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庆传统民居对气候的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重庆传统民居对气候的适应
论文关键词:传统民居气候条件地域文化特征空间形态
论文摘要:以重庆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从传统文化习俗、总体布局、空间形态、构造措施四个方面论述了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对气候的适应,指出传统建筑既要寻求与客观环境的协调,同时又要满足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
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书”,忠实的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变革,人类文明的发展,准确地反映了一定区域内的社会习俗、地理气候。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一定派别,其先盖完全取决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气候物产。”在影响建筑的几个主要因素中,气候是除地理条件外,唯一的不变因素。从古人在南方构木为巢以避潮湿,在北方掘土为穴以防寒冬开始,建筑便因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本文以重庆地区为例,分析在其特殊气候条件下,传统建筑适应气候的建造措施及其所反映的地方文化特性。
1 重庆地区气候特征
重庆地处北纬 29。36 ,东经 106。33 ,位于长江上流,属亚热带气候。全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7.2℃,相对湿度 83%,最热月(7月~8月)平均气温33℃,相对湿度71%,极端最低气温一1.8℃,极端最高气温 40.2℃。相对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 80%左右。重庆有“雾都”之称,每年秋末至春初多雾,年均雾日为 68 d。重庆是中国日照最少的城市之一,年均日照 1 259.5 h。重庆三面环山,沟壑纵横,因此风速较小。其气候恰如几句俗谚:春早气温不稳定,夏长酷热多伏旱,秋凉绵绵阴雨天,冬暖少雪云雾多。总的来说重庆气候具有高温,高湿,风缓的特点。
2 气候影响下的重庆地方传统文化习俗
重庆传统建筑在不断适应气候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缓慢变化的地方特色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反映了重庆人的传统文化习俗。
1)亲山水的自然观。重庆是一座山水城市,山与水足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生产力水平低的情况下,人们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自然山水提供的物资之利,同时需要借助山水之利来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因此尊重自然、合于天地成为人们自觉的意识。重庆传统民居设计中大多强调人应亲近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相互依存。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形式,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建筑天际轮廓线与山融为一体,同时在起伏多变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
2)注重交往。重庆夏季闷热,人们夜间入睡晚,外出纳凉聊天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入秋,重庆秋雨绵绵,日晴夜雨,淅淅沥沥。屋檐下人们或三五成群,天南地北,高谈阔论;或一人独处,听雨喝茶,别有一番滋味。天井、街檐、院落、街道等室外或半室外空间历来受到重视,不仅有气候原因,也有人们交往的需要。
3)茶馆文化。重庆人有饮茶的习惯,且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唐代品茶专家陆羽所着的《茶经》一书中写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追溯其源,与重庆地理气候环境有密切关系。重庆地势陡峭,爬坡上坎,尤其是酷夏炎热的气候,很容易汗流夹背,口干舌燥。往往在坡顶和石梯高处、转弯的街口就有供人歇脚解渴的茶馆。重庆茶馆遍及城乡,大街小巷,坐在茶馆喝茶,成为男女老幼不可缺少的习惯。4)饮食文化。重庆湿度大,人们爱吃火锅等麻辣食物以驱除体内之寒。饮食习惯带来厨房油烟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厨房的通风要求较高。在传统大进深民居建筑中,厨房多靠建筑背面外墙或天井等通风良好处布置。重庆菜属川菜系,讲究色、香、味俱全,对餐厅的采光也有一定的要求。
3 总体布局中对地域气候的考虑
1)“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重庆地区多江河,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从境内流过;重庆地区多山JII,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是有名的山城。在古代,水路是主要交通形式,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沿水路逐渐兴建起一些乡镇城市,遵循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水观,这些乡镇城市往往形成“背山、面水、向阳”的选址模式。“背山”,建筑后的高山树木葱郁能阻挡冬季的寒风,降低夏季的室外温度;“面水”,水陆风有利于建筑的通风散热,在夏季闷热的重庆,凉爽的水陆风尤为重要;“向阳”,建筑朝南能享有充足的阳光,使人身心舒坦。瓷器口、临江门等皆为此种模式。2)聚落式布局。重庆传统民居多为聚落式布局,主要是因为重庆地区山多坡陡,宜于修建的用地较少,同时这种方式也能适应重庆的气候特征。建筑彼此紧靠在一起,在夏季可减少外墙和屋顶受热的面积,从而减少建筑的太阳辐射的热;在冬季则能减少热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种方式正是通过降低建筑体形系数来达到节能的目的。3)街道的设置。重庆传统建筑的主要街道多与全年主导风向或局部地方小气候风向一致,以利于建筑通风换气,散热除湿。如瓷器口的主街不仅朝向全年主导风向北向,而且直通码头以利于水陆风畅通无阻地吹进街道内。还有一些街道设置“两头小中间大”的喇叭口等导风措施,引导和加速风的流动。这在夏季湿热,风速较小的重庆,对改善建筑人居环境有良好的作用。
4 地域气候与空间形态
1)内院空间。重庆地区传统建筑往往追求以院落为中心的建筑群体,由于受地形限制不能形成院落的情况也多设置小天井。小天井所形成的拔风效应,使窒内湿热空气顺天井向外排出,室外新鲜空气通过窗户等进风口得以补充,建筑取得较好的通风换气效果。重庆传统建筑外墙开窗面积小,有效减少夏季建筑外部强烈的热辐射对室内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营
造较好的私密性空间,但采光受影响。天井的应用增加建筑采光面,解决大进深住宅采光和外墙开窗面积小的问题。
2)底部架空。重庆吊脚楼自古有之,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是重庆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因其长长的“吊脚”而得名,属于干栏式建筑体系。又不同于一般的干栏式建筑,重庆吊脚楼底层都不使用。吊脚楼底层架空不仅避免了地面潮湿空气侵入室内,同时与天井的结合布置又有利于建筑的组织通风。
3)建筑出檐。重庆传统街道狭窄,建筑出檐深远,沿街构成较宽的檐廊,以增加热压风流,构成“冷巷风”。建筑出檐所形成的檐廊,可以躲避烈日和阴雨天气,同时保护建筑外墙基础。屋檐下构成日常的公共空间,便于沿街摆摊设点。这一空间是建筑室内外气温的过渡区,可丰富建筑空间层次和强化建筑韵律,同时又可减少建筑外墙受热,提高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涪陵的龙潭、丰都的包鸳等便是如此。
5 顺应自然的技术措施
1)墙体良好的通气性。重庆民居多采用穿斗木结构体系,木构架与墙体类似于框架结构体系中的结构柱与填充墙。传统木结构,以当地产的木材、竹子为建筑材料,围护结构多采用竹编夹壁墙,中间是竹子,外边敷上泥巴,双面或单面抹灰,也有的民居用竹编墙或木板墙,很少使用砖石墙体;楼板多为木板。以现代气候学的观点来看,这种围护结构适宜重庆高温、高湿、风缓的气候特点,既能满足遮阳、避雨的要求,又可通风透气,这种结构也足够使用一二十年。
2)石材防潮。重庆地区多山,盛产竹、木、土、石等地方材料。建筑中对地方材料的选用,不仅是因地制宜的考虑,同时也有适应气候的需要。重庆地区湿度大,为避免结构受潮,结构柱多置于石基和条石上。民居多用条石、块石、片石砌筑房屋的勒脚防潮,室内地面铺设大阶砖,天井、院落地面铺设青石板等。
3)窗户及屋面的设计。重庆传统建筑的开窗多为直棂窗、格子窗等,以利于室内外通风换气。在屋顶往往设置“老虎窗”,利用上下热压差强化通风效果。由于传统建筑进深大,室内采光不好,建筑屋顶每隔一定距离便有透明的玻璃瓦片(俗称“亮瓦”)用于透光,在没有玻璃以前,通常采取撑高瓦片的做法。如瓷器口钟家大院。
6 结语
重庆地区的传统建筑真实的反映当地的地理、气候、文化等因素,传统建筑寻求建筑与客观环境的协调,同时满足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在重视建筑节能与地域性的今天,对传统地域建筑适应气候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建筑创作中,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建筑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有效的古为今用,才是我们的目标。