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的优秀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的优秀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8ddac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5.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的优秀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的优秀教案人教版1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关于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利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中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
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关于呢?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回顾展望: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含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这个结论是我们感受出来的,接下来我们用专业点儿的地图验证一下──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归纳:出示我国XX月、XX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要先读图名,这两张图分别是什么?左边是我国XX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右边是我国XX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
那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XX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1.XX月气温分布总体趋势:引导学生阅读我国XX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18e9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f.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一一、水旱灾害1、原因和危害2、措施二、寒潮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三、台风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
活动方式: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
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
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
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i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ca9e27580216fc700afd6c.png)
地理教案八年级上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情况分析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二、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培养目标本学期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
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根据本学期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我决定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
2、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
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4、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
5、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
6、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第一章 6 1-4第一次月考及考试分析 2 5第二章 8 6-9 期中考试及考试分析 2 10第三、四章 14 11-17总复习 4 18-19 期末考试 20目录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二节人口第三节民族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二节农业第三节工业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4)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de31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5.png)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课程目标
本单元通过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分区以及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上各种区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课程内容
1.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
-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地球的分区
- 掌握地球的划分方法和标志
- 理解各个区域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3.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 研究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
- 制作简单的地图,认识地图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掌握地球的划分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
- 理解地球不同区域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 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讲解地球形状、运动以及分区的知识点,提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释。
- 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展示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分区的相关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分区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的观察和思考。
- 制作地图: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地图,锻炼他们的观察和绘图能力。
教学资源
- 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 图片: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分区的相关图片
课后作业
1. 阅读课本相关章节,总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分区的要点。
2. 制作一份简单的地图,标注教室或家中的重要地点,并标明方向。
3.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资料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优秀6篇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d41f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b.png)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优秀6篇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中国“地势和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
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
“地势和地形”这部分内容是试卷考察的重点,复习起来要尽量做到系统全面。
2、复习内容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节的复习内容主要是两个知识点,即地势与地形。
在复习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空间印象,能将地势和地形的特点与相应的图、表建立联系,对地形区图、山脉分布图等能准确掌握。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地势和地形”这部分内容,如果复习再重复讲解知识点,学生一定会缺乏兴趣。
在复习过程中,让同学们自己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会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
三、复习目标根据这一节的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确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为:知识与能力:1、理解我国地势特征,三级阶梯状况并能分析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2、理解我国地形特征,主要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及它们的分布、位置等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地图、表格,明确一些重要的地形区的特征、分布、位置。
2、能列举实例简要评价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优劣。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教案(13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教案(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e4658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0.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教案(13篇)初二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
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的防护意识,进而增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
课时:1课时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请首先请两位同学表演场景对话,让学生们注意观看。
场景对话如下。
小明:天可真热啊,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都快中暑了。
我真想去北方避暑。
唉,对了,我的好朋友小亮,他家搬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那里肯定很凉快,不如我去他那里避一避暑。
对,我得赶快给他打电话。
喂,你好!是小亮吗?我是小明。
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小明:好什么呀!天太热了,我都快中暑了,上海这一个星期持续高温,每天气温都在35℃以上,这不,我给你打电话,想去你那里避暑。
小亮:你可千万别来,我这里一连下了三天大雨,电闪雷鸣,树被风吹断了,铁路让洪水冲垮了。
小明:那可怎么办呢?要不等天好了,你给我打电话吧。
小亮:打电话多费钱啊!我们去看天气预报吧。
小明:对啊,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天气早知道。
我们现在就去查看天气预报。
师:谢谢两位同学的表演,是啊,天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天气的知识。
新授:一、天气及其影响——谈天论气话天气(一)天气与气候师:多媒体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的图片,请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5c1f7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7.png)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教学要求一疆域与人口1疆域与行政区划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2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三经济与文化1经济发展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l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单元课教案单元课题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目标知识目标:1、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2、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3、说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以及行政中心;4、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5、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能力目标:1、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的划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b7e1c6e2bd960591c67742.png)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3、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4、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5、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6、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7、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2.记住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教学难点】1.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3.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产生的晨昏差异和季节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学生回答、更正)(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提问: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导入:这么大的面积,中国又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呢?二、展示目标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超详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5efb2b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8.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超详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介绍- 教学目标: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
- 教学重点: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影响。
- 教学内容:- 1.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概念解释:地理、地球、地理位置等。
- 作用分析:地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1.2 中国的区域地理环境- 北方平原、东北的锯齿状边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 区域特点和演变过程。
- 学法指导:激发学生兴趣,观察和讨论,从具体事例中理解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影响。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区位- 教学目标: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了解地理区位及其意义。
-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影响,地理区位的意义。
- 教学内容:- 2.1 地球的自转运动- 运动规律: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时间。
- 影响分析:地球自转带来的自然现象。
- 2.2 地球的公转运动- 运动轨迹: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迹。
- 影响分析:地球公转带来的季节变化。
- 2.3 地理区位的意义- 区位概念: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意义。
- 区位因素:地理区位的因素及其影响。
- 学法指导:通过实地观察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和区位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单元:中国的气候类型- 教学目标:研究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教学重点: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教学内容:- 3.1 中国的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特点和分布规律。
- 3.2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农业、工业、交通等对气候的影响。
-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适应和制约。
- 学法指导:通过气象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考察,探究气候类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四单元:中国的土地利用-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探讨土地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教学重点:中国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精选全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1df97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5.png)
3.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三大平原
4.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丘陵
(二)山区面积广大
1.结合地形图与统计图,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现状
2.教师讲解山脉为何成为地形的骨架
3.教师讲解山脉的走向
4.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5.结合山脉分布,介绍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关系
(三)人口问题
1.课堂探究:展示自然增长率及年净增长人口对比图,引导学生分析二者差异,并说出原因
2.教师讲解我国人口问题
(四)人口政策
1.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年龄构成、春运等资料进行分析
(五)人口分布
1.教师讲解人口密度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结算青海与上海的额人口密度
教学内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活动及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
2、通过读地形面积比例扇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认知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4、东南沿海地区(闽粤港澳桂琼台)
5、西南地区(云贵川渝藏)
6、西北及北方地区(陕甘宁青新蒙)
(五)省级新政去记忆
1、教师利用图片展示,讲解部分行政区的轮廓;
2、教师利用地图介绍黄河、长江等地理事物穿过的省份
3、教师利用地图介绍省份的相邻关系
4、教师介绍省份歌谣
5、教师介绍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行政中心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b5964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8.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申报材料、规章制度、计划方案、条据书信、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application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doctrine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cdd8d2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2.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
本教案共包括八个单元,分别为:
第一单元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本单元通过研究中国多民族分布、不同民族文化等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意识。
第二单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单元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类型、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了解旅游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学生要环保旅游,保护自然资源。
第三单元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本单元通过研究城市规划的概念、方法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四单元自然灾害与防御
本单元通过研究自然灾害的类型、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时也提醒学生要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单元经济发展与区域规划
本单元通过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区域规划的概念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规划,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六单元交通运输与地理环境
本单元通过研究交通运输的类型、发展和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七单元人口与城市
本单元通过研究人口变化的趋势、原因和影响,以及城市化进
程中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了解人口与城市的关系,同时也提醒学
生要注重人口问题和城市环境建设。
第八单元地球的运动
本单元通过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地球的构造和性质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和自然环境,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
维和观察能力。
通过学习以上内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国地理的自然和人文
环境,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人教版初中地理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21aa6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c.png)
人教版初中地理上册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初中地理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气候现象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气候类型的判断及特点的记忆。
2.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吗?它们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2. 讲解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3. 讲解寒带气候、高原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四、课堂练习1. 利用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2. 学生答题,教师点评并讲解。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利用课件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气候类型。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吗?它们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二、课堂讲解1. 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 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
三、案例分析1. 出示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气候变化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 利用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判断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学生答题,教师点评并讲解。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b8b72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7.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山脉的概念,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
2.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和分析山脉特征的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动人事迹,激励学生向登山运动员学习,树立爱我中华,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
教学重点我国山脉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空白图投影片、“中国政区空白图”(每位同学一张)课时1课时。
教学提纲一、山脉的概念1.山脉的概念2.山脉的走向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1.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横断山。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三、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的2/3。
众多的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格局的主要骨架,而且形成地理上重要的分界线,所以学习我国山脉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什么叫山脉呢?我国山脉又有哪些特点呢?现在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学习新教材第二节主要山脉[板书]一、山脉的概念[板书]1.山脉:山地绵延很长、有一定走向,好像脉络似的,叫做山脉。
[板书][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山脉走向示意图”,说明山脉走向的种类。
(见图2)图2山脉走向示意图2.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山脉的走向。
我国山脉的走向大致有四种: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
例如: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提问]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山脉的主要走向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山脉很多,从走向看,大致以东西走向的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这两类主要走向的山脉互相交织,大体构成了网格状排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28db6710722192e4536f6f4.png)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3课时)第一课时位置优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记住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疆概况;能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地球仪、挂图(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辽阔的疆域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展开一幅世界政区图指出:“我爱你,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像一只东方报晓的雄鸡,版图位置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
“知之深,爱之切”今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聆听、感悟。
讲授新课半球位置呈现“中国在地球位置”示意图提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提供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讲解。
指出: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
呈现“中国政区图”呈现我国最南最北点地图提问:我们吃的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产自我国什么地方?冬天,我可以去哪里看冰雕、雪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指出:我们一同来研究我国纬度位置。
提问: 找到我国领土的最北端,读出纬度数;找到我国领土最南端,读出纬度数;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跨多少千米?有什么重要纬线从我国南部通过?我国缺少哪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我国地跨几个温度带?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热量带?提问: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南北跨纬度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益处? 思考、回答: 南方;东北;纬度跨度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fe777b3dd3383c4bb4cd2a6.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并能进而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能简要评价其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教学难点】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评价●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尝试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开门见山教师: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来描述所处的地理位置呢?从所处的相对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所在的位置,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半球位置的划分方法。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讲授新课──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教师: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还记得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吗?学生回答预设: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设计意图: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
教师:你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如果找到了,请你们用红笔标注出来。
学生:在地图上用红笔标注出半球分界线。
教师:那么现在应该一目了然了,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东半球、北半球。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13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241d5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1.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13篇)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选自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正确阐明人地关系。
本节正是侧重讲述了黄河对人类的功与过,突出了黄河水患的自然、人为原因及人类如何治理黄河,从而使学生明确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环境。
学情分析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表现出稳定性差和可塑性大的特点,易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于情感色彩的地理内容,因此,在教材中适当增加风土人情、奇闻趣事、名胜古迹等内容。
注意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乡土地理知识”(身边的地理)。
如在学习完本节内容后,我要求学生调查汉江的河流现状并提出合理建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三个奉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
(2)、技能目标(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今昔对比,培养学生爱国情感;通过黄河多泥沙的人为原因,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通过黄河利与弊共存的事实,增强学生的辩证观,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黄河自然特征是了解黄河的基础;(2)、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是理解黄河水患的关键,也是根治黄河措施提出的依据;(3)、根治黄河的措施是最终体现学习地理为人类服务的落脚点。
都是本节的重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NBA是美国乃至世界水平最高的篮球职业联赛,它的队员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从外表看他们有哪些差异?为什么?生:人种不同。
师:对。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种和人口。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8db5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b.png)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第一课美丽的地球本课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位置、构成、运动等,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建立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的概念。
第二课丰富的水资源本课主要介绍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利用现状,并引导学生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第三课气象:风和云本课主要介绍气候带、风系统、云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四课我国的气候资源本课围绕我国的气候资源展开,通过学生对不同城市气候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气候下人们的生活及适应。
第二单元人文地理环境的认识第五课各种文明在地球上的分布本课围绕各种文明展开,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文地理条件不同所带来的不同文化。
第六课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本课介绍我国人口的分布、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七课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课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的种类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进交通建设方式来减轻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第八课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课主要介绍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引导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并探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第九课中国的区域经济本课主要介绍中国的区域经济分布情况及其形成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规律。
第三单元地理信息和地图第十课地图的绘制和使用本课主要介绍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引导学生了解地图投影方法、地图元素符号表示方法。
第十一课卫星遥感和 GIS本课主要介绍卫星遥感和 GIS 的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研究、国土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应用。
第十二课互联网和地理信息本课主要介绍互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以上是本册教材的所有内容。
本套教材知识点丰富,涵盖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情况分析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二、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培养目标本学期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
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根据本学期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我决定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
2、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
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4、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
5、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
6、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第一章 6 1-4第一次月考及考试分析 2 5第二章 8 6-9 期中考试及考试分析 2 10第三、四章 14 11-17总复习 4 18-19 期末考试 20目录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二节人口第三节民族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二节农业第三节工业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4)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能力目标1)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深刻理解。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
要了解中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恩国情。
这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
因此,本节内容能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它各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的地图阅读有了一定能力,空间分布描述能力较差,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重点:1、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2、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
教学难点: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省级行政区的分布。
教法选择:小组探究法、教授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板书课题第一节疆域一、学习目标师:“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今天的学习目标:了解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况,并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二、自学指导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而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第2—5页的内容,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1、找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2、完成P3活动题1,归纳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我国领土的最东、西、南、北端分别位于哪里?4、哪些数据可以体现我国的疆域辽阔?5、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到南分别是哪些?6、我国陆地相邻的14各国家分别是哪些?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分别是哪些?7、完成P6活动题2,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三、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四、后教: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引导1、找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1)从东西半球的划分看,它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看,它位于北半球。
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它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2)从纬度位置看最北约为北纬53度多;最南约为南纬4度3)从五带的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的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完成P3活动题1,归纳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俄罗斯、加拿大纬度较高,巴西纬度较低,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
而我国纬度范围广,且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2)蒙古内陆国,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日本岛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对外开放。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我国领土的最东、西、南、北端分别位于哪里?最北端:黑龙江省的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哪些数据可以体现我国的疆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陆上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12海里。
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到南分别是哪些?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陆地相邻的14各国家分别是哪些?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分别是哪些?陆上相邻14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6个国家:朝鲜,越南,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7、完成P6活动题2,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1)中国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利于我国近海渔业的发展,方便了各地交流往来;2)中国幅员辽阔多地形,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及自然资源;3)东部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耕种;4)海岸线长且曲折,适宜建较多港口有利于航运;5)东部海域大陆架宽阔,对开发海洋石油资源十分有利。
五、当堂训练《地理能力培养与测试》第1页1-12选择题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领土、领海)和邻国。
我国地理位置西部深入内陆,陆上邻国较多,我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
海岸线漫长,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在我国东部漫长的海岸线上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所以既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从海上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友好往来。
作业布置《地理能力培养与测试》第1-2页板书设计第一节疆域教学反思辽阔的疆域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和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纬度位置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少量的热带,没有寒带疆域领土的四至点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海上邻国濒临的海洋及岛屿优越性第 2 课时板书课题行政区划一、学习目标师: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面积,又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呢?今天的学习目标: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分布。
二、自学指导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而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第6—10页的内容,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乡三级。
说一说下列地名的行政级别(你能例举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永宁镇河北省吴桥县杨家寺乡2、我国共有省级行政()个,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请找出所有的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
4、说一说下列省区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新疆、西藏、北京、河北、上海、香港三、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四、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省区的位置(利用课本P7的图1.7或者其他地图,小组合作,5分钟后比一比哪些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1、找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的省区?2、找出与北京相近的省区?3、找出黄河流经的几个省区?4、找出长江流经的几个省区?活动二:认识省区的形状哪些省级行政区的形状比较特殊,可以通过联想把它们记住呢?说一说你是怎么记忆它们的?活动三:认识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认真默读课本P8的表格1.2,找一找这些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什么规律吗?它们的行政中心有哪些是你认识或了解的呢?(请大家认真思考,3分钟后说一说你的看法?)五、当堂训练1.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 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2.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A.广西——粤——桂林 B.福建——闽——厦门C.青海——青——兰州D.贵州——黔——贵阳3.位于我国长江下游的直辖市是()A.北京市B.上海市C.天津市D.重庆市4.我国的4个直辖市中,最早见到日出的是()A.北京B.天津C.上海D.重庆5.以下省级行政区有两个简称的是()A.广东、广西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贵州、云南6.我国最新成立的直辖市是()A.北京B.上海C.重庆D.天津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了它的基本划分,特别是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尽快记住这些省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记忆。
作业布置《能力培养与测试》的测试题内容板书设计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划分1、三级:省、县、乡2、首都二、34个省级行政区1、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2、形状3、位置教学反思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增线长曲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