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理资料——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习得理论介绍—刺激-反应论(后天环境论)
发表日期:2010年8月18日有420位读者读过此文
刺激-反应论(后天环境论)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斯金纳,这是一种行为主义的理论.
理论内容:
1、华生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人类一切行为的构成要素都只是反应,或多种反应的组合。

反应多数
是在环境中由刺激—反应的联结形成的。

2、斯金纳的观点:
人类语言行为只是刺激和反应。

看见、听见和感觉到的东西是刺激,说出的话是反应。

3、刺激—反应的哲学基础是洛克的白板论,强调后天经验的重要性。

认为语言也是一种行为,学会某种语言就是在后天环境中养成某种习惯,儿童的语言能力来自一系列的刺激(成人语言)他们通过模仿做出反应,如果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强化,一定的刺激和相应的反
应多次重复就成为习惯从而学会语言。

对刺激-反应论的评价:
“刺激-反应论”虽然受到很多批评,但并非一无是处,有很多合理成分。

它所说的儿童学习语言的模仿、强化,都是有道理的。

要掌握语言也的确必须养成一定的习惯。

总的说来,刺激-反应论可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某些现象。

但用这种理论不能全部解
释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

积极意义:儿童最先学会接触最多的那种语言(假定他处于多语环境)。

儿童常因观察、
模仿成人和同伴的话语而获得快乐。

模仿确实是儿童习得语言的重要手段。

词语与反复出现的语境之间的联系确实能使儿童理解语义。

儿童最初习得的词语很可能就是通过刺激-
反应-强化的过程建立的。

在语言教育中,巧妙地使用示范,练习与评价(强化)等方法,对儿童达到语言目标有积极的意义。

家庭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水平(缺乏语言交际环境的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要比正常儿童推迟一年多)。

不足:言语行为十分复杂,既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因素,也有很多难于观察、测量心理因素,不同于一般的动物行为,不能只用“刺激-反应”来解释。

外因论的理论根据不充分,他们只承认言语行为,不承认有复杂的符号系统的存在,把言语混同于语言。

他们看不到语言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体系,言语行为受规则支配,而是把言语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其他行为,甚至认为与动物的行为毫无差别,将动物在实验室中的刺激-强化-反应的实验结果简单地推广到儿童的语言学习,强调刺激与反应在直接情境中的固定的,机械的联系,否定了人的语言潜能和言语行为的特殊性,否定大脑加工外部信息的能动性,把主体当作被动消极的语言训练对象,这不符合儿童习得语言的基本事实,因而不能解释实际存
在的许多问题。

语言中的句子是近乎无穷的,儿童不可能也没必要通过模仿强化去学会每个句子,然后再使用。

不能解释儿童言语行为中的创造性,只有掌握话语的规则体系才能创造性的运用。

人们能说出无限多的包括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的能力。

儿童刚开始说话时就基本具备了这种能力。

他们会创造出新的词组,句型和符合特定情境的恰当的表达方式。

不能解释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存在以及过了关键期后,学习和强化效果急剧下降的事实。

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得到的强化是有限的,并往往是在意义方面得到强化,那么儿童是如何习得语法规则的,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他的反应不一定都能得到强化,而且成人所关注并给予强化的往往是句子的内容(意义),而不是它的形式。

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物种进化说,从而填补了人与动物之间的鸿沟。

当物种进化的问题被作为广泛研究的对象后,心理进化的可能性便成为科学研究的问题。

受其影响,当时从心理学角度选择了两种研究策略。

一种是赋予动物以人性,认为动物实际是富有智慧的,动物在很多方面都有近似于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尽管这种
观点很吸引人,但不令人信服,因而影响不大。

另一种策略则是把人兽性化,即认为人类的行为也是受反射、驱力和以往的经验制约的,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人类也是这样。

由此,用动物学习代替人类学习的研究,用动物学习行为说明人类学习活动的理论成为早期学习理论的重要特征。

早期刺激反应理论包括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等。

第一章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
早期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以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的试误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为代表。

第一节
一、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
并以此著名,因对消化生理的研究而获1904年诺贝尔
生理学医学奖金。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

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

但巴甫洛夫发现,
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

这种现象称之为条件反射。

其过程如下:
(一)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

食物是一种无条件刺激(US)。

(二)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

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CS)。

(三)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习得律)
(四)最后,即使没有食物,铃声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引出结论:无条件刺激反应=见到食物流唾液(UR)
条件刺激反应=听到声音流唾液(CR)
若一只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的狗在一段时间内既没有得到食物也没有听到
铃声,那么这种条件反射可以和以前保持一样强烈,当然这“一段时间”不能太长。

如果在三天内只有铃声没有食物或只有食物没有铃声,那么原来存在于铃声和食物间的联系将减弱。

对教育的意义:
1、消退:经典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得强度逐渐减弱,条件反应甚至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消退;
2、自然恢复: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又重新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然恢复。

3、泛化: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

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4、分化:如果只强调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可以导致条件作用的分化。

如,狗学会只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而对其他相似的刺激不做出条件反应,这就出现了条件作用的分化。

二、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是美国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英国的联想心理学早已提出过关于联结
的概念(最早见于洛克的《人类理解论》)。

桑代克在实验
的基础上,根据机能主义的观点,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代
替了观念的联合。

实验情况:桑代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能打开门的脚踏板。

当门开启后,猫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奖赏——鱼。

试验开始了。

一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

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

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

”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称为尝试—错误学习。

通过大量的人和动物的实验,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1. 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

即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

2. 练习律:强调联结的应用。

(反复的练习)
3. 效果律: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给予一定的奖赏),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效果律”后来被持这种学习观的理论家发展成为“强化”
评价:因为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多数是出自对动物的实验,不少是将动物实验推及人类,因而他的理论存在着刻板和机械的倾向,忽视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主观能动作用和学习过程中理解的作用。

尽管如此,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当今学生的学习仍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特别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应用推理和批判的方法,在概念、原理、法则学习之后予以必要的重复练习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应用,重视学习者对学习的心理准备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桑代克联结主义理论的不足
1、由于哲学思想的局限,忽视了学习的认知特性;
2、由于桑代克接受了本能主义的思想观点,在他的学习理论中忽视了学习的目的性和能动性,而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
3、桑代克坚持了从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同样可以应用于人类的观点,把人类的学习同动物的学习完全等同起来。

三、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箱是为动物学习实验的自动记录装置。

它是一大约0.3米见方的箱子,内有杠杆和与食物储存器相连接的食物盘。

在箱内的白鼠按压杠杆,就有一粒食物丸滚入食物盘,便获得食物。

一只饿鼠进入箱内,开始时有点胆怯,经过
反复探索,迟早会做出按压杠杆的动作,一粒食物丸落入盘内,若干次后,就形成饿鼠按社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斯金纳称此为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认为,学习一定的行为,重要的是要产生后果。

如果这一后果容易使这一行为再次发生,这就是一种正强化。

如果行为的后果不容易使这一行为再次发生,就是负强化。

换句话说,正强化促进某一行为的发生,而负强化使动物避免作出某种行为。

人们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强化程序,使人或动物学会某种行为,或控制某种行为的发生。

负强化与惩罚
在当今许多心理学家与教育学著作中,往往都混用负强化与惩罚这两个概念。

而在斯金纳看来,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同强化一样,惩罚也是根据其结
这次考试前却告诉孩子,取得好成绩也没有奖励了。

这次反应前告诉孩子消除奖励性刺激,实际上是一种惩罚(1)。

另一个家长使用的是厌恶性刺激,期末考试不及格,罚学生在家学习和增加作业量,而考试成绩好可以少写作业。

这便是运用的厌恶性刺激而产生的惩罚(2)。

斯金纳认为,惩罚有时在改变行为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虽说惩罚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起作用的,它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

与此同时,惩罚还可能引起负效应,如攻击行为和逆反心理等。

所以,斯金纳认为,与其给予厌恶刺激惩罚(2),还不如不给奖励刺激惩罚(1)。

(二)强化学习理论
1、强化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此为积极强化物(正强化物),如水、食物、奖赏等;所谓消极强化物(负强化物),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如强光、噪声、批评等厌恶性刺激皆属此类。

强化还可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两类。

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等。

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如金钱,对婴儿它不是强化物,但当小孩知道钱能换糖时,它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效果。

再如分数,也是在受到教师的注意后才具有强化性质的。

2.强化的程式(强化的安排)
指反应在什么时候多或频繁地受到强化。

分类情况如下:
连续式: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

(即时强化)
间隔式即延缓强化。

包括定时距式式和变时距式,定比率式和变比率式。

定时距式是指强化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变时距式是指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

定比率时是指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定比例;变比率式是指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是变化的。

每一种不同的程式都产生相应的反应模式。

连续程式的强化在教新反应时最为有效。

(三)、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教学机器是一种外形像小盒子的装置,盒内装有精密的电子和机械仪器。

它的构造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

教学材料分解成由按循序渐进原则有机地相互联系的几百甚至几千个问题框面组成的程序。

每一个步子就是一个框面,学生正确回答了一个框面的问题,就能开始下一个框面的学习。

如果答错了,用正确答案纠正后再过渡到下一个框面。

框面的左侧标出前一框面的答案,成为对该框面问题的提示。

一个程序学完了,再学下一个程序。

程序教学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创造了“教学机器”,倡导“小步呈现、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的程序教学,导致了60年代的程序教学运动。

第二节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评析
斯金纳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创造了“教学机器”,倡导“小步呈现、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的程序教学,导致了60年代的程序教学运动。

程序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早期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对计算机辅助教育和教学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教材应由一系列小步子组成,每个小步子都要求学习者有一个实际的反应,对于反应的正误学习者可以得到一个及时的反馈;他还认为小步子循序前进,进度快慢可以由学生自己掌握。

为了使小步子不发生错乱,通常要用程序设计器进行提示,则程序设计器逐渐减少提示,加大步子。

在循序渐进时,逐渐减少项目中的辅助刺激,还记录学习者的反应,作为修改程序的依据。

只有在学生出现积极反应时,才给予强化。

基于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的原理,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就自然地采用了小步骤、分支式的程序设计。

多年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一直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和应用的主要模式,并沿
用至今。

2、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行为主义者信奉学习是建立一种刺激(S)和反应(R)之间的联结,并予以强化的过程。

而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精心选择S(刺激),以便通过S(刺激)形成、维护或强化期望的R(反应)。

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早期教学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