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
高考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高考中国自然地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6682d9c1c708a1284a440a.png)
不利
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模式
(1)描述地形特征(特点):由哪些地形组成、哪
几种为主,地形起伏是大或小? (2)描述地势特征(特点):地势哪边高哪边低, 地势起伏是大还是小? (3)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特点):地形以什么为主, 地势哪边高哪边低,地势起伏是大还是小?
主要地形区的位置、范围及特征
地 形 区
中国自然地理
区域定位—中国
B、邻国位置( 1 ) 邻国:14个
俄罗斯 俄罗斯
高考总复习•地理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 蒙 古
吉尔吉斯
朝鲜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 不丹 老挝 越 南
尼泊尔
缅 甸
80 ° E
9O E
°
100 E 110 E
120 ° E
° 130 E °
50 N
哈尔滨 长春
黑龙江
乌鲁木齐
° °
呼和浩特
银川 宁 夏 自 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 青 海 西藏自治区
拉萨
成都
区 吉林 治 自 沈阳 古 蒙 内 河北京 辽 宁 40 N
北
太原 天津 石家庄 济南
°
西宁
兰州
肃 四川 云南
昆明
陕山 西 西
西安
山东
郑州
重庆
江 安 河南 苏 合 肥 南京 湖北 武汉 徽 杭州
长沙 南昌
30 N
°
浙江
有利 影响
①西高东低,有利于东 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 ①便于发展多种经营; 内地,形成降水;②大 ②森林、矿产、动植物、 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 旅游资源丰富;③山区急 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 流可以发电 的联系;③阶梯交界处 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3章 中国地理 第32讲 中国自然地理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3章 中国地理 第32讲 中国自然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8f442577232f60dccca15e.png)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 特征
内
草原畜牧
海拔1 000米左右; 业;河套
蒙
地面坦荡;自东向 平原、宁
古
西植被变化为: 夏平原、
高
__草__原____→荒漠草 河西走廊
原
原→荒漠
的灌溉农
业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黄
世界最广的黄 以谷子为主的
土
土分布区;水 旱作农业;以 土流失严重, __煤__炭____为主
重难提示 1.我国的地形。(重点) 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重难点) 3.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重难点)
考点一 中国的地形
1.我国的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北__温__带_____,小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__太__平__洋__,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濒临的海洋:A 渤海,B 黄海,C___东__海____,D 南海。
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地形
地势
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
地势
①便于发展多种经 ①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
有
营;②森林、矿产、
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 成降水;②大河西源东流,
利 动植物、旅游资源丰 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
富;③山区急流可以 内地的联系;③阶梯交界处
华
海拔多在50米 棉、油生产基地
北
以下,地势平 ;人口众多,经
平
坦,又称黄淮 济发达;中低产
原
海平原
田的改良是国土
整治的重点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长江 中下 游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章第一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6b73a110a6f524cdbf853f.png)
3.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4.气候主要特征 大陆性 季风 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 复杂多样。
[温馨提示] 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 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青 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大 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阴山 —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 南边缘—秦岭—淮河。
油气资源开发
地形区
G柴达 木盆地
H四川 盆地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海拔3 000米左 右;内陆高原盆
矿 产 资 源开 发 ,青藏铁路
地;多戈壁、沙 漠;东部多沼 泽 、盐湖
沿线将要崛起 的经济 区
低山丘陵起伏, 农 业 较 发 达,
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平原是重
成都平原较为 要的商品粮基
河 以北
季结冰期短,汛期较_短__
黄河
秦岭—淮河 水量丰富,含沙量 小 ,无结冰 长 江、珠江
以南
期,汛期_长__
2.京杭运河 自北向南贯通 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 系,在 南水北调工程中,将作为长江水北上的输水通道。 3.主要湖泊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鄱阳湖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湖泊主要分布于 青藏高湖原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温馨提示] 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
原
发育
高三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复习PPT教学课件
![高三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复习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d423b81eb91a37f0115c6f.png)
• (3)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图噶中尔盆的地
、
塔里木柴盆达地木、盆地
、四川盆地。
• (4)三大平原: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图中
பைடு நூலகம்
的东北平长原江、中下华游北平原、
平原。
• (5)主要丘陵:由北到南依次有图中的辽东丘
陵、东山南东丘陵丘陵、
。
• 三、中国的气候
• 1.特征
•
大陆性季风气候
热同期。
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雨
大陆,
• 2.领土四至点
3.相对位置
东:朝鲜 北: 俄罗斯 、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1)陆上邻国西:阿富汗、 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 老挝 、越南
• (2)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菲律本宾、
、
马来印西度亚尼、西亚文莱、
。
• 【点拨】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我国发展多 种经济,临海的位置便于我国发展海洋事 业,同海外各国人民进行友好往来。
名
自然地理特 人文地理
地形区定位
称
征
特征
草原畜牧
海拔1 000m
内
业;河套
左右;地面
蒙
平原、宁
坦荡;自东
古
夏平原、
向西由草原、
高
河西走廊
名
自然地理特 人文地理
地形区定位
称
征
特征
世界最广的 以谷子为
黄
黄土分布区 主的旱作
土
;水土流失 农业;以
高
严重、千沟 煤炭为主
原
万壑、支离 的能源开
自然地理特 人文地理
名称 地形区定位
征
特征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3618066137ee06eff918fc.png)
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一节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一b中国的疆域1.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O厂最北点: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F)最南点: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F附近)2・江与乌英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
E)-最西点:新疆的帕米尔高原(约73。
E)3.相对位置。
陈: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⑴陆上邻国<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西南:老挝、越南(2)隔海相望的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知识点二二地形和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山区2.主要山脉分布。
⑴三列东西走向山脉: a天山一阴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
大兴安岭巫山武夷山台湾山脉(3)西北一东南走向:gi祁连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
⑸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脉。
3.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以练促记)(2012-新课标全国卷)读下图,完成⑴〜⑵题。
(1)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1177解析:(1)本题区域定位直接判断难度很大,可采取排除 法,即图示的经纬度可判断甲、乙城市均位于我国大陆,且 大致同纬度,而选项A 、B 、D 所说两地,南北位置差异明显, 很容易排除。
故选C 。
(2)甲城市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属 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在0°C 以上;乙城市位于淮河以 北的黄淮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在0°C 以下;夏 季两地温差相差不大。
高考一轮复习18.1《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18.1《中国自然地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ab5a69581b6bd97f19eaa7.png)
返回
山脉 贺兰山 祁连山
图示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地理意义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 风区和非季风区,内流区和 外流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地 区和西北温带暖温带荒漠地 区分界线 暖温带和高寒气候区,内蒙 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势一、 二级阶梯分界线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应用闯一关] 1.(2012·泰安模拟)读图,回答(1)~(3)题。
东北地区 季结冰期 长 ,汛期较 短 ,有
松花江
外
春汛 和夏汛
流 秦岭—淮 水量较小,河流含沙量 大 , 辽河、海
河 河以北 冬季结冰期短,汛期较 短 河、黄河
秦岭—淮 水量 丰富 ,含沙量 小 ,无 长江、珠
河以南 结冰期,汛期 长
江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2.京杭运河 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 水系,在 南水北调 工程中,将作为长江水北上的输 水通道。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山脉 太行
山
巫山
图示
地理意义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地势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山脉 长白山
武夷山
图示
地理意义
松花江和鸭绿江、图们江分 水岭
赣江与闽江分水岭、江西和 福建分界线、江南丘陵和浙 闽丘陵分界线
海拔1 左右;地 河套平原、宁
面坦荡;自东向 夏平原、河西
西由草原、荒漠 走廊的灌溉农
草原到荒漠过渡 业著名
返回
第一部分·专题一 基本概念
地形 区
黄土 高原
C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20讲地质灾害及防治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第20讲地质灾害及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e48ed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a.png)
1.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的原因。 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和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2)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 布一致。 (3)地震灾害的特点。 东重西轻,原因是我国东部人口、城市密集,经济较发达,地震灾害严重。特别 是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4)地震灾情的变化。 ①人员伤亡有所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②经济损失呈加重趋势。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答案:3.A 4.C
名称
考点二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泥石流
图示
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 定义 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
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 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 块的特殊洪流
续上表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 地势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 自然
[特别提醒]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的原因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 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而烈度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通 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震动的各种现象综 合评价的。所以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地震可能引发海啸,C正确;潮汐周期由天体引潮力决定,地震不会改变其周期,
D错误。故选C。
答案:1.B 2.C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29.2°N,105.34°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 度10千米。下图为泸县及周边区域简图。读图,完成3~4题。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https://img.taocdn.com/s3/m/862735e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8.png)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 (2)对地球的影响
光和热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2)四大影响
电离层 极光
磁暴
实践应用
1.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天宫”空间站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为期5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间他 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 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1)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哪类天体? 提示 卫星。 (2)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太阳活动。
考向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 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D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4.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B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
存在。
地球原始大气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思维拓展·再提升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 ①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②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③氧气可供生物 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本课结束
图1 图2
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动力 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85bfaaa1c7aa00b42acb65.png)
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主要河 流
外流河
秦岭—淮 河以北
水量较__小__,河 流冬含季大汛沙结期量冰短短_期_____________,,
辽河、
海河、 _黄__河__
秦岭—淮 河以南
水量__大__,含沙 量_小___,无结冰
期,汛期_长___
_长_江__、 珠江
2.主要湖泊:__青__海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___鄱__阳___湖是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湖泊主要分布青于藏__高__原____湖区和东部平原
答案:(1)盆地 (2)500 四川盆地 二 (3)B
(4)3 000 横断 1 000 巫
要点二
中国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方法突破 我国夏季风与东部雨带移动规律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而且南方雨季长,北 方雨季短。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 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
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_东__北__平__原___、 华__北__平__原__、_长__江__中__下__游__平__原___。
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 _塔__里__木___ _盆__地___ 、柴达木盆地、四__川__盆__地__。
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__辽__东__丘__陵____、山东丘陵、 东__南__丘__陵__。
学以致用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 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 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1)~(3) 题。
(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
A.0.55 0.50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https://img.taocdn.com/s3/m/35622a7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4.png)
——黑土的前世今生
我叫黑土
我叫白云
黑土的“前世”
一 两 土 , 二 两 油
广阔而肥沃的黑土地,是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的根本来源。截至 2018年,仅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粮食产量就占到全国的20.26%。除了 粮食作物外,东北还盛产大豆、甜菜和各类温带蔬果。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地貌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情境材料】中国东北平原与乌克兰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平原被公认为 世界三大黑土区。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 土母质上,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 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但自 20 世纪 50 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 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 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土层变薄,土壤板结、可耕性变差,严重影 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图 1 是东北黑土分布图,图 2 是东北黑土 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
(1)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整体性表现一: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水文
河流众多, 多冲积物
植被 温带森林和草原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土壤 黑土 肥沃
地貌 冲积平原
【探究问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气候: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土壤
(3)分析黑土开垦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过 程及原因。
变化过程:黑土开垦初期,土壤
有机质快速下降;黑土开垦后期,土壤 有机质下降速度减慢,趋于稳定。
(3)分析黑土开垦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自然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ae27d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9.png)
难度较大,不利于开发,多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小结:地形特征的一般描述方法
·地形类型(地形以**为主) ·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 ·地势高低分布(地势由**向**倾斜) ·特殊地形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 ·海岸线状况(平直/曲折,漫长)
小结:地形评价:地形多样,山区广 ① 便于发展多种经营; ② 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 ③ 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④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⑤ 易发生自然灾害; ⑥ 崩塌、滑坡、泥石流; ⑦ 易发生水土流失; ⑧ 坡度大,不宜耕种(耕地不足)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1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第1课时 中国的疆域、区划和地形
一、阅读教材,落实基础——位置及范围
阅读教材及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下列地理事物:领土四至点、主 要海域、岛屿、半岛、群岛、海峡、陆 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根据右图,总结中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半球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经纬度位置: 纬度:4°N——53°N; (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地区) 经度:73°E——135°E; (东西跨五个时区) 海陆位置: 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
中国的地理位置
知识点1:中国的疆域、区划、人口与民族
探究一:1、试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
地 理 位 置
海陆位置
大部分在温 带,小部分 在热带
南北气候 差异大
适宜居住
利于发展多种农 业经济
海陆 兼备
东部多降水 利于农业生产
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开展海上交通
陆上疆界绵长,邻国众多,利于发展 边境贸易
BC
A.热量不足 B.土层稀薄 C.气候干旱 D.光照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_东__北__平__原___、 华__北__平__原__、_长__江__中__下__游__平__原___。
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 _塔__里__木___ _盆__地___ 、柴达木盆地、四__川__盆__地__。
3.土地资源。
(1)土地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_切__实__保__护__ __耕__地___。
(2)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水沙土漠流化失严土重地面积增长快 依法管理
(3)问题 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开源”与“节流”
森林资源减少
建设和保护
次生盐碱化、耕地减少等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
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中国的疆域
1.海陆位置:东临__太__平__洋__、背靠_亚__欧__大__陆_,是一个 海陆兼备的国家。边缘海为黄海、__东__海____、南海,内海有 渤海和___琼__州___海峡。
最北点:漠河以北的 黑龙江主航道 中心线上约53°N 最南点: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2.四至点 最东点: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约135°E 最西点:新疆的 帕米尔 高原约73°E
知识点四
河流和湖泊
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河流划分 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主要河流
内流河 外流河
多_季__节__性___河流,河水主 西北内陆 要来自_高__山__冰__雪__融__水_和山 塔里木河
地降水,夏汛明显
东北地区
水量较大,河水含沙量
__小____,冬季结冰期长, 汛期较短,有_春___汛和
3.相对位置。
东: 朝鲜 北: 俄罗斯 、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1)陆上邻国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 尼泊尔 、不丹 南:缅甸、 老挝 、越南
(2)隔海相望的国家:___韩__国___、日本、_菲__律__宾___、马
来西亚、文莱印、度__尼__西__亚____。
(1)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解析:(1)本题区域定位直接判断难度很大,可采取排除 法,即图示的经纬度可判断甲、乙城市均位于我国大陆,且 大致同纬度,而选项A、B、D 所说两地,南北位置差异明显, 很容易排除。故选C。(2)甲城市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属 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在0℃以上;乙城市位于淮河以 北的黄淮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在0℃以下;夏 季两地温差相差不大。
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__辽__东__丘__陵____、山东丘陵、 东__南__丘__陵__。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以练促记
(2012·新课标全国卷)读下图,完成(1)~(2)题。
(2)资源利用形造成成全了国不性同的地重区要间矿矿产产基资地源的流通交换, 加重了运输负担
(3)问题贫乱矿采多滥,挖富,矿破少坏,环伴境生,矿浪多费严重→依 合 综法 理 合管 利 利理 用 用
4.矿产资源。 (1)基本特征:分布广泛,相对__集__中____。 5.海洋资源。 (1)主要类型:包括_生__物__资__源_、化学资源及海底石油。
_夏___汛
黑__龙__江_、 松花江
河流划分
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主要河 流
外流河
秦岭—淮 河以北
水量较__小__,河 流冬含季大汛沙结期量冰短短_期_____________,,
辽河、
海河、 _黄__河__
秦岭—淮 河以南
水量__大__,含沙 量_小___,无结冰
期,汛期_长___
_长_江__、 珠江
答案:(1)C (2)A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知识点三
中国的气候
1.气温分布
冬季风
大高温
2.降水分布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夏秋
纬度位置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3.温度带和干温区。
暖温带 中温带 亚热带
湿润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4.气候主要特征:___季__风___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 _复__杂__多__样_。
高 考 地 理 总 复习课 件:中 国自然 地理(共 63张P PT)
2.主要湖泊:__青__海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___鄱__阳___湖是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我国湖泊主要分布青于藏__高__原____湖区和东部平原
湖区。
知识点五
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征:总量___大_____,人均不足。 2.水资源。 (1)分布特点及对应的解决措施。 ①空间:南多北少,东__多__西__少__——跨流域调水。 ②时间:夏__秋__多,冬__春__少,年际变化大——_兴__修__水__库_。 (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水污染、浪费严重—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综合利用。 (3)水能资源的开发。
知识点二
地形和地势 西高东低
2.主要山脉分布。
阶梯状 山区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___天__山_____一阴山、昆仑山- b___秦__岭___、南岭。
大兴安岭
巫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g_祁__连__山___、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__贺__兰__山__、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_喜__马__拉__雅__山__脉_。 3.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青__藏__高__原__、内蒙古 高原、_黄__土__高__原_、云贵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