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话语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
作者:陈汝东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1期
[摘要] 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和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成就了一个全球话语场。

既有国际话语秩序中主导者话语权的衰弱和新兴话语主体的崛起,正在演绎一个新的全球话语秩序。

中国正力图成为亚洲区域话语秩序的建构者和全球话语新秩序的主导者。

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全球话语体系建构已成为全球传播现实和话语学研究的双重命题。

霸权与和平的对立,文明与文化的对抗,以及民族与普世、官方与民间、区域与全球等冲突,是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威胁。

话语主体和话语机会的平等性、话语权利的自由性、话语空间的开放性、话语文化的包容性等,是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全球修辞是全球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平手段。

“礼”、“仁”、“忠”、“信”、“兼爱”、“非攻”等中国古典智慧,是建构全球话语体系、解决全球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与区域和平发展的重要策略。

discourse, official discourse and folk discourse are great threats to the building of a global discourse system. equality, freedom, openness, tolerance,benevolence of speech is the safeguard and important conditions of building a global discourse system.
近十年来,话语学研究在中国如火如荼,话语已经成为一个跨越诸多学科的通用词汇。

最近几年,“国家话语”、“国家话语体系”研究更是超越了学术范畴,进入政治、文化领域,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

所谓“国家话语”,“是国家话语权利实施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国家传播现象及信息形态,是一种以传播国家信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解决国际国内问题为目的的国家传播行为”[1];而“国家话语体系”则“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学术、外交、贸易等实力的媒介表达形态,是一个国家作为话语主体在国内外乃至全球行使国家主权、进行国家传播的行为系统”。

“它也是国家意识、国家意志、国家价值观、国家追求、国家梦想在全球舞台上的综合展现形式,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和重要表达方式系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在话语学层面上的再阐释。

”陈汝东《提高国家传播能力,建构国家话语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六部委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第55、56期)征文,获一等奖,修改稿即将发表于《江淮论坛》2015年第2期。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全球传播体系正在形成,“全球话语”、“全球话语体系”也正在成为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的双重选择。

我们此前所提出的“全球修辞”和“全球修辞学”概念
[2]将成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来看,这两个范畴正在成为新一轮的学术热点。

为此,我们力图进一步廓清“全球话语体系”所提出的国际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其建构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途径与策略。

一、文化冲突:国际话语的新走向
导致上述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新的国际联盟和国际经济体的形成等加剧了国际竞争。

第二,随着国际产业和金融体系的调整、整合,以及贸易体系的发展、变革,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利益冲突更加敏感。

第三,政府、民间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差异、宗教差异以及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更加突显,产生摩擦、碰撞的概率增大。

第四,一些国家的内部矛盾激化,并引发冲突,各种国际势力趁机渗透并参与角逐,进而向国际扩散、转移,国际、国内话语场纠葛在一起。

第五,数字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全球传播体系的逐步形成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互联网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一旦事情发生,便很快实现全球传播,实现网络与现实的同步化、一体化。

当然,辱华言论主要还是源于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崛起。

首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大为增强。

世界对中国贫穷积弱
形象的转变不适应,某些西方国家对一个强大的中国感到不舒服、担忧乃至恐惧。

其次,中国的对外商品、劳力、资本、技术输出挤占了国际市场,本土利益群体认为对他们构成了“威胁”。

比如在中国的海外农业投资上就存在“土地掠夺”、“扩张”、“零和”与“双赢”等争议[6]。

第三,中国面对贸易摩擦及领土、领海争端等的态度,不再像从前那样平和、隐忍乃至“委曲求全”,在国家核心利益面前不再退让,而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第四,中国的国民面貌焕然一新,他们走出国门,“抢滩各国,购买世界”。

第五,中国的国际文化空间拓展战略,比如孔子学院计划等阻击、挤压了强势国家的语言、文化、科技等新殖民主义在中国和全球的既有空间。

此外,一些霸权国家的惯常做法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比如,2014年8月19日,某国海军侦察机飞抵海南岛以东附近空域侦察,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机进行例行性识别查证,但这却遭到
了对方的指责[7]。

当然,这种指责是站不住脚的。

对此,中国记者质问该国国务院发言人:“如果中国把战机飞到夏威夷,你可以接受吗?”对方以“不想多说”搪塞[8]。

大概不是不想回应,而是道理上站不住脚。

因为该国对此霸道做法已当成了家常便饭、理所当然,对受到挑战不舒服,觉得在世界面前丢了面子。

因此说,在新的全球话语体系中,世界对中国的新地位、新角色、新做法需要再认识,需要积极适应,允许中国拥有新的角色、新的话语权。

2013年7月,美国前情报部门官员斯诺登所揭秘的“棱镜门”事件,则是霸权主义国家侵害世界各国的罪证[9]。

美国不仅监听本国的国民,而且监听全世界,其中也包括德国、土耳其等盟友及其国家领导人[10]。

美国惯常以批评他国的人权、网络黑客攻击为乐,但在此事件中,美国人自曝家丑,在世界面前颜面扫地,丧失了国际正义的道德制高点。

美国的监听行为引发的不仅是文化冲突,更是霸权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冲突、民族主义话语与普世话语之间的冲突。

斯诺登所进行的显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世界和平话语与全球霸权话语之间的战争,是国家正义和国际正义之间的角力。

显然,无论是政治对立,还是领土争端,乃至文化的对抗和冲突,最终都会反映到话语层面,都需要通过话语和媒介进行,而所有冲突最终都要诉诸文化来解决。

因此,探讨当今国际冲突中的话语形态、话语主体、话语方式以及各国的话语策略,研讨全球话语体系的内涵、外延以及区域话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成因和面临的挑战,对解决国际文化对立与冲突,谋划全球话语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融合:全球话语体系建构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全球传播冲突中,有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的冲突,也有历史冲突、文化价值冲突,以及种族、宗教和文明冲突,更有国别冲突、区域冲突,甚至全球冲突。

比如中日、韩日、日俄之间以及中国在南海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海洋岛屿争端,就属于区域性的领土冲突。

而美国的“9·11”事件,则既有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有文明之间的冲突,超越了国家和地域,具有全球性。

2014年10月至12月,美国白人警察枪杀黑人青年事件致使美国、英国等发生的大规模民众抗议和骚乱,则涉及种族歧视和普世正义[11]。

上述冲突一方面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也折射出各国利益以及文化上的纠葛与对抗,既反映了旧有世界秩序的不断消解,也表现出新兴力量的增长及其利益诉求。

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人类解决大规模国际纷争的方式往往是诉诸战争和武力。

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解决国际纷争单纯依靠武力和战争已不再奏效,也不是最佳选择,尽管武力和战争还将存在。

许多国际实例也说明了这一点。

“9·11”事件以来,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了数次战争,但其结果是,不仅制造了当事国家的持续动乱局面,也致使其自身“硬实力明显下滑,软实力也受了硬伤”[12]。

这表明,如今人类已进入通过政治、经济、贸易、科技以及文化等综合手段来解决文明冲突的时代,单纯依靠武力、战争的时代已过时,沟通、协商、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因此,一方面,人类文化和文明处在对立冲
突中,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了沟通、交流与融合的新趋势。

这种融合的趋势集中体现在了全球话语层面。

比如,20世纪8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阵营与以苏联和中国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就逐渐结束了“冷战”状态,并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乃至融合机制。

就连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一直处于“冷战”状态的美国和古巴,也于2014年12月同时发表声明,宣布将恢复两国外交关系[13]。

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原有的世界话语场域彻底改变了。

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益共同体逐渐瓦解,各自纷纷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合作;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逐渐取得了话语权,并形成了新的话语场,比如金砖国家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

此外,不同洲际、地区之间也形成了交错对话的格局。

一个新的全球话语场正在或者说已经形成。

这是因为:首先,全球新格局已形成,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一体化以及利益的一致化,促使人类进行更加广泛、深入、有效的文化沟通与交融。

其次,全球传播体系已形成。

国际互联网使世界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完成了一体化、同步化。

国家价值、国家文化、国民生活实现了网络化,国家之间的现实领土空间很大程度上已被虚拟空间所替代。

网络化生存成为新的全球生态,网络话语成为新的世界形态。

现实世界的冲突反映到网络上,又通过网络消解、扩散,最终实现全球文化的融合。

世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无疑需要一个全球话语场。

实际上,目前的国际格局也存在一个客观的全球话语场,存在许多话语主体和区域话语场。

尽管这些话语场的形态不断变换、更替,但话语场一直都存在。

话语场不仅是一个大众媒介范畴,也是一个国家范畴,是一个国家场域,一个国际政治场域,一个全球国家实力展示与角逐的场域。

其一面是媒介,另一面则是国家实力、国际关系,是国家利益、国际利益的再平衡系统。

各个国家都要在这个话语舞台上走秀、表演,展示他们的实力,表现其文化和文明。

那什么是全球话语体系呢?我们认为,全球话语体系是全球格局的媒介综合呈现,是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乃至外交、军事等以话语为形态进行展示的舞台,是世界各国的媒介表达系统,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话语再现系统。

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种宗教、各种文化与文明是全球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也是全球话语的主体。

当然,全球话语体系也是有层次的,分地域、有场域的,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目前,全球话语体系研究才刚起步,对人类话语体系的划分也不一致。

有人根据地域、文明类型把全球话语体系划分为远东、中东、西方、拉美、非洲五大地域,进而区分为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美国文明、欧洲文明、俄罗斯文明、拉美文明、非洲文明等十种话语体系[14]。

显然,这种划分是基于传统历史视角。

当今的全球话语体系并非传统历史和文明的简单相加。

也有学者把人类话语区分为全球、西方、东方三个层面
[15],或直接划分为西方和非西方两个对立范畴[16],如此划分又不免失之于笼统。

目前,世界形成了以国家、民族、宗教、国际组织和区域因素等构成的综合新格局。

比如日本等有些亚洲国家,本属于亚洲文明区,在历史上属于亚洲话语体系,但目前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却从属于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话语体系。

乌克兰脱胎于苏联,原属于以俄罗斯为主的西伯利亚话语体系,但目前它已转向欧洲话语体系。

因此,全球话语体系的划分应从历史与当代、现实与虚拟、宗教与文明、区域与全球角度加以重新考量。

篇二: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增强国际影响力话语权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增强国际影响力话语权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作者:《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4日 08版)
编者按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这些论述和决定对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一项重大战略课题,激发了广大社科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围绕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界涌现了一大批新的重要研究成果。

在第二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召开之际,本期我们特刊发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学者根据他们的研究撰写的5篇文章,围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从理论认识和实践层面进行阐述。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自觉强化五种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靳诺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明确要求,不仅表明党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寄予厚望。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坚持和强化五种意识,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而努力奋斗。

要有导向意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既有科学性,也有其独有的意识形态属性。

当前,一部分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还有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思想僵化、文化保守的表现,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一以贯之的灵魂。

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空谈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列宁曾经说过:“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真理;而沿着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应该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

要有问题意识,重视发现问题力争解决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重视问题的研究,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得以发展创新的重要前提。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也要从问题入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研究探索的起点。

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历史经验证明,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重大的、迫切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脉络、找到发展的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要有国际意识,立足世界学术前沿进行观察研究。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不同国家引起共鸣,受到重视,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是站在世界的高度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的。

我们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也要遵循这个基本方法。

当今时代的最鲜明特点就是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联系越来越密切。

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不从国际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 年代论述哲学社会科学问题时讲过,不仅是自然科学,就是哲学社会科学,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要承认在某些方面是落后的。

近年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很大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得到初步确立,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我们要吸纳、学习和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从更高的高度、更广的视野和更前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要有综合意识,系统地、综合地推动整体创新。

按照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我们往往把哲学社会科学按照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分为很多门类,比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等。

这种划分对于开展各学科的具体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作为一种实践系统和认识体系,从来都不能简单地划归到某个学科领域之内,而是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门类交叉渗透、系统集成的一种体系。

因此,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要注重综合性,要多维度、多学科地看待问题、联合攻关、协同推进。

要有本土意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我们的话语体系首先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着眼于繁荣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以中国的实践为本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逐步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出了前人从未实现的探索,取得了中国自己的宝贵经验。

研究、分析、总结伟大的实践,我们应当跳出旧有的话语窠臼,构建适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术进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中国人民大学将进一步坚持、强化和弘扬这五种意识,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而持续努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指导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陈先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那么,要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它才能为貌似的旧概念注入新的内涵。

比如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12对范畴都不是新范畴,或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有概念,或者是西方原有的概念,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话语体系中,它具有全新的内容,因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原有范畴进行了改造和融合,而支撑这种改造和融合的就是理论。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话语体系的构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构建话语体系的核心不应放在虚构概念上,而应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打通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研究,从而形成新话语体系。

话语权的核心是有理论支撑的、有具体内涵的概念或范畴,而不是单纯的语词。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内核,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特定话语的表达方式。

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谓话语只是一个可以表达不同内涵的词语。

任何话语都是在被特定阶级、集团或不同政治实体使用时才能称其为话语,否则就只能算是词语。

而要成为话语,必定是由某种理论支撑,表达某种利益、要求或愿望的具有特定内涵的词语。

因此,话语的争论甚至斗争不是概念的争论,不是词语的争论,而是理论的斗争,是具有某种政治的、经济的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话语权的争论。

当前,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国际上,是反对话语霸权,向世界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和理论。

话语权不同于话语霸权,西方的话语霸权本质上是一种以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为后盾的政治霸权。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反对西方的话语霸权,就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抢占世界学术制高点、掌握话语主动权,打破国际上的话语霸权。

在国内,它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当代中国的思想理论领域,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极端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的斗争,就包括话语权的争夺。

要批判这些错误思潮,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
话语体系对中国的“历史事实”、现实问题等进行解释,不断增强我们自己的话语权,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学术领域,它有利于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

高校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人员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地方。

在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指导,正确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而不是让西方话语成为支配我们各个学科的主导话语,这是有关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价值导向和学术水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我们要有这个底气、有这个自信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树立自己的评价标准,掌握话语权,让中国话语在世界学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更要使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导话语体系。

对此,我们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

提升中国话语权的基本路径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教授韩庆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这就明确提出了提升中国话语权的问题。

提升中国话语权,需要提供一种分析框架。

这种分析框架,是由话语基础、话语体系、话语核心、话语方式、话语自信、话语传播六个要素有机统一构成的。

由此,提升中国话语权主要包括六条基本路径。

以坚实的话语基础提升中国话语权。

这主要指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国防、政党等在世界上所具有的发展实力,尤其是在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上所拥有的实力,即“中国实力”。

有实力就有地位,有地位就具有无声的话语权。

今天,中国道路促进中国走向成功,这条道路具有独特优势和世界意义,它既影响世界格局,也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以科学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话语权。

这主要指基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等而形成的能破解中国问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中国理论”。

这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它是对中国话语权的实践基础和对破解中国问题的理论的逻辑表达,因而是中国话语权的理论基础。

我们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拥有解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话语权。

这对于建设思想中国、回应西方社会关于“中国不会生产思想”的指责,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能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更应当拥有话语权,因为中国问题在世界上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以鲜明的话语核心提升中国话语权。

话语核心是从话语基础、话语体系中提升出来的核心理念,也是蕴含在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中的核心理念,即“中国理念”。

简洁明了、便于记忆有助于提升中国话语权。

这里所谓的核心理念,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以有效的话语方式提升中国话语权。

这既指要形成一套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来有效阐述、表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也指要具有行之有效的阐述、表述、表达和言说方式,“讲”得有亲和力,能表达好中国声音。

虽然有坚实的话语基础、科学的话语体系和鲜明的话语核心,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话语言说方式,就会影响话语权。

所谓有效的话语方式主要包括:用具有科学性的学术话语表达政治立场;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分析问题、创新理论;用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讲中国道路,用中国道路讲中国理论;等等。

以坚定的话语自信提升中国话语权。

主要指参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每个中国人,对我们的政党、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等,要充满自信。

尤其在国际交往和对话中,在阐释和表达中国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