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公务员作为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实践者、执行者,其在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望,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经济以及大政方针的顺利进行。
另外,基层公务员作为公务员队伍中数量最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人员,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利益的实现与否。
所以要重视基层公务员群体中的问题,其中激励制度的不完善尤为突出。
1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薪酬制度设置不合理。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公务员级别工资共分为27级,但是基层公务员作为最基层、层级低的公务员其职位晋升的空间和机会相对较少,甚至有些基层公务员直至退休其职位还在科级以下,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基层公务员所适用的等级工资大多在16-27的较低级别上,其工作付出和获得的回报不成正比,挫伤了基层公务员的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
其次,从内部环境来看,基层公务员在工作强度等方面大多高于其他公务员,但在薪酬收入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一些省市级单位可以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文明单位,但基层单位却很少有机会获得这样的荣誉,仅此一项就会有600元的收入差距。
而且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工作时间长短的基层公务员来说也缺乏
持续的长久的激励。
图1 不同层次公务员所属级别
(2)激励手段偏重精神奖励。
由于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也是基本需求,但在我国公务员培养中过分强调奉献和服务,工资待遇方面很难得到提升,而且基层公务员的晋升机会也相对较少,物质激励的缺失,长此以往,难免会出现职业倦怠,从而消极对待国家政策和方针的执行,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即便如此,这些精神奖励也多半被任务负责人或整个部门所承受,而具体执行的基层公务员却受不到应有的奖励,回报与实际付出出现明显的不相符,这使得激励制度对大多数基层公务员而言如同虚设。
(3)考核方式不科学。
基层公务员考核多以平常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即“德能勤绩廉”,但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却有失公允,基层公务员作为一种事务性、执行性公务员,他的工作情况主要是靠政策的执行是否到位、人民请求是否能上传等来表现,若仅以简单的方式进行难以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
其次,考核结果难以与薪酬上调、职务晋升完全挂钩,其考核结论仅作为理论依据,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产生太大的影响,久而久之,基层公务员对考核越发不重视,考核的激励作用也就难以发挥。
2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思路
(1)改革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
首先,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前提下,适当提升基层公务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物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满足其在薪酬福利方面的合理需求,实现薪酬、能力、绩效之间的匹配,才能促使基层公务员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感。
其次,建立特殊岗位和偏远地区的基层公务员补贴制度,为其提供相对公平的薪酬福利环境,增强对工作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工作的动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最后,将基层单位多余的预算拿出合理的一部分作为奖励基金,根据工作的质量、政策的执行等情况进行评比,分别奖励不同的奖金,加强物质激励的作用。
(2)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
首先,在对基层公务员激励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物质激励的作用,一味地去强调精神激励的作用,必须建立起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的制度,只要颁发荣誉锦旗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实物奖励,让其所得到的回报看得见摸得着,增强正激励的作用。
其次,在对工作进行表彰时多考虑在一线的公务员,将荣誉或物质奖励多颁发给那些办实事、做实事的公务员,以此增强其工作动力,激发工作热情。
最后,对于制定好的薪酬制度和福利制度或颁发要严格执行,再好的制度和体系如果得不到严格执行的话,也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强化激励制度在基层公务员的影响力,使其拿出干劲,真正促进政策的落实和人民利益的实现。
加强竞争意识,拓宽晋升渠道。
(下转175页)
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张晓庆,韩 瑜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位,由于受到“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公务员一直是受热捧的职位。
虽然我国公务员制度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但面对各种原因造成的职业倦怠显得有心无力,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其在职位晋升、工资提升等激励方面饱受诟病,具体表现为基层工资少、待遇差、晋升难。
在一些乡镇等基层单位,由于激励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许多基层公务员缺乏为人民服务和最基本的敬业精神。
因此,本论文将针对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不断完善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激励;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5-24
-254-
持力度。
要在“调结构调规模、抓质量抓内涵、强培训强服务、促发展促就业”的职教理念中,努力构建完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2 加大政策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识职业教育
在思想观念上要逐步扭转家长和学生、用人单位以及社会有所偏移的人才观念,引导人们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要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和就业优势,宣传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就读各类职业院校的各种惠民政策,让这些政策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所知、所接受,并切切实实从中受益。
加大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在入学、在校期间、就业以及单招、对口高职等环节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仅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也是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的教育扶贫。
要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这些政策措施,使人们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好处,看到职业教育的前景,从而愿意接受职业教育,选择职业教育。
3.3 优化职教学校专业设置,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各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一是结合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与管理、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等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重点扶持建设紧贴地方产业发展、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紧贴地方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接地气”,可让企业看到“有人可用”的希望,也让学生看到“有业可就”的奔头。
只有让毕业生愿意在本地就业而不是一味“东南飞”“向城市”,“一人入学、就业,一家脱贫”的良性循环才能最终形成。
二是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开展重点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性教学,建立以职业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体系。
建设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培养满足当地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3.4 加强职教双师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广度
地方政府出台师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进入职业学校,解决专业师资紧缺问题,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从根本上提高育人质量,使得农村学生因为能够“学到东西”而愿意就读本地职校,同时使得本地企业因能招到“用得上、留得住”的员工而支持职教办学,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
要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正向引导,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子,分类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助学措施。
如:校企合作办学中开办扶贫励志班,将企业零星设置的各类奖助学金打造成长效的扶贫机制,校企联合培养专项班中可分配一定名额优先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公益性职业培训优先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贫困职教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实行“一对一”动态管理和服务,优先推送就业岗位等。
3.5 发挥职教培训优势,多领域开展现代农民培训工程
一是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目前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加强宏观指导,成立专门指导机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二是要整合现有的各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力量,强化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有效衔接和联合,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他社会机构参与,构建上下贯通、层次分明、多方参与、支持有力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三是大胆创新,转变方式,双线共推, 利用“移动互联+产业帮扶”服务理念,通过“线下建联盟、线上做服务”的双线共推服务模式,创新扶贫工作载体。
在线下通过组建“示范农户联盟”,由技术骨干在田间直接向服务对象开展线下技术推广,在线上开发相关APP,提供在线指导。
一方面解决校地因时空距离带来的困扰,实现农户与专家、技术骨干与专家一对一的问答服务;另一方面,以联盟形式组织开展示范指导,有助于提高产业技术帮扶的工作效率,提高困难群众参与示范种养的意愿,通过培训,促进增收、促进就业,有效推动户脱贫村摘帽目标任务的实现,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易霏.实施职业教育助学项目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
索——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教育观察,2016(05).
[2] 何丕洁.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
业,2015(10).
[3] 张世珍.关于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西部地区精准扶贫中作
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08).
(上接254页)
(3)完善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
首先,对于基层公务员的考核要按照不同的职位对工作进行考核,根据所在职位的工作内容科学、合理地确定德能勤绩廉在考核指标中的比例,以此显示考核的公平性,抛弃以往笼统的考核方式;其次,基层公务员作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公务员,不仅需要上级、同级的评价考核,还要将人民群众纳入考核主体中,并根据岗位的严格与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晋升、奖惩、培训等进行挂钩,并设置相关申诉和举报渠道,以避免考核结果形式化。
3 总结
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制度必须坚持以实际为主、以人为本、公正透明等的原则,不断革新激励手段和方式,不断完善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以保障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
[参考文献]
[1] 丁毅.如何激励乡镇公务员“加油干”[J].人民论坛,2017(24).
[2] 成文文.强化理论视角下的基层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D].陕
西师范大学,2017.
[3] 黄保泉,陈蓉.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调查分析与制度创新[J].
四川劳动保障,2018(S1).
[4] 骆维.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部
分乡镇机关为例[J].南方论刊,2018(01).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