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刹车距离论文自述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
21.12
70
15.42
60
10.42
50
6.92
40
3.92
30
车速v(m/s)
27.778 25.000 22.222 19.444 16.667 13.889 11.111 8.333

771.605 625.000 493.827 378.086 277.778 192.901 123.457 69.444
• 优点:模型可以给大多数公路汽车驾驶员以驾驶参考,解 决大部分汽车的安全刹车距离的预测问题,可有效的利用 于减少因汽车追尾事件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因此可以对模 型进行推广运用。
• 缺点:没有全面的收集到各种天气及其他道路情况下的汽 车刹车数据,对于刹车数据的取值过程存在误差,导致K 值的拟合存在偏差。同时在汽车高速行驶遗漏了某些不容 忽视的因素,导致模型的数据整合不具完全可信度。
9645.062
• 对表格中五列与六列数据进行求和 8
• 2vi2di=165509.259 i1
8
• 2(vi2)2 =3014498.552 i 1
• 进而代入
8
2vi2di
k
i 1 8
2(vi2 )2
i 1
• 求出K值 k=0.055
• 得出刹车距离模型:
青年组
2d″v²
64691.358 43025.000 26982.716 15970.370 8566.667 4020.062 1708.642
544.444
2 v2 2
1190748.362 781250.000 487730.529 285898.682 154320.988 74421.773 30483.158
• 假设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驾驶员紧急 刹车,一脚把刹车踏板踩到底,汽车在刹 车过程没有转方向;
• 汽车在反应阶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立即得
到反应距离:d′= tv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动距离阶段
• 在制动过程,汽车的轮胎产生滚动摩擦, 车速从v迅速减慢,直到车速变为0,汽车 完全停止。用物理的语言来陈述,那就是: 汽车制动力使汽车做减速运动,汽车制动 力做功导致汽车动能的损失。
• 二、从研究的数据表明,由于汽车的质量、制动力大小、 性能不同,刹车系统也不同,因此拟合的k值也不同,导 致其刹车距离也不同。
• 三、因为同一年龄段的司机反应时间是被视为常数t′的, 而制动距离则是被看为匀减速的过程,可利用匀减速的速 度公式v=at及比例常数k= ,知21va= t,21即k 随着汽车速度v 的增长,其刹车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且以 倍增1 长。
• 进而可得出:刹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反应距离阶段
• 根据常识,可以假设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车速 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在此瞬间汽车做匀速直 线运动,反应时间取决于驾驶员状况和汽车 制动系统的灵敏性,与汽车的型号没有关系, 而在不同年龄段的司机状况(包括反应、警 觉性、视力等)有一定差别,因此在这研究 中可以考虑分年龄段研究反应距离;正常情 况下,汽车制动系统的灵敏性都非常好,与 驾驶员状况相比,可以忽略。
• 令,k=1/(2a),就得到制动距离: • d″=kv²
• 从分析结果可知: • 刹车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 刹车距离模型:d=tv +kv²
• 本文的汽车制动距离数据来自汽车之家网
数据拟合
•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 • 利用公式:S=∑(kv²-d″)²进行求解: • 解答时先对S求导可得:S′=∑2k(v²)²-
中年组
老年组
刹车模 d=1.278v+0.055v² d=1.218v+0.055v² d=1.371v+0.055v² 型
• 一、利用刹车模型的公式可以知道,当汽车的速度越快, 那么要使汽车完全停下来的刹车距离就越远,由于正常情 况下同一年龄段的司机状况是差别不大,则同一年龄段的 司机反应时间t′可被视为常数,因此由反应距离公式d′=t′v 可知,反应距离d′随速度v的增大而增大,并以固定倍数增 长。而由刹车距离公式d=t′v+kv²知,当速度v增大的时, 汽车的刹车距离d不是以固定的倍数增大,而是随着速度v 的增大呈二次函数增长。
2d″v² • 令S′=0 ,可求得k值:
8
2vi 2 di
k
i 1 8
2(vi 2 )2
i 1
数据处理
• 先对各类型汽车的刹车曲线进行描点取值 • 进而利用Office excel进行计算,得到例表:
制动距离距离
d″(m)
车速(km/h)
41.92
100
34.42
90
27.32
• 首先,我们仔细分析刹车的过程,发现刹车经历 两个阶段:
• 在第一阶段,司机意识到危险,做出刹车决定, 并踩下刹车踏板使刹车系统开始起作用,汽车在 反应时间段行驶的距离为“反应距离”;
• 在第二阶段,从刹车踏板被踩下、刹车系统开始 起作用,到汽车完全停住,汽车在制动过程“行 驶”(轮胎滑动摩擦地面)的距离为“制动距离”
• 假设汽车在制动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a只与车型有关,同车型时为常数, 制动力所做的功只等于汽车动能的损失;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上述假设,汽车在制 动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是常数, 有 F=ma;再根据功能原理,汽车制动力所 做的功等于汽车动能的损失:Fd″=mv²/2; 所以d″=v²/2a
2k
模型的应用
• 对于该模型的应用可从刹车距离与刹车时间两个 方面给予不同年龄段的司机不同的建议:
• 不同年龄段的司机可运用测距仪所测与前车距离, 进而参照表中数值驾驶。当汽车行驶速度在以下 数据的某一范围内,司机就要保证自己车与前面 车的距离不小于安全车距。
• 不同年龄段的司机在开车时,可利用公路上的某 一标志物为参考,从前车经过这一标志物开始根 据下表提供的时间数据,默数自己经过这一标志 物的时间不宜快于刹车时间。
• 改进:本文在分析反应时间t′时所提供的数据不具很强说 服力且年龄段选取考虑不全,这在模型的实际运用中不是 很合理,因为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反应时间是有差别的, 不同的反应时间是会影响到刹车过程中反应距离。因此在 模型的改进方面可以考虑到此方面的因素,可研究各年龄 段的司机的反应时间,进而结合制动时间,给予司机安全 驾驶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