,其半径即为球的半径。

2.正方体的外接球:正方体的外接球是一个球心位于正方体空间对角线中点处的球。

对角线在空间中的长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得,即对角线长度等于正方体一条边的平方根乘以根号3、因此,外接球的半径等于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3.长方体的外接球:长方体的外接球是一个球心位于长方体空间对角线中点处的球。

同样,对角线长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得,即对角线长度等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平方和的开方。

因此,外接球的半径等于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4.圆锥体的外接球:圆锥体的外接球是一个球心位于圆锥体顶点与底面圆心连线的中点处的球。

外接球的半径等于该连线的长度。

5.圆柱体的外接球:圆柱体的外接球是一个球心位于圆柱体两个底面圆心连线的中点处的球。

外接球的半径等于该连线的长度。

6.四面体的外接球:四面体的外接球是一个球心位于四面体四个顶点的外接圆圆心的球。

外接球的半径等于外接圆的半径。

以上是几何体外接球的常用结论。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种求解几何体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即通过计算几何体的顶点坐标来求解。

首先,根据几何体的类型和已知信息,确定几何体的顶点坐标。

对于球、正方体、长方体等简单的几何体,可以通过已知的半径、边长等信息得到;对于复杂的几何体,可以通过已知的顶点坐标及其它辅助信息求解。

然后,根据顶点坐标计算几何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坐标。

球心位于几何体顶点的外接圆的圆心处。

对于球、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直接取顶点坐标的平均值作为球心坐标;对于其它几何体,可以通过求解外接圆的圆心坐标来得到球心坐标。

最后,根据球心坐标和几何体顶点坐标,计算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

外接球半径就是几何体顶点与球心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专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

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专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

【知识点分析】: 一、 球的性质回顾如右图所示:O 为球心,O’为球O 的一个小圆的圆心,则此时OO’垂直于圆O’所在平面。

求外接球半径的原理是:在Rt △OAO ’中,OA 2=OO ’2+O ’A 2二、 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外接圆半径(r )的求法1、三角形:(1)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五心合一,即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中心重合于一点。

内心:内切圆圆心,各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外心:外接圆圆心,各边中垂线的交点;重心:各边中线的交点;垂心:各边垂线的交点;中心:正多边形特有。

从而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通常结合重心的性质(2:1)进行求解:a a r 332332=⋅=(其中a 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2)直角三角形: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位于斜边的中点处,r=2c 。

(3)等腰三角形: 结合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的性质可知: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位于底边的高线(即中线)上。

由图可得:22)2()(a r h r +-=(4)非特殊三角形:非特殊三角形求解外接圆半径可使用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C===A B 。

rrAD=h ,BD=12a B CO2、四边形常见具有外接圆的四边形有:正方形、矩形、等腰梯形,其中正方形与长方形半径求解方法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的外接圆圆心不在中学考察范围内。

外接圆圆心是在圆心到各个顶点距离相同的点;外接球球心则是球心到几何体各个顶点距离相同的点。

结论:几何体的外接球球心与底面外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也即球心落在过底面外心的垂线上,)简单称之为:球心落在底面外心的正上方。

【相似题练习】2.半径为2的球的内接三棱锥P﹣ABC,PA=PB=PC=2,AB=AC=BC,则三棱锥的高为()A.3B.C.2D.3【知识点分析】:类型一:直(正)棱柱:上下两底面三角形的外心连线与侧棱平行与底面垂直,从而球心O 必位于上下两底面外心连线的中点处,即121'AA OO =,从而R 可求.【相似题练习】1.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AA 1垂直于底面ABC ,且AA 1=4,则此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知识点分析】:类型二:侧棱垂直底面的三棱锥,法一:补形法:该几何体可由正三棱柱沿平面PBC 切割得来,故可转化为原三棱柱的外接球;法二:先确定底面三角形ABC 的外心O’,从而球心位于O’的正上方,即OO’ ⊥平面ABC ,同时:OP=OA ,故,过O 作OM ⊥PA 于M ,此时M 必为PA 中点,从而四边形OMAO’为矩形,所以PA AM OO 21'==,在直角三角形OO’A 中有:222'OO r R +=.【相似题练习】2.已知在三棱锥P ﹣ABC 中,△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若PA ⊥底面ABC 且PA =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32πB .28πC .24πD .20π3.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PA =2,AB =4,AC =3,∠BAC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半径R =( )A .B .C .D .【知识点分析】:类型三:正三棱锥:由底面正三角形边长可得r ,在直角三角形OO’A 中,222'OO r R +=,故只需确定OO’的长度即可,结合图形,OO’=PO’-OP=H-R ,代入222)(R H r R -+=即可求解.【相似题练习】3.正三棱锥P ﹣ABC 侧棱长为,侧棱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60°,则该正三棱锥外接球半径为 .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知识点分析】:类型四:侧面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设△ABC和△PAB的外心分别为O’,O’’,则PM⊥AB,球心设为O,则OO’ ⊥平面ABC,OO’’⊥平面PAB,从而四边形OO’MO’’是矩形,可得:OO’=O’’M,在Rt△OO’C中用勾股定理求解.【讲透例题】1.在四面体A﹣BCD中,AB=5,BC=CD=3,DB=2,AC=4,∠ACD=60°,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解析:如图:取AB的中点O,在△ACD中,由余弦定理得:AD2=AC2+CD2﹣2×AC×CD cos60°=13,在△ABD中,∵AB2=BD2+AD2,∴∠ADB=90°,∴OA=OB=OD,在△ABC中,∵AB2=BC2+AC2,∴∠ACB=90°,∴OA=OB=OC,∴OA=OB=OC=OD,∴O为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的球心,其半径R=AB=,∴S球=4πR2=4π()2=25π.故答案为:25π.【相似题练习】4.在三棱锥P-ABC中,面PAB⊥面ABC,三角形ABC和三角形PAB均为等边三角形,且AB=3,求该几何体外接球半径.2.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将菱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得平面ABC⊥平面ACD,则所得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B.C.D.1.已知点A是以BC为直径的圆O上异于B,C的动点,P为平面ABC外一点,且平面PBC⊥平面ABC,BC=3,PB=2,PC=,则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长方形,PA⊥底面ABCD,AD=AP=2,AB=2,E为棱PD中点.(1)求证:PD⊥平面ABE;(2)求四棱锥P﹣ABCD外接球的体积.1.如图,在正四棱锥P﹣AMDE,底面AMDE的边长为2,侧棱PA=,B,C分别为AM,MD的中点.F为棱PE的中点,平面ABF与棱PD,PC,PM分别交于点G,H,K.(1)求证:AB∥FG;(2)求正四棱锥P﹣AMDE的外接球的表面积.1.如图,四凌锥P﹣ABCD而底面ABCD是矩形,侧面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D=90°,且平面PAD⊥平面ABCD.(Ⅰ)求证:平面PAD⊥平面PCD;(Ⅱ)在AD=2,AB=4,求三棱锥P﹣ABD的体积;(Ⅲ)在条件(Ⅱ)下,求四棱锥P﹣ABCD外接球的表面积.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已知其俯视图是正三角形,则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B.C.19πD.22π课后作业:1.如图,一个正三棱柱的主视图是长为,宽为2的矩形,俯视图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A.16πB.12πC.8πD.4π2.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πB.3πC.πD.π3.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3πB.C.6πD.12π4.四棱锥P﹣ABCD中,ABCD为矩形,AD=2,AB=2,PA=PD,∠APD=,且平面PAD⊥平面ABCD.(1)证明:PA⊥PC;(2)求四棱锥P﹣ABCD的外接球的体积.参考答案与解析12.(5分)已知A,B,C为球O的球面上的三个点,⊙O1为△ABC的外接圆.若⊙O1的面积为4π,AB=BC=AC=OO1,则球O的表面积为()A.64πB.48πC.36πD.32π【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图形如图:⊙O1的面积为4π,可得O1A=2,则AO1=AB sin60°,,∴AB=BC=AC=OO1=2,外接球的半径为:R==4,球O的表面积:4×π×42=64π.故选:A.1.1.一个几何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们都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等于()A.B.C.πD.2π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如图所示的三棱锥,其中底面是一个两直角边都为1的直角三角形,PC⊥底面ABC,且PC=1.将此三棱锥恢复为棱长为1的正方体,可知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即为正方体的对角线,∴V外接球==.故选:B.1.半径为2的球的内接三棱锥P﹣ABC,PA=PB=PC=2,AB=AC=BC,则三棱锥的高为()A.3B.C.2D.3【解答】解:三棱锥P﹣ABC中,PA=PB=PC=2,AB=AC=BC,如图,过点p作PM⊥平面ABC的垂足为M,则球O的内接三棱锥P﹣ABC的球心O在PM所在直线上,∵球O的半径为2,∴OB=OP=2,∴由余弦定理得cos∠BPM==∴∠BPM=30°,∴在Rt△PMB中,∠PBM=60°,∴PM=PB sin∠PBM=3.故选:D.1.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AA1垂直于底面ABC,且AA1=4,则此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解答】解:∵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中,底面边长为2,高为4,由题意可得:三棱柱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到三棱柱顶点的距离相等,说明中心就是外接球的球心,∴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外接球的半径为r,表面积为:4πr2.球心到底面的距离为2,底面中心到底面三角形的顶点的距离为:=,所以球的半径为r==.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2=π故选:D.2.已知在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若PA⊥底面ABC且PA=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32πB.28πC.24πD.20π【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可知,正△ABC的外接圆的直径为,∵PA⊥平面ABC,所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直径为,则.因此,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2=20π.故选:D.3.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2,AB=4,AC=3,∠BAC=,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半径R=()A.B.C.D.【解答】解:∵AC=3,AB=4,∠BAC=,∴由余弦定理可得BC=,∴△ABC外接圆的半径r=,设球心到平面ABC的距离为d,则d=PA=1.由勾股定理可得R =,故选:D .3.正三棱锥P ﹣ABC 侧棱长为,侧棱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60°,则该正三棱锥外接球半径为 1 . 【解答】解:过点P 作PH ⊥平面ABC 于H ,则∵AH 是PA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 ∴∠PAH 是直线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得∠PAH =60°, ∴Rt △PAH 中,AH =PA cos60°=,PH =PA sin60°=设三棱锥外接球的球心为O ,∵PA =PB =PC ,∴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H 是△ABC 的外心由此可得,外接球心O 必定在PH 上,连接OA 、OB 、OC ∵△POA 中,OP =OA , ∴∠OAP =∠OPA =30°,可得PA =OA =,∴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R =OA =1故答案为: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6πB .12πC .9πD .8π【解答】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转换为直观图为:该几何体为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2的三棱锥体. 如图所示:所以该三棱锥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外接球的半径为OA =r ,则:,解得.故S =.故选:C .4.在三棱锥P-ABC 中,面PAB ⊥面ABC ,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PAB 均为等边三角形,且AB=3,求该几何体外接球半径.由题可得:333,2331'''=====AB r PM M O OO ,所以215'22=+=OO r R2.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将菱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得平面ABC⊥平面ACD,则所得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B.C.D.【解答】解:∵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如图,由已知可得,△ABC与△ACD均为等边三角形,取AC中点G,连接BG,DG,则BG⊥AC,∴DG=⇒cos∠GDA=⇒∠GDA=⇒∠ADC=;∵二面角B﹣AC﹣D为直二面角,则BG⊥平面ACD,分别取△BCD与△ABD的外心E,F,过E,F分别作两面的垂线,相交于O,则O为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的球心,由△BCA与△ACD均为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2,可得OE=OF=DG=.∴DE=DG﹣GE=.∴OD===.∴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2=4π×()2=.故选:C.1.已知点A是以BC为直径的圆O上异于B,C的动点,P为平面ABC外一点,且平面PBC⊥平面ABC,BC=3,PB=2,PC=,则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0π.【解答】解:因为O为△ABC外接圆的圆心,且平面PBC⊥平面ABC,过O作面ABC的垂线l,则垂线l一定在面PBC内,根据球的性质,球心一定在垂线l,∵球心O1一定在面PBC内,即球心O1也是△PBC外接圆的圆心,在△PB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sin B=,由正弦定理得:,解得R=,∴三棱锥P﹣ABC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4πR2=10π,故答案为:10π.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A⊥底面ABCD,AD=AP=2,AB=2,E为棱PD 中点.(1)求证:PD⊥平面ABE;(2)求四棱锥P﹣ABCD外接球的体积.【解答】证明:(1)∵PA⊥底面ABCD,AB⊂底面ABCD,∴PA⊥AB,又∵底面ABCD为矩形,∴AB⊥AD,PA∩AD,又PA⊂平面PAD,AD⊂平面PAD,∴AB⊥平面PAD,又PD⊂平面PAD,∴AB⊥PD,AD=AP,E为PD中点,∴AE⊥PD,AE∩AB=A,AE⊂平面ABE,AB⊂平面ABE,∴PD⊥平面ABE.解:(II)四棱锥P﹣ABCD外接球球心是线段BD和线段PA的垂直平分线交点O,由已知BD===4,设C为BD中点,∴AM=2,OM=AP=1,∴OA===3,∴四棱锥P﹣ABCD外接球的体积是=36π.1.如图,在正四棱锥P﹣AMDE,底面AMDE的边长为2,侧棱PA=,B,C分别为AM,MD的中点.F为棱PE的中点,平面ABF与棱PD,PC,PM分别交于点G,H,K.(1)求证:AB∥FG;(2)求正四棱锥P﹣AMDE的外接球的表面积.【解答】(1)证明:在正方形AMDE中,因为B是AM的中点,所以AB∥DE.又因为AB⊄平面PDE,DE⊂平面PDE,所以AB∥平面PDE.因为AB⊂平面ABF,且平面ABF∩平面PDE=FG,所以AB∥FG.(2)解:连接AD,EM,相交于O′,易得AO′=,PO′=.由正四棱锥P﹣AMDE的对称性,得正四棱锥P﹣AMDE得外接球球心在线段PO′上,不妨设为O点.设OA=OP=R,则OO′=﹣R,∵AO2=AO′2+OO′2,∴R2=2+(﹣R)2,∴R=∴S=4πR2=,∴正四棱锥P﹣AMDE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如图,四凌锥P﹣ABCD而底面ABCD是矩形,侧面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D=90°,且平面PAD⊥平面ABCD.(Ⅰ)求证:平面PAD⊥平面PCD;(Ⅱ)在AD=2,AB=4,求三棱锥P﹣ABD的体积;(Ⅲ)在条件(Ⅱ)下,求四棱锥P﹣ABCD外接球的表面积.【解答】解:(I)∵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CD⊥平面PAD,∵CD⊂平面PCD,∴平面PAD⊥平面PCD.(II)过P作PE⊥AD,垂足为E,∵△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D=90°,∴PE==1.∵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E⊂平面PAD,PE⊥AD,∴PE⊥平面ABCD,∴V棱锥P﹣ABD=S△ABD•PE=••2•4•1=.(III)取BD中点M,过M作MN⊥平面ABCD,则球心O在直线MN上,连接AM,则AM==.∵PE⊥平面ABCD,∴MN∥PE.∵四棱锥P﹣ABCD内接于球,,∴OA==.∴S⊙O=4πOA2=20π.∴E为外心,∴OM=1.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已知其俯视图是正三角形,则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B.C.19πD.22π【解答】解: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是长方体的一部分,上底面PCD的外接圆的半径:O1D==,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OD==,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4=π.故选:A.课后作业答案:1.如图,一个正三棱柱的主视图是长为,宽为2的矩形,俯视图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A.16πB.12πC.8πD.4π【解答】解:设正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俯视图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底面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1,∵正三棱柱的高为2∴正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为=∴正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4π×=8π故选:C.2.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πB.3πC.πD.π【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四面体是正方体的一个内接正四面体.∴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直径为正方体的对角线长=.∴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表面积==3π.故选:B.3.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3πB.C.6πD.12π【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是四棱锥D1﹣ABCD,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一部分,外接球奇数正方体的外接球,取得直径是体对角线,r=,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3π.故选:A.4.四棱锥P﹣ABCD中,ABCD为矩形,AD=2,AB=2,PA=PD,∠APD=,且平面PAD⊥平面ABCD.(1)证明:PA⊥PC;(2)求四棱锥P﹣ABCD的外接球的体积.【解答】证明:(1)设AD的中点为E,则∵PA=PD,∴PE⊥AD,∵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E⊥平面ABCD,∵PA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为AE,AE⊥CD,∴PA⊥CD,∵PA⊥PD,CD∩PD=D,∴PA⊥平面PCD∴PA⊥PC;解:(2)连接AC交BD于F,球心O在底面的射影必为点F,取截面PEF,PE=,EF=1.假设OF=x,则由OA2=x2+4=1+得x=0,∴球的半径为2,∴四棱锥P﹣ABCD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几何体与球的几种常见“切、接”分析与处理

几何体与球的几种常见“切、接”分析与处理

几何体与球的几种常见“切、接”分析与处理学生看到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就有一种恐惧感,其实理论上三棱锥都有外接球,只是有的不易求解,经常出现的外接球问题总是关于一些特殊几何体的。

一、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1、与长方体有关的外接球问题利用长方体的几何中心(体对角线的中点)与外接球心重合,求出体对角性长,进一步求出外接球半径。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棱1,,AB AD AA 的长分别为a,b,c,则该长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_________. 因2221D B a b c =++,故外接球半径2222a b c R ++= 当遇到由长方体切割形成的几何体时,可补全为长方体,即采用补形法例1、三棱锥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SA ⊥平面ABC ,AB ⊥BC ,又SA=AB=BC=2,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12π分析:因SA,AB,BC 两两垂直,把该三棱锥补成以SA,AB,BC 为长、宽、高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外接球就是该三棱锥的外接球。

例2、四面体ABCD 中,5AB CD ==,10AC BD ==,13BC AD ==,则四面体ABCD 外接球体积为( 714π ) 分析:5,1013,,看作长方体的三个面对线的长,四面体ABCD 与长方体外接球重合。

由251013(2)142R ++==,得3471433V R ππ== 2、与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外接球问题利用等边三角形(外心和重心重合)或者直角三角形(外心为斜边中点)的特殊性找球心。

例1、已知三棱锥S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SC 为球O 的直径,且SC =2,则此棱锥的体积为( A )A.26B.36C.23D.22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求三棱锥的高SH 。

因△ABC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小圆的圆心G 与重心重合,则32313CG =⨯⨯=,3619OG =-=,262SH OG == 例2、已知正三棱柱内接于一个半径为2的球,则正三棱柱的侧面积取得最大值时,其底面边长为( )A. 6B.2C. 3 D .2解:如图,设正三棱柱底面边长为a ,∴O 2C 2=33a ,∵OC 2=2,∴O 2O =4-13a 2. ∴A 1A 2=O 1O 2=2OO 2=24-13a 2 ∴三棱锥侧面积为S =3a ·24-13a 2=6·13·a 2(12-a 2)≤63a 2+12-a 22=12 3. 当且仅当a 2=12-a 2,a =6时取“=”号3、当几何体有一定的对称性时,利用几何体的对称性找球心例、在四面体ABCD 中,AB=CD=6,BC=AC=AD=BD=5,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43π )分析:因AB=CD=6,其余各边均为5,取AB,CD 的中点F,E ;连接FC,FD,AE,BE;则几何体关于面FCD 对称,又关于面AEB 对称,故球心在两面交线EF 上,又需到A,B,C,D 四点距离相等,所以球心为EF 中点。

简单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的解题策略

简单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的解题策略

简单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的解题策略简单几何体外接球球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一难点,重在考查考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此类问题实质是解决球的半径长与确定球心O的位置问题,其中球心的确定是关键.下面从四个方面分类阐述外接球问题问题的求解策略:一、利用长(正)方体的体对角线探索外接球半径1、若几何体可补形成长方体,直接用公式(2R)2=a2+b2+c2求出R.【例1】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D为BC的中点,沿AD进行折叠,使折叠后的∠BDC=,则过A,B,C,D四点的球的表面积为( )A.3πB.4πC.5πD.6π[解析]连接BC(图略),该几何体ABCD为三棱锥,BD=CD=1,AD=,BD⊥AD,CD⊥AD,BD⊥CD,三棱锥A-BCD可补成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1的长方体,其体对角线长为==2R,故该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是,其表面积为5π.[评析]几何体(如图-1,图-2)存在三条两两垂直的线段(墙角模型):PA⊥面ABC,△ABC是直角三角形或四边形ABCD是矩形,可补形成长方体。

图-1 图-2【例2】已知三棱锥P-ABC中,AB=3,AC=4,BC=5,PC=5,PC⊥平面ABC则过A,B,C,P四点的球的表面积为.[解析]三棱锥P-ABC可补成一个长、宽、高分别是3,4,5的长方体,其体对角线长为5,故该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是,其表面积为50π.[评析] 几何体(如图-3,图-4)存在三条线有两个垂直:AB⊥AC,AC⊥PC (“工”字模型),可补形成长方体。

图-3 图-42、利用长(正)方体的面对角线探索外接球半径【例3】三棱锥中P­ABC,PA=BC=,PB=AC=,PC=AB=,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如图-5,在长方体中,设AD=a,BD=b,CD=c.则PC=AB==,PA=BC==,PB=AC==.从而a2+b2+c2=14=(2R)2,可得S=4πR2=14π.故所求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4π.[评析] 三棱锥的相对棱相等(如图-6),可在长(正)方体中构造三棱锥,从而利用长(正)方体体对角线求外接球半径.图-5 图-6二、利用底面与侧面的外心探索球心【例4】三棱锥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AB⊥AC,PA=PB=AB=2,AC=4,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23π B.π C.64π D.π[解析]如图-7,设O1为正△PAB的外心,O2为Rt△BAC斜边的中点,H为AB中点.由平面PAB⊥平面ABC,可知O1H⊥平面ABC, O2H⊥平面PAB.作O1O∥HO2,OO2∥O1H,则交点O为三棱锥外接球的球心,连接OP,又O1P=PH=××2=,OO1=O2H=AC=2.∴R2=OP2=O1P2+O1O2=+4=.故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S=4πR2=π.[评析] 三棱锥(如图-8)时,可利用球心与球截面圆圆心连线垂直于该截面这一性质,用底面与侧面的外心,外接球球心,构造三角形求球半径长.图-7 图-8三、利用直棱柱上下底面外接圆圆心的连线确定球心【例5】一个正六棱柱的底面是正六边形,其侧棱垂直于底面,已知该六棱柱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六棱柱的体积为,底面周长为3,则这个球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设正六棱柱底面边长为a,正六棱柱的高为h,底面外接圆的半径为r,=Sh=h=,∴h=,R2=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a=,底面积为S=6··=,V柱+=1,R=1,球的体积为V=.[评析] 直棱柱的外接球、圆柱的外接球模型(如图-9,图-10,图-11):图-9 图-10 图-11其外接球球心就是上下底面外接圆圆心连线的中点.四、外接球综合问题举例【例6】(2019·全国卷Ⅰ-改编)已知三棱锥P­ABC(如图-12)的四个顶点在球O的球面上,PA=PB=PC,△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PA,AB的中点,∠CEF=90°,求球O的体积.[解析]因为点E,F分别为PA,AB的中点,所以EF∥PB,因为∠CEF=90°,所以EF⊥CE,所以PB⊥CE.(如图-13)取AC的中点D,连接BD,PD,则AC⊥PD,AC⊥BD,又PB∩BD=D,所以AC⊥平面BDP,所以PB⊥AC,又AC∩CE=C,AC,CE⊂平面PAC,所以PB⊥平面PAC,所以PB⊥PA,PB⊥PC,因为PA=PB=PC,△ABC为正三角形,所以PA⊥PC,即PA,PB,PC两两垂直,三棱锥P­ABC S可补形成正方体.因为AB=2,所以该正方体的棱长为,所以该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所以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半径R=,所以球O的体积V=πR3=π=π.图-12 图-13 图-14[评析] 本题难点是发现与证明:三棱锥P­ABC的PA,PB,PC两两垂直,是墙角模型,可补形成正方体。

谈谈求解几何体外接球半径问题的两种措施

谈谈求解几何体外接球半径问题的两种措施

备考指南若一个几何体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称这个球是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这个球的半径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求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问题侧重于考查简单几何体的特征以及球的定义,对同学们的空间想象和观察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接下来,结合几个例题,详细介绍一下求几何体外接球半径的两种措施.一、利用转化法在求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时,我们经常要用到转化法.首先要仔细观察几何体的特征,以确定球心的位置;然后过球心和几何体的一个顶点作几何体底面的垂线;再根据几何体的特征添加辅助线,将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中的线段问题,利用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圆的定义等来求得各条线段的长,进而求得球的半径.例1.已知一个六棱柱的底面是正六边形,其侧棱垂直于底面,该六棱柱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六棱柱的体积为98,底面的周长为3,试求这个球的半径.解:设该六棱柱的高为h ,底面边长为x ,由于六棱柱的底面是正六边形,且周长为3,则6x =3,①因为该六棱柱的体积为98,所以98=62h ,②由①②得:x =12,h =3,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得正六棱柱的底面圆的半径r =12,由勾股定理可得球心到底面的距离d =,由勾股定理得外接球的半径R =r 2+d 2=1.解答本题,需运用转化法.将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六棱柱外接球的半径.例2.正四棱锥P -ABCD 底面的边长和各条侧棱长都为2,点P 、A 、B 、C 、D 都在同一球面上,求该球的半径.解:设正四棱锥的底面ABCD 的中心为O 1,外接球的球心为O ,如图所示.由正四棱锥的性质可得:OO 1⊥平面ABCD ,PO 1⊥平面ABCD ,所以球心O 必在PO 1所在的直线上,那么∆APC 的外接圆就是正四棱锥外接球的一个轴截面,所以正四棱锥外接球的半径就是∆APC 的外接圆的半径,在∆APC 中,PA =PC =2,AC =2,由勾股定理可得PA 2+PC 2=AC 2,则∆APC 是以A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所以∆AP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AC 2=1,所以外接球的半径是1.解答本题,需先根据正四棱锥和球的性质确定球心的位置;然后添加辅助线,构造∆APC 的外接圆、直角三角形∆APC .这样便可利用转化法,将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根据圆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得外接球的半径.二、补形有时我们很难根据题意和图形确定几何体外接球的球心的位置,就无法快速求出外接球的半径.此时,可将球内几何体进行适当的分割、填补,使其成为规则的简单几何体,如正三棱柱、正四棱锥、正三棱台等,这样就可以根据简单几何体的性质,快速确定外接球球心的位置,进而求得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例3.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3,求这个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解:由于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3,所以可以将这个三棱锥补成一个边长为3的正方体,那么该正方体的外接球就是三棱锥的外接球,此时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就是该三棱锥外接球的直径.设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2R )2=(3)2+(3)2+(3)2=9,解得R 2=94,故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R =32.一般地,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其长度分别为a 、b 、c ,就可以将这个三棱锥补成棱长分别为a 、b 、c 的长方体;若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则可以将其补为长方体;若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则可以将其补为直棱柱.虽然求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较为复杂,但是只要仔细研究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添加合适的辅助线,进行合理的割补,即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快速求得问题的答案.(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李金山56。

数学-一个公式搞定外接球问题10种题型(解析版)

数学-一个公式搞定外接球问题10种题型(解析版)

外接球问题10种题型总结【题型目录】题型一:长方体正方体外接球(体对角线即为外接球的直径,()22222c b a R ++=)题型二:能在正方体(长方体)内还原的立方体,即长方体切割体的外接球(体对角线即为外接球的直径,()22222c b a R ++=)题型三:圆柱的外接球(2222r h R +⎪⎭⎫ ⎝⎛=,其中r 为底面圆的半径,h 为圆柱的高)题型四:直棱柱的外接球(2222r h R +⎪⎭⎫ ⎝⎛=,其中r 为底面外接圆的半径,h 为棱柱的高)题型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锥的外接球(2222r P A R +⎪⎭⎫ ⎝⎛=,其中r 为底面外接圆的半径,P A 为棱锥垂直于底面的棱)题型六:圆锥的外接球题型七:棱台圆台的外接球题型八:正棱锥的外接球题型九:侧面垂直于底面外接球(找球心,球心在每个面中垂线的交点处)题型十:多面体外接球(找球心,球心在每个面中垂线的交点处)【典型例题】题型一:长方体正方体外接球(体对角线即为外接球的直径,()22222c b a R ++=)【例1】若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1,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 .π2B .3π4C .3πD .12π【例2】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A.9π2B.C.9πD.27π【题型专练】1.长方体的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是2,4,4,则该长方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9πB.18πC.36πD.48π2.已知球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S,那么球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题型二:能在正方体(长方体)内还原的立方体,即长方体切割体的外接球(体对角线即为外接球的直径,()22222c b a R ++=)设长方体相邻的三条边棱长分别为a ,b ,c.图1墙角体图1鳖臑图3挖墙角体图4对角线相等的四面体图1侧面(侧棱)两两垂直,图2所有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图3俯视图是一矩形,AC 为虚线,主视图和左视图为直角三角形,图4若是长方体则为对棱相等的四面体,若是正方体则是正四面体(所有棱长均相等)图4中(长方体),2222222222222222222a b BC AD BC AB CD b c AC a b c R AC BD c a AB ααβγβγ⎧+===⎫⎪++⎪=⇒+==⇒++=⇒=⎬⎨⎪⎪=+==⎭⎩abc abc abc V BCD A 31461=⨯-=-.【例1】_______________.可得该正方体的外接球就是三棱锥设球半径为R ,可得正方体的对角线长等于球直径【例2】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在球O 的球面上,PA PB PC ==,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PA ,AB 的中点,90CEF ∠=︒,则球O 的体积为()A B .6πC .24πD .又1cos 2AD EAC PA x ∠==,∴2PA PB PC ∴===,又===2AB BC AC ,PA ∴,即三棱锥-P ABC 是以PA ,所以球O 的直径则球O 的体积333V R =π=π⨯【例3】表面积为)A .B .12πC .8πD .【例4】设,,,A B C D 是半径为2的球面上的四个不同点,且满足0AB AC ⋅=,0=⋅AD AC ,0AD AB ⋅=,用1S 、2S 、3S 分别表示ABC 、ACD 、ABD △的面积,则123S S S ++的最大值是______.【例5】我国古典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现有一个“鳖臑”,PA ⊥底面ABC ,AC BC ⊥,且3PA =,2BC =,AC =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则长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22229344R PA AC BC =++=++=故2R =所以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16π【例6】如图,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跳”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皮革外包、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2006年5月20日,蹴鞠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若将“鞠”的表面视为光滑的球面,已知某“鞠”表面上的四个点A ,B ,C ,D 满足AB CD ==,BD AC ==,5cm AD BC ==,则该“鞠”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令此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有222222251320a b b c ca ⎧+=⎪+=⎨⎪+=⎩,即有22229a b c ++=,令该长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 ,因此2222(2)29R a b c =++=,该“鞠”的表面积为2429S R ππ==.故答案为:29π【题型专练】1.四面体ABCD 的每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AB AC AD 两两垂直,且AB =2AC =,3AD =,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2.据《九章算术》中记载,“阳马”是以矩形为底面,一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现有一个“阳马”,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是矩形,且543PA AB BC ===,,,则这个“阳马”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 .5πB .200πC .50πD .100π【答案】C【分析】把四棱锥P ABCD -补成一个长方体,如图,长方体的对角线就是其外接球也是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直径,由长方体性质求得球半径后可得表面积.【详解】把四棱锥P ABCD -补成一个长方体,如图,长方体的对角线就是其外接球也是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直径,设球半径为R ,则2222(2)50R PA AB BC =++=,球表面积为24π50πS R ==.故选:C .3.正四面体S ABC -内接于一个半径为R 的球,则该正四面体的棱长与这个球的半径的比值为()A .4B .3C 3D 【答案】C【分析】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a ,由正四面体几何性质得出a 与外接球半径R 的关系式,即可求比值M 4.在四面体ABCD 中,已知点E ,F 分别为棱AB ,CD 中点,且EF AB ⊥,EF CD ⊥,若2AB CD ==,2EF =,则该四面体外接球半径为__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四面体的对棱性质,结合长方体面对角线的性质,即可将四面体的外接球问题转化为长方体外接球问题,即可得半径.【详解】解:根据长方体的面对角线特点,则可构造长方体使得四面体ABCD 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则2224b c AB +==,a EF ==的外接球半径为5.在半径为R 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且直线,,AB AC AD 两两垂直,若,ABC ACD ADB △△,△的面积之和为6,则此球体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6.已知三棱锥A BCD -中,⊥AB 面902BCD BCD AB BC CD ∠==== ,,,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_.【详解】,该三棱锥在长方体中,且三棱锥的四个顶点为长方体的四个顶点,7.四面体A ﹣BCD 中,AB =CD =5,AC BD ==AD BC ==A ﹣BC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题型三:圆柱的外接球(2222r h R +⎪⎭⎫ ⎝⎛=,其中r 为底面圆的半径,h 为圆柱的高)【例1】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A .πB .3π4C .π2D .π4【题型专练】1.阿基米德是伟大的古希腊数学家,他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他一生最为满意的一个数学发现就是“圆柱容球”定理,即圆柱容器里放了一个球,该球顶天立地,四周碰边(即球与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和侧面都相切),在该图形中,球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23,并且球的表面积也是圆柱表面积的23,则该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外接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故答案为:328.题型四:直棱柱的外接球(2222r h R +⎪⎭⎫ ⎝⎛=,其中r 为底面外接圆的半径,h 为棱柱的高)【例1】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表面积是40π的球面上,且1,120AB AC AA BAC ∠=== ,则该直三棱柱的体积是()A.B.3C .D .3【例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2AB =,AC =BC =14AA =,则该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圆柱12O O 的底面圆直径为2r 柱12O O 外接球的球心,设球可作出正六棱柱ABCDEF A -可将正六棱柱1ABCDEF A B -连接11O A 、11O B ,则111A O B ∠=则圆1O 的半径为111r O A A B ==正六棱柱1111ABCDEF A B C D E -设正六棱柱111ABCDEF A B C D -π【题型专练】1.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90AB BC AA ABC ===∠=︒,则此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体积是___________.2.若三棱柱111ABCA B C ﹣的底面是以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1AA ⊥平面ABC,AB =14AA =,则三棱锥1A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3.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6BB BC BAC π∠===,则该三棱柱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4.已知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B AA ==,2BC =,AB BC ⊥,则点1A 到平面11AB C 的距离为______;若三棱锥111A A B C -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体积为______.【详解】由题意,点1A 到平面11AB C 的距离可以看作三棱锥由于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故AA 11111111332A B C AA S =�创创22111162AA A C ,AB ,B +==1111122332AB C d S d =⨯=⨯⨯⨯ 题型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锥的外接球(2222r P A R +⎪⎭⎫ ⎝⎛=,其中r 为底面外接圆的半径,P A 为棱锥垂直于底面的棱)【例1】已知A ,B ,C ,D 在球O 的表面上,ABC AD ⊥平面ABC ,AD =2,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πB .2πC .4πD .8π【答案】D【分析】由正弦定理可得ABC 外接圆的半径,作图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四面体D ABC -的外接球的半径,即可求出球O 的表面积.【详解】ABC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1 2ABC的边长为3,设ABC外接圆的半径为由正弦定理可得322sin60r==,1r=平面ABC,AD=2,1//O O AD,且取11= 2O O AD,【例2】已知在三棱锥P-ABC中,PA=4,BC=PB=PC=3,PA⊥平面PBC,则三棱锥P-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40πB.43πC.45πD.48π故选:B.【例3】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ABC 为直角三角形,AB BC ⊥,1AB BC ==,2PA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πB .3πC .4πD .6π则体对角线PC 所以2R PC ==故三棱锥-P ABC 故选:D 【题型专练】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AB DC ,AD AB ⊥,2DC =,1AD AB ==,直线PA 与平面ABCD 成45︒角.设四面体PBCD 外接球的圆心为O ,则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66【分析】先证明出△PCD 和△PBC 均为直角三角形,得到O 点位置,可求得外接球的半径,可求其体积.∵直线PA 与平面ABCD 则∠PAD =45°,∴PD =又22PC CD PD =+=∴四面体PBCD 外接球的半径为2.在三棱锥A BCD -中,BD ⊥平面ADC ,2BD =,AB =AC BC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AD 因为BD ⊥平面ADC ,AD ⊂所以BD AD ⊥,BD CD ⊥.因为2BD =,22AB =,所以因为2BD =,22BC =,所以在ADC △中,2AD =,CD =3.已知A ,B ,C ,D 是同一球面上的四个点,其中ABC 是正三角形,AD ⊥平面ABC ,2AD =,3AB =,则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故答案为:16π4.我国古典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现有一个“鳖臑”,PA ⊥底面ABC ,AC BC ⊥,且3PA =,2BC =,AC =__________.则长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22229344R PA AC BC =++=++=故2R =所以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16π题型六:圆锥的外接球【例1】一个圆锥母线长为6,侧面积,则这个圆锥的外接球体积为______________.【答案】43π【分析】由圆锥的侧面积得出圆锥的底面半径,设出球的半径,根据题意得出关系式求出球的半径,进而由题意可得,22()h R r -+所以,34R 433V ππ==.故答案为:43π.【例2】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3R ,它的内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R ,该圆柱的全面积为()A .22R πB .294RπC .283RπD .252Rπ易知△~CAB CPO ,故可得故圆锥的内接圆柱的全面积为:故选:B .【题型专练】1.两个圆锥的底面是一个球的同一截面,顶点均在球面上,若球的体积为323π,两个圆锥的高之比为1:3,则这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和为()A.3πB.4πC.9πD.12π设球的半径为R,则3432 33 Rππ=所以,1BD=,3AD=,CD AB⊥,则CAD ACD∠+∠又因为ADC BDC∠=∠,所以,所以,AD CDCD BD=,CD AD∴=因此,这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和为题型七:棱台圆台的外接球【例1】已知正三棱台的高为1,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面积为()A.100πB.128πC.144πD.192π【例2】已知一圆台高为7,下底面半径长4,此圆台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00π,则此圆台的体积为()A .84πB .86πC .2593πD .2623π【答案】C【分析】根据旋转体的特点得到圆台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圆台轴截面外接圆的圆心,然后结合题意得到7AB =,5OC =,4AC =,利用勾股定理得到3BD =,最后利用圆台的体积公式求体积即可.【详解】如图为圆台及其外接球的轴截面,O 为外接球球心,A ,B 为等腰梯形的下底和上底的中点,所以7AB =,【题型专练】1.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矩形的棱台称为“刍童”.已知侧棱都相等的四棱锥P ABCD -底面为矩形,且3AB =,BC =2,用一个与底面平行的平面截该四棱锥,截得一个高为1的刍童,该刍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体的表面积为().A .16πB .18πC .20πD .25π【答案】C【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得球的半径,进而求得球的表面积.【详解】如图1,设棱台为1111ABCD A B C D -,如图2,该棱台外接球的球心为O ,半径为R ,上底面中心为1O ,下底面中心为2O ,则由题意121O O =,22AO =,111A O =,1OA OA R ==,当O 在12O O 下方时,设2OO h =,则在2AOO 中,有:224R h =+(1),在11A OO 中,有:()2211R h =++(2),联立(1)、(2)得1h =,25R =,所以刍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0π.同理,当O 在12O O 中间时,设1OO h =,则有221R h =+,()2214R h =-+,解得2h =,不满足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刍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0π.故选:C2.在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中,1124A B AB ==,12AA =,则该棱台外接球的半径为()A .B .3C D .设0,2OG m ⎡⎤=∈⎣⎦,则()222228m R m ⎧+=⎪⎨-+⎪⎩设2OGm =>,则()222228m R m R ⎧+=⎪⎨-+=⎪⎩所以10=R ,故选:C.[解法2]同解法1,求得12CG GG ==则1CN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CGG 3.正四棱台高为2,上下底边长分别为,所有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球的表面积是_____.【答案】80π【分析】画出图形,设出未知数,利用半径相等列出方程,求出半径,从而得到球的表面积【详解】如图所示,AB AD BC ==O 为外接球球心,设外接球半径为故答案为:80π题型八:正棱锥的外接球【例1】已知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都相等的三棱锥的体积为2,其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π【分析】如图设底面边长为a ,根据锥体体积公式求a ,设1O 为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则1SO ⊥平面ABC ,正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1SO 上,在1Rt O AO V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R 的值,从而得到球O 的表面积.【详解】由条件可得该三棱锥为正三棱锥,作出其图象,如图所示:设AB a =,则AC a =,CAB ∠=【例2】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其内切球的体积为6,则该正四棱锥的高为___________,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因为球O 与四棱锥相内切,所以由等体积法得:在PAD 中,22PA h =+,122PAD S =⨯⨯ 简得:2121h h +=-,解得,43h =,设正四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R ,外接球的球心为所以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π4πS R ==4289π【例3】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设BC a =,AH h =,OA R =根据题意可得133BCD S h ⨯=【题型专练】1.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 .814πB .16πC .9πD .274π2.正四面体S ABC -内接于一个半径为R 的球,则该正四面体的棱长与这个球的半径的比值为()A4B 3C 3D 【答案】C【分析】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a ,由正四面体几何性质得出a 与外接球半径R 的关系式,即可求比值【详解】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a ,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心为O ,ABC 的内心为M ,则SM ⊥平面ABC ,由AM ⊂平面ABC ,则SM AM ⊥,3.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l为3,其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球的体积为36π,则该正四棱锥的体积是()A.274B.814C.18D.27【答案】A【分析】根据正四棱锥的几何特征可知外接球的球心在其高上,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长度,进而由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4.(2022·全国·高考真题)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l ,其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球的体积为36π,且3l ≤≤)A .8118,4⎡⎤⎢⎥B .2781,44⎡⎤⎢⎥C .2764,43⎡⎤⎢⎥D .[18,27][方法一]:导数法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a ,高为则2222l a h =+,2232(3a =+所以26h l =,2222a l h =-所以正四棱锥的体积13V Sh =题型九:侧面垂直于底面外接球(找球心,球心在每个面中垂线的交点处)【例1】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的各边长及对角线BD的长度均为6,平面ABD⊥平面CBD,则空间四边形ABCD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由平面ABD⊥平面CBD故AE⊥平面CBD,AE的投影为△【例2】)矩形ABCD 中,4AB =,3BC =,沿AC 将ABCD 矩形折起,使面BAC ⊥面DAC ,则四面体A BCD-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1256πB .1259πC .12512πD .1253π矩形ABCD 中,因为43AB BC ==,,所以5DB AC ==,设DB 交AC 于O ,则O 是Rt ABC 和Rt V 所以O 到点,,,A B C D 的距离均为52,所以5【例3】已知在三棱锥中,S ABC -中,BA BC ⊥,2BA BC ==,SA SC ==B AC S --的大小为5π6,则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56π3B .58π3C .105π4D .124π9【题型专练】1.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C 平面BCD ,ABC 与BCD △都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详解】的中点为,,M E F 分别是正三角形ABC 是该三棱锥外接球的球心,连接,AM DM 分别在,AM DM 上,OF ⊥平面BCD ABC ⊥平面BCD ,AM BC ⊥,平面⊥平面BCD ,所以//AM OF ,同理可得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AB BC ⊥,2PA AB BC ===,AM PC ⊥,M 为垂足,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三棱锥M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8π.B .三棱锥M 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C .三棱锥P MAB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D .三棱锥P MAB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π【答案】AC【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取AC 中点1O ,证明点1O 到点,,,M A B C 的距离相等,计算判断A ,B ;取PB ,PC 的中点D ,E ,证明DE ⊥平面PAB ,再确定三棱锥P MAB -的外接球球心位置,并计算半径作答.【详解】在三棱锥-P ABC 中,取AC 中点1O ,连接11,BO MO ,如图,于是得DE ⊥平面PAB ,而因此该球的球心O 在直线令OD d =,即有R OM =在Rt PAC △中,12PE PC =在OEM △中,cos OEM ∠题型十:多面体外接球(找球心,球心在每个面中垂线的交点处)【例1】半正多面体亦称“阿基米德多面体”,是由边数不全相同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二十四等边体就是一种半正多面体,它是由正方体的各条棱的中点连接形成的几何体.它由八个正三角形和六个正方形围成(如图所示),若它的棱长为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二十四等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πB .该半正多面体的顶点数V 、面数F 、棱数E ,满足关系式2V F E +-=C .直线AH 与PN 的夹角为60°D .QH ⊥平面ABE 记正方体体心为O ,取下底面ABCD 易知112OO BO ==,则外接球半径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2=416S R π=由欧拉公式可知:顶点数+面数又因为PN ∥AD ,易知直线AH 直线AH 与PN 的夹角为60 ,故故选:D【例2】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1O ,2O 分别为正方体中上、下底面的中心,3O ,4O ,5O ,6O 分别为四个侧面的中心,由这六个中心构成一个八面体的顶点,则()A .直线13O O 与直线24O O 所成角为60︒B .二面角1345O O O O --CD .这个八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π6【答案】ACD 【分析】A.根据几何关系,将异面直线所成角,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角;B.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再根据余弦定理求解,转化为正切值;C.根据几何体的特征,计算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再求八面体的表面积;D.由几何体确定外接球的球心和半径,再求外接球的体积.【详解】A.连结1235O O O O ,,交于点O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点O 平分1235O O O O ,,所以四边形1325O O O O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1325//O O O O ,所以直线13O O 与直线24O O 所成角为425O O O ∠,因为八面体的由8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构成,所以42560O O O ∠= ,故A 正确;B.取34O O 的中点M ,56O O 的中点由图可知,八面体的表面是所以134O M O O ⊥,MN O ⊥所以1O MN ∠是二面角1O O -2【例3】截角四面体是一种半正八面体,可由四面体经过适当的截角,即截去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处的小棱锥所得的多面体.如图,将棱长为3的正四面体沿棱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得到所有棱长均为1的截角四面体,则()A .DE ⊥平面ABCB .直线DE 与GH 所成的角为60°C .该截角四面体的表面积为D .该截角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为4选项B ,由题意//,//DE AJ GI 与GH 所成角为60 ,正确;选项C ,由题意,截角四面体由所以其表面积为23414S =⨯⨯选项D ,如下图所示,取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故选:BCD【题型专练】1.如图,在几何体ABCDEF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EF 平面,4ABCD EF =,其余棱长都为2,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3B .16π3C .D .32π3【答案】D【分析】由题意可知直线EF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即为,AD BC 的中点,N G 的连线所在直线,连接,AC BD 交于点M ,取EF 的中点O ,计算求得2OA OB OC OD OE OF ======,说明几何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确定半径,根据球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在几何体ABCDEF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EF 平面,4ABCD EF =,其余棱长都为2,可知直线EF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即为,AD BC 的中点,N G 的连线所在直线,2NG =,连接,AC BD 交于点M ,则为,AC BD 的中点,取EF 的中点O ,四边形,ABFE CDEF 为全等的等腰梯形,则,OA OC OB OD ==,故,OM AC OM BD ⊥⊥,,,AC BD M AC BD =⊂ 平面ABCD ,由题意得,11()(42)21,2HF EF NG=-=-= 22312,HG FG HF OM HG∴=-=-=∴=222OA OM AM∴=+=,同理OB OC==2,OE OF OA OB OC OD OE==∴====2.勒洛四面体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四面体”,它能在两个平行平面间自由转动,并且始终保持与两平面都接触,因此它能像球一样来回滚动(如图甲),利用这一原理,科技人员发明了转子发动机.勒洛四面体是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为球心,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半径的四个球的相交部分围成的几何体如图乙所示,若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勒洛四面体ABCD被平面ABC截得的截面面积是(8πB.勒洛四面体ABCD内切球的半径是4C.勒洛四面体的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2π-D.勒洛四面体能够容纳的最大球的半径为22-对于B ,由对称性知,勒洛四面体正BCD △外接圆半径1O B ABCD 的外接球半径为R 在1Rt BOO 中,2263R ⎛= ⎝此时我们再次完整地抽取部分勒洛四面体如图所示:对于C,显然勒洛四面体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经过正四面体某三个顶点的截面,由对()max 223Sπ=-截,故C正确;对于D,勒洛四面体能够容纳的最大球与勒洛四面体的面体ABCD能够容纳的最大球的半径为。

几何体外接球常用结论及方法(如何求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

几何体外接球常用结论及方法(如何求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

几何体外接球常用结论及方法(如何求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一、在涉及球的问题中,经常用到结论:(1)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A PC ⊥,PB PC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2R =(2倍. (3)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等于斜边的一半.(4)一般的三角形ABC 可由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R 为外接圆半径)求得外接圆半径,内切圆的半径通过:12S C r =⋅多边形多边形的周长(r 为内切圆的半径)求得. (5)已知三棱锥P ABC -,PA ⊥面ABC ,若PA a =,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则该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半径为()()22222R r a =+.(6)正方体的外接球、内切球、棱切球的直径分别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2R =、棱长2R a =、面对角线长2R =.(7)在四面体P ABC -,若90APC ∠=︒,90ABC ∠=︒,则四面体P ABC -的外接球的直径是AC .(8)对于正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计算,也可借用几何法求出.如针对正三棱锥V ABC -,可根据平面几何中的射影定理22VA VO VH Rh '=⋅=(h 为正三棱锥的高,VA 为侧棱长,即正棱锥侧棱长的平方等于正棱锥的高与外接球直径的乘积.(9)正四面体的高、外接球的半径与内切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①高:a h 36=;②球心把高分成3:1;③内切球半径:a 126;外接球半径:a 46. (10)有内切球的多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计算方法:13V S r =全. (11)三棱锥的两个侧面互相垂直,已知两个相互垂直的面的外接圆半径的长及其公共棱的长度的情形:已知三棱锥A BCD -中,面ABD ⊥面BCD ,且ABD ∆,BCD ∆的外接圆半径分别记为12,r r ,公共棱BD a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满足:()()()222212222R r r a =+- 证明:分别在ABD ∆,BCD ∆所在的圆面上调整这两个三角形的开关,如图在ABD ∆的外接圆周上调整A 点的位置到G 点,使GD BD ⊥,在BCD ∆的外接圆周上调整其形状,将B 调整到E ,C 调整到F ,使得EDF ∆是以D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新的三棱锥G EDF -,则GD DE ⊥,GD DF ⊥,DE DF ⊥,2214GD r a =-22DE DF r ==,三棱锥G EDF -的外接球与A BCD -的三棱锥的外接球是重合的,因此所求得外接球半径满足()()()222212222R r r a =+-. (12)三棱锥给出两个侧面的夹角大小(夹角),及其相应两个侧面的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和公共弦长的情形:P ABC -,已知面PAC 与ABC 所形成的二面角为()090θθ<≤︒,且已知PAC ∆和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分别为1r ,2r ,AC a =,则该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半径R 满足: ()()()2222222222212121222cos 22cos 244a a a R R r R r r r r r ⎛⎫⎛⎫+--=+---- ⎪⎪⎝⎭⎝⎭证明:如图,取PAC ∆,ABC ∆的外接圆圆心分别为12,O O ,分别过12,O O 作面PAC ,ABC 的垂线,两条垂线必交于一点O ,该O 即为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再取公共棱AC 的中点为K ,连接1O K ,2O K ,则四点12,,,O O K O 共圆且12O KO θ∠=,12O OO πθ∠=-在直角三角形1AOO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11OO R r =-,同理可得2222OO R r =-222211124a a O K r r ⎛⎫=-=- ⎪⎝⎭222222224a a O K r r ⎛⎫=-=- ⎪⎝⎭在12O KO ∆和12O OO ∆中,根据12O KO θ∠=,12O OO πθ∠=-,结合余弦定理可得到:12,,,R r r a 之间的等量关系 ()()()2222222222212121222cos 22cos 244a a a R R r R r r r r r ⎛⎫⎛⎫+--=+---- ⎪⎪⎝⎭⎝⎭ (13)计算球的表面积或体积,必须求出球的半径,一般方法有(核心:补体定心)①根据球心到内接多面体各顶点的距离相等确定球心,然后求出半径;(当涉及的多面体较多垂直时,考虑此法,充分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找出小圆圆心或球心位置,进而求出球的半径.)②考虑补体法,求出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直径.当三棱锥S ABC -中,三对对棱分别相等时,可构造一个长方体;当三棱锥S ABC -有三条(可不相邻)两两垂直的线段时,也可构造一个长方体,正四面体可将其补成正方体,有侧棱垂直底面的棱锥可构造直棱柱.③有时可借用球的性质(球心与小圆圆心相连垂直小圆所在的平面),根据几何关系求出球的半径.。

简单几合体的外接球问题

简单几合体的外接球问题

简单几合体的外接球问题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这也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难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就要求教师能够总结简单几何体外接球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灵活应用解题技巧,解决同类数学问题,获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几何体;外接球;解题方法高中阶段数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几何体外接球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在该过程中学生根据简单几何图形的特点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从而正确解题,并培养空间想象力。

一、常见的简单几何体外接球计算方法(一)长方体外接球问题例题1、长方体相邻的三个面的面积为2,3,6,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求这个球的表面积。

在长方体外接球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

求得表面积计算公式为:S球=4πR2,在本题中先计算出球的半径,长方体是比较规则的几何体,对角线的长度就是球体的直径,这样就可以迅速的计算出本题球体半径,球的表面积为S球=14π。

在例题1的解题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解答该类问题主要能够准确的结合已知知识,从而计算球体的半径,计算球体面积。

(二)正棱锥的外接球问题正棱锥的外接球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简单几何体外接球问题类型,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其关键在于如何找出并计算球的半径。

根据正棱锥的特点可知,外接球的球心在正棱锥的高线之上,因此就可以应用比较简单的勾股定理计算球的半径,从而计算其他的题目。

例题2、如图1所示,正棱锥P-ABCD的顶点都位于同一球面上,假设该正四棱锥的高为2,底面边长为,则该球体的体积是多少?图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分析题目,因为正棱锥的特殊性才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球的半径,如果是非正棱锥就需要应用多种方式来计算外接球的半径,从而计算其他的相关问题。

二、常见的简单几何体外接球解题策略在上文我们对比较常见的简单几何体外接球解题方法进行探究,可以发现,计算出球体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

几何体外接球常用结论及方法(如何求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

几何体外接球常用结论及方法(如何求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

几何体外接球常用结论及方法(如何求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几何体的外接球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中有一些常用的结论和方法:1.对于三棱锥P-ABC,如果PA垂直于PB和PC,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2R可以用公式2R=PA²+PB²+PC²求得。

2.对于等边三角形,其外接圆的半径等于连长的1/3倍。

3.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斜边的一半。

4.对于一般的三角形ABC,可以用正弦定理求得外接圆半径R,而内切圆的半径r可以用海龙公式S=Cr求得。

5.如果已知三棱锥P-ABC中PA=a,且△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2R可以用公式2R=2r+a²求得。

6.正方体的外接球、内切球和棱切球的直径分别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2R=3a、棱长2R=a和面对角线长2R=2√2a。

7.对于四面体P-ABC,如果∠APC=90°且∠ABC=90°,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直径为AC。

8.对于正三棱锥V-ABC,可以用射影定理求得其外接球半径,即VA²=h(2R-h)。

9.对于正四面体,其高h=2/3√2a,外接球半径和内切球半径均为a。

10.对于有内切球的多面体,其内切球半径可以用公式V=Sr/3求得。

11.如果三棱锥A-BCD中的面ABD和面BCD互相垂直且其外接圆半径分别为r1和r2,公共棱BD的长度为a,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2R可以用公式2R=2r1+2r2-a²/2√(r1²+r2²)求得。

的公共弦AD和BC的垂线,分别交于点E和F。

连接OE和OF,则OE=OF=R,且OE和OF分别是三棱锥P-ABC 和A-BCD的外接球的直径。

由于三棱锥P-ABC和A-BCD的外接球是重合的,因此它们的直径相等,即2R=2r1+2r2-a。

对于三棱锥P-ABC,已知面PAC与ABC所形成的二面角为θ(θ<θ≤90°),且已知ΔPAC和ΔABC的外接圆的半径分别为r1,r2,AC=a,则该棱锥的外接球半径R满足:left(2R+2\cos\theta\right)\left(R-r_1\right)\left(R-r_2\right)=2\left(r_1+r_2\right)^2-4\left(r_1-r_2\right)^2\cos^2\frac{\theta}{2}$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对三棱锥P-ABC和A-BCD的共面直角投影,推导出它们的公共弦长等于$\sqrt{a^2+\left(r_1+r_2\right)^2-2r_1r_2\cos\theta}$。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常见题型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常见题型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常见题型介绍在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其中,经常涉及到求解立体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题型以及解题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类题目。

以下是具体内容。

外接球的题型题型1:求立体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或直径这类题型要求求解一个给定立体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或直径。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立体几何体的特性和几何关系。

解题步骤:1. 确定给定立体几何体的特性,如边长、角度等。

2. 根据立体几何体的几何关系,得出外接球与立体几何体的关系。

3. 利用几何关系,建立方程。

4. 求解方程,得到外接球的半径或直径。

题型2:求多个立体几何体的共同外接球的半径或直径这类题型要求求解多个给定立体几何体的共同外接球的半径或直径。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多个立体几何体之间的共同特性和几何关系。

解题步骤:1. 确定给定立体几何体的特性,如边长、角度等。

2. 找到多个立体几何体之间的共同特性和几何关系。

3. 根据几何关系,建立方程。

4. 求解方程,得到共同外接球的半径或直径。

内切球的题型题型1:求立体几何体的内切球的半径或直径这类题型要求求解一个给定立体几何体的内切球的半径或直径。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立体几何体的特性和几何关系。

解题步骤:1. 确定给定立体几何体的特性,如边长、角度等。

2. 根据立体几何体的几何关系,得出内切球与立体几何体的关系。

3. 利用几何关系,建立方程。

4. 求解方程,得到内切球的半径或直径。

题型2:求多个立体几何体的共同内切球的半径或直径这类题型要求求解多个给定立体几何体的共同内切球的半径或直径。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多个立体几何体之间的共同特性和几何关系。

解题步骤:1. 确定给定立体几何体的特性,如边长、角度等。

2. 找到多个立体几何体之间的共同特性和几何关系。

3. 根据几何关系,建立方程。

4. 求解方程,得到共同内切球的半径或直径。

总结本文介绍了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常见题型,并给出了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专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

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专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

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专题(附经典例题与解析)球的性质回顾:球心O和小圆O'的连线OO'垂直于圆O'所在平面。

外接球半径的求法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在Rt△OAO'中,OA^2=OO'^2+O'A^2.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外接圆半径(r)的求法:1.三角形:1) 等边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中心重合于一点。

外接圆半径通常结合重心的性质(2:1)进行求解:r=a*(2/3)^(1/2) (其中a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2) 直角三角形:外接圆圆心位于斜边的中点处,r=斜边/2.3) 等腰三角形:外接圆圆心位于底边的高线(即中线)上。

r=a/(2sin(A/2)) (其中A为顶角)。

4) 非特殊三角形:可使用正弦定理求解,XXX)。

2.四边形:常见具有外接圆的四边形有正方形、矩形、等腰梯形。

其中正方形与长方形半径求解方法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几何体的外接球球心与底面外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即球心落在过底面外心的垂线上。

练:2.半径为2的球的内接三棱锥P-ABC,PA=PB=PC=2,AB=AC=BC,则三棱锥的高为3.1.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AA1垂直于底面ABC,且AA1=4,则此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8π。

本文介绍了三棱锥的外接球的求解方法,其中包括侧棱垂直底面的三棱锥、正三棱锥和侧面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三种类型。

对于侧棱垂直底面的三棱锥,可以采用补形法或通过确定底面三角形的外心来求解外接球的半径。

补形法是指将该几何体转化为原三棱柱的外接球,从而求出外接球的半径。

而通过确定底面三角形的外心,则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解外接球的半径。

对于正三棱锥,可以通过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来求解内切球的半径,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外接球的半径。

对于侧面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则需要确定△ABC和△PAB的外心分别为O’和O’’,并通过勾股定理求解OO’的长度,从而求解外接球的半径。

几类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的解法

几类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的解法

解:要使函数存在2个零点,需使ìíîïïïïf (1)=1-a +b ≥0,f (2)=4-2a +b ≥0,Δ≥0,1≤a 2≤2,绘制如图3所示的可行域(可行域为箭头所指的曲边三角形).对z =(x -a )2+(y -b )2变形,可得z +94=a 2+æèöøb -322,则将问题转化为求点(0,32)到可行域内任意一点(a ,b )距离的平方的最值.从图3中可以看出点(0,32)到直线1-a +b =0的距离即为(0,32)到可行域内任意一点(a ,b )的最小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Ax 0+By 0+C A 2+B 2,得d =522.则≥522,解得z ≥78.所以a 2+b 2-3b 取值范围为éëöø78,+∞.对于目标函数为z =(x -a )2+(y -b )2型的目标函数,我们可以依据(x -a )2+(y -b )2的几何意义,把问题转化为求可行域内动点P (x ,y )与定点A (a ,b )距离的平方的最值,从而求出z 的范围.综上所述,利用线性规划模型解答含参二次函数问题有如下几个步骤:1.根据题意建立不等式组,将其视为线性约束条件;2.将所求目标设为目标函数,将其变形为直线的截距式、两点的距离;3.画出可行域;4.在可行域内寻找使得直线的纵截距、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取最值的点;5.将最值点的坐标代入求得问题的答案.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题意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利用线性规划模型来提升解答含参二次函数问题的效率.(作者单位:宁夏育才中学)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是高考试卷中的重要题型,主要考查球空间几何体的性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此类问题的难度系数较大,要求同学们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的题型及其解法,以帮助同学们破解此类问题.类型一: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的三棱锥的外接球问题该类型的三棱锥具有明显的特征: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我们可以抓住该特征,将其看作长方体、正方体的一部分,构造出一个完整的长方体、正方体.将三条棱看作长方体、正方体的三条边,于是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直径等于长方体、正方体的对角线.求出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直径,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便可顺利获解.类型二:一条侧棱垂直于一个底面的三棱锥的外接球问题我们可将该三棱锥看作直棱柱的一部分,将其补成一个直棱柱,再将其补成一个圆柱,如图1、2、3、4所示,那么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为圆柱的外接球.直棱柱的上、下底面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a sin A =b sin B =c sin C =2r ,上下底面的距离为OO 1=12PA(此时PA 垂直与底面),则有①(2R )2=PA 2+(2r )2,即2R =PA 2+(2r )2;②R 2=r 2+OO 12,即R =r 2+OO 12,这样便建立了PA 与三棱锥的外接球之间的关系,进方法集锦图341图5图6例2.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球面上,SC是球O的直径.若平面SCA⊥平面SCB,SA ,SB=BC,三棱锥S-ABC的体积为9,则球O的表面积为_____.解:如图7,连接AO,OB,∵SC为球O的直径,∴O为SC的中点,∵SA=AC,SB=BC,∴AO SC,BO⊥SC,平面SCA∩平面SCB=SC的表面积为S=4πR=4π×3图7该三棱锥的两个平面相互垂直,根据已知条件证明AO⊥然后构造三角形,找出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与三棱锥的棱之间的关系,通过解三角形求得三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求得球由两个直角三角形构成的三棱锥的外接解答该类型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特征:.我们可以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得三图8由两个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构成的三棱锥的外接球问题在求解该类型外接球问题时,我们要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注中点为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和ΔA ′BD 的外心H 1和图9例3.三棱锥P -ABC △PAC 和△ABC 均为边长为棱锥外接球的半径.解:如图10,设O 1,O 2由题意可知O 2H =13由勾股定理可得R 2=8图11类型七:直棱柱、圆柱的外接球问题直棱柱、圆柱的外接球问题较为简单,球的球心为高线的中点,如图12所示,所以我们很容=1=1.再设小圆图12图13例4.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侧棱垂直于底面,且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π,则该三棱柱的体积为______.解:设球半径为R ,上,下底面中心为M ,N ,由题意,外接球心为MN 的中点,设为O ,,得R =OA =3,由勾股定理可知,OM =1,。

空间几何体外接球13讲学生版_removed

空间几何体外接球13讲学生版_removed

第1讲长方体模型一、解题技巧归纳总结1.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其体对角线的中点,半径为体对角线长的一半.2.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其体对角线的中点,半径为体对角线长的一半.3.补成长方体(1)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则可将其放入某个长方体内,如图1所示.(2)若三棱锥的四个面均是直角三角形,则此时可构造长方体,如图2所示.(3)正四面体-P A B C 可以补形为正方体且正方体的棱长=a ,如图3所示.(4)若三棱锥的对棱两两相等......,则可将其放入某个长方体内,如图4所示图1图2图3图4二、典型例题例1.)A .π83B .π2C .π4D .π43例2.一个正四棱柱的各个顶点在一个直径为2cm 的球面上.如果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cm ,那么该棱柱的表面积为2cm .例3.一个长方体的各顶点均在同一球面上,且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1,2,3,则此球的表面积为.例4.已知三棱锥P A B C -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球)O ,且2P A =,P B P C ==当三棱锥P A B C -的三个侧面的面积之和最大时,该三棱锥的体积与球O 的体积的比值是.三、玩转练习1.张衡(78年~139年)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文学家、数学家.他的数学著作有《算罔论》,他曾经得出结论:圆周率的平方除以十六等于八分之五.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上各有一个动点A ,B ,若线段AB 的最小值为31-,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30B .1010C .1210D .362.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8B .8πC .43πD .823π3.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23π,则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A .433B .163C .643D .324.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则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A .6427B 6439C .649D 643275.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表面积为208,118AB BC AA ++=,则该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16πB .106πC .56πD .53π6.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BC ==,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8πB .82πC .16πD .2π7.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AD ==,12AA =,则该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4πB .8πC .16πD .32π8.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12V =,2AB =,若四面体11A B 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 ,则S 的最小值为()A .8πB .9πC .16πD .32π9.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43π,则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0.若某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则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11.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43π,则该正方体的体积为.12.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则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13.将一个长宽分别a ,(0)b a b <<的长方形的四个角切去四个相同的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形的盒子,若这个长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存在最小值,则ba的取值范围为.14.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其中AB a =,AD b =,1AA c =外接球球心为点O ,外接球体积为323π,若2214a b +的最小值为94,则A ,C 两点的球面距离为.15.已知矩形ABCD 的周长为18,把它沿图中的虚线折成正四棱柱,则这个正四棱柱的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第2讲正四面体模型一、解题技巧归纳总结1.正四面体如图,设正四面体A B C D 的的棱长为a ,将其放入正方体中,则正方体的棱长为,显然正四面体和正方体有相同的外接球.正方体外接球半径为R =⋅=,即正四面体外接球半径为R =.二、典型例题例1.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过该球球心的一个截面如图,则图中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截面)的面积是().A.22B.32C.2D.3例2.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三、玩转练习1.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A.64B.34C.1D.332.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体积比是()A.9:1B.4:1C.27:1D.8:13.如图所示,在正四面体A BCD-中,E是棱AD的中点,P是棱AC上一动点,BP PE+的最小值为7,则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A6πB.6πC.3632D.3 2π4.表面积为83()A.43πB.12πC.8πD.46π5.一个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这个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6πB.8πC.6πD.11π6.2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中,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截球面得两个圆.若两圆的圆心距为22,则两圆的公共弦长是()A.34B.34C.1D.127.如图所示,正四面体ABCD中,E是棱AD的中点,P是棱AC上一动点,BP PE+14,则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是()A.12πB.32πC.8πD.24π8.已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4,则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24πB.18πC.12πD.6π9.一个棱长为6的正四面体内部有一个任意旋转的正方体,当正方体的棱长取得最大值时,正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4πB.6πC.12πD.24π10.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ABCD中,G为BCD∆的重心,M是线段AG的中点,则三棱锥M 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πB.32πC.64D6811.正四面体(四个面均为正三角形的四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上各有一个动点P、Q,若线段PQ长度463,则这个四面体的棱长为.12.已知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1,M为棱CD的中点,则二面角M AB D--的余弦值为;平面MAB 截此正四面体的外接球所得截面的面积为.13.已知某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体积是1,则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14.一个正四面体的展开图是边长为22的正三角形,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5.如图所示,正四面体ABCD中,E是棱AD的中点,P是棱AC上一动点,BP PE+14,则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第3讲对棱相等模型一、解题技巧归纳总结1.对棱相等模型四面体A B C D 中,A B C D m ==,A C B D n ==,A D B C t ==,这种四面体叫做对棱相等四面体,可以通过构造长方体来解决这类问题.如图,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222222222b c m a c n a b t ⎧+=⎪⎪+=⎨⎪+=⎪⎩,三式相加可得222a b c ++=222,2m n t ++而显然四面体和长方体有相同的外接球,设外接球半径为R ,则22224a b c R +=+,所以2228m n t R ++=.二、典型例题例1.三棱锥A B C D -中,已知5A B C D ==,6A D B C ==7A C B D ==,那么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6πB .7πC .9πD .12π例2.如图所示三棱锥A B C D -,其中5A B C D ==,6A C B D ==,7A D B C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三、玩转练习1.四面体P ABC -的一组对棱分别相等,且长度依次为25,13,5,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94πB .28πC .29296πD .29π2.在四面体ABCD 中,三组对棱棱长分别相等且依次为34,41,5则此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半径R 为()A .52B .5C .522D .43.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3PA BC ==,2PB AC ==,5PC AB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体积为()A 2πB 3πC .6πD .6π4.在三棱锥PABC 中,4PA BC ==,5PB AC ==,11PC AB ==,则三棱锥P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6πB .12πC .8πD .24π5.在四面体ABCD 34,41,5,则此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半径R 为.6.已知三棱锥A BCD -,三组对棱两两相等,且1AB CD ==,3AD BC ==,若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92π.则AC =.7.已知四面体A BCD -中三组对棱分别相等,且长分别为257A BCD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8.已知三棱锥A BCD -,三组对棱两两相等,即1AB CD ==,AD BC AC BD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是.9.在四面体ABCD 中,三组对棱两两相等,分别为,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0.在四面体P ABC -中,3PA BC ==,2PB AC ==,PC AB ==,则该四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11.三棱锥P ABC -,4PA PB BC AC ====,3PC AB ==,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在三棱锥P ABC -中,若5PA PB BC AC ====,PC AB ==,则其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3.在三棱锥P ABC -中,4PA BC ==,5PB AC ==,PC AB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第4讲直棱柱模型一、解题技巧归纳总结1.直棱柱模型:如图1,图2,图3,直三棱柱内接于球(同时直棱柱也内接于圆柱,棱柱的上下底面可以是任意三角形)图1图2图3第一步:确定球心O 的位置,1O 是A B C ∆的外心,则1O O ⊥平面A B C ;第二步:算出小圆1O 的半径1A O r =,111122O O A A h ==(1A A h =也是圆柱的高);第三步:勾股定理:22211O A O A O O =+⇒222()2h R r =+⇒R =,解出R 二、典型例题例1.正三棱柱-111A B C A B C 内接于半径为2的球,若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为π,则正三棱柱的体积为.例2.直三棱柱-111A B C A B C 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12A B A C A A ,∠=︒120B A C ,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例3.一个正六棱柱的底面上正六边形,其侧棱垂直于底面,已知该六棱柱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六棱柱的体积为98,底面周长为3,则这个球的体积为.三、玩转练习1.一个直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一个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则该直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0πB 2053C .25πD .255π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BC ⊥,6AB =,8BC =,若此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为13,则该三棱柱的表面积为()A .624B .576C .672D .7203.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长为23,3AB BC CA ===()A .1B 3C .2D .44.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3,此三棱柱的高为23,则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83πB .163πC .323πD .643π5.已知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3AB =120ACB ∠=︒,14AA =,则该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623πB .642πC .32πD .8π6.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2CA CB ==,90ACB ∠=︒,11CC =,则该三棱柱外接球的体积()A .12πB .4πC .92πD .8π7.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BC ⊥,12AB BC AA ===,则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4πB .8πC .12πD .323π8.某直三棱柱的侧棱长等于2,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腰长为1,则该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πB .2πC .4πD .6π9.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2AB =,二面角11A BD C --的大小为3π,则该正四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2πB .14πC .16πD .18π10.正六棱柱111111ABCDEF A B C D E F -的侧面是正方形,若底面的边长为a ,则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24a πB .25a πC .28a πD .210a π11.正六棱柱111111ABCDEF A B C D E F -的侧面是正方形,若底面的边长为1,则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4πB .5πC .8πD .10π12.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6,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0πB .25πC .100πD .200π13.已知矩形ABCD 的周长为18,把它沿图中的虚线折成正六棱柱,当这个正六棱柱的体积最大时,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3πB .12πC .11πD .10π14.一个直六棱柱的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侧棱长为6,则它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5003πB .500πC .40003πD .4000π15.棱长均为6的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16.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且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3此三棱柱的高为23,则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体积为.17.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3BC =,120BAC ∠=︒,12AA =,则此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8.已知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11AC CC ==,则AB =19.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长为,在底面ABC ∆中,60,C AB =︒=,则此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0.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AB =,AC =,12BB =,则该三棱柱的外接球表面积为.2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0BAC ∠=︒且3AB AC ==,14BB =,则此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4BC =,90BAC ∠=︒,12AA =,则此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3.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高为,BC =,120BAC ∠=︒,则该三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侧面11BCC B 的面积为16,则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外接球的半径的最小值为.25.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2AB AD ==,14AA =,则正四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6.已知矩形ABCD 的周长为18,把它沿图中的虚线折成正四棱柱,则这个正四棱柱的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27.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B =12AA =,设四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动点P 在正方形ABCD 的边长,射线OP 交球O 的表面点M ,现点P 从点A 出发,沿着A B C D A →→→→运动一次,则点M 经过的路径长为.28.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D CD =,24AB BC ==,四边形ABCD 的外接圆的圆心在线段AC 上.若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36,则该四棱柱的外接球的体积为.29.已知六棱柱A BCD 1EF A -111B C D 11E F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侧棱与底面垂直,若该六棱柱的侧面积为48,底面积为,则该六棱柱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30.一个直六棱柱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为3,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1.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高为h ,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2.已知矩形A BCD 的周长为18,把它沿图中的虚线折成正六棱柱,当这个正六棱柱的体积最大时,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3.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6,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4.已知正六棱柱的高为8,侧面积为144,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第5讲直棱锥模型一、解题技巧归纳总结1.直棱锥模型(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如图,P A ⊥平面A B C ,求外接球半径.解题步骤:第一步:将A B C ∆画在小圆面上,A 为小圆直径的一个端点,作小圆的直径A D ,连接P D ,则P D 必过球心O ;第二步:1O 为A B C ∆的外心,所以1O O ⊥平面A B C ,算出小圆1O 的半径1O D r =(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算法:利用正弦定理,得2si n si n si n a b c r A B C ===),112O O P A =;第三步:利用勾股定理求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①222(2)(2)R P A r =+⇔2R =;②2221R r O O =+⇔221R r O O =+.二、典型例题例1.在《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若四棱锥M A B C D -为阳马,侧棱M A ⊥底面A B C D ,且2M A B C A B ===,则该阳马的外接球与内切球表面积之和为.例2.已知点P ,A ,B ,C ,D 是球O 表面上的点,⊥P A 平面A B C D ,四边形A B C D 是边长为23正方形.若=26P A ,则∆O A B 的面积为.例3.已知球O 面上的四点,,,,A B C D D A ⊥平面,,3A B C A B B C D A A B B C ⊥===,则球O 的体积等于.三、玩转练习1.已知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BC ⊥平面PAB ,若1AB BC ==,2PA =,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4πB .8πC .6πD .83π2.《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若四棱锥P ABCD -为阳马,底面ABCD 为矩形,PA ⊥平面ABCD ,2AB =,4AD =,二面角P BC A --为60︒,则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6πB .20πC .643πD .32π3.在三棱锥S ABC -中,SA ⊥平面ABC ,4SA =,底面ABC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则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9πB .28πC .43πD .76π4.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且2PA =,ABC ∆3表面积为()A .43πB .4πC .8πD .20π5.三棱锥P ABC -中,AB BC ==6AC =,PC ⊥平面ABC ,2PC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 .253πB .252πC .833πD .832π6.在三棱锥S ABC -中,侧棱SC ⊥平面ABC ,SA BC ⊥,1SC =,2AC =,3BC =,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4πB .12πC .10πD .8π7.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60,2BAC AB AC PA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0πB .24πC .28πD .32π8.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BC CA ⊥,1AC =,2BC =,2PA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9πB .36πC .92πD .94π9.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120BAC ∠=︒,2AC =,1AB =,设D 为BC 中点,且直线PD与平面ABC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0.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120ABC ∠=︒,4PA =.若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半径为PC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11.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2AP =,点M 是矩形ABCD 内(含边界)的动点,且1AB =,3AD =,直线PM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π.记点M 的轨迹长度为α,则tan α=;当三棱锥P ABM-的体积最小时,三棱锥P ABM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已知三棱锥S ABC -中,SA ⊥平面ABC ,4SA AB ==,6BC =,AC =,则三棱锥S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3.已知四面体P ABC -中,4PA PB ==,2PC =,AC =PB ⊥平面PAC ,则四面体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4.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4PA =,1cos 3ACB ∠=,若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52π,则三棱锥P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15.已知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2AB AC PA ===,且在ABC ∆中,120BAC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16.矩形ABCD 中,4AB =,2BC =,PA ⊥平面ABCD ,2PA =,E ,F 分别是AB ,DC 的中点,则四棱锥P EBCF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17.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2PA =,3AB AC ==,又3cos 5BAC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8.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之为鳖臑(bi ēnào ).若三棱锥P ABC -为鳖臑,且PA ⊥平面ABC ,2PA AB ==,又该鳖臑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π,则该鳖臑的体积为.19.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2PA AC ==1AB =,60ABC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矩形且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现有一“阳马”如图所示,PA ⊥平面ABCD ,4PA =,AB =,1AD =,则该“阳马”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第6讲侧棱相等模型一、解题技巧归纳总结1.侧棱相等模型:如图,P 的射影是A B C ∆的外心⇔三棱锥P A B C -的三条侧棱相等⇔三棱锥P A B C -的底面A B C ∆在圆锥的底上,顶点P 点也是圆锥的顶点.解题步骤:第一步:确定球心O 的位置,取A B C ∆的外心1O ,则1,,P O O 三点共线;第二步:先算出小圆1O 的半径1A O r =,再算出棱锥的高1P O h =(也是圆锥的高);第三步:勾股定理:22211O A O A O O =+⇒222()R h R r =-+,解出222r h R h+=.2.正棱锥外接球半径:222r h R h+=.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四棱锥的-P A B C D 和的矩形,则该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π18B .π323C .π36D .π48例2.体积为的正三棱锥-A B C D 的每个顶点都在半径为R 的球O 的球面上,球心O 在此三棱锥内部,且=:2:3R B C ,点E 为B D 的中点,过点E 作球O 的截面,则所得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是.例3.在三棱锥-P A B C 中,=P A P B ====4P C A C A B ,且⊥A C A B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例4.在三棱锥P A B C -中,P A P B P C ===,侧棱P A 与底面A B C 所成的角为60︒,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A .πB .3πC .4πD .43π例5.如图,半径为2的半球内有一内接正六棱锥-P A B C D E F ,则此正六棱锥的侧面积是.三、玩转练习1.在三棱锥P ABC -中,2PA PB PC ===,且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B .C .D .2.在三棱锥P ABC -中,6PA PB PC ===,侧棱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60︒,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2πB .24πC .36πD .48π3.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2AC AB ==,且AC AB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4πB .8πC .16πD .9π4.在三棱锥P ABCD -中,PA PB PC ===,4AC AB ==,且AC AB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4πB .36πC .48πD .24π5.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1AB AC ==,BC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A .43πB .823C .D .323π6.正三棱锥P ABC -中,5PA =,23AB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A .5003πB .100πC .25πD .1256π7.已知体积为3的正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若满足0OA OB OC ++=,则此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是()A .2B .2C .32D .348.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3,侧棱与底面成60︒角,则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4πB .16πC .163πD .323π9.如图,在三棱锥S ABC -中,M 、N 分别是棱SC 、BC 的中点,且MN AM ⊥,若22AB =,则此正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是()A .12πB .43πC .433πD .123π10.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中,2PA =,且所有的棱长相等,则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6πB .12πC .10πD .8π11.已知正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3,则该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92πB .9πC .4πD .π1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切去阴影部分围成一个正四棱锥,则当正四棱锥体积最大时,该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5B .5225πC .16925πD .338125π13.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与底面的边长都为()A .163πB .323πC .16πD .32π142,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6πB .36πC .48πD .64π15.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2AB =,P 是平面ABC 外的一点,且满足PA PB PC ==,120APB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在ABC ∆中,8AB =,6BC =,10AC =,P 为ABC ∆外一点,满足PA PB PC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17.如图,在四面体P ABC -中,4PA PB PC ===,点O 是点P 在平面ABC 上的投影,且2tan 2APO ∠=,则四面体P 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18.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8AB =,6AC =.顶点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H ,若AH AB AC λμ=+且21μλ+=,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19..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4AC AB ==,且AC AB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0.三棱锥P ABC -中,底面ABC ∆的等边三角形,PA PB PC ==,PB ⊥平面PAC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1.在三棱锥P ABC -中,2PA PB PC ===,AB =BC =2APC π∠=,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在三棱锥P ABC -中,已知PA BC ⊥,PB AC ⊥,24PA PB PC AB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3.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为正方形,且PA PB PC PD ====,AB =,则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体积为.24.已知三棱锥P ABC -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2PA PB PC ===,PA PB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25.已知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ABC ∆是边长为2等边三角形,侧棱与底面所成夹角的余弦,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6.已知三棱锥P ABC -的顶点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点H ,侧棱PA PB PC ==,点O 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O 的球心,8AB =,6AC =,已知AO AB AC λμ=++,且1λμ+=,则球O 的表面积为.27.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3AB =,P 是平面ABC 外的一点,且满足PA PB PC ==,120APB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半径为;该球体积为.28.在正三棱锥S ABC -中,侧棱SC ⊥侧面SAB ,侧棱SC =则此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9.在六棱锥P ABCDEF -的正六边形,2PA =且与底面垂直,则该六棱锥外接球的体积等于.30.已知正六棱锥S ABCDEF -,3AB =,5SA =,则该六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第7讲侧棱为外接球直径模型一、解题技巧归纳总结方法:找球心,然后作底面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三棱锥-S A B 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A B 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SC 为球O 的直径,且=2SC ,则此三棱锥的体积为()A .14B .24C .26D .212例2.已知点A 是以BC 为直径的圆O 上异于B ,C 的动点,P 为平面ABC 外一点,且平面PBC ⊥平面ABC ,3BC =,22PB =,5PC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例3.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为球O ,球O 的直径是AD ,且ABC ∆、BCD ∆都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则三棱锥A BCD -的体积是.三、玩转练习1.在三棱锥ABCD 中,BC CD ⊥,Rt BCD ∆斜边上的高为1,三棱锥ABCD 的外接球的直径是AB ,若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π,则三棱锥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A .13B .23C .1D .432.已知三棱锥S ABC -外接球的直径6SC =,且3AB BC CA ===,则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A .324B .924C .322D .9223.已知三棱锥S ABC -的四个顶点均在某个球面上,SC 为该球的直径,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163,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683πB .163πC .643πD .803π4.已知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12,1AC BC ==,120ACB ∠=︒,若SC 是其外接球的直径,则球的表面积为()A .4πB .6πC .8πD .16π5.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为球O ,球O 的直径是AD ,且ABC ∆,BCD ∆都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则三棱锥A BCD -的体积是()A .6B .12C .4D .126.已知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为球O ,SA 为球O 的直径,且2SA =,若面SAC ⊥面SAB ,则三棱锥S ABC -的体积最大值为()A .13B .23C .1D .27.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为球O ,球O 的直径2AD =,且ABC ∆,BCD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三棱锥A BCD -的体积是()A .13B .24C .23D .128.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O ,PC 为球O 的直径,且2PC =,PA PB ==,1AB =,那么顶点P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A B C D 9.已知三棱锥S ABC -外接球的直径6SC =,且3AB BC CA ===,则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10.在三棱锥A BCD -中,底面为Rt △,且BC CD ⊥,斜边BD 上的高为1,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的直径是AB ,若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π,则三棱锥A 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11.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均在某球面上,PC 为该球的直径,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163,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12.已知三棱锥S ABC -的四个顶点均在某个球面上,SC 为该球的直径,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83,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第8讲共斜边拼接模型一、解题技巧归纳总结1.共斜边拼接模型如图,在四面体A B C D 中,⊥A B A D ,⊥C B C D ,此四面体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共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形成的,B D 为公共的斜边,故以“共斜边拼接模型”命名之.设点O 为公共斜边B D 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结论可知,===O A O C O B O D ,即点O 到A ,B ,C ,D 四点的距离相等,故点O 就是四面体A B C D 外接球的球心,公共的斜边B D 就是外接球的一条直径.二、典型例题例1.在矩形A B C D 中,==4,3A B B C ,沿A C 将矩形A B C 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 C D ,则四面体A B C 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π12512B .π1259C .π1256D .π1253例2.三棱锥-P A B C 中,平面⊥P A C 平面A B C ,=2A C ,⊥P A P C ,⊥A B B C ,则三棱锥-P A B C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三、玩转练习1.在梯形ABCD 中,//AB CD ,AD AB ⊥,4AB =,2AD CD ==,将梯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成三棱锥D ABC -,当二面角D AC B --是直二面角时,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4πB .8πC .12πD .16π2.将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C D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12πB .23πC .πD .43π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BD ⊥,22421AB BD +=,将此平行四边形沿BD 折成直二面角,则三棱锥A BC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πB .πC .2πD .4π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满足2AB AD AB = ,2224AB BD =- ,若将其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6πB .8πC .4πD .2π5.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1AB AD CD ===,AB AD ⊥,BD CD ⊥.将该四边形沿对角线B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A BD C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23πB .32πC .2πD .3π6.矩形ABCD 中,6AB =,8BC =,沿AC 将矩形ABC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C D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5003πB .1003πC .100πD .400π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22||||40AB BD +-=,90ABD ∠=︒,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16πB .8πC .4πD .2π8.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20,4|2|1AB BD AB BD ⋅=+=且,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224B .148πC .4πD .2π9.平行四边形ABCD 中,0AB BD =,沿BD 将四边形折起成直二面角A 一BD C -,且222||||4AB BD +=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2πB .4πC .4πD .2π10.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0AB BD =,且22240AB BD +-= ,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16πB .8πC .4πD .2π11.在矩形ABCD 中,4AB =,3BC =,沿AC 将矩形ABCD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C D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12512πB .1259πC .1256πD .1253π1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0AC CB =,22240BC AC +-= ,若将其沿AC 折成直二面角D AC B --,则三棱锥D ACB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16πB .8πC .4πD .2π13.如图,二面角l αβ--满足半平面αβ⊥,半平面α内有一点A (不在l 上),半平面β内有一点C (不在l 上),A ,C 在直线l 的射影分别为B ,(D B ,D 不重合),1AB CD ==,BD =则三棱锥A BC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4.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8,D 为BC 边的中点,沿AD 将ABC ∆折成直二面角B AD C --,则三棱锥A DCB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5.如图是两个腰长均为10cm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四边形ABCD ,现将四边形ABCD 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则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cm .16.在矩形ABCD 中,已知4AB =,3BC =,将该矩形沿对角线AC 折成直二面角D AC B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17.将长宽分别为3和4的长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成直二面角,得到四面体A BCD -,则四面体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8ABCD 沿对角线AC 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 AC D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19.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20,2||||6AB BD AB BD =+= ,若将ABD ∆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则三棱锥A BC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第9讲最值模型一、解题技巧归纳总结这类问题是综合性问题,方法较多,常见方法有:导数法,基本不等式法,观察法等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90A O B ∠=︒,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A B 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36πB .64πC .144πD .256π例2.已知三棱锥O A B C -的顶点A ,B ,C 都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O 是球心,120A O B ∠=︒,当A O C ∆与B O C ∆的面积之和最大时,三棱锥O A B C -的体积为()A .32B .233C .23D .13例3.体积为183的正三棱锥-A B C D 的每个顶点都在半径为R 的球O 的球面上,球心O 在此三棱锥内部,且=:2:3R B C ,点E 为B D 的中点,过点E 作球O 的截面,则所得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是.例4.已知底面为正三角形的三棱柱内接于半径为1的球,则三棱柱的体积的最大值为.例5.已知底面为正三角形的直三棱柱内接于半径为1的球,当三棱柱的体积最大时,三棱柱的高为.三、玩转练习1.如图,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2,且90ABD BDC ∠=∠=︒,把BCD ∆绕BD 旋转,使点C 运动到P ,此时向量BA 与向量DP的夹角为90︒.则四面体ABDP 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

几何体与球的几种常见“切、接”分析与处理

几何体与球的几种常见“切、接”分析与处理

几何体与球的几种常见“切、接”分析与处理学生看到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问题就有一种恐惧感,其实理论上三棱锥都有外接球,只是有的不易求解,经常出现的外接球问题总是关于一些特殊几何体的。

一、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1、与长方体有关的外接球问题利用长方体的几何中心(体对角线的中点)与外接球心重合,求出体对角性长,进一步求出外接球半径。

在长方体ABCD A0C1D1中,棱AB,AD,AA的长分别为a,b,c,则该长方体外接球的半径为 ._________________ 2 b2 2 因D1B -a2b2c2,故外接球半径R —-------------- -2 当遇到由长方体切割形成的几何体时,可补全为长方体,即采用补形法例1、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

的表面上,SAL平面ABC , AB ± BC ,又SA=AB=BC=2 , 则球O的表面积为. 12兀分析:因SA,AB,BC两两垂直,把该三棱锥补成以SA,AB,BC为长、宽、高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外接球就是该三棱锥的外接球。

例2、四面体ABCD中,AB CD J5, AC BD 屈,BC AD JT3,则四面体ABCD外接球体积为(7^4 )3分析:杂,,回,J13看作长方体的三个面对线的长,四面体2 5 10 13 m ABCD 与长万体外接球重合。

由(2R)-------- 14 ,得24 3 7.荷V — R -------3 32、与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外接球问题利用等边三角形(外心和重心重合)或者直角三角形(外心为斜边中点)的特殊性找球心。

例1、已知三棱锥S- 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4ABC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SC为球O 的直径,且SC= 2,则此棱锥的体积为(A )A.£B.^3C.于D.^2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求三棱锥的高SH。

因^ ABC是正三角形, △ ABC 所在小圆的圆心G 与重心重合,3 2 3CG 1 —————,OG 2 33例2、已知正三棱柱内接于一个半径为2的球,则正三棱柱的侧面积取得最大值时,其底面边长为()A/76 B.V2 C.V3 D. 2R 2 43 求外接球的半径,重在考虑球心位置,常结合的几何体的对称性找球心。

总结常见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接球问题的方法

总结常见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接球问题的方法

总结常见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接球问题的方

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接球问题是在确定几何体的最大和最小包络体积时遇到的问题。

常见几何体的外接球和内接球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立方体:立方体的外接球是一个直径与边长相等的球,内接球是一个与立方体接触的球,球心在立方体的中心点上。

2. 正方体:正方体的外接球和内接球与立方体的情况相同。

3. 圆柱体:圆柱体的外接球是一个与圆柱体的高相等的球,且球心与圆柱体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

内接球是一个与圆柱体接触的球,且球心与圆柱体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

4. 圆锥体:圆锥体的外接球是一个与圆锥体的高相等的球,且球心与圆锥体的顶点重合。

内接球是一个与圆锥体接触的球,且球心与圆锥体的顶点重合。

5. 球体:球体的外接球和内接球与球本身相同。

在求解外接球和内接球问题时,可以利用几何体的对称性质进行简化。

例如,可以通过几何体的中心点、顶点、侧面的中点等来确定外接球和内接球的位置。

对于特殊形状的几何体,也可以通过计算几何体上的点到球心的距离来确定外接球和内接球的半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2
y
(0,1,0)解得:
2 z2 x1
x2 ,y
1
( ,
y z
1)2 1
z
2
22
uuur 所以 R=|OP|=
6
2
方法总结
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的常见解法:
1、补形法(关键在于放到长方体、正方体中) 2、构造直角三角形(关键在于找到底面 三角形的外心) 3、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练习巩固
y
R 5
(B 2,0,0) x
轴截面法 活学活用,开阔思维
学习小结
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的常见解法:
1、补形法 2、构造直角三角形法 3、向量法
练习1
D
A
D
A
C
C
B
R= 6 , 4
B
S 4 R2 3
2
练习1 D D
R
1
6
A
C
R
O
3
6 R
E
3
A
E
3
B
3
AO2 AE2 OE2
R 6 , S 4 R2 3
4
2
练习4
P Q
C A 2
D B
P
Q
R
2
O
R
A
2
D
R 5
活学活用,开阔思维
练习1 (全国卷,2010)已知三棱锥的各条 棱长均为1,求其外接球的表面积。
D
法一:补形法
法二:构造直角三角形法
法三:向量法
A
C
B
活学活用,开阔思维
练习巩固
练习2 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
AB DC 10 ,AD BC 5,BD AC 13 ,
求其外接球的表面积。
A 5D
A 5
10
法三: 向量法
设外uu接ur 球u的uur球心uuu坐r 标u为uur :O(x,y,z)
由 | OP || OA || OB || OC |可得:
z A(0,0,2)
P (0,0,0) B (1,0,0) x
x2 y2 z2 x2 y2 (z 2)2
x2
y2
z2
(x
1)2
y2
z2
C
y
专题 几何体与外接球专题复习
继电高级中学: 于国平
夯实基础
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V 4 R3
3
S 4 R2
球的截面圆圆心与球心的位置特点
O
Rd
r O'
P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外接球球心在体对角线线的中点
A
O C
P
B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有(2R)2 3 a2
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a2 b2 c2 (2R)2
方法介绍
例1 已知在三棱锥P-ABC中,
PA PB, PB PC, PC PA,且PA 2PB 2PC 2
求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 A
关键是求出外接球的半径R
P
C
B
方法介绍
法一: 补形法
A
外接球半径等于长方体的 体对角线的一半
R= 6 , S 4 Biblioteka 2 61013 13
C
D
10
10
13
13
C
B
5
5 B
R 14 , S 4 R2 14
2
活学活用,开阔思维
练习巩固
练习3 如图,已知三棱锥P-ABC中,PA⊥底
面ABC,PA=AB=AC=2,∠BAC=120。,求其外
接球的半径。
z P(0,0,2)
球心坐标(1, 3,1)
(A 0,0,0)
C(-1,3,0)
2
A
2
2
P
1
C
1
P 1
1
C
B
B
注意:图中三棱锥的外接球与长方
体的外接球是同一个球。
方法介绍
基本步骤:
法二: 构造直角三角形
A Q
1、寻找底面 PBC的外心; 2、过底面的外心作底面的垂线;
3、外接球的球心必在该垂线上, 利用轴截面计算出球心的位置。
2
P
1
C
1
D
B
A
Q
R
2
O R= 6
R
2
P
D
2
2
方法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